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聖人兩個半。兩個半聖人就是指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孔子、王陽明,外加曾國藩這半個聖人。能和孔子齊名聖人的王陽明是我國心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對海內外諸多學者名人產生過巨大影響的「陽明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的心學很有名,很多人對那句「心外無物」也都耳熟能詳,不過多數人對心學的了解可能也就止於此,至於心學的實際用處,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王陽明心學的精華是什麼?
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精華所在。
人人皆聖賢,人人皆平等。自尊源於自信,自信源於實力。王陽明評定判斷,功勞被別人搶去也不在乎,因為他的能力已經無需朝廷的肯定。隨感而應,就是做好當下,不預測未來。其實我們的人生就是由偶然事件造成的。
王陽明認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有良知」,而罪惡的形成則是由後天的環境所影響。「孟母三遷」正是因為小孩子是生而純淨的,又容易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所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於人們保持「良知」。
成功的人生無需謀劃
問:「聖人應變不窮,莫亦是預先講究否?」
王陽明曰:「保持清淨的本性和初心,跟著這個感覺走就對了,換言之,成功的人生無需謀劃」
人生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謀劃,很多時候計劃得越周詳,失去控制的時候,自信心受傷程度就越大。
做事情要保持低調,不要被別人的言語所左右。心裏面有自己生活的軌道,並且不斷地努力奮鬥,可能這股勁兒別人並看不見,但是自己一定要能夠有譜。成功的人生是無需策劃的,懂得審時度勢,抓住當下的機遇,就能夠一鳴驚人,出人頭地。
怎樣實際運用
聖人之心如明鏡,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
明是什麼?聖人的心如明鏡一樣,通過六根,外面有什麼就真實地感應著什麼。而常人呢,往往跟昏鏡一樣,昏鏡就是暗淡無光的鏡子,上面布滿了灰塵,布滿了汙垢,明明外面的東西清楚明白,可鏡子照起來卻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外面到底是什麼東西。
就像我們如果對一個人有成見,那這個人再怎麼好,反正對你來講都是差的,這就如那面昏鏡,照不出外物的清楚原形一樣。
王陽明的心學也遠不止此,他的思想自從誕生以來,影響了千秋萬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人,他們完善、發揚了王陽明的心學。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繼承了王陽明的思想,創作出「稻盛心學」。
當你內心浮躁,難以平靜之時,當你遇到困境,難以逃離之時,不妨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無論是給自己,還是給兒女,或者給長輩看,這本書都能使我們獲益匪淺!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