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腎經。
別 名:菟竹、鹿竹、重樓、雞頭參、白及黃精、玉竹黃精。
用法用量:內服:9-15克,鮮品30-60克,煎湯;或入丸、散;或熬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以酒、醋泡搽。
功效主治: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乾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
禁 忌:脾胃功能減退者慎用。
來 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黃精等的乾燥根莖。
【附方】
1. 黃精燉龜魚
原料:制黃精20克,烏龜1隻(500克),料酒、姜、蔥、鹽、味精、胡椒粉、雞油各適量。
製作:制黃精切片,烏龜宰殺後去頭、尾及內臟;姜拍松、蔥切段。將黃精、烏龜、料酒、姜、蔥同放入燉鍋內,加水適量,置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味精、胡椒粉、雞油即成。
用法:每日1次,每次吃龜肉100克,喝湯。
功效: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
適用:虛損寒熱、肺癆咯血、病後體虛食少、筋骨軟弱、風溼疼痛等。
2.黃精蒸雞
原料:黃精、黨參、山藥各30克,母雞1隻(重約1000克),生薑、川椒、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淨,剁成1寸見方的塊,放入沸水鍋燙3分鐘撈出,洗淨血沫,裝入鍋內,加入蔥、姜、鹽、川椒、味精,再加入黃精、黨參、山藥,蓋好鍋蓋,上籠蒸3小時即成。
用法:空腹分頓食用,吃雞喝湯。
功效:益氣補虛。
適用:體倦無力、精神疲憊、體力及智力下降者服食。
【另附】1.肺結核、病後體虛:黃精25-50克,水煎服或燉豬肉食。
2.脾胃虛弱、體倦無力:黃精、山藥、黨參各50克,蒸雞食。
3.胃熱口渴:黃精30克,山藥、熟地黃各25克,麥冬、天花粉各20克,水煎服。
4.肺結核咯血、白帶異常:鮮黃精根頭100克,冰糖50克,開水燉服。
5.蟯蟲病:黃精40克,加冰糖50克,燉服。
6.小兒下肢痿軟:黃精、冬蜜各50克,開水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