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肉圓,為何號稱獅子頭、葵花大斬肉?

2020-12-15 綠楊夜話

安民

淮揚菜中的「獅子頭」,地道的揚州人,稱之為「斬肉」,也有稱作「肉圓」的,不過我覺得,還是「斬肉」最為貼切。

「獅子頭」只是描述了一個外形,而且傳到域外的中餐館,直譯起來還容易鬧笑話;「肉圓」描述了外形,也說明了食材,但好像嫌直白了一點;而「斬肉」就不一樣,不僅點明了主要食材,而且一個動詞「斬」字,就形象地表述了這道菜的主要製作過程,相當的地道,相當的精煉,也相當的傳神。其實揚州話當中,類似如此簡潔的表述,還有許多,比如普通話「你在幹什麼呀?」揚州話只要說一個字:「撾?」只不過,外地朋友不一定能聽得懂哦。

要能做出上好的獅子頭,須從選料開始,最好能買到家養黑豬的五花肉。所謂五花肉,是指豬的肋條那一塊,肥肉和瘦肉相間,達到五層以上。現在市面上的豬肉,基本上都是養豬場圈養的,餵的人工合成飼料,生長期比較短,很少能達五花的標準。豬在生長過程中,基本沒有什麼運動,因而豬肉鬆泡松泡的不太好吃,更沒有那份久遠的豬肉香。儘管現在的餐廚垃圾,都有統一回收,集中處理,但還是有極少數的養豬場,偷偷從小餐館拉泔水回去喂,那就更糟糕了。因為就目前情況而言,幾乎所有餐館的餐廚垃圾,都沒有作分類,各種化學調味劑摻雜在裡面,腐敗變質的速度非常快,餵這些東西長成的豬,不僅肉質差,還容易有異味,做什麼菜都不好吃,更別說拿來做獅子頭了。

從豬肉的部位來分,前後膀之間的肋條肉,剔去排骨以後,比較適宜做斬肉。這個部位的肉,肥瘦相間有五層,俗稱五花肉。如果再細分,我們通常所說的五花肉,可以分為上五花、中五花和下五花。靠近豬脖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槽頭肉」向下的部分,稱之為上五花,腥味要重一些;靠近後蹄髈的部分,稱之為下五花,瘦肉的成分略多一些;兩者中間的那部分,就是中五花。中五花的肉質最好,接近三分瘦、七分肥,或四分瘦、六分肥的樣子,拿過來直接可以用,不需要再調劑肥瘦。

清燉蟹粉獅子頭 童劍鋒攝

原材料選好了,下一步就看刀工。五花肉去皮,切成肉丁,然後在砧板上剁碎,揚州話叫「斬」,這可是個功夫活。揚大烹飪學院的學生,常常會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夾一把廚刀、一塊砧板,到菜市場,幫買好菜的大爺大媽們,切乾絲、斬斬肉,以此來練刀工。大媽們在一旁看著孩子們勞作,一臉慈愛,恨不得將他們帶回去,做了上門女婿。刀工,可是揚州廚師的看家本領,技藝好的廚師,肉丁切好後基本不用再斬,最多也就是稍微斬兩下,意思意思。倒是作為佐料的生薑和老蔥,必須切細剁碎。現在有了冰箱,就方便多了,五花肉去皮以後,放入冰箱冷凍一會,等肉塊稍微有些發硬,再拿出來切,就非常利索,可以切得很薄很碎。

揚大烹飪學院的學生,常常會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夾一把廚刀、一塊砧板,到菜市場,幫買好菜的大爺大媽們,切乾絲、斬斬肉,以此來練刀工。大媽們在一旁看著孩子們勞作,一臉慈愛,恨不得將他們帶回去,做了上門女婿。刀工,可是揚州廚師的看家本領,技藝好的廚師,肉丁切好後基本不用再斬,最多也就是稍微斬兩下,意思意思。倒是作為佐料的生薑和老蔥,必須切細剁碎。現在有了冰箱,就方便多了,五花肉去皮以後,放入冰箱冷凍一會,等肉塊稍微有些發硬,再拿出來切,就非常利索,可以切得很薄很碎。

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以後,要用一個大一點的盆將它們裝好,加點鹽、糖、雞精和料酒,打入兩個雞蛋清,最好再滴兩滴白醋,然後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動,讓佐料和肉丁充分拌和均勻了,直到手上感到有了勁道,放在旁邊餳一餳待用。

這時將砂鍋裡倒入半鍋水,加入生薑、蔥、酒、鹽等調料,在爐火上燒開,然後調成中火。需要注意的是,新的砂鍋買回來,第一次不能燉葷菜,因為好的砂鍋有許多自然的氣孔,葷菜的油滲進去,就將它們全部堵塞了,用廚藝界的行話講,這隻砂鍋就死了,沒有了呼吸,與其它的鍋子沒什麼區別,用不出砂鍋獨有的特色。按照通常的做法,砂鍋買回來,第一次必須用來煮大米粥,而且要煮的粘粘的,讓粥油將鍋內的表麵糊上一層,既保證今後的油水滲不進去,又讓氣孔一直保持著打開的狀態。

待砂鍋裡的水燒開,便將餳好的肉,在手掌裡迭成一個個肉圓。迭的過程中,手上可以蘸點稀澱粉,以保持手掌的溼滑,左右手輪著掂個十來次,將表面迭光滑了,依次放入水中,燒滾後調成文火,慢慢燉。過去燒煤炭爐的時候,可以在半封火的狀態下,放在爐子上燉一夜,現在都是煤氣灶、電磁爐,火候更好掌握,只要將斬肉裡的油出盡就可以了。

到這個時候,基本可以說大功告成,將事先煨好的雞湯盛入小盅,裡面要有半個香菇、一兩根小青菜,再將斬肉盛入,便可以端上桌了。粉嫩的肉色,配之以香菇的黑白、青菜的碧綠、雞湯的微黃,立馬吊起了客人的食慾,用小勺挖入嘴中,不油不膩、溫潤適宜,真可謂入口即化,到嘴到肚。

現在有些人家,因為沒有時間自己斬,肉買好之後,便在菜場用絞肉機絞了,這樣回來做出來的斬肉,口味就比手工斬的差多了。因為刀斬出來的,是一個個肉粒,儘管迭成了肉圓,但中間是有縫隙的,這樣汁水就可以含在裡面,可以做到真正的入味,咬上一口也很鬆軟;而絞出來的是肉泥,全部黏在一起,汁水就沒法進去,口味當然就不一樣了。

揚州獅子頭,還有一個稱呼叫「葵花大斬肉」,我覺得,其出處應該就是一粒粒凸起的肉丁,像結在盤上的葵花籽,凸凹不平的樣子,但史上傳說的來源不是如此。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照我看來,既像也不像,因為「炙」是烤,與斬肉的做法不一樣。還有一種說法,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詹王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煬帝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郇國公有一次在家中宴請賓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見那肉團的外形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乘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順耳之言,當然中聽,尤其是在兩杯酒下肚以後,郇國公起身舉杯,一飲而盡,指著盤中的肉圓說:感謝諸位如此用心,為紀念今日之盛會,不如將「葵花斬肉」改名「獅子頭」,大家覺得如何?眾人拍手稱讚。從那時起,「揚州獅子頭」得以成名。

像這樣清燉獅子頭的吃法,最本味、最正宗、也最能體現廚藝。還有一種吃法是紅燒,在肉粒攪和的時候,不放鹽,而放入適量的醬油,手掌中迭好後,用紅湯慢火燉,適合口味重一些的客人。據說國畫大師張大千,當年傳授夫人的一道拿手菜,就是紅燒獅子頭。前些年,市區有餐館推出超大的斬肉,直徑有二十來公分,足夠一桌人吃的,不過這麼大的斬肉,用水煮的方法,裡面是很難熟透的,必須放在高溫的蒸籠裡去蒸。過去酒席上,有將肉粒在手掌迭好後,先下油鍋裡炸,將外面一層炸得焦黃,然後單獨或是與其它菜一起燒的。這種做法主要優點,是不容易散,但吃起來的感覺,遠不如前兩種。

儘管如此,對於那個年代的百姓人家,依然是難得的美味。因而,大人們多會帶著孩子去吃酒,為的是把自己的那個斬肉,撥到孩子的小碗裡。記得前些年,有過一個熱播的電視劇《神醫喜來樂》,藥鋪對面的飯店老闆娘,擅長做個「鐵獅子頭」,不知道是個什麼味道,劇中的地址是河北滄州,估計是為了滿足北方人的口味。

清燉蟹粉獅子頭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把這道揚州菜帶回了京城,成了宮廷御宴的菜品之一,是不是由此在北方傳開來,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嘉慶年間的甘泉人林蘭痴,在他的《邗江三百吟》中,專門寫到了揚州的「葵花肉丸」:「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在其序言中,描述的就更清楚了:「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那時在民間,已經是很普及的一道菜了。愛新覺羅浩女士所著的《食在宮廷》一書中,對紅燒獅子頭是這樣介紹的:「這道菜是江南名菜,乾隆年間傳入宮廷。」並在此段結尾特別強調:「做此菜必須用新鮮的豬肉,肉不鮮就不可口。」宮中還會有不新鮮的豬肉麼?可見彼時的清廷,已不如想像中的富奢。

隨著時間的推移,獅子頭的做法也越來越多,最出名的是蟹粉獅子頭,先將螃蟹蒸熟,剝出蟹黃蟹肉,剁碎了再與肉粒一起攪拌,將肉香與蟹鮮完美地融合,宋代詩人楊萬裡為此寫過「卻將一臠配兩蟹,世間真有揚州鶴」的句子,把能夠品嘗螃蟹斬肉的美味,喻為「騎鶴上揚州」的神仙,可見對其鍾愛到了何種程度。現代人講究養生,在肉粒中加入切碎的荸薺和香菇,吃起來會更清淡爽口,健康營養。

母親做這道菜,有更直接的方法,先將湯菜在鍋裡幹煸,加入適量的水和鹽,然後將手掌裡迭好的肉圓,依序耷在湯菜上,燒開後再燜一會兒,斬肉裡的油瀝出來,便滲到了下面的湯菜裡,起鍋後不僅斬肉不膩人,菜也很軟索,特有家常味。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肉圓子
    楊明府作肉圓,大如茶杯,細膩絕倫,湯尤鮮潔,入口如酥。大概去筋去節,斬之極細,肥瘦各半,用纖合勻。——袁枚《隨園食單·特牲單》在《隨園食單》中,除了楊公圓,還記有「八寶肉圓」、「空心肉圓」兩款圓子菜。不難看出,兩百多年前老先生在楊明府楊縣長家吃的,就是我們熟悉的獅子頭。
  • 獅子頭加三味料,更香!更鮮!不油膩~
    葵花大斬肉俗稱獅子頭,是淮陽菜系中的一道代表作品,看過《舌尖上的中國》也應該有所了解。
  • 團團圓圓,圓咕隆咚,外焦裡嫩的大肉丸子,大肉圓,獅子頭!
    我們每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做到的菜,它圓圓的,它就是獅子頭,也就是大肉丸子,也叫肉圓,因為它的寓意是團團圓圓,也是吉祥之意。獅子頭原本淮陽菜,現在哪裡都有做,咱們也就別糾結什麼菜系?學會照做等著吃行了,廢話不多說,開做!
  • 「0」脂肪,肉汁橫溢獅子頭!
    帝都這兩天霧霾嚴重得實在是不適合人類出門……閒著呆在屋裡,都開始懷念當年去南方,「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的好風光了……所以今兒個的硬派食堂,我準備給大家帶來一道在淮揚時吃過的絕佳美味,入口軟香,肉感十足的大菜-清蒸獅子頭!
  • 【清燉獅子頭】--這樣做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圓子寓意團團圓圓每到團圓之時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肉圓北方人喜歡紅燒,南方人則更愛清燉清燉獅子頭是淮揚菜系中的一道經典純手工剁好的肉粒加入馬蹄,反覆攪打上勁用小火加高湯慢慢燉煮之後的肉圓關於"獅子頭",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南下時,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
  • 獅子頭做法大全.
    1.清燉蟹粉獅子頭是膾炙人口的揚州名菜之一。相傳已有近千年歷史。2.所謂「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肉。揚州所獻的「珍奇」食饌中,已有「獅子頭」。不過當時稱為「葵花大肉」。在隋煬帝下揚州看瓊花時,這品菜已很出名了。4.清嘉慶年間人林蘭痴<邗江三百吟>中記載:「肉以細切粗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雲葵花肉丸。」並贊曰:「賓廚縷切已頻頻,因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 紅燒獅子頭的做法及配方
    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 特別對揚州萬松山, 金錢墩, 象牙林, 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 回到行宮後, 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 製作四道菜, 在楊州名廚的指點下, 御廚費盡心思做成了: 松鼠桂魚, 金錢蝦餅, 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 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 賜宴群臣, 一時間淮陽萊餚傾到朝野.
  • 中國最好吃的肉圓大賞
    到了現代,欽工肉圓更是入選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特點是:光滑細膩、富有彈性、色白湯濃、味道鮮美,當地有民謠贊曰:「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看似簡單的肉圓,製作過程卻大有講究。屠宰不超過兩小時的豬後腿肉,是製作欽工肉圓的上佳原料。去除肥肉和經絡,將精瘦肉取出,這樣才能保證肉泥的粘性。
  • 秋季精選 清燉蟹粉獅子頭
    We'd better hava a dream incase it comes true someday  蟹粉獅子頭是一道江蘇揚州的漢族名菜
  • 肉食者不鄙丨獅子頭
    這個過程講究小火慢燉,煮製味透,冰糖融化後才收汁出鍋;也有用大油鍋直接滾過,直接上蒸籠的做法。起於隋而興於唐,從葵花斬肉到獅子頭。南北朝的《食經》上曾記載過一道菜叫做「跳丸炙」。回宮後還不罷休,讓廚師以揚州四大名景為主題做成了四道菜,其中就有一道「葵花斬肉」。而這道菜得此名時,是御廚為了紀念當時隋煬帝觀賞的四景之——葵花崗。
  • 【明天吃】快手簡易版紅燒獅子頭,拌飯吃太絕了!下飯三大碗!
    寒冷冬日,食慾大開,就想大口吃肉,滿滿的冬日專屬治癒~今天來一道不一樣的肉類吃法
  • 道·味 好單純好不做作的家常獅子頭
    傳統來說,豬肉圓其實是一種取巧的菜,因為大抵它不能分出肥瘦,省了不少挑出肥肉不吃的可能。作為五花肉來說,肉圓其實是不過是將其打散混雜起來,反而生出了別樣味道。在我們大揚州,豬肉圓在家常菜中一般稱之為大斬肉,名字很像一種刀法,實際上也的確是一種刀法。豬肉圓被捧上臺盤作為宴席用菜時,一般則稱之為獅子頭,亦即是著名的揚州獅子頭。宴席上,獅子頭大多為清燉。
  • 蘭溪風味小吃--美味肉圓
  • 【明天吃什麼】快手簡易版紅燒獅子頭,拌飯吃太絕了!下飯三大碗!
    寒冷冬日,食慾大開,就想大口吃肉,滿滿的冬日專屬治癒~今天來一道不一樣的肉類吃法
  • 傳家菜——獅子頭
    作為地地道道的揚州人,我的拿手菜是獅子頭,揚州人口中的大斬肉。這道菜我得娘婆二家兩代長輩的真傳。做到了敢自許的程度。
  • 迎春二月| 年味:四喜丸子 VS 獅子頭
    炸好的丸子放到碗裡,加上蔥姜,澆上高湯,上屜蒸透,四個一組碼在盤子裡,再調一個鮮亮濃鬱的澆汁,淋在四個肉圓之上,就成了金紅濃香的四喜丸子,顏色金黃,鮮鹹酥嫩,芡汁清亮,味道適口。 · 獅子頭 · 用料講究但不繁雜,製作工藝精細但極易操作,口味天然、形態豐滿,猶如雄獅之首。口感細膩,因有馬蹄(荸薺)的緣故,清而不淡,肥而不膩。
  • 陳茂雲整理丨欽工肉圓
    總經理李曉春,帶著公司的工藝技術人員,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開發出欽工肉圓速凍系列產品,和真空包裝系列產品。在原來只是用豬肉作原料的基礎上,又開發出欽工牛肉圓、欽工雞肉圓、欽工蝦圓、欽工蒲菜肉圓、欽工芹菜肉圓和欽工蟹黃獅子頭等系列產品。
  • 【經典淮揚菜】揚州獅子頭 五種變異
    經典做法:蟹粉獅子頭原料:去皮精五花肉1千克,蟹粉50克,白菜葉6片,青菜芯12棵。調料:蔥、姜各5克,胡椒粉3克,鹽10克,味精5克,雞粉10克,高湯300克,雞湯750克,料酒5克。製作:1、五花肉斬成石榴米粒狀,加蔥、姜米、胡椒粉、料酒、味精、鹽、高湯攪勻上勁。
  • 過年就吃它,美味鮮香獅子頭,圓滾滾的肉圓子,湯汁濃厚味道鮮
    過年怎麼少得了這道菜呢,美味鮮香獅子頭,圓滾滾的肉圓子,做上兩盤一盤四個,看著就喜人。有肥有瘦的肉紅潤油亮,配上翠綠青菜掩映,鮮豔的色彩加上撲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動食慾,醇香味濃的肉塊與汁液,是令人無法抵擋的頂級美味。
  • 獅子頭加了菌菇、豆腐之類的素食元素,遵循了飲食健康、清淡原則
    以往,逢新春佳節期間都要扎彩球,耍獅子,慶祝五穀豐登,群眾就要製作形似獅子頭的點心來酬謝舞獅子的人,這種習俗自古至今廣為流傳。這種點心原名為葵花斬肉、葵花肉丸,後來逐漸的改名為獅子頭。獅子頭是由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蔥、姜、雞蛋等配料斬成肉泥,做成拳頭大小的肉丸,可清蒸可紅燒,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