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良率普遍「充分暴露」 不良遷徙率指標更可靠

2021-01-09 和訊銀行

  楊輝(化名)是一家股份制行南方分行的行長,今年以來該分行的不良率已經小幅攀升0.5個百分點,不過對他而言考核的壓力並不大,年初總行不僅普遍提高了小微企業的不良率容忍度,給分行的指示也是「充分暴露」。

  他簡單舉例,一筆貸款有一個風險事件(老闆跑路,銷售下滑等)發生,普遍的做法是到期前進行化解重組,如果能夠償還,就不會在不良貸款類別裡反映,如果實在無法償還,才歸為不良。不過現在部分銀行的做法是,只要風險事件觸發,不管有沒到期,都直接歸類為不良。

  「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但銀行的利潤形勢還可以,不良貸款充分暴露,有利於降低明後幾年不良指標調節的壓力,所謂以豐補歉。」他說。

  不過,不良率上升也是雙刃劍。

  目前該行內部,自上而下,都有不良貸款的額度指標,如果分行實際的不良額度超過了指標,還需要進行「調節壓降處理」,他預期到年底或明年年初,銀行業分行層面這種調節壓降的高峰期會到來。

  所謂調節壓降,在於銀行的貸款五級分類,雖然有一些硬性的財務指標來核定,但大部分核定依據是非標準化的,可以由銀行來「自由把握」。

  「貸款分類可以說是銀行風險管理的一門核心藝術,而不是科學,可以用來調節利潤、分紅、撥備等。」他感嘆說。

  不僅如此,今年銀行業不良率的普遍攀升,還帶動了活躍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楊輝介紹,除了銀行自己處置、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外,現在還有大量的民間投資公司介入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集體充分暴露

  江浙一家城商行的副行長,7月13日告訴記者,該行目前的不良率政策,也是「充分暴露」。

  他介紹,前期浙江省政府還專門在省內開展了不良貸款排查,鼓勵銀行摸清企業風險狀況,發現潛藏風險,及時應對處置。

  不過,他對部分銀行為了暴露而暴露的做法表示了異議。

  他介紹,在人民銀行徵信系統裡面,雖然無法看到企業的銀行貸款的具體明細,但是可以看到貸款的總額和狀態,比如總貸款規模、正常還是不良等。

  按照銀行的貸款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不良)標準,一般原則是,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被劃為不良類,一般銀行也會隨之將其劃分為不良類。

  他認為,某些銀行如果為了不良暴露,劃分不良的標準過嚴,會給其他銀行帶來壓力,並將企業的資金鍊風險放大。他也認同,今年是銀行不良率充分暴露的大好時機,除了溫州等地的不良率攀升過快外,其他地區的不良率不超過3%一般都在銀行的可承受範圍內,而今年的充分暴露,將給之後的不良控制降低壓力。

  但他不認為不良率會大幅影響銀行的利潤。他介紹,不良產生後,一般是影響當季的撥備,而銀行每年也會按照一定增速新計提撥備,因此利潤和業績的壓力不大,更多是在聲譽或者社會心理方面的壓力。

  不良遷徙率更可靠

  充分暴露的另一面,是不良額度控制的壓力。

  寧波一家銀行分行的負責人介紹,除非發生資金鍊斷裂、倒閉等硬性風險事件,由於銀企關係不同,不一定所有的銀行都會將企業歸為不良。

  比如虧損,按照銀監會的標準,如果企業經營虧損,並且經營現金流為負,一般應該劃為次級類貸款。但實際情況是虧損額度佔資產的比例不同,銀行的劃分也會不同,有的直接劃分到次級類,一般如果在30%以內,銀行歸為正常類或關注類貸款的可能性就很高。

  因此同樣一個虧損事件,不同銀行可以分別在正常類、關注類和次級類貸款裡面反映,而銀行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也有可能採取不同的劃分標準。

  據了解,正因為貸款分類的劃分空間自由度較大,一些地方局都在嘗試更加細分化的操作,比如在五級分類裡面,再增加一個重點關注類。

  「增加重點關注類的理由,就在於如果將該類貸款直接劃入不良,似乎對銀行考核不利,但不劃入不良,又不利於提示風險。」一位地方銀監局的人士介紹。

  另外,則是進行貸款分類偏離度的現場檢查,這是銀監會對貸款帳面分類和實際分類差異程度的一個監管標準,一般認為超過5%就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

  前述地方局人士介紹,面對貸款劃分裡面可能存在的「水分」,最重要的還是看貸款的遷徙率,特別是向下的遷徙率,而不是絕對數額。因為遷徙率代表了質量變化的情況,相對較為真實,總額則可調節空間大。

(責任編輯:馬郡 HN022)

相關焦點

  • 從貸款遷徙率看銀行不良資產規模的變化趨勢
    既然單靠不良貸款率不能夠解釋銀行資產質量的發展趨勢,那麼就有必要引進一些新的指標來提供前瞻性指導。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與不良貸款率的周期關係從公式定義上來看,不良貸款率表現的是貸款總額中已確認為不良的比重,關注類貸款遷徙率表現的是關注類貸款惡化至次級類貸款的速度,前者是存量資產的統計歸納,後者是動態變化的直觀反映,因此後者較前者更有前瞻性。
  • 各銀行歷年貸款遷徙率比較
    反映銀行資產質量變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遷徙率。遷徙率的變化和我們理解的企業評級的變化一樣。對遷徙率的比較不僅可以大致看到某一類貸款的損失率,也可以大致看到這類貸款質量的走勢情況。我們對比了12家銀行的數據,經常一起比較的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沒有相關數據,故未納入。
  • 張化橋:非銀機構不良率20%,小銀行不良率10%
    非銀機構的不良率一定不低於20%,小銀行的不良率10%。 還有曾長期供職於惠譽評級的「中國銀行業大師」朱夏蓮,她在2016年說過:「考慮到影子銀行的風險,中國銀行業實際的不良貸款率在22%。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美銀行業風雨飄搖,國際大銀行普遍市值暴跌,有些銀行直接倒下了。相形之下,中國銀行業要穩得多,不管是股價,還是各項監管指標。
  • 遷徙率平均高達24% 五大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攀升
    摘要 【遷徙率平均高達24% 五大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攀升】時隔17年,債轉股重新醞釀出臺,其背景是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持續攀升。
  • 不良率高於同行業的鄭州銀行,何時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根據監管部門要求,鄭州銀行在2018年、2019年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導致不良率高於預期,但風險資產已經充分暴露,資產質量更加真實,今後不良率將會穩步降低。鄭州銀行核銷不良貸款的數額從2018年、2019年到今年上半年各期的數額分別為17.80億元、31.12億元、21.93億元。相比之下,收回的已核銷貸款比例整體來看都比較小。
  • 江陰銀行發布年報: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何陡增至99.88%?
    也因此,雖然江陰銀行的業績同比2016年有所增長,但是相比2015年的數據卻並不靚麗。江陰銀行2015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為8.15億元,高於2017年全年數據。資產質量方面,截至去年末,江陰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39%,較去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較年初上升21.99個百分點至192.13%。
  • 不良率直擊:浦發銀行、貴陽銀行拖隊煩惱 招商銀行信用卡之壓
    雙降與墊底 拖隊者角色可以說,不良貸款一直是銀行業市場化的包袱,也是不確定性風險的重要來源。不良率表現,是衡量從業者穩健性、價值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多維壓力下,一些問題凸顯者將何去何從呢?比如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2.05%,比三季報的1.76%暴增29個基點,是9家股份制銀行中不良率最高的一家,也是唯一超2%的股份制銀行。與此同時,不良率上升必然加大撥備計提壓力,進而減弱風險抵禦力。
  • 一季報|零售貸款、信用卡業務成不良率重災區 「超預期」銀行業績...
    財聯社記者整理上市銀行一季報時發現,一季度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不良出現「雙升」,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雖然不良率單升,但關注類貸款卻出現上升。分行業來看,一度讓銀行投入巨大的零售貸款、信用卡業務,此次成了不良率高企的重災區;企業貸款雖不良率普遍有所下降,但貸款質量的滯後性,也讓疫情之下的銀行蒙上一層陰霾。而受資產質量影響,以及淨利差、淨息差收窄趨勢明顯,銀行後續持續的盈利能力也令人憂心。
  • 銀行信用卡「期中考」:建行表現搶眼,浦發不良率最高,數位化轉型被...
    從國有六大行和上市股份制銀行披露的具體情況來看,累計發卡量最高的是工商銀行1.59億張。不良貸款率最高的是浦發銀行,為3.31%。建行信用卡表現較為搶眼,在維持較低不良率的前提下,發卡量、貸款規模,交易結算量,都保持了一定增長。 半年報同時顯示,多數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較去年末抬升較多。
  • 上市行資產質量前瞻:遷徙率分化 關注類貸款佔比普降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調查22家上市銀行2018年報發現,「關注類貸款遷徙率」與不良貸款率基本呈正相關關係。就目前披露相關數據的15家上市銀行而言,4家銀行不良率升高,關注類貸款遷徙率走高;6家銀行不良率降低,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同樣下降。
  • 不良率成謎,已經是破產價的銀行股票,還能不能買?
    不良率成謎,已經是破產價的銀行股票,還能不能買?財報披露的不良率是2%左右。如果潛在不良率超過10%甚至20%呢……我個人毫無根據、極其主觀、也不負責任地拍腦袋覺得,整個銀行業的潛在不良率在10%以上,甚至20%以上。
  • 半年報聚焦|阜新銀行非標投資接連踩雷 上半年不良率飆升至3.65%
    此外,該行資產質量加速下滑,不良貸款率較年初增加1.67個百分點至3.65%,同期撥備覆蓋率腰斬至75.77%,已經低於監管紅線。聯合資信在對阜新銀行的評級報告中指出,受當地經濟持續低迷,加之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阜新銀行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考慮到其具有一定規模的關注類貸款和逾期類貸款,其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撥備水平承壓,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 瑞豐銀行報告期三涉刑案不披露,不良率下降或有隱情
    該行報告期內的不良率有所下降,或與集中處置不良資產有關,但打包轉讓不良資產的受讓方之一卻與該行的關聯方有密切聯繫,對於該關聯方的確認以及關聯方與相關受讓方的關係,招股書隻字未提。未披露報告期內涉及的三起刑事案件報告期內,共有三起瑞豐銀行中高級管理人員被控刑事犯罪的案件審結,這三起案件對該行造成了巨額經濟損失。
  • 一銀行不良率2.16%居上市城商行首位 資本充足性創上市以來新低
    報告期內該行不良率2.16%,較上年末下降0.21個百分點,不良率在13家上市城商行中居於首位,不良貸款餘額46.59億元,較去年末上漲0.3%,關注類貸款佔比上升0.06個百分點至2.14%,撥備覆蓋率156.45%,較去年末下降3.4個百分點。受到利潤下滑、資產質量惡化、信貸規模擴張等因素影響,鄭州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持續下滑。
  • 銀川市小貸公司90%以上已暫停新業務:平均不良率48.9%,個別不良100%
    逾期貸款餘額25.4億元,逾期率53%,不良貸款餘額16.9億元,不良率36%。銀川市現有小額貸款公司45家,通過線上統計44家(1家殭屍企業未納入統計)基本數據如下:註冊資金共計30.8億元,淨資產26.87億元。截至8月末,貸款餘額18.62億元,不良貸款額9.64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達48.9%,其中不良貸款率超50%的19家,個別達到100%。
  • 瑞豐銀行資產總額連續三年原地踏步 重組貸超90%未計入不良率遭...
    與此同時,2014年開始瑞豐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明顯惡化,此後連續三年不良貸款率超過1.7%。但也正是在2014年開始,瑞豐銀行在核銷呆帳的基礎上通過轉讓不良資產包化解不良,三年內轉出貸款本金達到21.3億元,促使瑞豐銀行近幾年不良率大幅下降。
  • 這家東北城商行不良率驟增投資收益卻漲了10倍!阜新銀行內控漏洞頻...
    正值半年報披露窗口,在銀保監會公開敦促銀行做實利潤、大力讓利實體之後,銀行尤其中小銀行的財務報告關注度驟增。日前,坐標東北的阜新銀行公布半年報,該行1-6月合計實現營收9.45萬億元,淨利潤2.54億元,同比雙雙下滑。另一方面,阜新銀行3.65%的不良貸款率較年初提高了1.6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卻腰斬。
  • 興業銀行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14.54% 今年一季度末不良率繼續下降
    億元,同比增長8.66%,不良貸款率1.54%,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且連續三年下降。今年一季度,興業銀行資產規模保持平穩增長,總資產達到7.4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73%;營業收入單季首次突破500億元,達502.58億元,同比增長5.5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09.85億元,同比增長6.75%,不良率繼續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52%,資產質量繼續向好。
  • 營養不良或可作為ACS預後指標
    研究發現,ACS患者營養不良現象較普遍,高達71.8%的患者至少被1種評分評估為營養不良。-2.45];所有營養指標的p> 圖6: 營養不良評分作為指標,繪製營養不良與全因死亡率和MACE發生率之間的關聯 每種心血管(CV)事件的百分比如下:8.4%(n = 425
  • 中信銀行上半年淨利下降9.77%,疫情影響之下信用卡增速放緩、不良...
    資本充足率情況,截至6月末,中信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0%,比上年末提升0.11%;一級資本充足率10.29%,比上年末提升0.09%;資本充足率12.57%,比上年末提升0.13%。資管理財業務方面,財報透露,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非擔險理財產品存續規模11,527.77億元,較上年末上升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