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吃完一頓黃燜雞打著嗝第二天醒來感受到來自上唇火燒火燎的灼痛後,我意識到我該補充維生素c了。
「請給我拿一瓶維生素c。」
櫃員手腳麻利的從上層拿了一瓶酷似成長快樂的花罐子擺在我面前。「這是純天然提取的,果味的維生素C咀嚼片,一天嚼六粒,這瓶68.」
「不是這種,我要那種小瓶的。」
「我們這裡只有這種藥是補充維生素C的,還有一種98的,一天嚼....」
「不,我是說那種白瓶的一片劑量100mg的藥用維生素c。」
「那種維生素c不能亂吃,補充維生素c應該吃我給你推薦的這種。」
架不住這種迂迴周旋,我單刀直入。
「我要那種兩塊錢一瓶的維生素c。」
「哦。」
櫃員在最底層貨架找了半天,拿出一小瓶白色藥片,我給了她兩塊錢,轉身走的時候聽見她還補了一刀:「這種維生素c不能經常吃,會傷身 」
……
買回去吃了兩天後我的口腔潰瘍就完全好了。
維生素C補充劑參差不齊,留意一下就會發現,有泡騰片,咀嚼片,藥片,甚至還有軟糖形式的維生素C,價格浮動也很大,19.9~~118不等,這還不算我那兩塊錢一瓶的維生素c。
當同樣的東西價格波動很大的時候,這裡面一定有不少文章。
這些維生素C大多屬於保健品,有一個食字準,意思是可以食用。所以不管添加多少色素和糖分,反正只要吃進嘴不出事,就能得到這個標識。審核比較輕鬆,所以魚龍混雜,且暴利。
而藥店賣的維生素C則是藥字準,可以對疾病達到治療作用且合法才能得到這個標識,所以審核很嚴格,幾乎不允許有和治療無關的添加劑混進來。
所以保健品的維生素C和藥用的維生素C雖然賣的都是一個東西,但成分卻完全不一樣,保健品只是添加了維生素C的食品,而藥品維生素C已經是精確到了分子結構的維生素C了。
所以如果真的只是想補充維生素C,建議購買藥店藥字準的維生素C。如果是送禮或者自己吃著玩....你開心就好。
為什麼保健品的維生素C賣的這麼好?一個原因是大眾不了解,這種補充劑本來效果就是泛泛的,沒有明顯的症狀,你說自己吃咀嚼片免疫力更強了,皮膚更白了我也無從反駁。保健品起的主要還是個心理作用。
之所以你去藥店櫃員都給你推薦貴的維生素C,一個是因為越貴的藥他們提成越高,兩塊錢的維生素C片能有什麼提成,當然不想跟你推薦了。另外一個不很重要的原因是維生素C大量服用會中毒,由於藥用維生素C濃度高,一片濃縮了100mg維生素C,所以櫃員可能覺得直接吃這個不安全。
但是一般來說,只有一次性服用超過5g維生素C,也就是5000mg,也就是50片那種藥用維生素C片才會中毒,誰沒事吃這麼多維生素C片
至於保健品維生素C...一片都不一定有80mg呢,而且保健品這麼貴,都捨不得一次性多吃幾片的,安全到姥姥家。
總之,維生素C是個好東西,就算不生病,平時多補充一些也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果買很貴的而且添加了一堆色素香精的保健品維生素C,補充了一丁點維生素C同時卻吃進去不少添加劑的話,就是得不償失了。
那麼98塊錢的維生素C和兩塊錢一瓶的維生素C有什麼區別?同樣的東西,它們的差距在哪裡?
簡要概括:平時多吃水果蔬菜才是最好的,維生素協同作用更好,單一補充某種維生素其實並不能把營養價值發揮到最大,平時注意營養素均衡的膳食,身體機能才能發揮最佳,所以要好好吃飯啊!!
最後上一張我的藥準字維生素C片
——據新浪微博@柴桑柴、知乎@柴桑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