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女性自殺率激增:讓她們活下去,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2020-12-23 橙雨傘

圖/Giphy

截止12月22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的全球累計死亡人數已經接近170萬人。

當全世界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聚焦於對抗這場歷史性的災難時,有無數女性還承受著疫情帶來的嚴重「次生災害」:失業、貧困、無償勞動、家庭暴力……

而這些災害,正在產生難以挽回的後果:

最近,日韓媒體接連報導,疫情時代,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了自殺。

「我看不到隧道盡頭的光亮」

病毒對人的攻擊或許不分性別,但苦難選擇的對象從來不是性別中立的。

根據CNN報導,在2020年10月,日本女性自殺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83%,而與此同時,男性自殺率增長了近22%,是前者的四分之一。

圖/CNN

韓國女性也面臨著相似的境遇:根據《韓國先驅報》報導,2020年上半年,韓國女性自殺率較去年同期有7.1%的增長,在疫情最嚴重的3-4月,增長率甚至分別達到了17.3%及17.9%。

在高速增長的數據背後,可能是一位因性別歧視無法找到全職工作,只好長期在便利店兼職打工的單身母親,在隔離政策執行後由於沒有收入來源而自殺;

或許是一位白領女性,在遠程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兼顧洗衣做飯帶孩子,因長期的高度壓抑而選擇一了百了;

也可能是一位困於家庭暴力的女性,由於居家隔離被迫與施暴者朝夕相處,得不到有效救助而選擇結束生命……

日韓媒體及專家學者分析,日韓女性自殺率的激增,與疫情下女性面臨的更為嚴重的失業、貧困等問題息息相關。

「我聽說公司為女性提供的就業機會本就很少,我經常問自己,在疫情影響下,本就縮水的就業市場還能給女性留下多少蛋糕?」這是《韓民族日報》的記者在採訪一位95年出生的應屆女畢業生小J(化名)時,受訪者提出的無解難題。

由於畢業就遭遇失業困境,面對未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就業歧視帶來的極度有限的發展空間,小J已被確診抑鬱症。每晚睡覺前她都需要服下一把藥片,每兩周都需要去醫院複診。

圖/getty

「毫無希望」——小J對生活進行了這樣真實而痛苦的評價。為了維持生計,她只能找一個工資很低的兼職工作。

而曾因貧困試圖自殺的日本女性Eriko Kobayashi,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看不到隧道盡頭的光亮。」

這是在疫情放大了幾乎所有的女性困境後,她們對自己的無助與所面對的黑暗的形象比喻。

對女性的全方位圍剿

不僅僅是日韓,全球女性地位遭遇的打擊,都與疫情有著深刻的相關性。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的報告《從洞見到行動:2019冠狀病毒病背景下的性別平等》分析,疫情對女性進行了幾乎全方位的圍剿:

1.就業困境加深、女性貧困加劇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數據,在亞太地區,疫情導致了50%的女性收入下降,這一數據在男性群體中只有35%。就業困境的加深更加劇了女性貧困。

聯合國預測,在2021年,將有2.47億15歲以上女性每天生活費低於1.9美元(對比男性,這一數據為2.36億)。

圖/UN women

此外,疫情還將持續不斷地拉大男女貧困差距,女性在社會階層中將不斷向下滑落。

就業困境的背後,是就業市場的性別歧視。

以日本為例,在日本社會中,大量女性承擔著酒店、零售等行業的兼職勞動,在疫情來臨時,這類兼職勞動者往往是首先被解僱的對象。

圖/BBC

而在全球更為共通的問題是,原本就因為可能的生育負擔、刻板印象而在就業市場處於不利地位的女性,在經濟衰退時,也很容易成為首先被甩掉的「負擔」。

上文提到的日本女性Eriko Kobayashi就表示:「日本一直忽視女性。這是一個當發生不好的事情時,最弱的人會首先被淘汰的社會。」

2.女性無償勞動的負擔顯著增加

聯合國在疫情前的數據表明,在全世界範圍內,女性負擔了無償勞動的約75%,是男性的3倍。而聯合國婦女署副總幹事安妮塔·巴蒂亞(Anita Bhatia)稱,在疫情之後,這一數字「至少翻倍」。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的最新調研結果顯示,在疫情期間,女性在清潔、育兒、烹飪、購物等每一項家務勞動指標中的承擔比例都比男性高。

聯合國婦女署《從洞見到行動:2019冠狀病毒病背景下的性別平等》

圖/UN women

女性承擔過高的無償勞動,折射出了不平等的性別分工。

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無論在哪個大洲,女性都被認為應當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哪怕在當下世界,女性對經濟的直接貢獻已經達到歷史上前所未見的水平,但她們仍被大量的隱形勞動——無償勞動(大部分為家務勞動)所束縛。

疫情期間,由於各國封鎖政策的實施,學校假期延長、隔離辦公等都大幅增加了家務勞動量,這些增加量,大部分又理所當然地落到了女性的肩膀上。

3.性別暴力更為頻繁

早在今年4月,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就發布報告預測,新冠疫情及各國對應的封鎖措施將加劇家暴等基於性別的暴力行為。隨後,無論是歐美還是亞非國家,均有政府數據顯示,家暴案件確實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增加。

「經專家估計,在新冠疫情期間,家暴案件率上升了百分之二十。」

圖/IBM

性別暴力,是性別權力結構的不平等的綜合體現。

當女性被視為家庭統治者的附屬物,便有了滋長暴力行為的土壤;當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體系(如報警後未及時獲得處理)、安全庇護(尤其在疫情封鎖中,對遭遇家暴的女性而言,可供選擇的庇護場所更少)並被削減了經濟能力(長期處於無償勞動中或者在勞動力市場中同工低酬),逃離暴力便成為了難度係數極高的挑戰。

不平等的競爭機會、不平等的勞動分工、不平等的權力結構……這些所有的結構性不平等,都可能外化為遮蔽隧道出口光線的那雙手掌,以及壓垮女性的最後一根稻草。

安妮塔·巴蒂亞甚至預言:「我們在過去25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在一年之內失去。」

「我希望我們一起活下去」

在日韓媒體的報導中,包括小J在內,數位被採訪的年輕女性都表示,即使面臨如此困境,她們當下的渴求仍然是「活下去」。

在女性處境進一步惡化的巨大寒流中仍然選擇活下去,這已經是一種珍貴的力量。

但「活下去」,不應當只是一個個體的選擇,更應當是社會的責任。東京早稻田大學副教授、自殺問題專家Michiko Ueda說,「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受新冠的影響非常小。但我們仍然看到自殺人數的大幅增加。這說明其他國家未來可能會出現類似、甚至更大的自殺人數增長。」

圖/Vox

冷冰冰的自殺率數字背後都是一條條曾經鮮活的生命。女性這一群體自殺率的整體攀升,已經足以說明,這不只關乎個體是否脆弱,更是揭開了社會結構內核的不公正。

在2006年以前,我國的女性自殺率也一度居高不下,但之後開始出現總體的下降趨勢,並開始低於男性。

這一變化由何而來?

2006年以前,女性的高自殺率是一曲農村女性的悲歌。性侵、家暴、無經濟獨立能力、基於性別的凌辱、缺乏求助途徑……讓她們無路可走。

改革開放以來,激蕩的市場經濟創造了高速增長的財富,也使得具備一定文化水平和經濟能力的城市女性獲得了解放,但在仍然封閉的農村裡,底層女性還在為父權結構獻祭與犧牲。

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口的上升,農村自殺率在逐漸下降。

圖/澎湃新聞

直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女性獲得了進城務工、經濟獨立和擺脫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因此,自殺率以令人震驚也令人欣喜的速度陡降。

·

雖然我國距離性別平等仍有漫漫長路,但自殺率數據的變化,仍是一個重要的提示和啟發:性別平等水平的提升,與女性自殺率的下降有著密切的相關性。

而當下東亞女性共同體力量的壯大,也在為挽救女性的生命積累寶貴的經驗。

最近也有媒體報導,在韓國年輕女性中,已經逐漸形成了互相體察、互相鼓勵的女性共同體力量,如在有人出現較為嚴重的焦慮情緒時,其他女性會鼓勵其及時就診、及時解決,這也將成為康復過程珍貴的社會支持系統。

此外,無論是日本伊藤詩織勝訴性騷擾案,還是韓國《82年生的金智英》熱潮、米兔運動一次次在社交網絡掀起公共討論,隨著「我們」共同的努力,構築東亞社會性別壓迫的那些頑石也逐漸開始鬆動。

圖/the economist

對女性自殺率增長的事實,韓國有網友評論:

「 I want us to survive together rather than dying.」

我希望我們一起活下去,而非一起死去。

是的,不能讓她們的遭遇,只成為個人的悲歌。

我們得一起活下去,帶著反思、共同扶持地活下去,以期爬出隧道,讓陽光公平公正地照耀在每一個女性身上。

P.S. 本文觀點僅代表特約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日本,女性自殺率飛速飆升,這個國家怎麼了?
    疫情中自殺的女性超過感染病毒死亡的人數。東京對於Koki Ozora而言,仲夏時節開始響起警鐘。他說:「從七月份開始,人們開始收到很多消息,說他們想自殺。」Ozora是主要為女孩和年輕女性使用的在線諮詢服務的創始人。東京精神病科醫生內田千代子看到她的許多女性顧客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所造成的負擔下精神崩潰。她告訴人們:「我的病人的生活被疫情摧毀了。」女醫生千代子與大流行之前一樣,自殺率最高的依舊是日本男人,他們不太可能尋求幫助。
  • 日本自殺人數飆升的背後:疫情為何讓女性如此脆弱?
    12月10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11月全國自殺者數據顯示,日本11月共1798人自殺,較去年同期增加11.3%。其中,男性1169人,女性629人。雖然女性自殺人數要比男性少,但與男性相比,比上年同期增長了83%,遠遠高於男性的22%。疫情之下,日本自殺率之高讓人心寒,其他國家的情況尚未可知。
  • 日本10月自殺率激增,日本社會正在逼年輕人去死?怎麼辦!?日本疫情又爆發了
    日本警察廳10日公布了相關數據,自殺人數自7月開始連續4個月呈增長態勢。10月的自殺者中男性人數為130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3%;女性人數為85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2.6%,增加幅度較大。雖然日本的自殺率一直高居不下,但是為什麼會突然激增呢?
  • 日本十月份自殺人數超新冠死亡人數,女性自殺率上升83%
    「我們甚至沒有封鎖,疫情帶來的影響相比於其他國家也是很小的……但是帶來的自殺數據增長卻如此驚人」,Michiko Ueda,一名早稻田大學關於自殺研究的副教授說道。「這意味著,其他國家可能有著接近或者更巨大的自殺人數」。根據WHO的數據顯示,日本素來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日本自殺人數一路飆升!自殺率比疫情更要命,10個月就有1萬多人自殺
    大家也都知道,人活著離開經濟是萬萬不能的,於是日本的民眾被逼到開始自殺,很多的人由於感受到社會前所未有的孤立導致心情鬱結不已。與此同時日本的家庭暴力事件急劇上升,這些混亂的問題直接加劇了日本國內的「窘況」。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日本目前正在遭受自殺人數激增的困擾。
  • 新冠疫情之下日本自殺率飆升
    日本2019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數據顯示,2018年每10萬人中自殺死亡人數下降至16.5人。 然而,疫情大流行似乎正在扭轉這一趨勢,日本女性所受影響尤為嚴重。10月,女性自殺率同比增長近83%,高於男性的近22%。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聚焦了幾位逆境之下的女性。在受訪群體中,43歲的小林惠理子曾四次試圖自殺。
  • 日本自殺人數一路飆升!比疫情更要命,10個月就有1萬多人自殺
    新冠疫情可是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徹底的消滅,新冠肺炎疫情對日本的折磨簡直就是「地獄烈火的焚燒」,每天無時無刻都在拷打著日本民眾的神經,自殺率比疫情更要命。日本正在遭受自殺人數激增困擾,自殺人數已超疫情死亡人數關鍵是日本的疫情還是很嚴重的,專家表示,如今的日本已經因為疫情造成了社會危機,日本現在到處都瀰漫著「哀怨」的氣息。
  • 給年輕女性工作權,是中國經濟起飛的重要原因之一|| VLOG
    十多年以前,不管在哪個發達國家,在美國英法澳日韓,只要翻開普通成衣的嘜標,打開玩具的後蓋,大多數都是「made in China」。世界工廠這個稱謂,不是白來的。新中國成立後女性大量參加田地勞動,但地位依然很低;因為「女強奴」是女性的宿命,幹最多的活,挨最多的打。中國女性普遍性的地位提高,還得靠出門打工;「世界工廠」給予了大量農村女性這個機會。
  • 【CNN精讀】日本驚現「自殺潮」,女性精神危機引關注
    東京早稻田大學副教授、自殺問題專家上田美智子表示:「我們都沒有實施封鎖,和其他國家相比,新冠對日本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我們的自殺人數仍在大幅增加。這表明,其他國家的自殺人數可能也會出現大幅增長。」
  • 日本10月自殺人數超新冠死亡人數 女性受影響更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9日援引日本政府的一項統計數據稱,該國10月的自殺死亡人數超過了迄今為止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數據還顯示,日本女性自殺人數出現大幅增加,10月自殺率同比去年增長近83%。
  • 清華大學社會學家嚴飛:自殺論——我們該如何和世界相處?
    「利他性自殺」往往發生在社會整合過於強烈的時候,在這一類型中,自殺者認為自己有自殺的「義務」,這和他個人無關,而和他所處的群體有關,比如軍隊,軍人群體的自殺率比其他群體更高,正是因為軍人群體的整合率很高,常常需要通過犧牲自我,而達到滿足對於群體的義務。
  • 100年過去了,日韓身高激增,為啥中國孩子的身高漲幅卻排末尾?
    01100年過去了,日韓身高激增,為啥中國孩子的身高漲幅卻排末尾?根據一組1914~2014年中、日、韓三國的民眾身高調查對比可以發現,百年以前我國民眾的平均身高是最為突出的,男性為161.5cm,女性為159.7cm。而在當時,日韓兩國的男性當時平均身高都不超過160cm。但如今100年過去了,對比數據不難發現,日韓身高激增,平均增長幅度很快。
  • 日本一女子感染新冠後在家上吊自殺,遺書:給大家添麻煩了對不起....
    自從新冠疫情開始之後,日本自殺人數在經歷了10年連續下降之後,在2020年出現上升,在新冠疫情造成的情感和經濟壓力下,神奇的是,日本自殺的女性人數激增,而自殺的男性人數較此前卻在減少。根據數據,20年上半年自殺率呈下降趨勢,但從7月份開始,由於新冠疫情在本土暴發的影響,自殺率開始上升。
  • 備受欺凌、頻頻自殺的韓國年輕女性
    真雅女士代表著韓國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她們都想設想過自殺,有的甚至真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根據韓國警察廳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共有1924名女性自殺,同比增長超過7%。自殺人數增加比例較高的就是20多歲的年輕女性,一度超過40%,共有296人自殺。
  • 疫情下失業患上「新冠抑鬱症」 韓國女性自殺率上漲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女性出現抑鬱症狀的比率增加,自殺人數也有所上升。因為所在公司受新冠疫情影響陷入經營困境,21歲的韓國女子林雅英(化名)7月接到了解僱通知。此後她多次求職未果,逐漸患上抑鬱症,整個人變得有氣無力,在人多的地方還會心跳加速,出現焦慮症。面對這種情況,她沒有向周圍人尋求幫助,而是選擇了自殺,幸好及時被家人發現後救了回來。
  • 家暴激增、扎堆離婚,大疫之下「親密關係」再遭考驗?
    當全人類在對抗病毒時,有的人倒在了家裡;他們或許沒感染病毒,但他們沒有活下去。「癱瘓的歐洲,讓我無處可逃」卡琳娜生活的小鎮阿爾馬索拉下了半旗,並為她哀悼三天。卡琳娜是西班牙今年內第17個家暴致死的女性,也是西班牙防疫限制措施實施以來的第一個。隨著新冠病毒的肆虐,歐洲多國停工、停學、封國,仿佛陷入癱瘓。這些封鎖令下,那些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們(多為女性和小孩),被迫陷入了更大的危險之中。
  • 四川突發墜樓案件:24歲男子沒有活下去的希望!我們能怎麼辦?
    上天給了我們生活的機會,我們不應該輕易丟棄。2020年7月20日,四川綿陽一小區內發生了墜樓自殺案件,死者在自殺前,警方經過耐心的教導和長時間的陪伴。但是,男子最後還是在遺書上寫道「我還是沒有提起活下去的希望。」這件事情令我們大家非常痛心,但是又無可奈何。據了解,自殺男子患有抑鬱症。
  • 浙江十八歲奶茶店員工被店長侵犯,跳河自殺,遺書稱:沒臉活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女孩子出門在外,或者是工作的時候也一定要小心,有可能危險就圍繞在身邊,在前不久就發生了一件案子,一位女孩在奶茶店內工作,遭到了店長的侵犯後留下遺書自殺。在10月23號的時候,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浙江嘉興平湖市,有一位十八歲的女孩許某,她選擇了跳河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在河邊我們找到了一封遺書,這封遺書當中記錄了她悲慘的遭遇,她被自己打工的奶茶店的店長曹某強行侵犯,她表示自己已經沒有臉在繼續活下去,所以採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自殺人數超新冠死亡人數:在日本,它比病毒更可怕
    ▲ 截止10月日本自殺死亡人數自殺的人中,女性與學生最多。數據還顯示,女性自殺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3%,男性則增加了22%。此外未成年自殺人數也明顯增加。日本這一現狀令人讓人毛骨悚然,為什麼這麼發達的國家,自殺率會那麼高?
  • 雙語閱讀|孩子有自殺傾向的信號有哪些?
    近10年來,美國年輕人的自殺率一直在上升,其中女孩自殺率的增幅最大。這一消息出自《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 魯奇表示,她認為女孩死亡人數劇增跟她們選擇的自殺方式的變化有關。 Now they are using more lethal means, she said. "And that really concerns us." 她說:「現在她們開始使用更多致命手段,這真的讓我們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