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巴頓在一次戰前動員時說:「戰爭就是殺人,你不殺白起,白起就殺你」。
這位出身西點軍校的美國名將揭露了戰爭血淋淋的實質。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就出現過一位巴頓無法超越的名將。這位名將因為以驚人的速度殺死了數量驚人的敵國士兵而名噪一時,也正因為如此,這位名將被賦予了「人屠」的稱號,死後謗滿天下。
這個人就是戰國時期的白起,別名公孫起,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為什麼叫殺神,根據《史記》中的記載統計,白起在其職業軍事生涯中有據可查的殺人記錄就多達九十萬,如果算上那些《史記》可能忽略的小型戰役,死在白起手中的各國士卒可能超過一百萬。而根據有關學者的推測,戰國時期七國的總人口不過在一千萬至兩千萬之間,白起的殺人記錄的恐怖程度不言而喻。在長平之戰中,白起親自策劃並執行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屠殺,四十萬投降的趙國士兵被集體活埋。對人類來說,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飢餓和恐懼中慢慢地耗盡體力和熱情,慢慢地窒息、慢慢地腐爛,四十萬趙國士兵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一次性集體屠殺四十萬人,無論如何也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這在冷兵器時代尤其困難。明知必死的士兵們絕不會束手待斃,四十萬人的拼死反抗爆發的力量很可能為一部分人死裡逃生創造機會。然而事實是四十萬人幾乎全部被活埋,而只有兩百四十個的年輕士兵被白起放回去報信以羞辱趙國國王。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奪官、削爵、降為士兵、遷居他鄉。由於病情反覆,白起無法遠遷。他滯留在鹹陽的3個月裡,正是秦軍節節敗退之時。顏面掃地的秦昭王,不想讓他繼續得意,更不想讓他看到自己決策的失敗,便勒令他離開。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範雎商量:「白起心懷怨誹,不如處死。」在鹹陽城外十裡,白起接到了賜死的命令。剛烈的白起拔出劍:「我有什麼彌天大罪,何至於這個下場?」他又嘆息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40萬人投降,我欺騙了他們,把他們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把劍刺向了自己。
我是青松,與我一起探索歷史真相,了解更多歷史人物。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我們一起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