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嘉靖,家家乾淨,為何聰明的嘉靖會成為昏君?

2020-12-21 史海魅影

嘉靖無疑是歷史上一個爭議極大的君主,有很多人非常欣賞他,也有很多人非常痛恨他。其實無論是做皇帝還是做人,他都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君主,這也導致嘉靖朝呈現了一個複雜的局面。當然,無論是稱讚還是貶低嘉靖,嘉靖身上有一個特點是得到人們承認的,那就是他絕對是一個天才,嘉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聰明的皇帝之一。按理說聰明的皇帝往往能把國家治理好,可現實是,不是聰明人就能辦好事的,有的時候,聰明的皇帝不見得就能把國家給治理好。

嘉靖確實是最為聰明的皇帝之一,原本皇位和他根本沒有什麼關係,可由於正德無子,他就以外藩的身份入主。嘉靖繼位都是比較倉促的事情,當時明朝的政局相當複雜,楊廷和負責國內的政務,他的權勢相當大,有著擁立皇帝的能力,還得到了外廷官員的支持。唯一能和他對抗的武將力量,也經過楊廷和的打擊,徹底失去了權力。

嘉靖一個剛剛繼位的小皇帝,他卻頂著這麼大的壓力,靠著自己的力量鬥倒了楊廷和,還逐步控制了外廷,成為大權在握的君主。在歷史上,能16歲就控制群臣,鬥倒楊廷和這樣的官場泰鬥,這樣的人恐怕也真沒幾個。更難得的是,嘉靖還不是那種裝死再爆發的皇帝,他從一開始就鋒芒畢露,就是一副我要跟你們鬥到底的架勢,他卻真的成功了。

在位幾十年,嘉靖從未大權旁落,他既信任道士,又能幾十年都不上朝,在外他還放任嚴嵩這些人攬權,可嘉靖自始至終都掌握著國家,任何人都沒有能鬥倒他。這確實是嘉靖身上非常光彩的地方,可嘉靖確實不是一個好的皇帝,他在早期也推行了一些新政改革,讓國家開始走上坡路,可他很快就放棄了這些做法,國家也開始走下坡路。為何聰明的嘉靖皇帝,卻沒辦法做一個明君呢?

其實,嘉靖這個人聰明確實聰明,絕對是一個政治天才,可嘉靖上位是比較倉促的。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從小沒有受到過儲君的培養,用現在的話來說,嘉靖是一個野路子出身的皇帝。明朝有一套非常嚴格的制度,藩王們的一生都可以想到,就是在地方混吃等死,只有皇室嫡長子才能繼位。像正德這樣的天之驕子,從小就是儲君的不二人選,他打小所經受的培養,可不是嘉靖這些藩王家庭出來的孩子能比的。嘉靖的父親也清楚,自己的家庭基本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他們也沒有什麼野心,嘉靖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長大,他雖然沒有受到那麼嚴格的培養,可他父親卻給了他一個幸福的童年。

然而嘉靖父親的早逝,以及他倉促登基,改變了這所有的一切。嘉靖被迫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面,甚至為了皇位,還要被逼著認別人做爹媽,這是嘉靖無法接受的事情。這些經歷,就造就了嘉靖一個大的缺陷,他是一個聰明人,但他沒有大智慧,嘉靖的聰慧都是停留在一個人,一個家上面。後來嘉靖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是為了自己謀私,嘉靖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整個國家不過是為了他獲取利益的機器。這要是別人也就算了,可皇帝是要治理天下的人,他們這樣的人絕對不能事事都為自己。只能說嘉靖的這個問題,不單單是他性格的缺陷,更是封建社會繼承制度的一個大的缺陷。

自古以來圍繞皇位兄弟相爭的事情太多了,朱棣自己都是造反取得的天下,他對這些藩王的控制就更強,藩王做皇帝的可能就已經不存在了。因此,明朝皇室裡面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往往就只有儲君一個人。剩下的這些子女,為了從小就避免他們有爭權的想法,既沒有給他們更好的教育,也沒有給他們更好的出路。可很多事情都是會有意外情況的,像正德嘉靖這樣的繼位也是會出現的,那麼這就只能給國家臨時拉過來一個沒有受到正統君主教育的皇帝。偏偏明朝有這麼嚴格的制度,再差的皇帝,往往他們的權力是比較穩固的。

這就是明朝制度另外一個大的問題,由於皇權過於集中,導致能監督皇帝的力量已經不存在了。像嘉靖這樣的皇帝,他們沒有受到更好的培養引導,可又沒有勢力能監督他們,避免像嘉靖這樣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這樣的話,國家是不會變得更好,也就容易打造出昏君。而有很多朝廷,他們的制度相對較好,君主受到的牽制比較多,因此往往有很多能力平庸的皇帝,他們反而還能把國家治理好。說到底,封建社會這種皇帝一家天下的制度,確實太考驗個人的能力了。這裡的能力不僅僅是指皇帝聰明不聰明,還是指皇帝有沒有較高的素養和格局,這幾種因素往往都不能缺少,少一樣就有可能讓皇帝變成一個昏君。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

相關焦點

  • 劉煥讀《易中天中華史》5——嘉靖和萬曆,是不是昏君混蛋?
    嘉靖是聰明人,萬曆從小就接受張居正古今文史的教育,這兩個人為何會蛻變為昏君混蛋?先說嘉靖,他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才16歲,本來輪不到他,因為荒唐的正德皇帝沒有子嗣,他這個湖北的藩王才得到從天而降的皇位。嘉靖聰明嗎?聰明。權術玩得好嗎?好。如此精彩的歷史,堪稱中國版的權利和遊戲,借用這個名字,而非內容。可是,問題來了,嘉靖的權術玩的太好了,這些有利於國家嗎?
  • 嘉靖不算是庸君,因為他聰明至極,善於權謀,但治國上絕對算昏君
    ,天生的帝王之相,馭人之術在歷史上屬於巔峰級別,但很可惜,聰明的嘉靖沒想著好好駕馭群臣中興大明,就想著駕馭群臣方便自己修仙飛升,特別是統治後期,日益不思進取,放手群臣黨爭,自己好坐收漁利那麼嘉靖作為皇帝他算得上是明君嗎?
  • 海瑞大罵嘉靖:連聖人都解決不了的事,更何況你?嘉靖為何不殺他
    眾所周知,皇帝乃一國之君,天下無人敢不尊,無人敢不敬,而海瑞卻一身正氣,不畏皇權,只認道理,毫無懼色地指責嘉靖,險些丟了性命。不過,這一事件之後也讓海瑞的名氣更盛,更是成為無數臣子的楷模和表率。看到這,也許有人產生了疑問,海瑞膽大包天,連皇帝都敢罵,為何皇帝卻還能留他性命呢?
  • 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道士皇帝」嘉靖的手段,究竟有多可怕?
    我國古代的皇帝有成百上千位,後世評論其功過對錯時,大致會將他們歸為兩類:明君和昏君。明君中的代表有很多,比如漢宣帝、宋仁宗等;昏君自然也有不少,例如漢靈帝等。對於這些皇帝,後世的評價幾乎都是一邊倒,非黑即白。
  • 宮女為什麼要勒死嘉靖皇帝?
    答:嘉靖皇帝智商絕對不低,但作為一個聰明的皇帝,他實在算不上個明君,而如果將其放在昏君的行列,好像還有點不近人情。在嘉靖統治的這段時間,有兩個最大的汙點,一個就是庚戌之變,另一個則是壬寅宮變。事後嘉靖追究責任,嚴嵩還拿丁汝夔頂缸,從容逃過一劫,這就是嘉靖皇帝的所作所為。另一件就是讓嘉靖蒙羞千載的宮女刺殺事件。在明朝,刺殺皇帝這種事情,也難免會發生,但大多數刺客都是男人,如果要女人去刺殺皇帝,真是有些勉為其難。偏偏嘉靖皇帝就碰到了,而且刺殺他的還不是一個女人,是一群宮女。
  • 三任皇后,均不得善終,嘉靖究竟為何如此?
    眾所周知,嘉靖的後宮妃子十分多,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但是嘉靖不僅能過,甚至難讓美人過關。嘉靖作為皇帝,維權,敏感和難以捉摸,後宮妃嬪若是不能正確揣摩君意,迎來的便是死罪。嘉靖帝第一任皇后相伴許久,為何不善而終孝潔皇后便是明世宗的初任皇后,靠選秀入宮,歷經艱難,成功被封后,因為當時皇帝剛上位為了形象和社稷
  • 嘉靖:大明朝所有皇帝中,最會做皇帝,但也最不像皇帝的人
    張居正就對嘉靖前期的改革推崇備至,如「正德年間,政體紊亂,至世宗皇帝以聰明至入繼大統,將以前弊政一切改正,以復我祖宗之舊,正今日所當遵守者。」,那麼為什麼嘉靖作為皇帝敢於如此放權大臣,而大權卻從未旁落他人呢?
  • 嘉靖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那個晚上,嘉靖皇帝睡著後,楊金英、楊玉香、張金蓮等十幾名女僕潛入曹端的宮殿。他們慢慢爬到嘉靖皇帝的床上,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勒住了嘉靖皇帝的脖子。然而,這些宮女是第一次殺人。他們沒有經驗,甚至結了一個結,所以繩子一點也不緊。一開始,嘉靖皇帝醒來,想要掙扎。因為嘉靖的虛弱,他覺得自己剛才可能做了一個噩夢,然後就暈倒了。
  • 海瑞為什麼敢上疏這麼罵嘉靖:「嘉靖者,言家家淨而無財用」?
    海瑞上《治安疏》,毫不避諱地批判嘉靖: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為了罵醒嘉靖,他毫不客氣地那「嘉靖」這個年號開刀,用諧音來罵嘉靖為了修道而大肆斂財,從而導致百姓家家淨而無財。
  • 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
    在宮中崇道風氣影響下,嘉靖時期的瓷繪畫面中,無處不見道教的投映,五彩瓷器可謂應道而生。嘉靖時期五彩器多,主要與其道教的盛行有關。五彩有紅、綠、黃、藍、紫。此外還有另外一種五彩即青花五彩,其特點是青花作為釉下藍彩使用。這種方法從明嘉靖至清末都在使用,辨別嘉靖五彩除器形特點外,其彩料發色也至關重要,嘉靖時期紅彩偏灰無鮮豔,綠彩偏淡無翠綠光澤感。
  • 許雲輝:嘉靖皇帝到底做了什麼,大明群英為何前赴後繼勸諫?
    嘉靖詔令公布後,楊最上「抗疏諫」:「陛下正值壯年,竟然頒布如此聖諭,令群臣百思不解。陛下不過是見到一個方士,就想通過服藥成為神仙!神仙只能在山中歷經磨難修煉而成,世間豈有有住豪華宮殿、錦衣玉食而能白日飛升之人!」
  • 明朝秘聞 抬棺上疏的海瑞為何沒有被嘉靖所殺
    嘉靖年間,海瑞抬棺上疏,直言進諫。「抬棺上疏」是後人對海瑞冒死進諫的嘆服之詞,雖有些許誇張,但也不算過分。 歷代王朝,多的是直言進諫之忠臣良將,為何獨有海瑞上疏而名聲大噪? 這不得不從嘉靖皇帝的獨斷專橫說起。
  • 嘉靖年間被人稱為「鬼才」的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
    嚴世蕃鬼在:能揣測皇帝的意思據記載,嘉靖皇帝有兩大愛好:一是」青詞「,而是「猜謎語」。所謂「青詞」,就是在向上天禱告時,寫的一些祭祀文章。由於嘉靖皇帝信奉道教,痴迷於長生之術。不少大臣便以「青詞」邀功,從而步步高升,有的甚至坐到了宰相,比如嚴嵩。
  • 嘉靖萬曆爺倆幾十年不上朝,他們又如何把控朝局不失控呢?
    明朝的這套流程非常的精妙,內閣、太監成為互相制衡的政治勢力,內閣的權力無法逾越皇權,太監的勢力也只能染指內廷,無法對外廷事務進行過多幹涉,特別是軍權,而皇帝卻完全依靠內閣和宦官處理朝政。
  • 從《大明王朝》裡的三個謎語,來看嘉靖皇帝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
    他就是明代歷史上最為聰明的帝王——明世宗嘉靖皇帝。而他掌控群臣、玩弄天下的一大利器就是——猜謎語。有史以來,能夠這樣玩弄天下於鼓掌之間的,貌似只有一人。今天,小編就以歷史正劇《大明王朝》裡面,嘉靖皇帝的幾個謎語作為出發點,帶大家一起來感受下聰明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看看獨裁帝王的御下之術。
  • 嘉靖到底是不是一個會「燒瓷器」的好道士?
    但是總有一些人就是不喜歡這些樸素的物件,偏偏愛那些花花綠綠很多裝飾的東西,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這位被稱為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似乎打根兒起,就註定了會出現五彩魚藻紋大罐。其實朱厚熜得到楊廷和的這個意思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去了兩年半的時間,按照傳統服喪三年才能興辦相關大事的傳統,還差大約半年的時間,就這樣,當年才14歲半的朱厚熜就走馬上任,成為了日後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關於嘉靖是不是個好皇帝這個問題,政治手腕會是一個很大的參考標準,這在歷史上綜合評價來看,或許很多人並不認可他的帝王之術,但是絕對是玩弄權術的高手。
  • 明朝嘉靖皇帝智鬥文武百官,捍衛皇帝威嚴
    面對殿外傳來的哭聲,讓嘉靖皇帝非常生氣。發出哭聲的不是別人,正是嘉靖皇帝的大臣們,這些大臣們跪在距離文華殿不遠處的左順門前,失聲痛哭,嘴中還喊著孝宗皇帝的名號。就在這天嘉靖皇帝一連逮捕了138名官員,才制止了這場鬧劇。那麼這群大臣為什麼會跑到左順門前失聲痛哭呢?究其原因就是為了一件事,嘉靖皇帝到底是誰的「兒子」?
  • 「壬寅宮變」,宮女為什麼要勒死嘉靖皇帝呢?
    至於宮女為什麼要勒死嘉靖皇帝,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嘉靖的嬪妃王寧嬪因為爭寵,指使宮女刺殺嘉靖,用來陷害曹妃;另一種說法是由於嘉靖暴虐成性,宮女不堪忍受,暗中自發組團想殺掉嘉靖,進行報復。經過一些史學家分析,認為第二種說法更可信一些。嘉靖皇帝在明朝也是以奇葩著稱的,他是以「兄終弟及」得以繼位的,在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沒有子嗣的情況下,他被選定為繼承人的。
  • 明代嘉靖官窯名品--五彩魚藻紋蓋罐
    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在成化鬥彩的工藝成就基礎上,又發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
  • 嘉靖年間的倭寇,竟然大多都是中國人?明朝這一政策才是罪魁禍首
    為何這樣說呢,其實這與當時明朝的一項政策有關。從嘉靖二十六年起,明朝政府先後派了朱紈、胡宗憲、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前往江浙地區抗擊倭寇,可直到嘉靖四十四年,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東南倭寇才徹底蕩平。抗倭將領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也不過打了不到十年,而嘉靖年間的抗倭卻用了足足十八年,倭患為何如此難以平定?莫非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就真的那麼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