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發展及經典的形制,小配飾添彩漢服,放到現在依然驚豔時光

2020-12-11 GD真的可以

隨著復古風的熱潮,漢服也漸漸的流行起來,尤其是在夏季,在外逛街時,我們經常能在街上看到穿著漢服的小姐姐小哥哥,雖然大家還沒有習以為常,但是不再想以前那麼排斥,覺得穿漢服就是奇裝異服,覺得這是一種博關注的行為,而是更多地轉為羨慕。

尤其這幾年,不少設計師的作品都添加了復古元素,更為漢服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各種以「國風」「古風」為名的類漢服設計迅速走俏,深刻影響著社會審美與流行趨勢。

漢服名稱及起源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總的來說就是指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因為漢代的前身是華夏族,故而整個漢族的傳統服飾可以溯源至周代,經過秦朝的發展,到了漢代逐漸臻於成熟。

各個時期的漢服形制及發展

不同的歷史時期漢服的形制不同,漢服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裡斯國的體現。

1、西漢式 曲裾長襦

2、西漢式 直裾長襦

3、西漢式 衣

4、西漢式 裙

5、秦漢晉式 曲領

6、晉式 衫

7、漢晉式 裙襦

8、漢晉式 半袖裙襦

9、晉式 裙襦

10、魏晉式 間裙

11、晉式 半袖裙襦蔽膝

12、南北朝-唐 裙襦大袖

13、南北朝-唐 袴褶裲襠

14、初唐式 裙衫

15、唐式 背子

16、唐式 披襖

17、唐式 半臂襦裙

18、唐式 長袖

19、盛唐式 圓領袍

20、唐式 女服男裝

21、北宋式 衫襖

22、北宋式 長衫襖

23、北宋式 背心

24、南宋式 背心

25、宋式 交窬裙

27、宋式 衫襖

28、宋式 大袖衫

29、宋式 百迭裙

30、宋式 三襉裙

31、宋式 圓領袍

32、宋式明式 深衣

33、明初式 直領對襟衫襖+馬面裙

34、明初式 圓領長襖與女袍

35、明初式 披風

36、明初式 比甲

37、明制 鞠衣

38、明制 大衫霞披

39、明制中後期 皇后吉服

40、明式 滿褶裙

漢服的混搭

隨著漢服的發展不斷前進,人人對於服裝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不再拘泥於漢服的形制形制必須是符合中國傳統的,顏色必須是正的。

漢服可以與JK,可以與洛麗塔混搭,甚至在不同的服裝都均有借鑑漢服的元素,而漢服在發展中也不斷借鑑著其他服飾的優點。

漢服的日常化

通過變化面料和配色花紋,達到接近洋裝歐式風格,或者現代時尚風格的目的,與時尚接軌是漢服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漢服日常化的路線之一。

穿漢服注重配飾及髮型的細節造型

女子漢服,除了必要的主角單品之外,還有很多配飾可供選擇,起到畫龍點睛,添色增彩的作用。

1、髮簪

髮簪是古代漢族婦女用來固定和裝飾頭髮的一種首飾,是那個時代穿漢服常見的搭配,它的形狀類似於一根長針,樣式以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居多,因為這些款式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因此也十分百搭。

髮簪成為穿漢服人們必備的首飾,在哪個季節也非常的流行,別看這小小的一個髮簪,在古裝劇中,我們總是能被它點綴出的精緻效果所折服。

髮簪的使用方法非常的多,今天我們就選擇一種作為例子,首先先把頭髮挽起來,紮成馬尾,然後將頭髮卷緊,向左繞,目的是盤成一個圓,最後將發尾塞進盤好的髻中,用髮簪挑起一絡頭髮,將髮簪插進頭髮內的皮筋裡,這樣就好了,也可將髮簪另一端插出來,記得要壓一絡頭髮在下面,這樣盤得更緊。

2、髮帶

髮帶從古代到現在,一直在流傳,並沒有被歷史的潮流而埋沒,因此是十分具有實用性,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佩戴,甚至是明星們在走T臺、首映禮的時候,都會選擇一條髮帶為優雅、性感的長髮賦予了一絲活力,增添了一分俏皮。

有些穿漢服的妹子,不願意佩戴沉重的配飾,那麼搭配上一條髮帶也是很好的選擇,它的總體風格講究的是又長又寬,顏色多種多樣,都十分的百搭,搭配上一條小小的髮帶,都會給人帶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3、團扇

團扇是中國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最早起源於中國,隨著時間慢慢演變出了幾種形狀:圓形團扇、花瓣形團扇、長方形團扇、芭蕉式團扇、桐葉式宮扇、橢圓形宮扇。團扇通常與漢服搭配使用,是一種與漢服搭配而不可缺少的裝飾品。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扇子都可以平添主人嫻雅文靜的儀態,也能體現出女性天真活潑的個性。

4、荷包

荷包是中華民族傳統服飾中,人們所隨身佩帶的一種裝零星物品的小包。在古代荷包寓意著愛情,繡一隻荷包送給自己的情人,寄託了綿綿無盡的情意,隨著現代快節奏的發展,很少有人會靜下心製作一些手工荷包,而隨著這幾年漢服的發展越來越好,使得的荷包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機率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有機會重溫荷包的古典與浪漫。

5、紙傘

油紙傘本身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用紙傘來搭配漢服,在燈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貴典雅。漢服+油紙傘,更是中國古典高雅美的標誌。

6、耳墜

就算不入「漢服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會買耳墜的吧。耳釘的造型,一方面不夠「古」,另一方面長發一披,就看不見了,所以耳墜就成了漢服娘首選的一種配飾。耳墜長長的造型非常吸引大家的目光,會使佩戴者整個人的面孔熠熠生輝,身形亭亭玉立。

漢服的耳飾跟現代的耳飾在做工上有很大的區別,無論是設計還是材質,相較於現代化的金屬風格,漢服的玉質感多一點,看起來更加的溫柔。不同的漢服搭配不同的設計款式,看起來都是十分的精緻美貌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款式還是可以搭配的,喜歡的小仙女也可以嘗試自己來做哦。

7、瓔珞

瓔珞,大家可以暫時簡單粗暴的認為是古代的項鍊。不過在製作上,更加精美,體積也比項鍊大很多。跟鈿一樣,市面上做得好的瓔珞必定是價錢昂貴的,那些聲稱物美價廉的瓔珞,請大家轉身走開,不要購買。

漢服一直是老祖宗拿來視為「國之顏面」的東西,在漫長的幾千年裡,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漢服真的很美,凝結了很多古人的智慧的對美的理解,才演化出如今成熟的漢服。如今漢服能發揚光大,不管是對現在的人還是古人來說都是一件喜事。

參考文獻:

1,梅雪無名《漢服入門穿搭手冊》

--本文完--

申明:文章內容我家有衣名曰漢原創首發。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範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漢服入門科普系列二,3分鐘快速了解漢服形制體系
    我決定根據自己的理解,參考百度漢服吧發布的當代漢服定義及體系框架2.0版,整理了一個現代常見漢服形制分類表。希望能幫助那些才開始接觸漢服或者剛入漢服坑的萌新同袍,讓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對現代漢服的形制分類有一個框架性的認識,以便於之後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更有針對性的學習。
  • 漢服的正確形制有哪些?帶你走進漢服的世界!
    現如今,漢服文化發展的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呢,大家在感嘆漢服的美麗的同時,是不是偶爾也會覺得對漢服的形制和種類感到有些不熟悉呢?如果不了解漢服的形制區別,在穿著漢服的時候可是可能會鬧笑話的呀! 那麼,正確的漢服形制有哪些呢?
  • 漢服形制 | 顧名思義的齊腰襦裙
    >都要有一套漢服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傳統禮儀 漢服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
  • 在眾多漢服形制中,哪種形制最能代表漢服文化?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講過了許多和漢服相關的內容了。但是呢,漢服的類別實在是太多了,還有許多漢服相關的類別,都還來不及和大家說到。比如在漢服的眾多形制裡面,還有深衣這樣的一類形制。但是呢,關於深衣的知識,許多人都是不太清楚的。
  • 年輕人第一套漢服怎麼選?入圈漢服最強攻略
    漢服文化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在杭州、西安、成都定期舉辦的漢服節,太古裡的街頭穿著古青衫油紙傘拍照的小姐姐,時裝周上驚豔國際的漢服女性,無一不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久久停駐。了解漢服的形制漢服的形制也就是其形狀款式。不同年代風行不同的漢服形制,不過,只有那些繁華的年代才會被記住。比如晉代經濟重心南移,手工業農業十分發達,江南一片繁華風流,晉制漢服多以上襦破裙為主,腰間一塊腰襴承接,飄逸瀟灑、端莊大氣;
  • 漢服形制——襖裙
    早期漢服上衣多稱為「 襦」, 魏晉以後也稱作「 襖」、「 衫」。       而現在一般認為, 上衣較長並遮住裙腰便為襖裙, 而需要把衣服塞到裙腰內的為襦裙, 但兩者都屬於襦裙體系。明代馬面裙由宋代的馬面裙發展而來,按群門可有寬裙門和窄裙門兩類。如明代武進王洛墓的馬面裙便有兩種裙門數據,一種馬面寬13~18釐米,一種寬31釐米左右。有明一代對於裙子的劃分更多是基於裙子本身的工藝和裝飾。如挑線、織金、泥銀等。
  • 這種形制的漢服看起來很像圍裙,被漢服圈嫌棄,路人看了卻很喜歡
    最近就有一種被漢服圈嫌棄已久,被稱為「圍裙」的漢服在路人之中爆火,正是因為「圍裙」漢服的形制足夠獨特和新奇。不過,「圍裙」漢服被漢服圈嫌棄也同樣是形制的原因,在很多人的眼光中看來,這樣的形制不倫不類,乃至於有些搞笑。
  • 改良漢服 | 漢服興起的「新風格」,你喜歡哪個?
    作為一個資深漢服控,小編平時很喜歡收集一些精美的傳統服飾。它們或廣袖飄飄或衣袂搖搖,穿著它們仿佛回到舊時光。飄逸靈動的衣袂,精緻典雅的妝造很難讓人不喜歡。對於十分鐘愛漢服,想躍躍欲試但又怕別人異樣眼光的集美們,小編強烈推薦改良漢服!
  • 【漢服知識】男裝漢服也太颯了,每種形制都要擁有
    本期文章參考有B戰UP想大少的漢服科普視頻。幾天前,某位男同學問我男生穿漢服會不會不好看,甚至被誤會很「娘」?。今日便來講講男裝漢服有哪些,保證看完忍不住讚嘆「好帥,我可以!」。不過主要講形制科普,至于帥哥的漢服美圖大家可以網上搜索「漢服 男 模特」等關鍵字。好了,我們開始正文。
  • 漢服形制這麼多你分得清嗎?五分鐘帶你認清漢服形制,小白變大神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最近幾年漢服格外流行,經過許多人堅持不懈的宣傳,喜歡的漢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漢服體系更是十分複雜,各種形制非常多,你能分得清嗎?
  • 漢服形制普及!小萌新快來看!
    新入坑的小萌新,還不知道漢服的形制是什麼嗎?當時的我也是各種翻閱網站,APP查詢關於形制的資料,現在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吧!第一種:上下分裁式襦裙穿上飄飄欲仙,仙氣十足,是最受廣大同袍們喜愛的一種漢服形制,當然我也不例外。齊胸襦裙。是隋唐五代時期特有的一種服裝,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一種。因其裙子束於胸部以上的位置,被稱為齊胸襦裙。衣服構造是一個長袖,一個束於胸部以上的裙子,還可加上一個匹帛。
  • 漢服形制———圓領袍發展史
    唐風圓領袍是現代漢服的一種流行款式,由於其窄袖,雙側開衩,成為同袍們的日常便裝。男生穿起唐風圓領袍帥氣難擋,女生穿起唐風圓領袍也英姿颯爽。那圓領袍這種漢服形制的歷史淵源又如何呢?它隨後的歷史演變以及在整個漢字文化圈的擴散又如何呢?圓領袍起源圓領袍至少在漢朝初年,就出現了這種漢衣冠形制。
  • 這麼大氣的漢服誰不愛,不同形制的華麗款漢服,帶給你貴婦的體驗
    在漢服復興剛剛開始的時候,關於漢服的活動少之又少,漸漸地每年十月份的西塘文化周出現了,再後來花朝節,漢服日,禮樂大會,各種漢服相關的活動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了出來。很多人在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風格比較華麗端莊的漢服,畢竟是這麼重要的場合。
  • 評「漢服熱」與漢服復興:莫把漢服小眾化、符號化、飯圈化!
    從功能上來講,有禮服、常服、戎裝等;從形制上講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糯裙"制等,又因其形制多種多樣,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款式,所以種類多樣。今天的漢服熱活動中,愛好者們主要穿的是直禍、曲禍深衣、橘裙等,在祭的場合也穿玄端,取消、淡化等級制度和朝代的印記,強調漢服形制的基本特點,注重漢服作為傳統的文化符號的含義。
  • 這些形制「存疑」的漢服,幾乎人手一件,來看看你踩雷了嗎?
    對於一部分喜歡漢服的人來說,買漢服的時候,漢服形制是否正確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考察點,對於一套衣服來說如果形制不正確的話,那麼這套衣服就不能稱為漢服。不過漢服形制非常多,有的形制離現代比較久遠,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存疑的形制,現在比較常見的有坦領漢服,兩片式下裙唐制大袖衫等等,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買過那些存疑的形制呢?
  • 漢服——坦領,你知道它的正確形制嗎?
    現如今,隨著漢服文化的不斷發展,大家對漢服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一般會選擇什麼樣的漢服款式呢?是清新素雅的宋制漢服,還是端莊大氣的明制漢服?亦或是富貴華麗的唐制漢服? 大家在穿著唐制漢服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坦領這樣一個類別的服飾呢?
  • 漢服:劍網3聯名款漢服,可以做婚服的漢服,這也太驚豔了
    劍網3聯名款漢服,可以做婚服的漢服,這也太驚豔了 重回漢唐和劍網3聯名嬿婉同心出了漢服,這是可以當婚服穿的漢服,如果你想辦一場古典的漢式婚禮,婚禮上就可以選擇美美的紅色漢服,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 漢服形制文化知識(男裝篇)
    可愛の小編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漢服形制的知識啦!上次說了女裝。今天就輪到男裝啦!!短褐:用獸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著。屬於漢服的一種,又稱「豎褐」、「褐」,以勞作方便為目的的便服。與常服和禮服相區別。特徵: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男裝,上衣長度一般在臀部和膝蓋上下。
  • 當漢服與lolita相融合,本以為會奇怪,沒想到效果如此驚豔
    本來以為這樣穿會很奇怪,沒想到效果竟然如此驚豔。很多小夥伴說漢洋折衷就是用漢服去搭配一些歐美的配飾,這可能是這種風格剛剛出現的時候,大家所採用的做法。但是並不是說它的定義就是如此,就算是用一半的漢服和一半的歐洲元素風格衣服去搭配也是完全可以的。總之它就是西方風格和東方風格的一種融合,並沒有具體的搭配要求。
  • 唐制漢服、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沒想到明制的居然這麼貴?
    很多人剛入漢服圈,都是因為漢服的美,而在對漢服的衣服穿戴方面有一定了解後,就會更想深入的去了解漢服的文化。漢服形制這不,就有朋友來問子曰了:「漢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形制,這些大概我都了解了,但是還想深入點了解相關的文化」,於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華夏衣冠,今天子曰就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唐制漢服、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看看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