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從上世紀初的「八大樓」、「八大居」和「八大春」,到如今各派系美食的競相放,八大菜系百年來同興共榮的景象無疑是北京餐飲業最大之亮點。
No.1 川菜系
華天峨嵋酒家
北京最牛宮保雞丁
峨嵋酒家開業於1950年,是北京第一家經營川菜的老字號飯莊。
要說這裡的川菜地不地道,首先要嘗的就是宮保雞丁,這道菜算得上是融合了川菜的精髓。峨嵋酒家的宮保雞丁分普通和精品兩種,主要差別在於配料的選用,後者有腰果的加入,更顯豐富華麗,而對於不怎麼熱衷于堅果類食物的人來說,普通的就已經很完美了。除了雞丁和辣椒外,主要還有花生、花椒等食材,雞肉丁切塊均勻,肉質軟嫩飽滿,而花生爽脆無比,可見這掌握火候的功夫了得。濃厚的醬汁均勻包裹上來,竟真的是「只見紅油不見汁兒」。入口首先感受到的是小荔枝口兒的美妙,可口酸甜,味蕾得到綻放;然後是一絲絲不過分的椒辣,又一層入味鮮香;最後還有花椒的麻香味餘留口中,回味良久……不僅有口感上的美妙對比,還有富有層次感的味覺體驗,不愧是峨嵋的狀元菜,一菜名天下。而這裡的另一道極具特色的菜餚就要算樟茶烤鴨了,這道菜是傳統與現代、南方與北方相結合,它以四川傳統的樟茶鴨為底味,又採用北京烤鴨的製作方法,茶燻木烤,烤制後呈色澤棗紅,茶香四溢,鮮鹹可口,外酥裡嫩,味道獨特。
地址:西城區北禮士路58號
No.2 魯菜系
慶雲樓
百年魯菜稱霸帝都
坐落在什剎海前海東沿的「慶雲樓」是北京最早的高端魯菜酒樓,歷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間,在京城名噪一時,也是後來著名的「京城八大樓」的鼻祖。在原址上重建重張的「慶雲樓」修舊如舊,恢復到原本的舊貌,處處細節都承載著近兩百年的厚重與滄桑。二樓的景致最值得一提,前海的湖光美景盡收眼底,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也在「隔壁」,鐘鼓樓轉頭可望,老北京胡同的錯落景象近在咫尺……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與家人一起嘗菜品酒享春光,好不美哉!「慶雲樓」的魯菜是敢號稱京城第一的,現任行政總廚來自「仿膳飯莊」,精通烹飪傳統經典魯菜和宮廷菜,廚藝精湛毋庸置疑。糟溜魚片是魯菜裡的經典,用20年以上的陳年黃酒發酵後,用上好的鱸魚去骨、開片入鍋炒制而成,魚片潔白滑嫩,糟味醇厚。罈子肉選取豐腴的五花肉,色澤紅潤,肉爛不膩,由於在烹製過程中加入了慄子、白靈菇、冬筍、鵪鶉蛋等獨家輔料,使得肉料更顯香醇,湯汁也更加濃稠鮮香。
地址:西城區什剎海前海東沿22號
No.3 粵菜系
利苑酒家
粵系最正味
1981年在香港首創XO醬和20多年前在新加坡推出的楊枝甘露早已是利苑的經典。坐於窗邊,首選花雕蒸阿拉斯加蟹,生鮮伴著酒香自然是一個美字了得,再炒個唐生菜,還要加壺清香桂花才算圓滿。當然也少不了鮑汁蒸鳳爪,一吮就脫骨的感覺實在美妙。還有那火燒三層肉,皮又焦又脆,入口即化,肥肉晶瑩剔透,油而不膩,瘦肉不幹不老,清清楚楚的皮脂肉三層,蘸著爽口的黃芥末,多層混合的口感讓味蕾大為滿足。不能不提的要數乳鴨了,皮真的很脆,比其他號稱脆皮鴨真的要脆,鴨肉嫩,雖然肉不太多,但是連骨頭也入味了。惘然間,不禁感嘆,這是置身於喧鬧的中環嗎?也許正宗老店的魅力就在於此,純正的味道自己會說話,在不經意間就住進了你心裡,形成了一種習慣,這就是美食家所嚮往的地方吧。
地址:東城區金寶街89號金寶大廈3樓
No.4 蘇菜系
同春園
蘇式韻味盡顯
當年的同春園老闆極會做生意,經常請一些當時的名角唱上幾個段子助興,因此平日裡同春園賓客絡繹不絕,生意紅火得很。據說,梅蘭芳的六十大壽就是在同春園辦的;肖長華先生收徒,也是在這兒設宴慶賀;而譚富英,每到長安大戲院演出,一定會到同春園吃飯……此外,許多社會名流也都是到了同春園便即「聞香下馬,知味停車」。
松鼠桂魚是同春園創店八十載的鎮店名菜之首,數十年來從未失寵。獨到之處先是口味,屬糖醋口,甜中微帶酸,質地外松酥而裡鮮嫩。此外,造型更絕,刀工錯落有致,火候適度,成菜「豎伏盤中」,活像個俯首緩行的松鼠。曾幾何時,多少文人雅士慕「魚」而來,其中齊白石老先生就是最好這口的座上常客。
此外,同春園烹鱔魚也是早有口碑。所用鱔魚非活不宰,非鮮不烹。選用鱔魚的背部肉,用刀劃成兩寸長的段,輔以火腿絲、筍絲、香菜、胡椒一起炒,菜熟時裝盤,用勺子在盤中間做一窩兒,裡放蒜末,而後窩中澆熱油。菜上桌噼啪作響,而香氣滿桌。
地址:西城區新街口外大街甲14號十月大廈1樓
No.5 湘菜系
曲園酒樓
京城湘菜第一樓
北京的湘菜館子不下千家,這裡面做得好的也不在少數,但是若要真正來個論資排輩,曲園酒樓必須是這個——此時豎起大拇指。
到了曲園,必須一嘗這裡的剁椒魚頭。曲園的剁椒魚頭有「兩絕」,一絕是把控得當的火候使得魚肉細嫩滑口,配以湖南當地上等剁椒,適度的微辣將魚頭的鮮美表現得非常到位;二絕是在烹飪中用了兩遍湖南山林中特產的茶油,再配點兒秘制的豉汁,那口味,別提多美!酸辣肚尖也是曲園的名菜,豬肚中最金貴的肚尖,花刀切成穗狀,用湖南鮮辣椒配以曲園特製的泡菜炒制而成。這道菜對火候的要求極高,過火發艮,欠火不熱,講究斷生即好,吃的就是個脆靈勁兒——非有一二十年功力的大廚,真難做得出來!再有就是髮絲百葉了,湖南名菜紅燒牛蹄筋、燴牛腦髓和髮絲百葉被譽為「牛中三傑」,而髮絲百葉則是三傑中的佼佼者。百葉切絲急火爆炒,爽脆、鮮香,吃起來過的就是個嘴癮!
地址:西城區展覽館路48號
No.6 浙菜系
孔乙己酒樓
來一碗茴香豆
來到孔乙己酒家,第一個想點的就是茴香豆,尋找文中的味道。東明胡同裡的這家店,就在什剎海邊上的一幢灰色中式小樓裡。餐廳家什古色古香,配有江南產的藍印花桌布和坐墊,竹筷和蘭花磁餐具,也都是江南才有。黃牆上可見字畫,蘭花和菊花養在蘭花瓷花盆中,飾有飛天的紹興花雕黃酒罈和各種瓷器擺在條案上,條案上方是一幅國畫,畫的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站在鹹亨酒店外就著茴香豆喝紹興黃酒。聽名字就知道,孔乙己是一處地道的浙江菜館,以淡水魚蝦河鮮及家禽、豆類為烹調主料,注重香酥綿糯、原湯原汁、輕油忌辣,細緻而清淡,韻味十足。這裡的紹興菜非常出名,最出名的要數油醬毛蟹。要將處理乾淨的毛蟹在蟹身上蘸上少許鹽,順便在麵粉碗裡按一下,以免蟹黃流失,再放入鍋內,放一把碧綠生青的毛豆,加紹酒、醬油、糖及適量水燒至蟹熟,稠濃湯汁著芡,淋油出鍋即成,色澤醬紅,香肥鮮美,讓人齒頰留香。此外還有筍乾菜、梅乾菜燜肉、油炸臭豆腐等江南美食。紹興黃酒也是眾人必點,抿一口,香氣四溢,再就上幾顆煮得軟糯的茴香豆,望著窗外什剎海的風景,這種微醺的感覺真是讓人愜意不已。
地址:西城區德勝門內大街東明胡同甲2號
No.7 徽菜系
徽商故裡
北京徽菜旗艦
據統計,目前北京的徽菜館子大概有百家左右,雖然沒有數得上年頭兒的老字號,但也確實不乏出品地道的傑出代表,其中尤以徽商故裡最受安徽老鄉青睞。
做徽菜怎能少得了臭鱖魚!臭鱖魚按照徽州人的叫法是「桶鮮魚」:魚販將鱖魚用木桶裝魚挑到徽州出售,原本為了魚不腐爛變質而用鹽灑魚身上保鮮,誰料不經意間竟成就了一道「聞著臭,吃著香」的經典美味。臭鱖魚一般都是整條燒,徽商故裡則採取了切塊燒的做法,容器也改成了石鍋。因為他們用的鱖魚都是三四斤重的,整條燒難以入味,切塊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而石鍋的保溫功能則讓魚的香味在長時間內得以保證。
地址: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2號(近朝陽門內大街)
No.8 閩菜系
八閩食府
北京的閩南之鄉
說起閩南菜,不得不提的便是這佛跳牆,傳承的老味道是這裡的特點。草菇的點睛,使得名貴中有了一絲清香;當然少不了紹興花雕酒的融入,從小份量的精緻,演變到如今的虎頭大鍋,為的就是將佛跳牆的文化普及到大眾間,讓百姓也知道這人間美味的樂趣。荔枝肉也是閩系的經典菜品,澆汁的酸甜中有肉質的酥香,馬蹄的爽脆間有滿足的愉悅,若當年貴妃為那荔枝傾倒,誠然,今日,世人也該為榕城荔枝肉而迷醉吧。在閩菜中,肉燕堪稱名噪一時的美味,清清淡淡的底湯,突出了鯊魚肉丸的鮮美,幾滴白醋點綴其間,是回味無窮的香醇。那看似簡單的土筍凍,從安海直接空運過來,恐怕只有在這樣的閩菜老店才能吃到家鄉味兒吧。還有喜慶日子在閩南一定要吃的甜麻餈,芝麻花生的完美配合,使人不自禁地嘴角揚起。記得戚繼光收復臺灣時用以充飢的光餅嗎?烤制改為炸制,讓光餅更為酥軟,加以紅糟醃製的五花肉,惘然間回至故裡,樂哉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