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圓明園修文物」,圓明園首次修復琉璃,再現彩色西洋樓

2020-12-26 瀟湘晨報

在很多人印象中,圓明園的西洋樓是素色的,但事實上是「色彩繽紛」的。圓明園管理處正在進行的「修復1860」三期文物修復正在印證這一觀點。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修復1860」三期將完成24件瓷器、5件琉璃共29件文物的修復工作,這也是圓明園首次嘗試對琉璃構件進行修復。

今天上午,記者走進位於圓明園內一處掛著「圓明園文物修復工作站」牌匾的小院,身穿白大褂的「文物醫生」正在對部分文物開展修復工作。在圓明園,修復出土的瓷器、石刻類文物較為常見,修復琉璃件卻比較少見。「目前對於琉璃構件的修復大多採用傳統的方式進行,但琉璃本身的顏色無法保留,我們這次挑戰全新領域,首次嘗試對琉璃構件進行修復。」圓明園管理處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說。

「之所以要嘗試修復琉璃,是因為要重現西洋樓的彩色原貌。」陳輝說,遊客參觀圓明園遺址的時候,西洋樓是必去的地方,那些精美雕刻的乳白色石柱成為「打卡」的標誌。在遊客印象中,西洋樓是素色的。然而,通過考古、歷史檔案查詢等一系列研究發現,被毀之前的西洋樓其實是「色彩繽紛」的。陳輝說,西洋樓是「西洋外表中國心」,柱子內部是木頭的,然後砌上磚,最外層是西方人常用的大理石,而大理石上的很多西洋紋飾用的就是琉璃構件,通過榫卯的方式嵌入的。琉璃構件顏色豐富,有黃綠色、天青色、翡翠色等。

在1860年的那場浩劫中,西洋樓被付之一炬,只剩下了斷壁殘垣和殘破的琉璃構件。圓明園管理處首次將5件琉璃構件列入「修復1860」三期計劃,通過清理、預拼接、粘接、補配、找平、做色、繪紋飾、上釉等方式,努力還原琉璃構件的原始風貌。另外,陳輝說,此次修復西洋紋飾琉璃構件還將有助於推動西洋樓區域相關研究。

在文物修復工作站裡,記者還在一面牆體上看到了一張放大的西洋樓黑白照片,工作人員創造性地將現存的彩色琉璃構件做成「拼圖」,可以自己動手,將彩色琉璃構件拼貼在西洋樓上,重現當年「五彩繽紛」的西洋樓原貌。

除了琉璃構件,「修復1860」三期還將修復康熙青花龍鳳紋碗、康熙黃釉纏枝花紋盤、康熙鬥彩水仙靈芝杯、清乾隆青花梵文高足碗等24件瓷器。瓷器文物的保護修復要經過分揀、拆解、清洗、粘接、補配、拋磨、作色和上釉。陳輝介紹,本期擬修復的24件瓷器均出土於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過程中,大部分都沒有分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殘缺、斷裂、汙垢,還沾染有膠帶石膏等陳舊的修復材料,已經鬆動泛黃,這些都會對瓷器文物的修復難度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近年來,圓明園的流散文物逐漸回歸,長眠於地下的文物也逐步被挖掘。隨著考古工作不斷推進,圓明園遺址內出土的瓷器碎片高達10萬餘片,包括石刻、琉璃、瓷器等,大部分為清代官窯瓷器,涵蓋青花、粉彩、釉裡紅等20多個釉彩種類。圓明園「修復1860」文物修復工作邀請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原所長王勉進行全程指導,第一期已完成青花纏枝蓮瓷繡墩、康熙團龍紋瓷碗等6件瓷器的修復工作,第二期已完成雍正青花碗、「地天母」佛像等11件文物的修復工作。歷時97天,修復共計完成17件珍貴文物。

與此同時,圓明園管理處還對修復文物進行3D掃描,並將信息收入圓明園線上數字博物館,遊客可在圓明園微信公眾號上觀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圓明園首次修復琉璃,再現彩色西洋樓
    在很多人印象中,圓明園的西洋樓是素色的,但事實上是「色彩繽紛」的。圓明園管理處正在進行的「修復1860」三期文物修復正在印證這一觀點。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修復1860」三期將完成24件瓷器、5件琉璃共29件文物的修復工作,這也是圓明園首次嘗試對琉璃構件進行修復。
  • 「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圓明園罹劫160周年紀念」學者訪談
    長按二維碼訂閱《中華讀書報》編者按2010年10月18日,吳浩博士曾策劃「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祭·中法學者深度訪談」活動,中國歷史學家、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榮休教授汪榮祖和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在圓明園西洋樓諧奇趣遺址進行訪談
  • 「重返 · 萬園之園」——來石景山看數字圓明園光影感映展!
    就連曾經親手毀滅它的人也說,「我這一生中,無論何時,想到美麗與品位,技巧與古雅的時候,園林中的那些景色,那些宮殿便會歷歷在目」。它,是圓明園,萬園之園。在這裡,您將看到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英國等地區的百餘件圓明園珍貴史料圖檔,包含圓明園的設計圖紙、老照片、數字流散文物等,其中更包括世界獨一無二的彩色銅版畫。這張銅版畫現藏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是全世界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張清代官方彩色銅版畫。本次展出,是它第一次在中國面向公眾的公開亮相。
  • 數字圓明園光影感映展亮相首鋼園——一場文化+數字的穿越之旅
    「這場光影感映展由清華大學歷經20年研究,在史料、圖檔、考古發掘現場、老照片、銅版畫等錯綜複雜的歷史線索中構建還原出圓明園的歷史原貌,並通過數位技術進行還原,將圓明園消失的50餘處美景得以重現。」RE睿·國際創憶館館長楊思告訴記者,這是這項成果首次面向社會進行展示,「光影感映展通過5G+8K高清影像和AI+AR等技術,實現了內容的無限延展。」
  • 圓明園已被毀150年,專家對其修復時,意外發現了5萬多件文物
    眾所周知,陶淵明的詩描繪山水景色一流,圓明園的建造還參考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景色作為標準。以山,水,畫,三結合的方式吸取大量的華夏美景和園林融合建造而成。據《康熙實錄》記載:"這是康熙皇帝首次來圓明園參觀徒步數小時,也是對圓明園最早的記載"。
  • 5年21萬件文物回歸圓明園[圖] - 中國三門峽網 - 三門峽市委宣傳部...
    追尋文物30餘年未曾中斷    漂泊百餘年,一朝回故園。在圓明園,和馬首一樣能幸運「回家」的文物還有很多。它們的順利回歸,都離不開圓明園「追寶人」的不懈努力。    自20世紀80年代初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成立開始,尋找流散文物工作持續進行,調查徵集、登記造冊,與存留流散文物單位積極協商,管理處始終全力促成遺失在外的文物回歸。
  • 圓明園鼠首兔首將回國 盤點流失海外的國寶(全文)
    科普: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的來歷圓明園西洋樓建於清朝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由郞世寧、蔣友仁、王致成等歐洲傳敎士設計監造,由中國工匠施工營建。西洋樓吸收了歐洲巴洛克建築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內有「諧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噴泉。
  • 圓明園首次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本報訊(記者 王斌)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發現。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的9間房屋遺址的位置及其內部情況,並首次運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了皇家稻田遺址,下一步將用實驗方法分析土壤構成,判斷稻田內是否有相關植物遺存。
  •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各位評委,你們好。我今天上的是《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教學設想、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請問評委老師我可以開始了嗎?根據xx該單元教學目標;以及xx本篇課文特點,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二、說學情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扎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並展開想像,使學生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了解。
  • 圓明園的再認識:哪種景觀最多?對歐洲建築有何影響
    對圓明園古建築的再認識  演講人:郭黛姮 演講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清華講壇 演講時間:二○二○年十月  郭黛姮 建築史學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國家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現任北京圓明園研究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 移天縮地:圓明園裡的江南仿園
    乾隆十六年,首次南巡到蘇州時,乾隆即被宋代皇室後人趙宦光的「寒山別墅」中「千尺雪」所傾倒,遂命畫師張宗蒼繪圖攜回。接著,他親自設計,相繼在西苑、避暑山莊、盤山行宮三地仿建。乾隆二十二年第二次南巡歸來,乾隆帝又將「寒山別墅」「千尺雪」寫仿於圓明園的紫碧山房。他在《紫碧山房題句》中云:「趙家粉本饒仙趣,陶氏清辭無俗緣。最愛夕陽西下際,鶴林高致會當前。」
  • 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練習
    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用關聯詞語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出加點詞語的近義詞。
  • 圓明園遺址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
    原標題:圓明園遺址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  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圓明園管理處昨天公布消息,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
  • 舊照丨北京城這些地方,還能找到圓明園遺物?
    1860年秋,英法聯軍一把大火燒了圓明園。這座存在了150年、夢幻般的建築,淪為一片殘垣斷壁。然而,圓明園的悲劇並沒有結束。從被焚毀後不久的照片可以看出,那時圓明園遺留下的建築殘跡,仍然十分壯麗,但在此後的日子裡,圓明園又先後經歷「木劫」與「石劫」,遺址被一點一點蠶食殆盡。
  • 馬首銅像回歸展多數展品為首次與公眾見面 馬首價值究竟高在何處
    來自西洋樓的琉璃構件首次與公眾見面策展人之一、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說,和「主角」馬首一樣,本次展覽還有超過半數文物與圖片均是首次與公眾見面:道光帝御筆「瀛海仙山」詩石刻、五彩繽紛的西洋樓雕花琉璃構件、精緻的銅版畫和老照片……帶領觀眾走進真實的圓明園。
  • 圓明園被毀150多年,專家在修復過程中,意外發現50000多件寶貝
    在清朝的後期,社會動亂,列強侵略,圓明園在被掠奪了之後又被列強的一把火燒成了灰燼,堪稱世界奇蹟的圓明園就這樣消失了,在圓明園被燒毀150年之後,就有文物專家準備對圓明園進行修復,修復的過程當中意外發現了50000多件寶貝,這些寶貝也成為了珍貴的文物。
  • 秋遊圓明園——雨果與圓明園
    我跟著他們三人前往,真的在一個松樹掩映處找到了雨果的雕像和文字,拍照了下來,那女子就和這兩位男士分手,原來他們都是圓明園的講解員,女的是老師,兩個男的是實習的。把維克多·雨果《給巴特勒上尉覆信(泣血圓明園)》粘到這裡:先生:您徵求我對遠徵中國的意見。您認為這次遠徵是體面的,出色的。多謝您對我的想法予以重視。
  •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修復過程中在護園河發現遺失的珍寶!
    導語: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修復過程中在護園河發現遺失的珍寶!在八國聯軍戰爭中,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個國家的聯合下,擁有著「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在這樣的侵略下慘遭破壞,裡面的各種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最為出名的是十二生肖的銅首,著名的動作片演員兼導演成龍還拍攝了一部《十二生肖》的電影,講述的就是關於銅首的故事。
  • 走進圓明園裡的書院
    清宮畫院處原在春宇舒和設有一處分館,乾隆九年至十三年間,曾傳旨著「春宇舒和畫畫人」繪畫西洋樓式燈畫片和隔扇畫。本景後來仿照浙江海寧陳氏隅園大規模改建為安瀾園。陳氏隅園是大學士陳元龍、翰林院編修陳邦直父子,在海寧鹽官鎮的一座花園。乾隆帝御製《安瀾園記》曰:「安瀾園者,壬午(按:乾隆二十七年)幸海寧所賜陳氏隅園之名也。陳氏之園何以名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