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嘉合
功能越來越齊全的新型農貿市場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從老舊的大棚市場到今天的「五化」市場,嘉興為老百姓打造了一個休閒、舒適、溫馨的購物環境,賦予這個城市親民為民的現代化高品質功能。日前,嘉興市商品市場「五化」提升改造轉段現場會順利召開,總結推廣全市第一批商品市場「五化」提升改造工作經驗,推動下二批提升改造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農貿市場通過改造提升,彰顯更多的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元素,煥發出「網紅點」「打卡地」的全新生命力。老百姓不但有了江南韻的菜市場,更有了一個聊家長裡短、談海闊天空的幸福鄰裡空間。今年以來,嘉興市累計投入1.5億元,共改造提升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為一體的「五化」市場25家,超額完成省裡下達的19家的年度目標任務,在全省名列前茅。
「此次提升改造行動,給嘉興本地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按下了快進鍵,給農貿行業的發展打了一針助燃劑。」南湖區市場局監督管理局局長宋曉平說。位於南湖區的楊柳灣幸福裡菜市場在改造提升後,成功創建了全省首批 「五化」市場。
如今,該「小小菜市場」成了「網紅」,不僅彰顯了江南水鄉風貌和南湖首善之區的良好形象,市場也有更濃的「煙火味」,也讓市民有了滿滿的幸福感。楊柳灣幸福裡菜市場的智慧化吸引央視《智能中國》對其進行拍攝專題片。央視4套《遠方的家》欄目組拍攝《嘉興的運河故事》,也對楊柳灣幸福裡菜市場古色古韻建築風格、開放共享人性化設施以及智慧暖心管理舉措進行報導。
接下來,嘉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不遺餘力,按照省局「五化」市場轉段會議精神,抓「重點」,破「難點」,補「盲點」,強化 「一場一清單」「亮標亮表亮進度」,做到有序推進、全面完成。在強化第二批商品市場「五化」改造推進的同時,要抓好第一批「五化」市場「回頭看」,嚴格杜絕返潮、溜坡現象,為建黨百年添彩。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