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煲湯的關鍵,一般情況下,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鹽是煲湯時最主要的調料之一。鹽放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也會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鹽放得晚並不會影響湯的味道,反而還能使肉質保持鮮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鍋時再加鹽。
調料太多太雜可能會串味兒,影響了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一般來說,一種肉配合2~4種調料就比較完美,比如煲雞湯時只需放入薑片、月桂葉和花椒即可。
如果是煲肉湯,時間以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為最佳,這樣既能保證口感,也能保證營養。時間過長會增加湯中嘌呤的含量,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同時食物中的營養也會慢慢流失。如果是燉骨頭湯或豬蹄湯,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3個小時。
煲湯時,開始時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後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為好。
不少人希望通過喝湯進補,因而在煲湯時會加入一些中藥材。但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參、當歸、黨參性溫,枸杞性平。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
玉米蘿蔔大骨湯
玉米棒150克、排骨250克
紅蘿蔔50克、生薑、紅棗少許
1、玉米棒去外皮,切成段,紅蘿蔔切塊,排骨砍成塊,生薑切處,紅棗洗淨,備用。排骨汆一下去血水。
2、煲內注入清水,水開後加入薑片、玉米棒、排骨塊,用大火煲開,改中火煲40分鐘。
竹筍香菇湯
香菇25克、竹筍15克
金針110克、清湯300克
1,香菇切絲,姜切絲,金針打結,竹筍切絲。
2. 將竹筍、薑絲放在湯鍋中加適量清水煮15分鐘,再放香菇、金針煮5分鐘。放精鹽即可。
劍花豬肺湯
劍花30克、豬肺300克
蜜棗4枚、鹽適量
1、豬肺洗淨切小塊,用少許食油在鐵鍋中炒透。
2、然後加少量開水,與劍花(用清水浸泡過)、蜜棗同放入鍋內,煲2小時。
3、以少許鹽調味,便可食用。
奶白蘿蔔絲鯽魚湯
鯽魚 1條 250-300克、白蘿蔔50g
半個 姜 蔥、陳皮少許
鹽 白胡椒粉少許
1、鯽魚洗淨後抹乾水分,內膛的黑色膜要撕乾淨,否則容易腥。將蔥姜切片備用。
2、鍋中倒油,油熱後下蔥薑片熗鍋,聞到味道後後將鯽魚下鍋,將兩面煎至金黃。然後加滾開的開水,這樣湯才能是奶白色,切忌不可倒涼水。出鍋前加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枸杞燉烏雞
烏雞1隻(約500克)、幹淮山40克
枸杞20克、姜4片,酒少許、鹽適量
1、 將淮山、枸杞泡水20分鐘後備用。
2、 將烏雞氽燙後去除血水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紹興酒及熱水,放入蒸蘢或鍋中以大火先蒸20分鐘後,再轉中火燉2小時即可起鍋,起鍋前加入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