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變「網紅地」,嘉興推進商品市場「五化」提升改造

2020-12-1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嘉合

功能越來越齊全的新型農貿市場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從老舊的大棚市場到今天的「五化」市場,嘉興為老百姓打造了一個休閒、舒適、溫馨的購物環境,賦予這個城市親民為民的現代化高品質功能。日前,嘉興市商品市場「五化」提升改造轉段現場會順利召開,總結推廣全市第一批商品市場「五化」提升改造工作經驗,推動下二批提升改造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農貿市場通過改造提升,彰顯更多的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元素,煥發出「網紅點」「打卡地」的全新生命力。老百姓不但有了江南韻的菜市場,更有了一個聊家長裡短、談海闊天空的幸福鄰裡空間。今年以來,嘉興市累計投入1.5億元,共改造提升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為一體的「五化」市場25家,超額完成省裡下達的19家的年度目標任務,在全省名列前茅。

「此次提升改造行動,給嘉興本地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按下了快進鍵,給農貿行業的發展打了一針助燃劑。」南湖區市場局監督管理局局長宋曉平說。位於南湖區的楊柳灣幸福裡菜市場在改造提升後,成功創建了全省首批 「五化」市場。

如今,該「小小菜市場」成了「網紅」,不僅彰顯了江南水鄉風貌和南湖首善之區的良好形象,市場也有更濃的「煙火味」,也讓市民有了滿滿的幸福感。楊柳灣幸福裡菜市場的智慧化吸引央視《智能中國》對其進行拍攝專題片。央視4套《遠方的家》欄目組拍攝《嘉興的運河故事》,也對楊柳灣幸福裡菜市場古色古韻建築風格、開放共享人性化設施以及智慧暖心管理舉措進行報導。

接下來,嘉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不遺餘力,按照省局「五化」市場轉段會議精神,抓「重點」,破「難點」,補「盲點」,強化 「一場一清單」「亮標亮表亮進度」,做到有序推進、全面完成。在強化第二批商品市場「五化」改造推進的同時,要抓好第一批「五化」市場「回頭看」,嚴格杜絕返潮、溜坡現象,為建黨百年添彩。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市局召開全市商品市場「五化」提升轉段推進會
    為更好總結推廣全市第一批商品市場「五化」提升改造工作經驗,推動全市第二批商品市場「五化」提升改造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市局於12月11日上午在南湖區召開全市商品市場「五化」提升轉段推進會。省局市場合同處江文泉副處長、市局李泉明局長、周海峰總工程師、各縣(市、區)(分局)分管領導、市場科主要負責人、全市第二批「五化」提升改造申報市場負責人和南湖區第一批「五化」市場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 嘉興:大麻智慧農貿市場,「五化」提升改造完工!
    項目名稱:嘉興大麻集貿市場項目地址:嘉興市桐鄉市西橋路與麻溪路交叉路口項目時間:2021年1月項目服務方:築美科技服務內容:智能雙屏秤、大數據展示屏、觸摸查詢屏等軟硬體市場簡介及完成介紹:農貿市場作為最接地氣的民生場所
  • 提前7個月 超額13家 浙江省首批260家商品市場完成「五化」改造
    12月2日,記者從浙江省商品市場『五化』改造轉段動員會上獲悉,首批商品市場「五化」改造工作已提前7個月完成,實現商品市場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改造260家,超額完成13家,全省共投入資金10.7億元,涉及市場經營戶14.4萬戶,完成改造項目6486個,其中新增政務一體機211臺,AED設備212臺,首批改造的164家農貿市場的1194個監控全部接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數據駕駛艙
  • 紹興市24家市場高分通過全省第一批商品市場「五化」改造驗收
    在12月2日召開的全省商品市場「五化」改造轉段動員會上公布了第一批商品市場「五化」改造驗收市場名單,我市24家市場以高分全部通過,其中8家專業市場平均驗收得分97.3分,居全省各地市第三;16家農貿市場平均驗收得分97.1分,居全省各地市第一。
  • 便利、智慧、人性、特色、規範 浙江省260家商品市場完成改造
    12月2日,記者從浙江省商品市場『五化』改造轉段動員會上了解到,首批商品市場「五化」改造工作已提前7個月完成,實現商品市場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改造260家,超額完成13家,全省共投入資金10.7億元,涉及市場經營戶14.4萬戶,完成改造項目6486個,其中新增政務一體機211臺,AED設備212臺,首批改造的
  • 為什麼要重視農貿市場改造?改造後的農貿市場生命力又在哪?
    在農貿市場設計改造的行業內流行一句話,「全國農貿看浙江,浙江農貿看杭州」。浙江農貿市場「五化」改造現在進行得如火如荼,先來個「五化」改造的時間節點圖感受一下浙江農貿市場改造的效率吧。浙江省農貿市場「五化」改造時間表2020年7月: 「五化」改造方案發布浙江省在7月初發布了《浙江省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五化」提升行動方案》,本方案中指出以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五化」提升為目標作為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指導思想和主要方面。
  • 勇當「品質嘉興」大會戰「探路先鋒」
    接二連三創下徵收工作「嘉」紀錄,是南湖鐵軍切實扛起主城區首位擔當,全速全力打好「品質嘉興」大會戰的真實寫照。披星戴月徵收戰,以民為本舊改戰,多點開花提質戰……開年以來,南湖區各品質提升分戰場上亮點紛呈、捷報頻傳。統籌推進「史上數量之最」的徵收工作。
  • 「溯源電子秤」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
    乾淨明亮的環境,食品安全掃個碼就能追溯源頭的智慧農貿溯源管理……現如今,隨著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的推進,智慧菜市場讓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明顯提升。敞亮 買菜好似逛超市走進智慧市場,一臺醒目的市場查詢機映入眼帘,清晰展示了市場公告、商戶信息、檢測信息、蔬菜、海鮮、肉類、活禽、糧油等各類食品的菜價等。抬頭望去,一塊超大的大數據顯示屏顯示著市場各項實時大數據,遠看各類攤位上方都有醒目的種類標識,指引市民快速找到購物攤位。
  • 武漢菜市場最大規模改造完成 107家菜場「退場」318家「升級」
    一樓菜市場亮麗的霓虹廣告和擺放整潔的商品。據悉,納入武漢本輪改造的菜市場共有425家,107家菜市場因不符合城市規劃,或不具備改造條件關停轉向,這意味1/4的武漢菜市場「退場」,另外3/4的菜市場則提檔升級,全新歸來。武昌區沙湖邊市集由過去的宏祥路生鮮市場改造而成,從曾經的「髒、亂、差」變成了「網紅打卡地」。不僅配備了中央空調,各類菜品擺放有序,還可追溯產地。「90後」張妮說:「在這裡買菜讓人舒適、放心。」
  • 南京菜市場又上熱搜了,這些"網紅"菜場你逛過嗎
    現代快報訊這兩天,南京的一個菜市場成了網紅,穩居微博同城熱搜榜,吸引了近1400萬的閱讀量。這個菜市場正是過去的月苑農貿市場,今年年初剛剛完成改造升級,拋開了髒亂差的舊面貌,現在還有了一個新名字「月苑智慧菜場」。除了煥然一新的整潔環境,還推出了線上銷售、蔬菜盲盒服務,大受歡迎。
  • 疫情之下的反思,傳統菜市場是時候改造了!
    像華南海鮮市場這樣沒有統一的衛生標準,沒有適時有效的食品來源審核,沒有嚴格的銷售監管的農貿市場能引起一次疫情,亦可能引起第二次。而國內這樣的菜市場還大量存在。因此,傳統農貿市場的改造勢在必行。那麼,傳統菜市場該如何改造?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老舊菜場變身「網紅市集」 提檔...
    通過提檔升級,老舊菜場變成了網紅市集;在刷新顏值的同時,它們並沒有變得「高冷」——逛逛菜場 體味城市煙火氣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離我們越來越遠,阡陌交通之間的炊煙嫋嫋更是難見。
  • 「上海最美菜市場」不賣菜?小菜場越來越「網紅」,是噱頭,還是融合?
    近年來,上海各類「網紅菜場」不時闖入人們視野。這些新興的菜場顛覆了人們傳統印象中菜場一地汙水、飄散異味、討價還價聲不斷的形象,或裝飾時髦,或跨界經營,甫一開業便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打卡」。    喧囂之後,這些「網紅菜場」是否真能滿足市場需求,在不少人心中打上了一個問號。「我們對菜場的渴望,是對價廉物美、豐富多元的商品,以及人與人交流的嚮往。」蘇茜和很多市民都希望,作為民生需求之一的菜場,能通過創新和跨界發掘潛在消費需求,而不只是一時的噱頭。    走,去小菜場拍網紅照!
  • 嘉興農村家宴的產業化「藍海」正在走來
    近年來,以民生實事方式,強力推進農村家宴中心改造提升,培育規範鄉廚隊伍,嘉興率先探索形成了「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社會化參與、制度化落實、文明化倡導」的「五化一體」模式,走出了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控的新路徑。  規範前提下,農村家宴走入下半場。如何激活存量,由量變激發質變,引導農村家宴走上市場化、規範化道路?這樣的探索正在嘉興深入。
  • 家門口的市場變得更「聰明可愛」了
    ;260家市場配備了智慧數據大屏,商品價格、實時交易數據、主體信息等一目了然;多家市場還建立了便民服務站,急救醫藥箱、雨傘、充電寶等一應俱全。在昨天舉行的全省商品市場『五化』改造轉段動員會上,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11月底,全省首批商品市場「五化」改造工作提前7個月完成,共實現商品市場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改造260家,超額完成13家,260家商品市場第三季度實現交易總額2216億元,同比上升7.1%。
  • 站前路16號:從批發市場到網紅打卡地
    白馬市場的中庭廣場懸掛著一幅幅「做網紅達人 做網紅商家」的廣告海報,部分商鋪張貼著「歡迎直播」的A4紙小告示。越來越多購物攻略、網紅拍照攻略出現在小紅書、抖音快手,無不試圖勾起網友的購物、打卡欲。中國電商的最前沿業態,正在這個歷史悠久的批發市場裡悄然進行。「白馬市場的優勢在於供應鏈優勢,場內聚集了700+的優質品牌,有足夠多的產品滿足直播電商高需求。」
  • 又一「網紅」市集來啦!蘇州市姑蘇區西環農貿市場改造項目竣工
    昨天,姑蘇區又一重點實事項目——西環農貿市場改造項目順利竣工。這幾天,改造一新的西環市集迎來了不少提前來探班的經營戶和居民,「意外、高興、網紅,是這幾天聽到大家說得最多的幾個詞」,西環市集負責人介紹。文創助力顏值提升來到西環市集的入口,姑蘇生活氣息撲面而來。作為姑蘇區今年市場重點改造項目,西環市集整體改造設計融入唐寅和謝友蘇一古一今兩位著名書畫家的作品元素,以文創助力市集顏值提升。
  • 觀潮|「爆改菜市場」:在改與不改中留住城市「煙火氣」
    小小菜市場,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民生,是展示城市形象、反映民生福祉的重要窗口。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推進菜市場的改造升級,用一個時髦的詞來說,就是「爆改」菜市場。  真正的網紅是口碑  青翠的蔬菜、規整的肉鋪、講究的南北乾貨,傳統的修配鑰匙、修補衣服的老鋪子、新潮的咖啡館,人流如織的老主顧、橫飛的蘇州話,這是改造後蘇州網紅市集雙塔菜市場的日常,也是蘇州市井生活最生動的場景。  除蘇州以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許多菜市場「搖身一變」成為「網紅」,吸引不少年輕人「打卡」。
  • 標準化菜市場:打造「最強大腦」讓每個產品都有「身份證」
    多年來,商務部持續推進標準化菜市場的建設與管理,提倡綠色消費、保障消費安全,使得老百姓買菜、賣菜不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此舉不僅極大地改善了社區商業落後的局面,還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日前,為充分了解全國菜市場發展現狀,商務部印發了關於開展菜市場調查摸底的通知,以推動做好菜市場標準化改造,更好滿足居民便利消費、安全消費和品質消費的需求。
  • 精修「妝容」 嘉興塘匯街道提升「以人為本」的城市溫度
    日前,位於嘉興經開區長纖塘畔的永政路改造提升工程通過竣工驗收,一直以來居民反映強烈的路燈設施損壞、夜間照明缺失等安全隱患消除了,為下一步整個街道片區管理夯實了基礎。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塘匯街道緊緊圍繞嘉興經開區「城市品質提升大決戰」的工作要求,以現代化街區環境塑造為總目標,完善城區功能、基礎設施、生活服務設施等,全力打造品質街區、提升社區顏值,不僅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回應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