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很肉麻的一首詩不是寫給戀人,而是寫給好兄弟?很多人都誤解了

2020-12-14 詩情話意

在詩詞的國度裡,我們總會遇到詩人詞人那些年刻骨銘心的愛情,那是李商隱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李之儀的「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也是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也許還會有人想到王維的那首關於紅豆的《相思》,很多人都會十分肯定這首詩是作者寫給戀人的,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這首讀來充滿戀愛味道的詩,竟是寫給好兄弟的?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其實這首詩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作《江上贈李龜年》,這個題目中的名字是不是聽來比較耳熟呢?沒錯,這位李龜年先生便正是「詩聖」筆下《江南逢李龜年》中的李龜年。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樣看來,這位本身是音樂家的李龜年先生在詩壇也算得上是位「明星」人物了,居然能夠使得兩位詩壇大佬為他寫詩。

詩中「紅豆生南國」表明他也是在江南遇見的李龜年,而在此之前,據說王維還去了江陰顧山,並且見到了長在當地的那棵很有名的紅棗樹,於是便有感而發寫了首《相思》贈予好友李龜年。

紅豆產於南方,因一段悽美的愛情傳說,被人們稱之為「相思子」,在唐詩中,詩人常用此表相思之意,這種「相思」不局限於男女之情,在朋友之間也是同樣適用的,以表對朋友的思念,例如蘇李詩中的「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首句點明紅豆的生產地以及李龜年的所在之地,第二句便輕聲一問: 不知那棵紅豆樹每年能長出多少新枝來呢?這種設問的句式使得語氣更加親切,與王維《雜詩》中「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將思鄉之情寄托在故鄉舊宅窗邊的梅花上,而將思念友人之情寄托在了紅豆上。

第三句寫作者希望好友李龜年能多多採擷,其意在於好友看到紅豆,就相當於看見自己一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第四句便補充解釋道: 「此物最相思」,仿佛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讓人忘不了,一個「最」洗意味深長,道不盡這「相思」之意。

這首詩用樸實無華的言語,抒發出道不盡的情思,在當時是一首「流行歌曲」,也作為一首千古絕唱流傳至今,而人們似乎更願意將此詩用於表達愛情中的刻骨相思,以表真心。

回望歷史長河,有道不盡的相思,也有寫不完的紅豆,那是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陳允平的「相思葉底尋紅豆」,也是牛希濟的「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一顆顆紅豆化作佳人的滴滴淚珠,匯成一片相思的汪洋,淹沒了所有,只剩讓人窒息,卻又讓人上癮的相思。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都只願我們借著紅豆的那份相思,能夠「千裡共嬋娟」。

相關焦點

  • 這首詩王維很容易被誤讀,很多人把他看作是一首愛情詩
    王維中的《相思》非常親切,已被列入小學課本,他已經成為一個熟悉的唐詩,然而很多人會認為這首詩是描寫愛情的,而表達的對象是情人,詩人只不過是訴說相思的苦澀。如果你用這種方式讀這首詩,那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這不是愛情詩,而是一首有另一個名字《江上贈李龜年》的典型友誼詩,所以他不是關於愛情,而是關於友誼。李龜年是唐代著名的音樂家,與的流行歌手相似,他在音樂方面有著傑出的才華,他們演唱的歌曲在當時非常流行。早年,王維和他形成了一個很深的友誼,經常在一起談論音樂。
  • 徐志摩的一首經典情詩,多次入選課本,老師卻不願提是寫給誰的
    愛情在人們看來一直都很美好,但是有很多人用「忠貞」去形容一段美好的愛情,其實這不符合現實。不論是古代、還是今朝,大家會發現一段感情難以匹配「忠貞」這樣的形容詞。因為有太多人的愛情,經不起「忠貞」的考驗。就像徐志摩,人們一提到徐志摩的時候,就會覺得徐志摩最愛的女人應該是林徽因。
  •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思鄉懷人,自然也就成了我國古典詩詞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如唐代詩人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表達的便是家國之愁、懷鄉之思。再如宋代詞人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表達的則是骨肉親情之念。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雖然不同作者的閱歷和心境不同,所表達出來的情思也不同,但是這些詩詞作品無疑都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 被誤解千年的王維:紅豆詩不是表白玉真公主,也不是贈給李龜年的
    4年前,王維曾遊學京師,因思念家鄉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崔小妹取出一副錦帕,帕上刺著的正是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的原文沒有變,但王維知道,從此自己不再是一個人了。無論他在天涯海角,還是廟堂江湖,都有一個人永遠牽掛著他,不離不棄。人的一生,最難得的是遇到一個貼心的紅顏知己。
  • 這些經典詩詞情話,竟然都是寫給單身狗的!
    但真相是這句詩確實是在歌頌愛情,但鴛鴦是「出軌成性」的動物,繁殖期過後,雄鴛鴦會另尋配偶,這不是妥妥的渣男嗎?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很多人引用這首詩詞來表達對愛情的忠誠,說明自己非ta莫屬、愛不另與,但實際上這句出自於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是元稹寫給已故妻子韋叢的一首悼亡詞。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懂
    一、絕句《畫》相信很多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對這首《畫》印象特別深刻,即便是沒有刻意研讀過的人,想來也不會忘記如此琅琅上口的一首絕句:「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如此簡單一首詩,嵌入了「遠」「近」「去」「來」等字,讓這首詩變得極易背誦。
  • 假如古代詩人發朋友圈,看到王維寫的詩,你驚豔了嗎?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唐代 ·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什麼意思?當年在岐王宅裡,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聽到你的歌唱。現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再次遇見了你杜甫發到朋友圈的這首詩是遇見老朋友李龜年的時候為他所寫,當王維與李白看見這首詩的時候,兩個人分別在朋友圈各自回了一首詩。
  •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送別詩看王維有多克制,就有多深情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王維是一個三觀很正,道德上非常自律的人。不管是對父母兄弟、大唐王朝、還是朋友妻兒都是有情有義,至真至純。別說是在古代,就算是放到現在,也絕對是一個稀有的五好男人。在王維流傳下來的四百餘首詩中,其中送別詩就有八十來首,佔了將近五分之一,其中不少都是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看起來他不是在送人,就是在送人的路上。每次送完人之後,我們都似乎能看到一個獨自在風中佇立良久,悵然若失的詩人,久久不願歸去。就像他在《齊州送祖三》說的:「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
  • 白居易最深情的3首詩,以為是愛情,卻是寫給一名男子
    這些從全詩中脫離的句子,便很容易被誤用,尤其一些深情的句子,如「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本是王維寫給好友李龜年的,便被人誤用作愛情詩。無獨有偶,白居易也留下了許多深情的名句,其中許多都是寫給他「如膠似漆」的好友元稹的,卻因為太過深情,而被誤以為是愛情詩句。今天便分享給大家3首,不是愛情,勝似愛情。
  • 詩佛王維的一首詩,短短幾句,包含人生的4境,迷茫時值得一讀
    關於顏值高這一點,在《新唐書》中告訴我們了,王維儀表堂堂、並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謂是大唐好男人!關於詩佛這一名號的由來,顧名思義就是他寫詩的風格比較「佛」。蘇軾評價他寫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給人一種意境之美。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食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小學教材上有王維的一首詩,名叫《畫》,是一首很美的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都會背但卻不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 「詩佛」王維的禪意人生
    但他卻沒有離開,而是繼續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並且有討好李林甫的嫌疑,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後世有人質疑王維的人品不夠好,竟然和李林甫之流同朝共事,但是仔細想想,當奸臣當道時,連皇帝都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改變時局,何況其他人,對王維求全責備其實是有失公允的。
  • 《相思》王維
    可能有朋友聽到我們在最美情詩的系列裡講王維的這首《相思》,會提出異議,說:「哎呀,這不是寫愛情的呀!這首詩是寫給友人的啊。」不錯,王維的這首詩還有兩個題目,一個叫《相思子》。「相思子」就是紅豆,所以有時候民間會稱這首詩叫《紅豆》,這個和原題《相思》的區別不是很大,但它另外一個題目就很關鍵了,叫《江上贈李龜年》。
  • 李白的深情你不懂:李白寫給妻子和情人的5首詩
    事實上,李白是個深情的人。他寫給愛人的詩很少,卻句句深情款款,令人心動。第一首《贈內》,是李白寫給妻子的詩。此詩以調侃的口吻,化用東漢太常卿周澤的典故,自嘲自己天天爛醉如泥,還要夫人服侍,以戲謔之語安慰夫人。李白之妻是唐高宗時擔任過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李白在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巖修築了新居,其後不久他又漫遊各地去了。
  • 直男寫給「未來的老婆大人」的信
    你可不要覺得肉麻,我滿紙都是甜言蜜語,我要把之前都沒有機會說出來的情話通通講給你聽,你可要習慣呀! 親,我不得不告訴你,我的腰不太好,老疼,不過你放心不是因為腎虛,只不過是上天不想讓我承受多餘的重量而已,愛你需要多大的力量呢? 親愛的,我希望你知道我的眼睛看得很朦朧,不過不是因為近視,是我不喜歡世界太過明了罷了。
  • 白居易寫給元稹的詩
    零落桐葉雨,蕭條槿花風。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閒中。 這一年秋天,看到凋落的梧桐,滿目皆蕭瑟之景,而元稹已去,在長安再無心意相通之人,孤寂落寞之情油然而生。「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言簡意賅,卻富含哲理,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囂,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年齡越大,對友情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不是喜歡孤獨,只是不願意討好,而是更願意珍惜那唯一知心的朋友。
  • MV《你最美》:一首寫給最美稅務人的歌
    「一句諾言,稅務人迎著風雨來到你的身邊;一通連線 打開心扉將你我串聯......」跟著這首《你最美》一起感受稅務人的最美瞬間。一份真誠 是不忘初心堅守在前線 一張相片 不畏艱險紮根邊疆的那些年 一聲謝謝 是騎著單車往返過的日夜 一座豐碑 凝聚了智慧創新服務的汗水 擔當作為 牢記使命奮鬥的你最美 就讓我們唱起這首歌 一首沒有愛情的情歌
  • Beyond樂隊的《情人》是寫給誰的?真是寫給情人的?
    《情人》是Beyond寫給他們的告白。劉:《情人》的文字,並沒有很容易讓人明白其中意思。我要寫的其實是跨越中港兩地關係。朱:我覺得這與詩人鄭愁於新詩《水巷》異曲同工。詩中「四圍的青山太高了」,便是與《情人》同樣是通過寫分別異地的感情來談家國的。劉:《情人》不是寫單純的男女感情,而是想寫九十年代初一個香港人跟一個大陸人談戀愛的困難和阻隔。
  • 何當共剪西窗燭,李商隱的這首詩竟然不是寫給妻子的
    這首《夜雨寄北》,很多人覺得是李商隱寫給妻子的。「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好像很溫馨、很浪漫啊!但事實上很可能並不是寫給妻子的。當時李商隱在四川梓州工作。「巴山夜雨漲秋池」中的「巴山」,就是泛指東川梓州一帶的山。我們現在把四川統稱為蜀,其實四川西部、成都周圍,才叫「蜀」,這裡曾有古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