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棍麵包是一種傳統的法式麵包,
在你吃下第一口法棍的時候,
幾乎很難get它的魅力,
但在吃完第一塊後,就會漸漸愛上它~
外皮嘎嘣脆,內部卻非常有嚼勁,
越嚼越香!
在製作法棍麵包的時候,可以看到麵包師會在麵團表面劃上幾刀,這幾道切口至關重要,而且法棍麵包對切口也有嚴格的標準~
法棍的標準
50cm的法棍5道切口
切口中斜20度
切口的長度10cm
切口間隔2cm
看到這裡,
相信大家不禁好奇,
法棍麵包為什麼要切口?
正確切口可以讓麵團內部的壓力不斷釋放。麵團的底部石板從下受熱的傳遞,使麵團內部的二氧化碳與水分汽化成的水蒸汽,向切口方向上升。由於一開始烤箱噴蒸汽,麵團的表面沒有硬,在內部的壓力衝擊下,完美地爆開。
切口在烤箱的烘烤下爆開時,
會讓人感覺無比的美妙,
如同工藝設計品一般,
夾雜著表皮的清脆的聲音,
小麥香味瀰漫著,
這就是法棍的魅力~
如何將麵包的刀口割得完美,
就要掌握好技巧。
首先法式麵包的刀口一般比較講究,
法式麵包的刀口講究破皮不破肉,
新手根本就掌握不了,
劃不好都會把麵包劃癱掉,
所以要多多練習~
A:很多烘焙發燒友的烤箱都不帶蒸汽,烘烤時刀口裂不開,可以在割麵包的刀口上擠上黃油,讓刀口裂得更好看一些。
麵包的成形對切口爆開非常重要,
由於法式麵包麵團本身沒有油脂和糖分,
如果分割滾圓時力道太重或者成形的時候太用力,
都會導致法式麵包的刀口膨脹力弱,
所以在分割滾圓或者成形時力度不要太大,
保持麵團表面光滑。
成形需要儘可能地保持麵團內部的二氧化碳,
而且要保持成形與厚度的均勻,
麵團用手捏一下是緊實的,並且表面光滑,
切記別留下手指印。
很早以前都會用磚窯來烘烤法式歐式麵包,
用帶香味的木材將窯爐加熱烘烤。
烘烤出來的麵包麥香味濃鬱,
但是表皮稍微有點厚,再加上不夠環保,
烘焙師們開始採用電烤箱、帶石板的蒸汽烤箱,
雖然烘烤出來的麵包表皮很薄,
但是麥香味達不到。
水蒸汽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用窯爐烘烤時,
會在窯爐內壁噴水從而產生蒸汽,
但是這種蒸汽遠遠不及現在電烤箱的蒸汽,
而且烘烤出來的麵包沒有光澤度。
之所以帶蒸汽的烤箱烘烤出來的麵包光澤度更好,
是因為電烤箱產生的是蒸汽,
而不是水分蒸發的氣體。
水蒸汽的作用不只是防止麵團表皮的快速硬化,
也能在膨脹初期在表皮形成很薄的膜,
可以將麵團內部水分更好地轉化成水蒸汽。
掌握以上四個要素,
就能做出完美的法棍麵包,
下面跟著小亞一起感受法棍的魅力吧!
傳統T65麵粉 1000克
水 620克
分次加水 60~80克
鹽 20克
鮮酵母 7克
液體酵種 100克
麵粉(裝飾) 適量
1. 攪拌:將麵粉和620克水放入攪拌缸中,稍稍攪拌至混合,停止攪拌。放置在室溫下靜置90分鐘,進行水解。
2. 加入鹽,用1檔攪拌均勻後,加入酵母和液體酵種,繼續用1檔攪拌約10分鐘。觀察麵團的狀態,選擇分次加水的量,並調整轉速至2檔,攪拌5分鐘左右,至麵團不粘缸壁、表面細膩光滑。
3. 基礎發酵:將麵團放入周轉箱中,將麵團的四邊分別向中間內部摺疊,使麵團表面圓滑飽滿。放入速凍櫃中,速凍20分鐘。再轉入冷藏櫃中,3℃冷藏一夜(15~21小時左右)。
4. 分割:從冰箱中取出麵團,用切面刀進行分割,每塊麵團約350克。
5. 預整形:將小麵團放在操作臺上,用手心按壓一下,從遠離身體的一端摺疊一下麵團,然後繼續往身體這邊摺疊,最後使麵團成橄欖形。
6. 鬆弛:放在發酵布上,室溫下(20℃)靜置鬆弛半小時左右。
7. 整形:取出麵團,用手掌按壓麵團,使麵團排出發酵產生的氣體。然後將麵團較為平整的一面朝下,從遠離身體的一側開始,摺疊約1/3,用手掌的掌跟處將對接處按壓緊實,並依次摺疊按壓,至呈規整的橄欖形。用雙手將麵團搓成45釐米的長條。
8. 最終發酵:放在發酵布上,進入溫度為30℃、相對溼度為70%的發酵箱中醒發45分鐘。
9. 裝飾:取出,在麵包上均勻的篩一層糖粉,並用刀在麵包表面斜著劃3刀。
10. 烘烤:入烤箱,以上火255℃、下火240℃,開蒸汽5秒,烘烤25分鐘。
1. 水解階段:將水和麵粉混合靜置一段時間,可以幫助快速形成麵筋,並且可以減弱麵筋的強度,方便麵團整形。溫度低的情況下水解時間要長,溫度高的話可以適當的縮減水解的時間。
2. 麵團攪拌完成後,需要先放入速凍櫃中急速降溫,以免溫度過高使麵團過度發酵。
如果你也想學習專業的烘焙知識和製作技法
來王森咖啡西點西餐學校
零基礎 到 精英研修 到 自主創業
短期班、長期班、大師班等
多種課程任你選擇
戳二維碼諮詢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內容由亞洲咖啡西點編輯發布,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乾貨分享 | 麵包還可以這樣分類
冬天的第一顆草莓,應該這樣吃!
點一點給小亞一個肯定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