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體式中,整個身飾需形成個拱形,兩頭分別靠頭頂和腳支撐,因此得名。
含義「橋式鍛鍊」主要包括:仰臥橋式挺臀(臀橋)、單腿臀橋、臀橋外部旋轉、抬肩單腿臀橋和抬肩臀橋(臀衝)等方式 。
在康復治療中,橋氏運動還可以這樣配合手法練(進修生楊香記錄):平衡共計失調患者的橋式運動(雙橋或單橋),一般要求患者小腿和膝肩角呈90°保證患者足跟支撐,如果小於90°,則全足發力較多,容易腰部用力和股四頭肌發力較多,影響臀部肌群發力,等於或大於90°,足跟發力較多,足跟發力後如果患者不穩定,常常會足外側支撐,內側甚至容易抬起,怎麼建立患者足弓支撐呢?治療師治療時可以配合輕輕拍打大腿後側,囑患者臀橋慢慢穩定抬起,臀大肌,臀中肌,膕繩肌發力,為了訓練患者的穩定,當治療師試圖讓患者內側足弓參與支撐,能力不強的患者腳趾容易下抓來建立假足弓,為了建立正常足弓,那麼可以手法引導,治療師用拇趾從載距突那裡輕輕推動,載距突是本體感覺集中的地方,輕輕往上推患者的載距突使距骨維持中立位,那這個時候患者的腳就容易翹起來,實際上患者試圖踝背屈興奮來保護踝關節距骨中立位帶來的不穩定!
我們可以借鑑中醫站樁中相反相成的原理,用手法引導內側蹠趾關節慢慢地壓下去下去,同時保證距骨中立位,這時候就建立起了真正足弓支撐,剛開始把距骨往上推,往往會導致並不是讓足的外側負重多,實際上我要讓他的蹠趾關節往下,還是為了患者內足弓建立主要支撐,如何讓他弓建立,就引導蹠趾關節往下壓,腳趾不要下抓,這樣中間就形成了弓。通過這個弓的支撐,足的穩定加上這個雙橋或單橋,軀幹、骨盆的控制聯繫起來,這樣就實現了病人的動態穩定。口令:跟著我的手把蹠趾關節壓下去,形成一個動態的控制的軀幹骨盆和足底內核心這樣一個動態控制訓練。這是顧老師今天做的一位腦幹小腦損傷患者的手法訓練!患者經過訓練後步行,穩定性明顯提高!沒想到一個簡單的橋式訓練,居然還有這麼多內涵和絕招!看來,很多看似簡單的招數也不一定簡單!
告別腰背疼痛。臀部無力或缺乏鍛鍊容易導致腰背疼痛。久坐的生活方式使臀部肌肉更少得到鍛鍊,臀肌力量減弱(也稱「臀肌失憶」)意味著脊椎肌肉和膕繩肌等負荷增大,進而導致腰酸背痛。長時間久坐的人每天堅持進行橋式鍛鍊,有助於「喚醒」臀肌,強壯骨盆,幫身體記得利用臀肌而非脆弱的腰椎移動身體,進而告別腰背疼痛。
膝關節疼痛奇蹟消失。膝關節疼痛的一大主因是股骨(大腿骨)控制力削弱,表現為股骨前傾、內旋或外翻,如果得不到及時控制,極易導致膝關節疼痛。臀肌在控制髖關節股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會影響到膝關節其他骨骼的活動。橋式鍛鍊(特別是單腿臀橋)有助於保持股骨與膝蓋、腳趾協調一致,避免膝部運動受損。
身材更挺拔。保持良好的姿勢至關重要。臀肌堪稱運動的「中流砥柱」。如果沒有活躍而強大的臀部,盆腔腸道將無法穩定。這意味著盆腔上下肌肉(包括核心肌肉群)無法發揮理想的作用,迫使身體作出必要的補償———弓腰駝背。橋式鍛鍊有助於增強臀肌,保持骨盆和脊椎正位,站起身時會顯得個頭更高。臀部更性感。無論男人女人,堅挺結實的臀部無疑會更加性感。美國「問他」網站對100名女性展開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臀部被列為男人第一性感部位;女性無一例外青睞緊緻發達的臀部。橋式鍛鍊最能起到健美臀部的目的。
瘦臀又瘦腿。女性經常因為腿粗、屁股大而煩惱。橋式鍛鍊可以讓臀部和腿部更加健美、緊緻,體形更勻稱。
提高長跑運動成績。臀肌的一大主要功能是髖部伸展。很多長跑運動員的股四頭肌和膕繩肌得到大量鍛鍊,但臀肌卻鍛鍊不足。這必然導致步幅受限,腳部落地力量增大以及骨盆穩定性降低。通過橋式鍛鍊改善臀肌功能,有利於增強和改善與長跑有關的肌肉群力量和效度,進而提高長跑成績。
深蹲硬拉破個人記錄。臀肌活躍、強壯可提高下蹲硬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臀肌力量差會導致其核心肌肉群無法有效合作,降低下蹲深度。另外,臀肌差,股骨、骨盆和膝關節不正,會增加腰肌拉伸力量,影響到深蹲和硬拉訓練成績。每天進行橋式鍛鍊可激活臀肌,增強臀肌及相關肌肉力量,進而提高深蹲和硬拉訓練成績。
轉體動作更帥氣。高爾夫球手都清楚核心肌肉群鍛鍊至關重要。然而,要想完
成有力而持續的轉體動作,強大的臀肌和穩定的骨盆必不可少。橋式鍛鍊的確是很好的幫手
注意事項編輯
頸椎受傷者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