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上古智慧、靈性與科學、修行、養生、生活。公眾號後臺點擊「往期精彩」,在內容頁上面的搜索框輸入關鍵詞,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這裡有最全的優質內容和資料,給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啟示與幫助。
在古代印度的瑜珈(Yoga)、中國的氣功、西藏密宗、或是印地安人的巫師信仰裡面,都有提到這些人類身體上共同的人體能量中心的部分:三脈七輪。
印度瑜伽理論認為:
人類雖有膚色種族的不同,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分別。在這個看得見、物質性的身體外,我們還有一個看不見的、靈性的身體(subtle body)。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內在的能量系統,稱為靈體(Subtle Body),原來它與醫學上人體神經系統密切相聯,它的主要由三個部份構成:①三條經脈(Nadis三脈);②七個能量中心(Chakras七輪);③靈量(從梵文Kundalini昆達裡尼)
三脈(Nadis)我們靈性身體另一個構成部分是三條經脈,分別是左脈,中脈和右脈。三脈是我們人體內的三種力量,左脈掌管我們的記憶、過去和情感方面,右脈掌管我們的思維、末來、行動以及計劃方面。一般人由於中脈沒有打開,只能使用左右兩脈的能量,而且他們多數不能兩邊平均使用。有些人使用左邊的能量多些,有些人使用右邊的能量多些,於是造成兩種很不同的人格。
三條經脈(nadi/channels)(I)左脈(Left channel或Ida Nadi)即陰脈或月亮脈
(II)中脈(Central channel,即Sushumna Nadi)
(III)右脈(Right channel或Pingala Nadi)即陽脈或太陽脈
靈量(Kundalini昆達裡尼)
梵文本義為『捲曲』,她是人體靈性的重要部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隱伏在中脈底部盆骨裡一塊三角形叫薦骨(骶骨)腔內捲曲成3圈半的能量。只有在『適當條件』下此沉睡的潛在能量才會被喚醒和提升,並通過其上的五個輪穴,到達大腦頂部的神經叢,最後穿越頂輪和頭蓋骨,此時我們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宇宙的能量可以在體內流通,令人達至『自覺』的境界,建立『瑜伽』狀態(即中國人所說『與天地同流』、『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同時,進入真正的靜坐,即無思慮但有知覺的入靜狀態(Thoughtless awareness),在這種境界中靜坐,我們只能覺知『當下此刻』,一切過去與將來的思想和憂慮都不復存在,大腦平靜下來,領略無可名狀的喜悅,從而獲得內在的平安、身心康泰。
我們著重下體個脈輪中心:
脈輪在人體上並不是一個實質的存在,而是一種全身氣場的能量交會點,也稱氣輪。
七脈輪判讀較類似一種先驗醫學,判讀氣場,就如同用科學方式檢驗一個人身上的生物電。
據蘇聯先進的科學研究表示,人體氣場氛圍可以在疾病六個月前反應出來。以克理安攝影,甚至可以將人氣場顏色照出來。健康時氛圍顏色鮮明,疾病將發生前,氛圍顏色混濁暗淡。
一個人真正的健康必須達到身心靈三方面的平衡,七脈輪是人體能量的七個交會點,人體就像一個小宇宙,需要身體情感和精神全方位的應照和平衡,脈輪並不總是開啟的,當你受到壓力,感覺悲傷或情緒崩潰都會促成脈輪關閉,脈輪能量也可能會有過剩或不足等失衡狀態,長期情緒或精神失衡會引起身體病痛,所以身心靈是息息相關的,當一個人身上的七脈輪開啟並平衡運作時,及可體驗到身體健康、靈感好、體力好、腦中思路清晰澄澈、自愛愛人、了解自己人生之路,有如天助般心想事成的美妙感受。
七個脈輪透過頭頂輪與宇宙連接。
前三輪是人生存在世界的物質基礎,和身體意識相關。後三輪是人的精神基礎,和高我意識及靈魂、靈性相關。心輪位於中間,代表愛,是連接人性和神性,物質和精神的橋梁。
海底輪(海底能量中心)
性、生存、健康、物質、金錢、安全、財富、攻擊力、勞動力、幹活
身體位置-尾椎骨、尾骨
掌管:生殖器、腰部以下、雙腿、丹田以下、腎上腺、骨骼、皮膚、血液、大腸、骨盆、臀部、腿部、腳、排洩系統
對應情緒-恐懼
發展意識:生存、安定感、信任、歸屬感、身體功能及適應改變,金錢、家庭
基本意義:位於脊椎底部直腸後方,震動頻率最低,與物質界最有關,代表一種原始的、無名的、本能的單純能量,是人對於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及安全感,即物質上的滿足。
對應口訣:我擁有(I have)
對應元素、顏色:地球、赤紅色
海底輪的能量主要掌管與肉體的聯繫,使人感覺安全放心。如果海底輪處於活躍狀態,你將覺得有種「身植大地」,感到穩定和安全;你不會不必要的懷疑他人;你覺得活在當下,而且和你的肉體緊密結合;你覺得擁有充分的領域感。如果你容易覺得恐懼或緊張,你的海底輪可能並未開啟,那麼你很容易感覺不受歡迎。如果你的海底輪過度活躍,你可能有很強烈物慾和貪心,你可能會過於追求安定和拒絕改變。
臍輪(情緒中心)
有條件的愛、關係、情緒、感受、感覺、享受、欲望、親密、欲求、愛的能力
身體位置-下腹部
掌管:整個肚子(不含胃、橫膈膜)包括後腰、前列腺、卵巢、生殖系統、結腸、盲腸及膀胱、下腹部之消化系統與泌尿系統
對應情緒-熱情
發展意識:關係、歡愉、情緒情感、喜好、想像力的表達、創造力及生產力
基本意義:位於下腹部的膀胱位置,震動頻率高於海底輪,也是喜悅和歡愉升起之處,代表的是創造力及生育能力,與親密伴侶之間的互動有關
對應口訣:我覺得(I feel)
對應元素、顏色:水、橙色
臍輪主要掌管你在團體中的感覺。當臍輪活躍時,你感覺在掌控中而且有足夠的自信心。當臍輪不活躍時,你容易呈現被動和難下決定。你可能變成惟惟諾諾而無法取得你想要的。如果此脈輪過度活躍,則你可能會有強烈控制欲和侵略性。
太陽輪(意志中心)
是非、對錯、判斷、立場、戰鬥、界限、意志、定力、權力,能量的外射張力,關於生命的方向,目標,行動,堅持,力量
身體位置:腹腔、神經叢
掌管:肋骨、胃、橫膈膜、小腸、肝臟、胰臟、脾臟、膽囊及神經系統
對應情緒-憤怒
發展意識:對自我負責以及榮耀自己,個人力量、意志、控制、自我決心、精力、自尊心、自我命運、智能
基本意義:位於肋骨與肚臍之間,負責對危機和對負面狀況提出警訊,代表的是一種自我的意識中心
對應口訣:我可以(I can)
對應元素、顏色:火、黃
當太陽輪打開時,你的情感表達自如,而且表達時不會流於過度情緒化;你對於親密關係採取開放態度;你感覺充滿熱情和活力;你在性方面沒有問題。如果你通常感覺僵硬、缺乏情感或是常常面無表情,則本我輪尚未開啟,你對於他人採取封閉態度。如果太陽輪過度活躍,你總是過度情緒化。你在情緒上將會過度依附你認為性感的人身上。
心輪
愛,無條件的愛,愛與接受,接納、接受力、允許、包容、悲傷、痛苦,愛的切斷,關係
身體位置-胸腔
掌管:心臟、鎖骨以下、胳膊、手、免疫系統、肺臟、胸腺、血液、動靜脈循環系統、手臂、手掌
對應情緒-愛
發展意識:愛、慈悲及喜悅、平衡、親和力、無條件的施與
基本意義:位於我們胸腔凹陷處,主要意識集中在愛、和諧和給予,心輪位於上下七個輪脈中央,是身體的樞紐,是一個高震動頻率的脈輪,對應著較高層次的意識
對應口訣:我愛(I love)
對應元素、顏色:空氣、綠色
心輪主要掌管愛、善良等一般情感。當心輪打開時,你會具有同情心、友善,並且你會致力於和諧的人際關係。當你的心輪不活躍時,你會冷漠和與人保持距離。如果此脈輪過度活躍時,你的過度溺愛會令人窒息,並且通常你的愛背後有相當自私的理由。
喉輪(創造力中心)
表達-溝通-創造力、信念的倉庫、閥門、信念
發展意識:表達內在的感覺、創造力、真相以及溝通、共鳴與接收
身體位置:喉嚨
掌管:嘴、鼻、喉。喉輪、甲狀腺、頸部肩膀、支氣管及發聲器官、食道、新陳代謝系統、耳朵、鼻子、唇齒
基本意義:位於脖子前方的根部、負責溝通和表達我們的創造力;喉輪部位是身體不同能量聚集與具體化中樞,其所代表的是自我表達和整合的能力
口訣:我說(I speak)
對應元素、顏色:空間、藍色
喉輪主要掌管自我表達和言談。當喉輪活躍時,你將無障礙的表達你自己,你可以藉此而成為藝術家。當喉輪不活躍時,你傾向不說話,你的個性傾向內向害羞。不說真心話可能會使此脈輪封閉。如果喉輪過度活躍,你容易太過多話,通常喜歡掌控談話以致於使人無法接近你,因為你不是一個好的傾聽者。
眉心輪(智慧能量中心)
遠見、我與宇宙的關係,智慧、第六感、預測、直覺
身體位置:兩眼正中,向內1寸、松果體
掌管:腦下丘、腦下垂體及眼睛鼻竇(左眼)、內分泌系統、頭部、臉部
對應情緒:超越所有的情緒
發展意義:直觀的知識、千裡眼、直覺力、知覺力、精神能量、遠見
基本意義:位於雙眉中央,是直覺的位置或是所謂的第三隻眼,他容許我們表達和確認我們的夢想及想像,影響理解與智慧;冷靜、判斷力、洞察力,是內心篤定的一種成熟能量
口訣:我看見(I see)
對應元素、顏色:空間、靛
眉心輪主要掌管洞察力和可視化能力。當此脈輪活躍時,你會有很好的直覺,並且喜歡幻想。如果此脈輪不活躍,你傾向於依賴權威而非自己的思考。你可能會過於依賴信念而非理性批判。你甚至可能容易陷入迷惑。如果此脈輪過於活躍,你可能活在幻想的世界中,在極端的情況下,有可能產生幻覺。
頂輪(靈性中心)
靈性、大愛、天人合一、宗教
身體位置:頭頂、頭皮及向外1米
掌管:上腦、右眼、松果腺體、神經系統、心智及整體身體
對應情緒:無
發展意識:流暢無阻、無條件的快樂、啟發、智慧、自我實現、靈性連接、完成、宇宙意識、了解
基本意義:位於頭頂中央,連接著宇宙的能量,是一種高震蕩的頻率,是一種靈感、靈性、由內到外一種質的改變,影響的是靈性的提升和啟發慧根。
對應口訣:我知(I know)
對應顏色:紫
頂輪主要掌管智慧及和世界為一體的感覺。當此脈輪活躍時,你會傾向沒有偏見,並且十分意識到此世界和你的存在。如果此脈輪不活躍,你將不會察覺到精神世界的存在。你可能在思考十分受限。如果此脈輪過度活躍,你將可能過度思考事物。你可能對於精神世界追求過度熱中並解忽略你身體的需要。
大凡高層中脈開通後之人,氣質大都超凡脫俗,光彩照人,入靜中猶如進入一種超然的神慧空明的境界,進入一種心如澄鏡之水,纖塵不染的蓮花般的清涼奇妙境界,進入清靈虛空如菩提智慧樹明心見性之境界.
人的身體有三脈七輪,每個脈輪掌管著身體的不同的功能及器官,相當於身體的行星,所以身體裡也有小宇宙,人的身體就是依據宇宙的模型(特別是太陽系)來建造的,七個脈輪有著七種特質。印度無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脈之說,但在唐代傳進西藏的密宗,卻有另外關於氣脈的理論,就是三脈七輪。
一個古老的佛教傳說:
很久以前,尼泊爾的加德滿是一片汪洋,在明鏡般的湖面上,漂浮著一朵潔白晶瑩的蓮花,它泛著神奇的藍光,文殊菩薩歷盡千辛萬苦尋到此地看到了那朵象徵著智慧,永恆和聖潔的藍蓮花,他指著蓮花說:這是佛祖的化身,我要讓它開放在所有人的心田。言畢便用一把智慧之劍,劈開了南邊的山,蓮花順水而下。水流完了,現出一片寧靜的河谷。
頂輪
從額頭的髮際開始,往後橫拼四指的距離處,就是頂輪的位置,也就是嬰兒幼小時會跳動的部位。以道家的說法,此處在封口以前為先天,那時嬰兒不會說話,但卻表情豐富,好像有說有笑的樣子,因為嬰兒還處在形而上的境界中,與以往的精神環境保持接觸。等到頂輪封口以後,嬰兒就會說話了,而開始進入了後天的生命。此輪又名大樂輪,在靜坐未打通大樂輪以前,等於是受活罪,腿麻腳酸,一旦打通了頂輪,腦部氣輪充滿,其樂無比。道家稱頭部為諸陽之首,像似有大樂,頂輪有三十二根氣脈,如雨傘一樣,由間腦向外分散。
眉間輪
在兩眉之間,印堂稍下的地方,稱為眉間輪。道家修神仙,練靜坐的人,在眉間輪氣脈打通後,就會有相似神通的境界,叫作眼通。真有天眼通的人,沒有任何物質的東西可以障礙到他的視野。換句話說,閉著眼睛,隔著牆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外界的一切。
喉輪
由眉間輪向下,到喉結的地方,稱為喉輪,這裡一共有十六根氣脈,像倒轉的雨傘,接眉輪諸脈,包括到上胸部的食道及氣管,這個喉輪又名受用輪。依照印度治病的方法,注重氣
脈治療,喉輪的十六脈若不乾淨,心中便難得安寧,煩惱多病,所以瑜伽術中有用白布清洗食道及胃部的辦法。四川治療瘧疾,也有用鮮的葛根,去皮後,以病人中指為一寸,由口腔通入食道及胃,瘧疾即愈。所以如能保持食道清潔,則可健康少病。我們喝了牛奶,在空杯子上,可以看到殘留的奶汁,牛奶尚且不過是流體而已,我們一日數餐,食道中髒亂的情形,也就同垃圾桶差不多了,焉能健康長壽。以個人的經驗,喉輪與胃壁極難保持清潔,唯一的辦法是少食。
心輪
神秘學者稱為法輪,此輪在肚臍上四寸(人身寸)的地方,共有八脈,也像雨傘一樣,向下分散。
臍輪
在臍輪的地方,是神經叢的中心,由此開始,向外分散六十四根脈,中間分散達到腰的四周,往上分散達到心輪,向下分散達腳跟。
海底輪
由臍分散的脈,接到海底輪,就是男性的會陰,臀下的三角地帶,女性的子宮口之上。道家對生命的看法,男性一切生命的原動力,都在身體的下面,所以男性善立,如果兩膝有力而靈活,則是健康與長壽的象徵,男性年老時兩腿發軟,就不是好現象了。至於女性的生命力則在肚臍以上的部位,所以女子不善久立,而且走路搖曳生姿,就是因為下面沒有力量的緣故。
梵穴輪
前六輪都在人體之中,這第七輪,卻在人體之外。在頂輪處四指之外的上方,離開了頭頂,就是梵穴輪的地方,在這裡,人體放射出光芒。這種說法,以前認為似乎有點荒誕不稽,但是近年的紅外線攝影,已可攝到人體放光的情形,而證實了梵穴輪的可能正確性。據說,紅外線攝影,證明任何物體都可發光,植物自然也不例外,最妙的是,當我們離開了坐過的地方三小時後,紅外線攝影,仍可攝到我們殘留在那裡的放射光。
七輪的具體作用
第一個脈輪叫海底輪,掌管的是我們生存的意識,也就是我們能不能在這個物質世界上很好的存活,能不能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腳踏實地的在地球上生存,這個脈輪是關於我們生存的本能,就是要吃飯、安居、穿著(基本的)等,如果這個脈輪發展好的朋友會安居樂業,腳踏實地的工作,有安全感。如果生活在第一個脈輪的朋友,除了以上的天賦,也會只為了生存而生活。根輪又譯作純真輪,梵文是Mooladahra,意思是根部和支持。這個輪穴的顏色是珊瑚紅,有四塊花瓣,它的特質是純真和智慧。這個輪穴是整個能量系統的根本,它的位置在脊椎骨底部,身體之外少許。
在身體方面,這個輪穴相應於盤骨神經叢(Pelvic Plexus),照顧著我們的排洩系統和生殖器官。因此如果這個輪穴變得疲弱,我們便會患上這些器宮的疾病。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純真輪很容易受到傷害。
純真和智慧是一個人辨別是非對錯最根本的能力。在現代,讀得書多往往和智慧沒有甚麼關係,憑著一番理論,那些很有學問的人往往做出普通人都不會做的蠢事。相反,那些讀書比較少的農村居民,卻有一種根本的智慧,過著一種簡單和平衡的生活。純真輪打開的人純真得像一個小孩子,他們仍然保持著小孩子的那種純真和好奇心,他們生活於這個社會,卻不會完全受這個社會的制約。
根輪對應的部位是手掌和腳掌的掌跟處,如果根輪有阻塞、這個部位會有麻痺、刺痛,發熱或沉重的感覺。每個輪穴都分左中右三部,如果左手有感覺,便是這個輪穴的左部有問題。如果右手有感覺,便是這個輪穴的右部有問題。如果左右兩手有感覺,便是整個輪穴有問題。
根輪是靈量的守護者,如果一個人的根輪太壞,靈量便不會升起。
還有一個-腹輪(真知輪Swadisthana Chakra)
腹輪又譯作真知輪(Swadisthana),在人體能量系統的示意圖上,往往將它置於根輪之上,臍輪之下,但其實真知輪是沒有一定位置的,它在腹部像個衛星一樣繞著臍輪旋轉。真知輪的顏色是黃色,有六塊花瓣。
真知輪在身體方面對應於主動脈神經叢(Aortic Plexus),它掌管我們的脾臟、胰臟和肝臟下部。真知輪是右脈的起點,如果一個人過度活躍,過份思考和計劃,便會使這個輪穴和整個右脈發熱,長期的透支,便會使這個輪穴衰竭,無法照顧脾臟、胰臟和肝臟的需要,產生這些器官的疾病。如果一個人的脾臟不好,便會生血癌,如果一個人的胰臟不好,便會生糖尿病﹔如果一個人的肝臟不好,他的注意力便不好,經常煩躁、胡思亂想,不能入靜。
真知輪相應的部位是大拇指,一個人如果有以上談到的這方面的問題,會表現在右手的大拇指上,這時我們便應停止過度的思考,並用各種方法使肝臟涼化下來。如果一個人學習邪術或相信錯誤的學說,真知輪左部便會阻塞,並且表現在左手的大拇指上。
這個輪穴的特質是純潔的知識(Nirmala Vidya)和注意力(Nimala Chitta)。打開了這個輪穴的人,會得到純潔的知識和從上天而來的創造力。
所謂純潔的知識是對應於真正的知識,或者說是世界的實相。我們在學校裡所學的,都可說是相對的知識,這些知識只有一時一地的意義。譬如說英文只有在說英語的國家及社群有用,這些知識都可以說是些實用性的知識,是為了應付生活才學的。但除了這些實用性的知識以外,在古代的經典中都說有一種超越的知識,知道了這種知識,便會知道宇宙人生的整體道理。這種知識在過去被稱之為「道」、被稱之為「理」、或被稱為「真理」。
第二個脈輪叫臍輪,正道輪在我們肚臍這個地方,掌管的是我們的情感,享受的欲望等,這個脈輪是關於、人際關係、情感的交流,這個脈輪發展的好的朋友,會特別親切溫和,很有人情味,人際關係好,活在當下。但如果只是生活在第二個脈輪的朋友,除了以上的天賦,會只注重情感生活,追逐愛情,貪圖享樂,沒有進取心等。這個脈輪也代表與母親的關係。
臍輪的另一特性是平衡,所謂平衡,就是過著一種中正平和的生活。過去的大聖大賢都教導世人要過一種中庸的生活,避免走向極端。
第三個脈輪叫太陽輪,--幻海(空Void)在我們兩個肋骨的交接處,這個脈輪是關於我們的權力、自我、力量、欲望、意志力等。在人體能量示意圖中,在臍輪的外面有一個綠色大圈,它是由真知輪圍繞著正道輪轉動而形成的,梵文叫做Bhavsagar,英文叫做Void或Ocean of illusion,意思是迷惑的海洋。在古代的經典中,常有用海洋比喻求道要超越的難關。在佛教中有到彼岸的說法。在人體,這個迷惑的海洋表現在由靈量到中脈的一個中斷的區域。我們知道左脈起於根輪,右脈起於真知輪,但中脈起於在幻海之上,靈量無從到達。這種情況就好像有三張梯,左右兩張放在地上,而中間那張卻懸在半空。
古代的求道者要越過這個幻海,先要清潔自己的輪穴,由下而上,一個一個的去清潔。由於輪穴的清潔與否,與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要得到升進的人,先要有道德,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等他遇到真正的師傅,就能渡過彼岸去。這個脈輪發展的好的朋友,會特別陽光、充滿力量、喜悅、自信、堅韌、懂得取捨。但如果只是生活在第三個脈輪的朋友除了以上的天賦,也會注重權力、喜歡掌控、自負或自傲、個人意志力過於強大,對自己對別人要求高。
第四個脈輪叫心輪,即仁愛輪在我們的心的正中間,中醫稱「檀中穴」,這個脈輪關於我們的慈悲心、愛心、包容、接納、理解、無條件的愛。心輪的顏色是紫色,有十二塊花瓣。心輪相應於心臟神經叢(Cardiac Plexus)照顧著我們的心臟及呼吸系統。
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抗體會在胸骨內形成,起著抵抗疾病及外來入侵的作用。如果在童年時得不到母親的照顧,這部分的能力便不能健全發展,長大後會變得很膽小、害怕黑暗,害怕犯錯,唯恐別人傷害他。此中心的左側回受到阻塞,表現在左手的小指,會有麻痺、刺痛,發熱或沉重的感覺。
此中心的右側,反映父親方面,父親失職或過份專制,此中心之右側會逐漸受到阻塞,表現在右手的小指。
心輪的特性是愛心。心輪打開了的人,會自然生出一種仁人愛物之心,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不是因為某種功利的目的才這樣做。心輪打開了的人,能超越一己形軀之私,去關心和幫助周圍的人。例如孟子說,如果我們看見一個小孩子跌入井中,我們便不期然要救他,孟子說這是不忍人之心,怵忑惻忍之心。後來儒家解釋孔子所說的「仁」,也是釆用這種一體之仁的意思。天地是生生不息的力量,如果我們明白到宇宙萬事萬物都是一體之所化,那麼我們看見其它人受苦,就好像是自己受苦一樣。因此後世儒家又有民胞物與的說法,看見其它人,就像看見同胞骨肉一樣,看見世間的萬事萬物,一草一木,就好像看見自己在世間的夥伴一樣。
人的靈也是這樣,在我們心輪左部的那一團火是宇宙的整體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反映,在物質上人有形軀之隔,在靈的層面,大家都是同一個整體的一個部分。因此這種愛是無條件的、無執著的。
無執著的愛和有執著的愛很不同。後者像男女間的愛,是一種執著和迷戀。前者是無條件的,不會附著於任何人或事物。因此無執著的愛是周流不息的,才能潤澤萬物。這個脈輪發展好的朋友會特別的慈悲,充滿愛,溫和,柔軟,療愈能力強,能夠無條件的接納和包容對方。但只生活在第四個脈輪的朋友的除了以上的天賦,也會只考慮奉獻,捨己為人,容易受傷、妥協,為人著想,容易忘記自己等。
第五個脈輪叫喉輪。喉輪位於頸項底部喉嚨處,顏色是藍,有十六塊花瓣。它照顧著我們的頸部神經叢(Cervical Plexus)和甲狀腺。此中心是神經的樞紐,手掌上的神經線都先經過這裡,才連接到大腦去。因此這個中心和我們手掌的感應能力有很大關係。若果這個輪有阻塞,即使那個人得到了「自覺」,他自己在手掌上也不能感到涼風。相反,若此能量中心暢通清潔,他的手掌便能感應到那無所不在、周流不息的整體能量。
這時我們便能真正明白古人所說萬物一體的意思。同時體會到有一個無所不在的生命能量,造就一切關乎生命的工作。這時我們便不會再誇大自己的作為,從而謙卑下來,靜觀大化,好像是看著一場戲劇在身邊上演一樣。而我們是一位觀眾,無論發生甚麼事情,我們都好像置身事外那樣,不會有太大的反作用,所謂寵辱不矜,能經常保持平常心的狀態。
這不是說甚麼事也不做了,而是一方面忙碌造事,另方面卻不認為自己做過甚麼事,一切都交由自然的力量去成就。在薄伽梵歌,這叫做「無欲之行」,老子稱「無為而無不為」。,這個脈輪關於我們的自我表達,內在神性的表達,表達能力,創造力,溝通能力,藝術天分高等等。這個脈輪發展好的朋友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會特別好,會表達來自內在神性的話語,表達充滿正面的話語,創造力強,善於用畫畫、舞蹈、音樂來表達自己。喉輪還掌管我們的信念價值觀,我們所言實際就是我們的所在。但如果只活在第五個脈輪的人,除了以上的天賦,也會有隻想展現自己,表達自己想表達,不考慮別人的接受度,活在自己的世界,冷漠,不與外界連接等。
第六個脈輪叫眉心輪,即額輪(寬恕輪Agyna Chakra)在我們額頭和兩眉的中間,俗稱為第三眼,這個脈輪關於我們的智慧,中立,洞察力,直覺力等。
此中心有時亦稱為第三眼,位於腦的中心,顏色是白色,有二塊花瓣。照顧著我們的松果腺(pineal gland)和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
這個中心是個很狹窄的通道。左右兩脈在視神經交叉處相交,當這個中心暢順健全時,靈量直透而升上,思緒靜止,思緒交替的空間延長。這時注意力能依附在這剎那停頓與平靜中,從而達至完全醒覺卻又無思無慮的狀態。使人領略到那種莫大的安寧與舒適,若果能把這種無思無慮的狀態維持並延續,我們對宇宙的新探索也就開始了。
此中心是通向宇宙無意識的閘口,如果它不暢通,靈量便不能升入頂輪,你的靈便沒法達成與宇宙的整體能量相結朋友,智慧會非常高,看事情客觀中立,洞察力強,直覺力強,想像力豐富等。但如果只是生活在第六個脈輪的朋友,除了以上的天賦,也會過度冷靜,沒有情緒,沒有情感的表達,不愛運動,行動力差等。
第七個脈輪叫頂輪,即梵穴輪在我們頭頂之上一米之內,這個脈輪關於我們的靈性、與大自然連接、宇宙連接、開悟、宇宙意識、天人合一等。頂輪掌管著大腦頂部邊緣系統(limbic area)的一千條神經線,因此古人用一千瓣的蓮花來代表它。這一千條神經線一般人是用不到的,得到自覺以後,這些神經線便會受到啟發,並且活躍起來。這時那個人便能獲得他從前沒有的力量,在中樞神經系統感知到他從前不能感知到的事情。
初學者最初得到「自覺」時,頭頂通常只有很小的一絲靈量在升揚,而各能量中心亦只是稍稍通暢。若能持之以恆經常練習,各能量中心會逐漸得到清理,潔淨的能量中心會進一部開啟,便會有較多的靈量升揚,你對生命能量的感應力也會增強。
這種感應力有時會表現為感到手部及指尖有刺疼或發麻,或有時在能量傳送時會感到體內各能量中心有一股清涼之和風自頭頂湧出,這股微風有時顯得溫熱,那是因為你的靈量正在清理各個能量中心。宇宙靈力便會恆久不息地清理你的靈體,你會更清晰地感覺到一切環繞在你周圍的生命能量。
你會變得更為開朗,更懂得接受那來自大自然:樹木、山巒、繁花、浮雲與藍天所放射出來的良性能量,你也能感覺和領會到別人的情況,而且知道何時和如何去幫助他們。這樣你便開始過著一種靈性的生活。這個脈輪發展好的朋友,悟性特別高,對宇宙特別感興趣,喜歡探索神秘和未知,對人類的起源有深厚的興趣,靈性高,擁有大愛之心和宇宙意識。但如果只是生活在第七個脈輪的朋友,除了以上的天賦,也會容易活在靈性中,嚴於律人,寬於律己,脫離現實,憤世嫉俗,只追求靈性,不懂得生活,與社會脫軌,甚至逃避現實等。
一個人需要活的是同時活出七個脈輪的狀態,哪個脈輪比較弱要學會去平衡這個脈輪,當七個脈輪都平衡了,每個脈輪的殘缺的部分就會被其他的脈輪的優勢所補齊,那麼這個人就能夠永遠活在和諧之中!
高層中脈開通後的十二種境象:
1、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堅定有力,目光象能夠穿透人體、物體一樣。道家所謂「碧眼方瞳是神仙」,指的就是這種修煉者中脈打通後百脈皆通時出現的境象。
2、體內產生所謂的「三味真火」如同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溫暖四肢百骸。正是「苦盡甘來,其樂無窮」。
3、深層潛能被開發,元神顯現,可真正「溝通宇宙信息,能量與體內真氣交融,從而自然轉化自成為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質,感應元氣、元光、元音」。
4、身安神安,對事物反應異常靈敏,心靈精神進入空明清醒境界,進入心如明鏡,纖塵不染的境界。
5、心靈深處自然產生出一股強大的內在吸引力,使心不外馳,神氣內斂,身心自然離相離欲,虛空靜定,無為而為,妙用無窮。
6、靜坐時,體內產生一種向上的引力(如同有一無形繩索將身體向上牽引),自發地將頭頂、身體拉直、調正,自發無為地調整身心境界。
7、腹腔自動向脊背收縮,出現「前腔緊貼後背」現象,玄關自發產生一種聚散開合的虛靈神性。
8、內在氣機綿綿,自運不息,消化吸收功能異常強健,排洩系統異常通暢。群陰消盡,通體純陽。
9、能夠捨棄「我執」,「法執」,進入自然無為,靈感境界。終日心曠神怡,神清氣爽,體內散發著清幽淡雅的芳香。
10、氣質超凡脫俗,光彩照人,出現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的「三不思」超然境界。
11、給人治病手到病除,人至病癒。治癒率非常高,能夠標本同治,治癒後不易復發,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便能深深感染他人,震撼病痛者的心靈,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病痛者不知不覺中,心思豁然開朗,疾病頓然消失。
12、出現胎息、止息、氣住、脈住的特異呼吸生理現象。
中脈被藏密稱之為「命脈」,「大道脈」,梵語稱作啊縛都底,藏語稱作「武瑪」,「根打瑪」,「索索瑪」這些名稱都
表示中脈的重要性和功能,比如「命脈」即表示中脈為一切眾生之命根。這裡指其重要性而言的;「大道脈」則代表中脈為成佛之捷徑,這裡是指其功能性而言的;「阿縛都帝」是梵語,意為能產生俱生妙慧;「武瑪」是藏密的稱呼,有成就之母的意思,「根打瑪」是藏語對中脈的另一種稱呼,意為能生一切功德智慧,一切由此而生之意。中脈之重要,是因為它是重生脫離苦海的捷徑,成佛涅磐的唯一路徑。修持密法的第一大成就即是開通中脈。中脈開通後,行者不光是神通具足,而且生死涅磐已無差別,故而《協巴多傑根本續》中有偈云:「氣不入中脈者,妄想證菩提,如若手捻沙,欲得酥油者。」。那麼怎樣才能算是真正打通中脈呢?現在我將中脈開通之後的一些現象介紹出來,讓大家自己去檢查是否開通了中脈。
一、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力大無窮。
二、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可飛行騰空,自在遨遊。
三、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具備五眼六神通。
四、中脈開通以後,行者應具備九彩虹影光明罩體。
五、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所有之言語,一切均為咒語般有奇效。
六、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得十方諸佛之智慧灌頂。
七、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對一切經論通達而無障礙。
八、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通達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宿業智。
九、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大悲普周遍塵中脈開通之後剎,無時間空間之限制。
十、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具無漏神通。
十一、中脈開通之後,行者遠離一切境相,定中清淨無染著。
十二、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於光明大定相續不斷。
十三、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成就一切佛智,煩惱菩提二無差別。
十四、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成就阿達爾瑪金剛王佛圓滿妙智,輪迴生死即涅磐。
七輪對應不同的能量結晶的幾何形體構造
A.海底輪-紅色能量中心—有輻條的車輪形狀
B.基礎輪-橙色能量中心—有三個花瓣的花朵形狀
C.太陽叢輪-黃色能量中心—有很多星星般小切面的圓形
D.心輪-綠色能量中心—蓮花形狀,結晶結構的頂點數目依據這個中心的力量強弱而有所增減
E.喉輪-藍色能量中心—可以有上百的切面,能夠閃爍巨大的光芒
F.眉心輪-靛藍色能量中心—由許多基本的三角形或三個花瓣的形狀組成
G.頂輪-紫羅蘭色能量中心—形狀變化最少,有上千個花瓣
修行圈往期內容推薦
▶ 站樁能迅速打通周天、中脈
▶ 打通中脈的一個簡單方法
▶ 淺談傳承中脈(修行功夫的重要內容)
▶ 實修居士揭秘有效開中脈的方法
▶ 打通中脈參考大全(收藏)
▶ 神奇的呼吸:利用睡夢開啟中脈
▶ 真修行就必須打通中脈!(收藏)
▶ 用打坐和手印打開脈輪的方法
▶ 開啟脈輪的好處及方法(詳細圖文)
▶ 道家睡功修煉揭秘(入定、貫通中脈、進入胎息!)
修行圈平臺內容由多個不同門派、不同領域和法脈的修行者編寫或提稿。這些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運營者意見,亦不一定完全正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郵件聯繫:wwyt2018@163.com ,我們一定會及時更正。
隨 喜 打 賞
長按上方二維碼支持工作室
- 萬物一體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傳遞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與自然和諧共生;集眾家智慧合為一體,用全息立體的思維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萬物的奧秘,傳承、創新東方智慧,共創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東方智慧、修行啟示、修煉秘法、易經數術、風水法術、中醫養生、靈性科學、人體奧秘、古今秘史、修學資料等大量相關內容。私人微信:qiongli95
修行人的公眾號
窮理|無為|自然|簡單
長按二維碼關注 開啟智慧大門
- 關於修行最全的內容都在這裡 -
從歷史信息可以查看公眾號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後臺回覆你想要了解的內容,會根據所需把內容推送在文章裡;回覆你想要的任何學習資料,會不定期提供相關資料,回復「資料」即可下載。轉發分享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