搞 · 獨立遊戲,獨立出花兒來了嗎?

2021-03-01 遊戲動漫匯

獨立遊戲可能是近幾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無論你是硬核玩家還是輕度玩家,多多少少都會接觸過一些標新立異的作品,它們體量雖小卻玩法獨特,充斥著濃厚的個人風格和奇怪的創意。可能有人會好奇,它們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在3A遊戲霸佔主流市場的大背景下,傳說中的獨立遊戲究竟「獨立」出了什麼新花樣?

說到獨立遊戲,不如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他的含義。獨立遊戲(Independent Game)其實是近幾年成型的詞彙,以至於它並沒有一個完全成型的概念,最為直接的比喻就是它與獨立電影(Independent Film)有著近似的體系,畢竟獨立遊戲開發者沒有遊戲公司或遊戲發行商提供的薪資,必須自己負擔開發過程中的所有花費。

▲價格公道,畫風清奇,成為玩家判斷是否是獨立遊戲的一大技巧

但擺脫商業束縛後的獨立遊戲開發者可以決定遊戲製作方向,做自己想做的遊戲,藉此機會他們往往可以拿出個人風格極強的作品,一些創新的想法和設計得以自由把控,不用顧忌遊戲公司的想法和市場需求。

▲備受好評的《VA-11 Hall-A: Cyberpunk Bartender Action》開創了一種非常輕度的玩法

在明白獨立遊戲的創作背景後,相信很多玩家一定會對不少獨立遊戲肅然起敬,雖然它們技術力無法對比3A大作,但因為獨立遊戲鮮明的創意,為業界內部提供了橫向發展的空間,它們極強的創意和個人風格,甚至影響著整個遊戲市場。

▲傳統復古的賽璐璐手繪畫風,硬核到極致的遊戲玩法

《茶杯頭》的30年代復古手繪畫風,凸顯製作團隊對動畫黃金時代的敬意,硬核的橫版過關遊戲模式,意外的與遊戲畫風契合,它的成功彰顯出了獨立遊戲的個性,無法複製又有特色的遊戲風格讓它拿下了TGA2017年度最佳遊戲獎項。

▲別小瞧這款像素風格的遊戲,裡面的NPC已經對你了如指掌

轟動一時的《傳說之下》也曾經獲得IGN滿分好評,遊戲內部顛覆式的RPG系統打破了傳統RPG的觀念,儘管它是一款像素風格的遊戲,精心的腳本設計總能帶給玩家意外驚喜。而《傳說之下》在音樂、玩法、敘事等多種方面也遠遠超越了同期的3A大作,其遊戲製作人Toby Fox近期更是完美的施展了自己的音樂才華,玩家可以在諸多知名遊戲中見到他的譜曲。

▲像素和方塊可以幹什麼,當然是創造一個世界

創造了獨立遊戲奇蹟的《我的世界》,現如今已經是家喻戶曉的遊戲,要知道當初構建這款純沙盒遊戲的35人,在現有的開放世界遊戲環境基礎上,將沙盒化的玩法無限擴大,即便放在當下也是極具突破性和創意性的。而在實現他們的理念和創意後,微軟以25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我的世界》,Mojang AB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獨立遊戲中最出色的傳奇工作室。

現如今Steam平臺每天平均要登錄40款左右的遊戲,這些遊戲中3A大作寥寥無幾,而獨立遊戲卻日漸繁多。入門困難,製作難度大,收益周期長的獨立遊戲為什麼還會前赴後繼的邁向遊戲市場,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

▲《時空幻境》和《見證者》的獨立遊戲製作人Jonathan Blow,為獨立遊戲製作人樹立了信念

不少遊戲製作人多少都是伴隨電子遊戲長大的,在他們還是玩家時就已經埋下了創作的種子,可是在日漸商業化的3A遊戲市場,大作往往都像罐頭一樣被樣板化和工業化的加工出來,可能很多遊戲徒有畫面卻內容空洞。這時一群不滿的人站了出來,他們想要通過自己創造的遊戲來向市場證明:遊戲本該這樣。

▲一款名為《dev_me》的獨立遊戲,真實模擬了開發一款獨立遊戲的流程

可是獨立遊戲的製作過程都十分困難,獨立遊戲開發團隊中的每人都有普通遊戲公司幾十人的工作量,不僅要全面還要專業認真,資金上的開銷更是要個人承擔,甚至需要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無薪研發獨立遊戲。可就是這樣的困境,卻彰顯出了獨立遊戲製作人背後的獨立精神:他們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不斷追求並挑戰自我,即便遇到艱難險阻也從未停下對夢想和創造的追求,在極度功利化的市場下有人將遊戲視為娛樂消遣的商品,他們卻將遊戲視為藝術和創造。而獨立遊戲近幾年火熱的趨勢也證明了,這種保持初心的遊戲心態與遊戲作品是大部分人所期望的,獨立精神也再次傳遞給了新生代的玩家。

同樣ALIENWARE也保持著創新進取的態度,在為玩家提供極致遊戲體驗的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與Team Liquid的合作更是為了深度研究玩家習性並創造出適合玩家的專業設備,全方位助力並服務玩家的心態恰巧與獨立遊戲製作人的理念不謀而合,ALIENWARE m17超輕悍PC更是完美運行一切獨立遊戲的最佳選擇。

ALIENWARE m17超輕悍PC採用了DirectX 12技術,可呈現具有 4K解析度的遊戲畫面,外加 最高可搭載的9代i9K級別處理器多核多線程靈敏操作,讓玩家不再擔心遊戲卡頓,給玩家前所未有的極致遊戲體驗,仿佛置於遊戲之中,時刻保持遊戲熱情! 

72%色域、300尼特亮度的極致顯示效果在17.3寸的144Hz顯示屏中呈現最佳的遊戲畫面,無撕裂且不丟幀的流暢視覺體驗,幫助細心的玩家尋找畫面中的色彩。

全鍵無衝的鍵盤更是完美助力玩家在獨立遊戲中實現自己的精彩操作,在遊玩《茶杯頭》或《蔚藍》等硬核獨立遊戲時提供精確無誤的操作輔助,同時 AlienFX™RGB燈效系統單鍵變色全方位彰顯玩家個性,為每一次操作喝彩。而全新的 CRYO-TECH V3.0散熱架構可以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免去熱量的煩惱,雙進氣雙排氣通風設計和支持3級風速的高壓驅動風扇,搭配三個6毫米和一個8毫米銅複合導熱管,時刻吸取熱量並將其排出至機身之外,在相對低溫的環境下還原最初的手感,讓操作永不停滯。

雖然3A大作有著好萊塢電影一般的體驗和衝擊感,但是不要忘記宛如文藝電影一般的獨立遊戲,同樣可以為你帶來精緻的遊戲體驗。

相關焦點

  • 我與獨立遊戲(篇三):獨立遊戲在國內的發展
    Soulfram,很長時間喊他 「大S」 或者 「S大」  ,後來回國搞公司了才被大家叫成了嫂夫人貌似。那會兒,還開過一次特別會議,與其說會議,不如說聊天。我們認識的所有獨立遊戲相關核心人,在QQ群上專門找時間聊了一頓。具體說的什麼我忘了,只知道說到了國內發展的慘澹,別的根本記不得了,不過也算大家最初認識了。不過S大呢,也不大來星球,所以實際上交流並不多。
  • 想做獨立遊戲?先來聽聽這兩位獨立遊戲製作人怎麼說
    我們發現,社區中有很多朋友反應想要去做獨立遊戲。在大家心中,獨立遊戲是一個很純粹、神聖,有情懷的東西。那麼獨立遊戲到底是不是這樣?或者說獨立遊戲和大家想像的是不是還有一些其它的差別。Unity邀請到了兩位獨立遊戲製作人,王鯤和王純,與大家一起分享。
  • 同人遊戲是獨立遊戲嗎?西方人眼裡的日本獨立遊戲丨觸樂
    我會想到的是《時空幻境》(Braid)、《史丹利的寓言》(The Stanley Parable)、《風之旅人》(Journey)、《菲斯》(Fez)、《盜賊遺產》(Rogue Legacy)、《請出示文件》(Papers, Please)等等,這些還都只是冰山一角。當我想把範圍圈定在日本獨立遊戲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基本空白。
  • Indie Dream:在獨立遊戲中做獨立遊戲
    這並不是一款模擬遊戲,而是一款真的講述開發者獨立開發遊戲心路歷程的小品遊戲。作品描述了來自深圳的開發者在暑假期間沒有回家,租了個房子,為了完成兒時的夢想獨立開發遊戲的過程。
  • "獨立遊戲就是粗糙的代名詞"
    我就說,你的水平還沒有到英音美音的地步,你要先會溝通聊天才來談口音問題,不是嗎?很多人做獨立遊戲就是這個問題,覺得各種地方都要做到專業,殊不知,他們的問題是根本還做不出遊戲。做不出來的遊戲,大談專業不專業有什麼意義。這只是第一個角度。
  • 獨立遊戲開發者入門指南
    所以我專門寫了以下的內容,希望能幫助那些想做遊戲但是還在門口猶豫的朋友。什麼是獨立遊戲?獨立遊戲是什麼?為什麼人們要使用獨立遊戲這個詞?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設計了幾個場景。場景1:有個人想開發遊戲,還想建立自己的工作室。
  • 獨立遊戲如何才能經久不衰?4位業界大咖給出了不同思路
    3A遊戲的續作一般都會創造一些新的玩法、儘可能地提升遊戲品質、有時候甚至還會搞一些「復古」的經典玩法。總體來說,3A大作的續集非常考驗開發者的創意和持續思考能力。主機遊戲大廠製作續集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前作(當然因此而毀掉一個IP的例子也不少),保持住一個經典遊戲IP的活力。但是在獨立遊戲行業中,局面則完全相反。
  • 什麼是獨立遊戲?Switch上最火的十大獨立遊戲都有誰!丨遊戲推薦
    到底什麼是「獨立遊戲」?在很多遊戲頒獎典禮上你都可以看到「最佳獨立遊戲」這個獎項,就拿今年TGA來舉例,就有「最佳獨立遊戲」和「新晉獨立遊戲開發商」這兩個獎項。可以看出,獨立遊戲在遊戲界的地位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它填補了商業大作所沒有涉及的那一小塊區域,閃耀著自己最獨特的光芒。
  • 獨立遊戲如何掙錢?
    獨立遊戲如何掙錢?我想這是每個獨立遊戲開發者都會關注的問題。按照傳統遊戲的發售方式,一般分為開發商-發行商-平臺這三個角色。開發商把遊戲做出來,發行商去宣傳推廣遊戲烘託熱度,平臺負責售賣。這種模式下,獨立開發者掙不到什麼錢。首先發行商對於獨立開發者比較強勢,分成按5成來算吧,已經算良心了,平臺固定抽三成。如果還要加上引擎授權費,前期的製作費用。不光不掙錢,多數都是賠錢。因為還有時間成本在裡面。
  • 一位美國獨立遊戲製作人的故事
    一位美國獨立遊戲製作人的故事隨著「獨立遊戲」這個概念逐漸為國內玩家們所熟悉,越來越多媒體開始報導獨立遊戲和開發者的故事,這個從前默默無聞的團體逐漸在大眾的視野中變得鮮活起來。尤其在經歷了去年的一波獨立遊戲熱潮之後,更多的獨立遊戲作品被玩家所熟知,越來越多的獨立遊戲製作人,或者團隊從幕後走到了臺前,或者講述開發經驗,或者分享心路歷程。但在大多數媒體的筆下,這些小團隊或者個體或多或少都會被描繪成「很苦」、「缺錢」、「用愛發電」的感覺。
  • 未當紅藝人來做獨立遊戲,搞出了一部直面市場的「類型片」丨觸樂
    「又有一群奇怪的人來搞遊戲了!」這是《神醫魔導》的宣發負責人找上我們尋求報導時,我的第一反應。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款遊戲的製作人原先是藝人出身,當然不是什麼大明星,而是「搞網大的」。由於主創自己有行業積累,雖然《神醫魔導》只是3個人製作的獨立遊戲,但卻擁有全程語音和原創的主題曲。遊戲本質上是一個頂著寫實性感3D畫風的AVG,劇情更傾向於那種穿越異世界開後宮的網文——純爽文向那種類型。
  • IndieCade:從電子遊戲到戶外遊戲,濃縮了獨立遊戲精華的另類遊戲展
    IndieCade不僅得到了獨立遊戲界的極大支持,甚至還有不少沒有獲得出展機會的獨立遊戲製作人自費前來展出。那到底IndieCade是什麼樣的呢?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呢?本篇文章將從一個連續參加了兩屆IndieCade的記者的視角出發,來為您介紹它的魅力。
  • 為什麼獨立遊戲團隊永遠都在招人?|遊戲陀螺
    涼屋遊戲李澤陽提到:「我發現與思考,很多高校學生的畢業設計做得很有風格,但出社會後就做不出有特點的作品了,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人信任他們,另外是廣大遊戲公司的品味,它們不相信這麼做會有收入,我覺得不能特別功利地看這個事情……想表達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能有這樣表達欲望的人其實挺少。」做獨立遊戲真的人越少越好嗎?
  • 盤點那些優秀的獨立遊戲
    有網友開發出了有畫面的版本,讓遊戲不那麼難上手了(至少你知道主角長什麼樣了)我作為一個不喜歡塔防的人都覺得這遊戲絕了,一是卡通風格的畫面,二是遊戲機制。這遊戲不是造塔,塔來攻擊,而是造塔,塔造兵,控制兵來攻擊。和其他塔防一樣,可以升級塔,也有特殊技能。
  • 多虧steam遊戲節,我發現了不少小而美的獨立遊戲
    如果說大廠搞宣發是搞各種包裹著華麗外衣,力大磚飛的大型廣告,獨立遊戲的宣傳就慘多了,有點像街邊超市門口的推銷員,拿著試吃品不放過每一個過路者,儘管大部分行人只是匆匆而過。如果是我的老讀者,肯定也會發現,我還是比較喜歡和大家安利一些小眾獨立遊戲的,作為一個能在公共平臺上發聲的作者,我也確實希望更多優秀的獨立遊戲被大家認識到,順便還能找幾個對電波的朋友。
  • 獨立顯卡怎麼開啟獨顯_獨立顯卡有必要嗎
    打開APP 獨立顯卡怎麼開啟獨顯_獨立顯卡有必要嗎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5 09:19:53   獨立顯卡有必要嗎   如今在家裡安置一臺組裝電腦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與那些為玩遊戲而攢機的發燒友不同,家用組裝機就是為了方便日常工作或者消遣娛樂,要求的電腦配置都不是特別高。
  • 致力於打造爆款獨立遊戲,涼屋遊戲與四三九九攜手共贏
    來自深圳的獨立遊戲製作團隊涼屋遊戲近期的人氣可謂水漲船高,這個僅有13人的小團隊迄今打造出《方塊冒險》、《暴走磚塊》、《元氣騎士》、《你行你上》
  • 我的獨立遊戲元年 記《鏡界》的誕生歷程
    這篇文章趕在《鏡界》上架 App Store 的前一天寫完,《鏡界》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一款獨立遊戲,我希望在跟別人談論起我的事業時能有一款拿得出手的遊戲來替我說話。合作去年自學 Gamemaker 三個月做出一個不怎麼像遊戲的玩意之後,我決定不再折磨自己年邁的腦子,於是拉攏了以前的程序同事 Kuovane(後簡稱KV)來合夥做遊戲。
  • 《彈珠大作戰:殭屍圍城》:磨了兩年的獨立好遊戲
    在美國,除了一些趕壓盤日期的3A大廠在項目最後搞上幾個月到半年的超狠加班,遊戲開發者的節奏快不起來,在中國習慣了「996」的苦工們,只要踏上美洲大陸,很快便有樣學樣,「禪」了起來。按時打卡,正常三餐,中午還能再玩一盤《馬力歐派對》。但是相對比較慢的節奏也給了開發者足夠的輕鬆心態來發覺遊戲自身的潛力。「有國內投資人跟我聊過,說回國給我投資。
  • 女性買房是獨立的表現嗎?不,女性真正的獨立是思想獨立!
    女性買房是獨立的表現嗎?不,女性真正的獨立是思想獨立!這無疑證明了現代女性更加獨立,但買房就等於獨立嗎?新姐不這麼認為。趙小棠的觀點得到很多網友的認可,她說:「買房跟經濟獨立是掛鈎的,但不是說,買房就代表女性獨立,我覺得女性真正重要的獨立,是思想上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