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走在街上,孩子看見了想買的東西,向家長提出要求後,沒有得到滿足就開始當街大哭起來,一副你不給我買我就哭的無賴樣子,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麼樣做?
雖然大多數家長都知道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答應是不對的。但是孩子當街大哭哄不好,要麼就只能下手去給孩子點教訓,讓孩子長長記性;要麼就只能儘快地息事寧人,趕緊哄好自家的「小霸王」,等回家之後再慢慢教育。
可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通過哭鬧威脅家長並成功的經驗,只要有一次就會在相當程度上鼓勵孩子養成這種任性的習慣。在孩子簡單的世界裡:只要哭能得到,那以後面對同樣想做而家長不允許的事情就也會採取相似的方法,如說家長沒有良好的教育,孩子就會在以後養成嚴重的無底線任性。
而關於這一問題,我國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玫瑾教授向家長們推薦使用「克制任性」的訓練方法,接下來就讓我為各位詳細的展開講述,這套克制任性的「狠心育兒經是」具體是如何做得?
李玫瑾的克制任性「狠心育兒經」
一、「三不原則」
李玫瑾教授要求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哭鬧威脅時,要首先保證「三不原則」,也就是不打不罵不答應。孩子因為想要東西而哭鬧固然不對,但卻也主要是家長的教育沒有到位,在這種情況下對孩子加以打罵無疑是用自身的過錯去責備孩子;而不答應自不必說,既然要訓練孩子克制任性,就不能讓孩子的任性得逞。
二、家長和孩子單獨相處
家長沒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繼續哭鬧,而這時家長就應該抱著孩子來到一處安靜安全的環境裡,讓家長與孩子1對1的單獨相處。比如把孩子抱回家裡,看著孩子在自己面前哭,不要去哄,也不要去主動與孩子搭話,讓孩子意識到哭鬧是沒有用的,等到孩子逐漸的在體力耗費極大的哭鬧中意識到了這一點,就會自然而然地停止哭鬧了。
三、等孩子哭累了再講理
孩子哭累了逐漸止住了哽咽,家長這時候就可以給孩子講講道理了——先拿毛巾給孩子擦擦臉,讓孩子意識到家長還是愛他的。然後再對孩子講明白:你哭鬧是不可能達成目的的,如果你真的想要這樣東西,你可以通過說服我的方式來向我提出訴求,如果你說的合理,那我就會答應你的請求。
而孩子經歷了這樣一次撕心裂肺的大哭、耗費了大量的體力而一無所獲之後,自然就會對此記憶深刻。在下次遇到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想到家長的教育,首先選擇與爸爸媽媽溝通,而不是用哭鬧來威脅。同時面對孩子的合理請求,家長也應該適當滿足,讓孩子對於與家長溝通抱有希望和熱情,而不是在幾次溝通無果之後就覺得家長只是在虛偽的應付,進而與家長拒絕溝通。
最好的方法是防患於未然
當然李玫瑾教授的方法最好,但卻是在孩子已經出現性格問題之後的彌補辦法了,所謂「大醫治未病」,對於孩子來說一切的性格問題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都能夠被扼殺在萌芽之中,從孩童階段就開始對孩子進行品質的教育。
以哭鬧來表達訴求,是缺乏溝通能力的表現,而是想要讓孩子擁有主動與家長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就要對孩子的社會能力進行培養,讓孩子認識到一個正常健全的社會關係是如何建立和維持的,而這本《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相信就會成為家長們的好幫手。
這套書全套共計6冊,分別對孩子需要培養的6種社會交往能力做了分門別類的介紹。比如《親社會行為》一冊中就著重向孩子們介紹了正常健康的社會關係是怎樣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與家長交流溝通,正確地表達訴求而不是一味地大哭。
當然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品質,也同樣能夠避免孩子使用這種任性自私的哭鬧來的威脅家長,我在這裡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套書全套共計8冊,每一冊都對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當培養的一種情商品行的教育。
書中的文字都配有拼音助讀,可以讓孩子獨立閱讀繪本,更好地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而所配的插畫畫風也十分溫暖,非常符合孩子們的審美,是不可多得的優秀兒童成長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