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人體血管中有很多東西,包括血漿、蛋白、血脂。而血脂又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脂類,其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是誘發血管堵塞的重要原因,長了斑塊之後堵塞就會引起血栓,導致生命危險。
從健康的角度來講,血脂構成我們的能量代謝,脂類可以供給我們自身的大量能量,膽固醇可以構成細胞膜。
但血脂高了以後就會沉積到我們的血管,使血流發生改變。改變之後會形成斑塊,斑塊會破裂,破裂之後就會吸引血小板在斑塊處堆積,形成很大的血栓。
血栓的生長過程很快,但是血栓前面一段的發病過程是很慢的。我們可以通過檢查血脂,判斷未來是否會長血栓。
張京春,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醫師,有20餘年的臨床診治經驗,醫學博士,博士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陳可冀教授全國第三批學術傳承人及首屆中國中醫科學院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博士後及全國優秀繼承人 。曾先後到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同仁醫院進修心內科及介入治療。
張醫生在門診過程中,一般都會建議大家20-40歲階段,每3-5年查一次血脂;大於40歲每年查一次血脂。
當患者拿到血脂化驗單,第一個要看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如果這個值升高,很容易導致咱們的膽固醇沉澱,沉澱後就會堵塞血管。
第二個要看總膽固醇高不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佔膽固醇的70%。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的話,一般都會有總膽固醇的增高。
再關心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不低,這個對年輕女性特別重要,所以女性可以多關注一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負責清除的。
而甘油三酯是構成我們機體能量的一部分,但是甘油三酯過高之後也會影響血脂的堆積。這裡給大家說一聲,甘油三酯是可以通過飲食進行控制。
看完檢查單,如果顯示所有指標都正常,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中風、糖尿病、冠心病、腎功能不全、頸動脈硬、甲狀腺等與心血管疾病人群,是需要膽固醇的指數再低一點。
張京春醫生在多年臨床經驗中發現,甘油三酯易高人群要重點關注自身的血脂!
而血脂易高的人群有以下幾類:
1.40歲以上的男性
2.絕經後的婦女
3.肥胖一族
4.糖尿病患者
5.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
我們一般可能並不會去關注或關心我們的血脂指數,而高血脂其實就是一個潛伏在我們體內的無聲殺手,因為在早期階段並沒有任何的症狀表現,但是當我們出現頭暈、無力、胸悶、胸痛等症狀時,這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時候,出現這些症狀就說明高血脂已經間接引起了血管的部分堵塞。
平常感覺不來,有症狀時已經比較嚴重了,那怎麼可以避免呢?
其實甘油三酯可通過飲食調節,那我們可以自測一下自己的飲食狀況。
比如自測以下自己這一周內的飲食狀況:
1. 每周吃肉量是否超過一兩半?
沒有=0分,有=1分
2. 吃肉的種類是?
瘦肉=0分,肥瘦肉=1分
肥肉=2分,內臟=3分
3. 吃了幾個雞蛋?
0-3個=1分,4-7個=2分
7個以上=3分
4. 最近7天吃奶油糕點的次數?
沒吃=0分,1-4次=1分
5-7次=2分
5. 吃過油炸食品的數量?
(油餅、油條都算)
沒吃=0分,1-4次=1分
5-7次=2分,7次以上=3分
但醫學不推薦喝紅酒來軟化血管,酒會影響脂肪酸的代謝,也會升高甘油三酯。紅酒減少動脈硬化,減少血脂的斑塊形成的說法還不是一個定論,建議還是要少喝酒,頻次不要太多。
一般來說,甘油三酯小於300毫克/分升,即1.7-3.5摩爾之間,可通過運動、飲食等不良習慣來改善,避免吃油炸食品和雞蛋,多吃蔬菜,多運動。
如果在3.5摩爾以上,不能通過飲食來改善,就需要吃降脂藥了。膽固醇是自己合成的,所以可以通過飲食運動來改善一部分,但非常有限,因此降脂是終身的。甘油三酯高的人群最好通過醫生來決定用藥。膽固醇也不是越低越好,膽固醇特別低的人也容易出現中風。
張京春醫生介紹降脂三大法寶
專家還告訴了大家三類好的食物,這些食物有膽固醇的好作用,卻沒有膽固醇的那些壞作用。
1.可溶性膳食纖維
這一類的植物性食物富含可溶性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夠抑制膽固醇的吸收。
原理:膳食纖維在腸道內會膨脹,膨脹成一個網狀的結構,它會包裹一些膽固醇的顆粒,不讓膽固醇顆粒與上皮細胞的絨毛接觸,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建議多食用一些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玉米、蔬菜、麥子等。
2.植物固醇
堅果富含植物固醇也叫植物甾醇,能夠抑制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建議一天吃25克的量。
3.紅曲
紅曲,是寄生在紅曲米上,發酵提取的活性生物菌。
70年代日本科學家遠藤根據《本草綱目》上記載紅曲的「活血」功效的啟示,從紅曲營養液中分離出優良的6種含膽固醇抑制劑和甘油三酯分解劑的紅曲菌,被命名為「莫納可林」即「他汀類」。此後30多年來,紅曲米提取的「他汀」被世界醫學界公認為最好的降脂藥,在臨床上大量使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團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成立於1960年,為我國成立最早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科。已有50多年歷史,圍繞冠心病、慢性心衰、高血壓病、心律失常、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等進行防治研究,積澱了豐富的診療經驗。近年來,在繼承總結嶽美中教授、郭士魁教授、陳可冀院士等名老專家經驗基礎上,綜合現代醫學研究進展,針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包括介入治療后冠心病)、慢性心衰、頑固性高血壓病等心血管常見重大疾病,不斷優化臨床診療路徑,完善中西醫診療方案。
張京春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團隊成員,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調治房顫、早搏、緩慢性心律失常等、冠心病及冠脈介入術後、高血壓、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等,同時運用宮廷代茶飲及膏方調理。
現任首屆北京中醫藥學會宮廷醫學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心血管病專委會常委,北京市陳可冀名醫、嶽美中名醫室站負責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