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者(6) Auto X和它的平民化自動駕駛

2020-12-23 汽車之家

○從純視覺到多傳感器融合——Auto X的技術發展史

  肖健雄在業界被稱為X教授,其最核心的技術就來自於三維深度學習和用於雷射雷達的深度學習,同時作為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視覺與機器人實驗室的創始人,在機器視覺方面(攝像頭領域)也是絕對的權威,過往的經歷深深的影響了Auto X的技術發展。


1)新公司伊始:Camera First

  Auto X第一代的自動駕駛技術起源於機器視覺,簡單的說就是用攝像頭去作為主要感知傳感器進行自動駕駛的研究。

  自動駕駛系統對於解析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道路上會出現各種場景,車輛、行人就不多說了,還有很多類似小狗、小貓、滑板車等不同的小物體出現,只有高解析度才能得到更細緻的場景信息。

  Auto X在視覺方面有兩個較大的突破,第一個在於基於雙目的三維視覺,它的本質有點類似人眼,用兩個攝像頭進行場景的感知,最終可以通過算法得到非常密集的三維點雲。


  第二個突破在於感知方面,Auto X通過單個攝像頭來完成實時的物體位置和角度信息識別計算,以此精確的對障礙物進行判斷。

  當然,攝像頭價格低廉也是肖健雄選擇以此入局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動輒幾十萬的雷射雷達,攝像頭的價格幾乎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較低的價格帶來的好處是更容易落地,這樣就能迅速帶來規模化生產。

  總的來說,Auto X第一代的自動駕駛方案,既體現了肖健雄本身的技術烙印,也有向市場、資本妥協的一面。

2)從第二代開始配置更多傳感器

  快速發展的Auto X得到了資本的青睞,融資也讓Auto X獲得了更多發展資本。本身的技術路線也在不斷升級。在完成了對視覺技術的積累後,從第二代開始Auto X開始向多傳感器融合進軍。

  但是攝像頭在探測距離和惡劣天氣方面確實不如雷射雷達等傳感器,所以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多傳感器進行融合,實際上在Auto X的第一代方案裡,也融合了雷射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

  言歸正傳,從第二代開始,Auto X的自動駕駛路線就進行了傳感器融合的變化,之後一直到目前的第五代,大致的硬體組成都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只是在細節上進行了一些升級。

  在這樣的研發思路下,Auto X大致開發出兩大類產品,一個是前裝的傳感器集成設備;一個是自動駕駛行為決策類產品。

  我們先來看看前裝的傳感器集成設備。Auto X的前裝硬體類產品一共有兩種,一種是應用在第三代自動駕駛車上的這種傳感器固定裝置,第二種是被命名為xFusion的傳感器固定器,這兩種產品的本質就是如何將多種傳感器硬體進行組裝融合,同時可以滿足車規級的需求。

  從形態上看,這個類似於大蘑菇的造型是目前自動駕駛車常見的形態,看起來只是簡單地將傳感器安裝在車頂,實際上暗藏乾坤。

  當然,這種產品由於凸出較多,其風阻表現並不好,同時造型也不夠優美,因此第二代產品xFusion才是Auto X前裝硬體的未來。它的整個設計都採用平板式,在造型上能夠和車輛進行很好的結合。


  在傳感器搭載上,xFusion為不同傳感器預留了搭載位置,包括固態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GPS以及IMU等。

  仿真器也是Auto X的一個核心。百度曾經說過,仿真平臺是自動駕駛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如果說路測是自動駕駛廠商驗證自己技術的一張考卷,那麼仿真就是大考之前的模擬考試。它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測試你的無人駕駛系統。

  為此,Auto X單獨開發了自己的仿真器xSim。這種仿真器屬於三維仿真器,它可以虛擬出三維的數位化環境,比如車輛、地面、街區,同時還能模擬這些物體的物理特性和運動,以此讓測試更真實。另外,它還能模擬出攝像頭、雷射雷達等不同傳感器的輸入。這套仿真器可以實現Fully Deterministic完全確定性仿真,確保場景可100%多次重複再現。配合Auto X XCU,真正實現硬體閉環仿真測試。


  關於自動駕駛的仿真我還想多說兩句,使用仿真確實可以比路試減少財力和時間的消耗。但路試是仿真的基礎,而且是必不可少的。Auto X在2017年就獲得了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牌照,並可以上路測試,這就是為了積累路測數據,有了路測數據才能讓仿真數據更真實。當然路測數據也並不是一味的量越多越好,路測數據是量和質的結合,你在空曠的沙漠裡收集再多的裡程都不如在繁忙的都市街頭跑一圈來的數據有價值。

  除了仿真器的開發,地圖也是Auto X的一個重要技術。當然,這裡的地圖不是指我們使用的導航地圖,而是應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地圖。

○商業化落地路在何方?

  談技術不談落地就像是在建造空中樓閣,自動駕駛怎麼落地?它的商業化模式到底如何?這些都是自動駕駛公司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目前來看Robotaxi以及低速無人物流車是比較清晰的兩個方面,而肖健雄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在美國,Waymo是當之無愧的排頭兵,它是最早取得美國加州頒發自動駕駛計程車許可牌照的公司。而緊排其後的是一家中國公司——Auto X。


  你可以在上海憑藉高德地圖對Auto X的無人駕駛計程車進行體驗(上圖為上海的Robotaxi車隊),不過現階段還在主駕駛位置存在安全員,並不是完全的「無人」。之後武漢取得了示範運營許可,政府允許其進行載人試運營。

  目前Robotaxi是完全免費的,實際上在未來Robotaxi是否收費或者如何收費仍然是個問題,和目前的計程車公司運營的車輛不同,每臺自動駕駛計程車價格昂貴,大約單價都在100萬人民幣左右,短距離出行收取的幾十塊錢車費根本無法平衡運營的成本,所以現階段Robotaxi都將是體驗為主。其實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也能明白自動駕駛公司努力運營這種昂貴自動駕駛車背後的道理。

  自動駕駛無人車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現在擔憂其高昂的售價,同時對營利模式也有困惑,但隨著技術的升級和科技的發展,只要不斷的投入必然會找到發展的方向。

  可以說在Robotaxi方面,Auto X是抱有積極的態度,肖健雄坦言現階段無法依靠自動駕駛或者說Robotaxi賺錢,它更像是一種對自動駕駛落地的探索,但背後的意義依然巨大。


  除了Robotaxi,肖健雄還向我們描繪了另外一種自動駕駛的商業模式。我們知道飛機是很貴的,高額的單價讓飛機只能成為少數人擁有的「大玩家」,但航空公司們發明了賣票的形式,我們可以購買機票去享受飛行的出行方式;自動駕駛或許也可以如此,自動駕駛單車價格昂貴,但我們可以購買自動駕駛的服務,這也不失一種新的商業形式。

  至於我們經常在新聞上聽到的無人物流卡車,Auto X反而並不樂觀,這主要由於國內的物流形式影響的,中國目前在物流運輸方面個體戶較多,沒有統一管理是很難完成無人物流的操作,所以你會更多見到京東、順豐有無人物流的演示,只有大集團統一管理才能在卡車物流上有所建樹。

  寫在最後:Auto X是國內最早進行L4級別自動駕駛研究的科技公司之一,短短幾年積累了不少經驗,雖然在早期有不少人對X教授靠視覺路線發展自動駕駛的想法持有懷疑態度,但從這幾年的發展看,肖健雄並沒有走錯,依靠視覺路線漸漸發展起來的Auto X正在快速迭代發展,最終取得了在2019年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A)自動駕駛汽車脫離數據報告前五的成績,榜上有名是對質疑者最好的反擊。

2019年加州自動駕駛脫離報告匯總表
測試公司/廠商測試車輛(單位:輛)測試裡程(萬英裡)脫離次數MPI
百度410.83618050
Waymo148145.4111013219
Cruise22883.16812221
Auto X832.05310684
小馬智行2217.48276475

  當然,我們也希望有更多中國自動駕駛企業在這場科技競賽中脫穎而出,或許未來汽車的格局就真的會發生大的改變。(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圈沒顧上過端午節 Zoox、Waymo、滴滴各自搞事情
    三亞人民沒買過雪地靴,自動駕駛圈沒有端午節。 就在大家享受端午節小長假的三天裡,自動駕駛圈卻沒閒著,連爆三樁大事件,分別是: 6月25日,Zoox被亞馬遜併購,併購額逾10億美元。 6月25日,Waymo與沃爾沃達成L4級自動駕駛戰略合作。
  • 亞馬遜12億美金收購自動駕駛獨角獸Zoox
    投資界(微信ID:pedialy2012)消息,近日,亞馬遜發布官方聲明稱,他們已經與Zoox籤訂了收購協議。亞馬遜尚未透露這筆收購的具體金額和細節,但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收購金額超過12億美元。
  • 自動駕駛愛與恨:人類出行史上最狂野的奏鳴曲
    周成只敢在路況簡單、標識清晰的高速公路上使用駕駛輔助功能,因為自動駕駛尚未有明確量化標準,這讓他很不放心。比如人的反應速度在0.2-0.8秒之間,百公裡的剎車距離為40-60米,換成自動化系統,「誰知道它能快多少」。
  • 電子手剎和AUTO hold這兩個功能究竟該如何使用?
    很多人都提到電子手剎和 autohold這兩種功能該如何使用?至今還沒有搞清楚電子手剎和 auto hold的用法,今天小編就在來告訴大家電子手剎和autohold的正確使用方法,大家都拿好小本本好好記筆記吧。
  • 研究人員開發自適應控制方法 自動生成自動駕駛仿真場景
    據外媒報導,來自格拉茨工業大學(TU Graz)軟體技術研究所的Franz Wotawa及其團隊與AVL信息物理系統測試團隊合作,採用自適應控制方法,自動生成廣泛的仿真測試場景和系統內部誤差補償,從而保證自動駕駛安全。
  • 自動駕駛環運動規劃的相關術語和定義
    在上期我們分享了什麼是自動駕駛實時規劃(什麼是自動駕駛實時運動規劃)之後,我們將繼續分享自動駕駛實時規劃裡面的定義和術語,畢竟任何一個行業都會衍生出一定的定義和術語,只有理解這些定義和術語才能夠去理解這些意義和內容。本節描述了機器人規劃領域文獻中常用的關鍵概念術語,因此也介紹了自動駕駛車輛。
  • 蘋果自動駕駛項目併入AI 與機器學習部門
    蘋果 CEO Tim Cook 承認,自動駕駛「可能是他們接觸過最困難的 AI 項目之一。」未來,Giannandrea 將全權負責蘋果自動駕駛系統的後續開發,該系統最終可能會用在蘋果自己的汽車上。蘋果的自動駕駛項目 Project Titan 可真算得上命運多舛,從剛開始的大舉投入,到後來被曝大裁員,管理工作也有了大變更。
  • 給卡車穿上「隱身衣」,讓自動駕駛車輛撞上它:這場自動駕駛比賽,比...
    比賽題目長啥樣這次比賽包含了多種和自動駕駛安全密切相關的題型, 既有Binary,Reversing等傳統CTF賽題,也有機器學習安全(AML)和自動駕駛算法(Mad Race)等全新賽題。從下圖可見,題目難度不小,「懸賞分」最高的題目是GPS欺騙,就沒有一個小組在限定時間內解出(累計得分0)。
  • 亞馬遜Zoox發布 「雙向行駛」 自動駕駛電動車,高度靈活、沒有方向...
    Zoox 發布的一款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車體長 11.9 英尺(約 3.6 米),兩側搭配滑動式車門。 今年 6 月,亞馬遜以 12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Zoox,後者原本就是一家充滿野心的自動駕駛公司,既打算獨立生產自動駕駛汽車,也想要開發軟體、研發傳感器,這就導致 Zoox 公司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
  • 特斯拉Autopilot事故頻發,真正意義上自動駕駛還要多久問世?
    肇事的 Model X 處於 Autopilot 狀態,它的前車為了避開前面車禍的現場而切換車道,Model X 的自動駕駛系統未能判斷現場情況,未減速直接撞上受害者,最終並造成受害人死亡(被害人在高速公路邊遭到 Model X 撞擊死亡)。目前,Umeda Yoshiro 的家人已經向加州法院提起對特斯拉訴訟,控訴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有嚴重設計缺陷。
  • GEMM性能提升200倍,AutoKernel算子優化工具正式開源
    然而,優化代碼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要求工程師既要精通計算機體系架構,又要熟悉算法的計算流程,於是,稍微有經驗的深度學習推理優化工程師都成了各家公司爭搶的「香餑餑」。相關人才少,但需求多,算子優化自動化成為了未來的一大趨勢。為了方便更多的工程師進行推理優化,一個致力於降低優化門檻,提升優化開發效率的算子自動優化工具AutoKernel宣布正式開源!
  • 揭秘AutoDrive平臺:阿里首談自動駕駛算法小前臺、大中臺策略
    其中,末端無人配送的研發進展要更快,因為其車輛速度慢、軟硬體精度和穩定性要求低,還可以進行遠程操控。目前,阿里的無人配送車已經在多個校園和園區內開啟了小規模運營。阿里要實現「打造智慧物流運輸平臺」的目標,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落地,背後必然離不開一個完整的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大圖。
  • Waymo改自動駕駛為完全自動駕駛 暗諷特斯拉只有駕駛輔助功能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據外媒1月6日報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是自動駕駛汽車業務的先驅,該公司表示,它已經告別了「自動駕駛」一詞,轉而稱其車輛為「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在其車輛上出售價值1萬美元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選項」,但是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這一選項過度吹噓了自動駕駛能力,可能會帶來安全問題。但是特斯拉表示,它的車輛上已經包含了這項技術所需的硬體,該功能所需要的軟體也將在晚些時候提供給車主。大多數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專家表示,完全自動駕駛指的是車輛可以完全自主決策駕駛行為,而不需要人類幹預。
  • Uber自動駕駛業務40億美元「大甩賣」,初創公司Aurora接手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 未來汽車日報」,(微信公眾號ID:auto-time),作者:蘇鵬。 12月8日,美國網約車巨頭Uber正式宣布,將把其自動駕駛部門 「先進技術集團」(ATG)出售給自動駕駛汽車創業公司Aurora Innovation(下文簡稱Aurora)。 據外媒CNBC報導,Aurora收購ATG將在2021年一季度完成,在交易前對ATG的估值大約為40億美元(約合261.2億元人民幣)。
  • 全球十大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排名
    隨著交通需求和偏好市場的變化,通用汽車相信,有一天,自動駕駛汽車(AVs)將成為其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成為世界頂級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之一。   三、戴姆勒   戴姆勒是一家生產商用車和高檔車的汽車公司,業務遍及全球,戴姆勒在無事故駕駛和自動駕駛的智能連接方面一直走著可靠的道路。
  • 靈魂拷問:為啥很多自動駕駛汽車長得像帶輪子的烤麵包機
    歡迎來到未來:走進這臺「烤麵包機」自動駕駛汽車公司 Zoox 不久前推出了它的機器人計程車。據報導,Zoox 今年夏天被亞馬遜以12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款已經開發了六年的設計看起來可能很眼熟。近幾年來,汽車製造商、工程師、打車者和初創公司提出的自動駕駛汽車概念,幾乎都是一個整潔的長方體盒子。
  • Auto X 深圳上路遇阻,我們這輩子還有機會無人駕駛麼?
    該牌照是全球公認含金量最高、技術難度最大的權威認證,截止目前僅有Waymo、AutoX、Zoox和Cruise四家牌照持有者(可載人的),AutoX為其中唯一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美國的自動駕駛起步比較早,在法律和政策上比中國推進更快,但牌照本身的門檻特別高,Waymo拿了之後很難有公司達到它的標準。
  • 小馬智行進入自動駕駛下半場:規模化和無人化是門檻
    至此,這家成立剛滿四年的企業已累計融資超10億美元,僅僅是今年就超過7億美元,最新估值達53億美元,位居國內自動駕駛初創企業首位。與此同時,小馬智行也宣布開啟自動駕駛系統標準化生產。在小馬智行看來,這是自動駕駛走向規模化生產、走向商品化的必經之路。但面對自動駕駛規模化和無人化的兩大門檻,同時布局客運和貨運兩大場景的小馬智行依然面臨不小挑戰。
  • vankri交易所平臺官網:自動駕駛下「雲端」
    2019年,由曾任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親自參與運營的明星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宣布永久關閉。融資不順,是其「轟然倒下」的重要原因;今年6月,另一家頭部自動駕駛公司Zoox也因「資金鍊斷裂」而賣身亞馬遜,但其收購標價還不及上一輪融資估值的一半。同樣的危機更發生在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路測很難進行,自動駕駛進展很慢。」一位行業人士告訴產業家。
  • 自動駕駛 | 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_易車網
    傳感器融合為了使車輛能夠自動駕駛,必須藉助傳感器來感知周圍環境:攝像頭、雷達、超聲波和LiDAR傳感器等。傳感器如何實現自動駕駛大眾甲殼蟲看上去很美,但它並不能識別周圍的環境。對於汽車實現自動駕駛來說,感知環境就像人類利用感官一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