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晚的孩子數量不降反升,根源就在孩子身邊,別看了就是你!

2020-12-14 騰訊網

我們的客服老師經常和我吐槽,說總有家長和她說,誰誰家的孩子1歲會說話,1歲半會打岔,2歲背古詩,3歲出口成章……再看自己孩子2歲的時候還留著口水成天找媽媽要吃的呢!要吃的就算了,還不會用語言表達,整天咿咿呀呀的,連個短語都說不上來。

這還沒進賽車道呢,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了?是不是咱家寶貝不太聰明啊?小編明確地告訴各位家長,孩子語言能力落後有九成以上的個案和認知能力無關,要不就是先天語言中樞發育不全,要不就是孩子成長的環境出現紕漏。

近幾年,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孩子數量越來越多。我們本以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孩子的成長道路會愈發順暢,沒想到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這種趨勢剛發生的時候也是弄得我們一臉懵,後來在和患兒父母的交談中我們揭開了事情的真相。

語言本質為社交,發育規律要記牢

語言是人類絕對離不開的一項重要技能,是我們溝通交流的表達方式。如果我們拋棄語言直接使用文字溝通行不行?當然不可以,語言是文字的基礎,人類是從不同音節的組合創造出的具有表徵意義的文字。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我們在可見的未來中是離不開語言的。

嬰幼兒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什麼?狹義上說是掌握人類必須要學會的技能,廣義上說是為了在人類社會中生存。可是,語言習得並不是成年人想像得那樣輕鬆寫意,反倒是充滿艱辛的。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兒童會因為種種幹擾因素的出現而發生語言上的錯誤。

只要著眼於兒童語言發展規律我們就能知道,幼兒最晚在4歲之前的語言能力會出現諸如發音不準、理解困難、邏輯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很多問題是暫時性的,越接近學齡期的兒童的語言狀態是越健康的,這便是語言發育規律決定的。

語言的本質是一項技能,嚴格地說並不屬於天性,是需要後天學習的。父母的責任便是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語言能力。比如1歲之前逐漸學會發的/ya/、/wa/、/ba/等音節,2歲前需要打基礎的短詞組合能力,3歲時使用詞組組成簡單句子的能力……都是需要家長不斷教育和引導的。

如果家庭背離語言發育規律,因為懶惰或缺乏語言知識採取順其自然、視而不見的態度,那麼孩子離語言發育遲緩就不遠了。除此之外,監護人很多看起來合理卻並不科學的行為也會讓孩子誤入歧途,朝著語遲走下去。

養育方式出差錯,語遲早晚找上門

那麼,孩子還有沒有可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達出來呢?這當然是可以的。除了病理性的語言發育遲緩需要物理和藥物治療外,絕大多數孩子的語遲都是因為出生後沒有受到家庭科學的養育導致的,這一群體在語言矯正後是完全可以恢復正常語言能力的,但更多的工作還是要依靠家庭的改變和配合。

為什麼這些孩子說話會晚,即使能說話也是發音不準、詞彙量稀少呢?

缺乏良好的表達機會

美國人類學家做了一項統計調查:在三年內,腦力勞動者家庭和需要接受救濟度日的家庭中,兒童聽到的詞彙總量有3000萬之差。父母和孩子有效的交流會幫助寶貝的大腦神經元連結變得愈發富有活力,相反地就會發生語言能力的落後了。

孩子缺乏表達的原因有哪些呢?

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

家長的細心剝奪了開口機會;

父母工作繁忙,沒空陪孩子玩耍。

父母要求太高,孩子不敢說

每個寶寶都會經歷2-3年的吐字不清的階段,加上一些孩子天生語言敏感度就比較低,會讓這種情況非常明顯。抱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心態的父母就不斷更正孩子的錯誤,導致孩子因為懼怕批評所以不敢多說話的情況出現。

尤其是不少家長因為工作、社會交際等方面的壓力,脾氣變得有些暴躁,有時突然的高聲斷喝更是讓孩子噤若寒蟬,孩子如此謹小慎微怎麼會學好說話呢?

語言環境不穩定

語言環境其實就是幼兒長期生活的環境,也就是家庭環境。語言環境是否穩定可以從兩個方面判斷——家長是否多方言同時存在,是否過早開始第二語言的教育。我們在以往的文章中說過這兩點的危害,今天就簡單說一下。

單一方言其實很少會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但是有第二種方言的摻雜就說不準了。方言間的差別太大,發音習慣也有天壤之別,發音混亂是肯定發生的,語言發育遲緩也由此而來。第二點,我們建議起碼在孩子兩歲半之後再開始第二語種的教育,這樣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母語不成熟帶來的種種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晚、發育遲緩了,你肯拿大量時間陪娃幹預,其實你做反了
    今天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可能會比較刺耳,或令你難以接受。如果有這種感覺,你可隨時停止閱讀,也可取消關注,歡迎交流和反對意見,但我拒絕任何形式的謾罵!在跟一些家長接觸時,發現了幾個問題:父母對孩子了解不夠,沒有學習的意識,對孩子可能要發生問題不清楚,不知道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甚至全給整反了。
  • 家長不懂得傾聽,可能會導致孩子自卑又叛逆,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這樣的情況出現多了以後,家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慢慢變得不愛跟自己說話了。那麼父母老是打斷孩子說話的動作,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孩子說話過程被迫中斷時,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1、孩子會失去對外表達自己想法的興趣在孩子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和奇妙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一些來自外界新鮮有趣的事情,以及發現自己的某種變化或者進步時,就會情不自禁想要跟自己身邊親近或者交好的人分享,此時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人選
  • 孩子說話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1歲多不會喊爸爸、媽媽,2歲多不會說句子等等,均是孩子說話晚的表現。孩子說話晚是指其語言發育沒有達到與其年齡相應的水平,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好。那麼孩子說話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造成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 2019年發布的iPadmini5價格不降反升?值不值得買?
    2019年發布的iPadmini5價格不降反升?值不值得買?最近,小編的舍友想買一臺iPad,預算2000左右。小編推薦他購買iPadmini5,因為小編去年618是以2199入手的。為什麼時隔一年的iPadmini5價格不降反升?供求關係是根本因為疫情的影響,蘋果的全球工廠的出貨量都下降了,而且前一陣子學生們都在家上網課,有條件的家庭紛紛給孩子配備了iPad。供求不平衡導致iPadmini5的價格不降反升。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大腦皮層|肢體...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 3歲孩子語言能力差:說話晚、說不清!別大意,抓緊幹預!
    有的爺爺奶奶沒有別的事情做,整天就是看娃,研究怎麼教育娃:有的呢,有些自己的愛好,比如跳跳廣場舞之類的。不管哪類的家長帶娃,總是有差別的。最大的差別就是,語言能力的發展。當看到同齡的孩子小嘴巴拉巴拉的說個不停,自家孩子卻金口難開,說什麼都說不清,甚至說不了完整的一句話,家長難免會著急。
  • 磨牙、流口水,孩子必說話晚或吐字不清?肌動學的解釋來了
    我們經常見大人磨牙,而小孩子,尤其是四歲前的孩子還不常見。可是,如果四歲前要是有磨牙或流口水的現象,孩子就一定會有語言問題,像說話晚或吐字不清。這是為什麼呢?給大家一個肌動學的解釋,順便提供兩個解決辦法。肌動學?
  • 別看孩子這時矮,其實是晚發育,從這4個方面看男孩是不是晚發育
    其實身邊這樣的例子還是挺多的,就像我兩個表弟,小的時候看起來都差不多高,一個到了上初中的時候高了許多,另一個不見長,但到了上高中的時候,一個不長了,另一個猛長,先前那個不見長的表弟
  • 孩子說話晚,大多是這3類媽媽帶出來的原因,一招教孩子快速開口
    比如文章開頭麗麗的孩子就是這種情況,麗麗就是一位過於憂心孩子的新手媽媽,到了孩子該鍛鍊咀嚼能力的年齡,由於擔心孩子自己咬不爛食物,所以總是不給孩子吃硬的食物。結果到了3歲還不會說話,要知道孩子沒有在合適的年齡鍛鍊好咀嚼能力,是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的。
  • 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到了10~12個月,孩子真的會叫爸爸媽媽了。剩下的一年,孩子會慢慢明白大人在說什麼。但是孩子的成長是獨特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這樣成長和發展的。這麼多生意,家長會問孩子說話時間,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係嗎?許多父母為他們的孩子說話早而自豪。有很多珍貴的父母,說孩子說話早,智力就會高。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沒有科學證據。
  • 寶寶說話晚就是智商低?別慌,這些原因也可能是「罪魁禍首」!
    隨著寶寶的成長,家長都在關心孩子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晚,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早。當同齡孩子都可以發音的時候,自家孩子還沒開始發音;當別家孩子都可以說一整句話的時候,自家孩子才能叫出「爸爸、媽媽」,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會擔心孩子的身體是否健康,智商是否比別家孩子低。
  • 和孩子說話,為什麼他總不搭理你?4招讓孩子更聽話
    可面對親近的家人時,無法做到有效溝通,會讓那種無力感分外深重。比如好不容易做好了飯,三請四催叫不來的老公,還有正在看電視彷佛聽不見你說話的孩子,為什麼我們說話好像就總是沒什麼分量呢?在加強溝通這件事上,老公就算了,孩子還是要好好「補救」一下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做到和孩子有效溝通。
  • 孩子說話晚的根本原因和解決方法_濟寧感統訓練
    經常有家長苦惱自己家孩子說話晚。    孩子一歲多了,還只會說幾個字……    跟我家孩子同齡的,已經會唱兒歌了,我家的還沒動靜……    孩子一直不怎麼說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0—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再小的寶寶也有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也相應地跟著開心和著急。
  •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男孩有這4大特徵
    不少孩子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感到很失望,這時候家長都會勸孩子說,「有早長晚長的,別著急」。事實上,有些孩子並不是真的長不高,而是相較於其他人晚長,更確切地說是晚發育,男孩子如果有這4個特徵,家長不必太擔心。案例:同學上大學後瘋長,身高逆襲!
  • 寶寶說話晚、口齒不清......長大就好了?NO!得看情況!
    最後在我和孩他爹狂轟濫炸的提醒下,娃顯然變得更加驚慌了,竟說了六個「就是」!我家孩子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不是發育出了問題啊?面對孩子說話晚,以及時而說話不流暢的現象,寶爸媽應該如何處理呢?這究竟是孩子的心理問題,還是身體哪裡出了毛病呢?注意!小孩口吃是大人的五倍!
  • 孩子開口遲不是貴人語遲,滿足兩個條件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別輕視
    小區鄰居家的孩子一直是姥姥帶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還不會說句子,只會說詞語,上學一個月後孩子就跟開了竅一樣,突然間能夠說長句子。還有一位朋友,夫妻兩人把孩子放在老家爺爺帶,爺爺耳背,等到孩子3歲來到父母身邊上學的時候才發現竟然不會說話。嚇得趕緊檢查,還好一切正常屬於語言發育遲緩,接到自己身邊爸爸自己帶,過了一年孩子的語言就跟上了。
  • 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不會說話,這些問題你應該先了解一下
    別人家的孩子好像總能在各方面都壓自己孩子一頭,無論是學習、體格還是性格。兩個孩子明明在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父母總是覺得別人家的寶貝比自家這個不爭氣的傢伙要更聰明。可問題是希望寶貝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你,事先成為別人家的家長了嗎?
  • 孩子說話晚和智商有關?不!除了自身發育問題,還受這些因素影響
    大多數寶寶在半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學說話,一歲起寶寶會開始學叫爸媽,或者說一些模糊不清的疊字,大概一歲多一點說話就能慢慢利索起來。但是有的孩子學會說話早,有的會說話的比較晚,許多人認為孩子說話早晚的問題或許和孩子智商問題有關,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 孩子說話晚不全是發育問題,從3個方面入手,父母多在自身找原因
    其實孩子說話晚,並不一定就是身體的發育出現了問題,而有可能是家長自身的原因,因此,父母要首先找到引起孩子說話晚的因素,然後再針對性的解決。1、 處在封閉的語言環境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階段,其實,生活環境對他們來說非常關鍵,如果家長不懂得怎樣和孩子交流,或者認為年幼的他們根本聽不懂父母的話,也就不經常和孩子溝通,那麼處在封閉的語言環境中孩子說話肯定會晚。
  • 你以為說話晚訓練對孩子無用?可事實上它正在幫助太多的孩子
    但是孩子的語言發展很難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稍有不慎就會產生很多的語言問題,比如語言發育遲緩、聽力障礙等等。他們的存在,讓孩子的語言表達更為落後。 在文章開頭小編問過家長們一個問題:當孩子說話晚於同齡孩子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什麼是說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