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選擇人生,那麼就過好它
圖片來源於網絡
沒有任何一個女人能以女人的姿態在孔子的生命中留下痕跡,南子是個例外。《論語》中言之鑿鑿的記著孔子他老人家的誓言:「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不」就「否」,「天厭之」,就是連老天爺都討厭。無論是說南子這人不錯,還是說見她也算身不由己,甚或是說自己沒動什麼歪心思,這都是一種急切的剖白,在孔老夫子身上,事出反常。那麼,子見南子,真相究竟是啥?
臭名昭著的衛國三角戀
「美而淫」的君夫人,這個稱號或許有點「冤」
但,很有說服力
衛靈公老大一把年紀的時候娶了一個宋國的公主,就是南子。身份高貴,明媒正娶,南子是如假包換的正妻,君夫人。她比衛靈公小30多歲,人們說她「美而淫」。
這個「淫」就是淫蕩的意思。主要原因是她曾與公子朝相戀,甚至半公開了這段關係,為什麼呢?因為她的丈夫喜聞樂見。
沒錯,衛靈公是個著名的老糊塗蛋兒,他本名叫姬元,是個享樂主義者,不僅雙性戀,可能還是個偷窺狂。史載他有若干男寵,最寵彌子暇。歷史上有個典故叫「分桃之愛」,是《韓非子·說難》中記載的故事,講這衛靈公有一次和彌子暇一起逛果園子,彌子暇摘了一桃子咬了一口,隨手遞給了旁邊的衛靈公,此乃大不敬,靈公卻樂呵呵,「這是他想先給我嘗嘗甜不甜」,可謂是齁甜的一對兒。公子朝,也是靈公眾多男寵之一。
對於小嬌妻南子的事,老頭兒非但不生氣,還直接讓他們在「洮」這個地方相會,至於他自己是不是搬個小板凳當吃瓜群眾,畢竟不得而知。但此事被記錄在史料中,卻是個不爭的是事實,南子「美而淫」的名號也是坐實了。老衛家的後宮夠亂的。
不止衛靈公這一家子。詩經裡的《新臺》《牆有茨》都是給衛宣公的夫人宣姜的。這是歷史上著名的老爹「截胡兒」兒媳婦的故事,宣姜原本是許配給太子伋的,結果衛國可能想表達對齊國的重視,國君宣公親自到邊境去接親,新娘一下車,衛宣公就被她的美貌給驚豔了,於是臨時決定讓兒媳婦嫁給自己。
以齊國之強盛,宣姜也只能認命。南子是宋國人,宋國是一個高貴而小,不久就被吞併了的國家(是商紂王哥哥微子啟的封地)。她自己是商朝王室後代,商人在周天子腳下為客,譬如臥榻之側有人酣睡,遲早都是個事兒。宋國的消亡命運一早就定了,南子的命運也是。
生在帝王(當時是諸侯王)家,哪怕身份高貴,婚姻大事也不能由自己做主,只要對母國、對宗族有好處,嫁給誰都行。但這個小國公主,和那些齊國大偶(指宣姜、文姜)比起來卻一點不遜色,甚至更不好惹,嫁給衛靈公後,她很快成為衛國朝堂的實際掌權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豔名高張的「寡小君」 想要見一見夫子
沒必要,那為什麼還見?
或許,他只是犯了每一個男人都會犯的錯
子見南子,是南子要見子。她讓人對孔子說:「四方的君子覺得不辱沒自己(抬高他人的自謙說法)想和我們國君成為兄弟的,必先見我。我願意見你」,於是單獨見面。回去的時候,陪他來的弟子子路老大不高興,大概表達了聽見這女人環佩叮咚響我就不爽的意思,於是孔子指天而誓。
環佩叮咚響有什麼讓他不爽的?你猜。動作幅度挺大唄。以孔子的影響力,弟子們為這事吵了兩千多年,說她是為了還禮,自然少不了 「為尊者誨」的意思,但南宋的大儒朱熹卻說「不必如此」,他的弟子們也一致認為「此乃聖人出格事,莫要理會它」。
《朱子語類》還記載,曾經有人問程頤(北宋大儒)的學生尹彥明,如果放在今天(宋朝),你敢不敢見(南子)?不敢!聖人都敢,你為啥不敢?我意志力不行!
孔子很快離開衛國,並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不是說給南子的,可能也不是說衛靈公,他自言自語。
衛國六萬粟的工資留孔子,為啥不留?因為想要推廣德政,但不能因為想要推廣德政,就留在得靠意志力戰勝自己的衛國。我們不必打著理想的幌子去做一件複雜的事,孔子看得透,也守得住。世界那麼大,總有屬於你的疆土,儘管事實證明並沒有。但抓住了「德」這個根本,一段緋聞也能紅兩千多年,還順便帶火了南子。立身行事的長久之道,在於你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堅守它。
幹不過後媽的太子嚇跑了
在惜字如金的史書中,她留下了兩句話
和一個讓人猜不透的結局
說回南子。南子得到了衛靈公的信任,嫻熟的使用著皇帝的權杖。但史料中並沒有渲染她如何弄權,留下來的只有兩個保命故事。
首先是公子戌。衛國巨富,本來就由於太富遭到衛靈公的側目,此人還嘚瑟,《左傳》裡說他「戍也驕,其亡乎,富而不驕者鮮」,大意就是公子戌這人很驕傲,這也不奇怪,話說有錢了還能不驕傲的人能有幾個?這是《左傳》裡的原滋原味的記載。後來公子戌因不滿南子掌權,想發動政變武裝幹政,來勢洶洶,南子就對衛靈公說了一句話:「公叔戌要作亂」,於是他被驅逐了。
其次是太子蒯([kuǎi])聵。蒯看不上南子,尤其是出使齊國的途中,路過宋國的野外受了點氣,被人家嘲笑國母南子是個蕩婦,用了些不太雅的侮辱性詞彙,面子上很是掛不住,無奈又撼動不了南子的地位。於是跟自己的隨從戲陽速謀劃著殺南子,到了宴會上,戲陽速卻臨陣慫了,蒯神色詭異的四次以目視之,終於引起了南子的注意,於是她又說了一句話:「太子要殺我」,隨後就拉著衛靈公跑到了內宮裡,爬上了一座高臺,靈公很生氣,後果不知道嚴不嚴重,太子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出逃了。
《列女傳》稱南子最後的結局是被蒯聵給殺了,歷代的學者都不信。這個笨笨的蒯,怎麼殺得了猴精的南子?衛靈公一輩子打花叢穿過,片葉不沾身,沒有哪個寵可以真正幹他的政,這也是為什麼南子理政遭到臣下強烈反對的原因之一。衛靈公是一個典型的老頑童,看上去糊裡糊塗,治國卻有一套,他會用人,這是孔子給的評價(詳見《論語·憲問》)。若南子不是真有治國才華,任憑再怎麼受寵,也不可能干政。
而且"寵"們,總有色衰愛馳的一天,過往種種都是要清算的。彌子瑕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當他失寵之際,之前那充滿寵溺滋味的剩桃子,就成了「又嘗啖我以餘桃」的獲罪之源。好在靈公死的快。南子的高光時刻在公元497、496這兩年,所有的事都在這時候,過不了三兩年,衛靈公就要迎來命運的大結局,結束他荒唐的一生,南子也要成為「靈後」,那時候還沒有太后這個稱呼,往往在「後」字前面冠上丈夫的諡號,稱「X後」,地位等同於太后,但故事還沒有結束。
靈公死後,她想遵照夫君的遺願立公子郢為君,但人家拒絕了,於是立蒯聵的兒子公子輒為君,滿朝親信,她審時度勢,沒有放大自己的私心。後來蒯聵殺將回來把自己的兒子攆了出去,搶佔王位自立為衛莊公,三年之後又被揍了下來,當老衛家亂成一鍋粥時。南子去哪了?她的故事戛然而止。
說南子是一個弄權者,實際上,在以血緣區別等級的時代,有些牆,你永遠翻不過去,她不過是一個手裡沒有牌的人,無可仰賴的子嗣,也不能自立為王,甚至還豔名高張,風評不怎麼樣。順勢而為,是南子的智慧。她順勢治國,又順勢讓國,還順勢讓自己跟著孔子這個大IP紅了兩千多年,最後,順勢消失。如果你還記得武則天的無字碑,那你或許就能理解為什麼她會突然消失。好故事,都在等續寫。
問 | 子見南子,這段傳了兩千多年也不能實錘的緋聞,
究竟說明了什麼?
它說明:人民需要八卦。
這是南子,一個讓你忍不住想猜一猜的女人。
關於南子,你有什麼想說的?
你對她怎麼看?快來談談吧!
點點我 寫下你的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些文章,歡迎 添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