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定溫度和相對溼度條件下,保溼劑不斷從環境中吸收水分,潮解或者形成溶液。基於化妝品中不同保溼劑分子對水分子的作用力不同,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也略有差異。通過稱重法測試保溼劑的吸溼率可以表徵該成分的保溼功效。
保溼劑在一定時間吸收的水分重量佔該保溼劑重量的百分比,為此保溼劑在該時間內該相對溼度下的吸溼率。一般採用飽和硝酸鉀溶液維持94%的相對溼度。將塗抹有受試物的玻璃板置於簡易恆溼器的多孔隔板上,並保證隔板上下空氣的流通,放置一段時間後(2、4、6、8h)取出、稱重,計算吸溼率。
本方法適用於吸水性保溼原料或含有該類型保溼成分的保溼產品的吸溼率測定。油脂類保溼劑和水劑、乳液等含水量較高的產品不宜採用該方法。
1.2保溼性
保水率為在某一固定相對溼度的前提下,樣品放置不同時間後(樣品放置後的質量-樣品放置前的質量)/樣品放置前的質量*100%,反應產品隨時間的變化所呈現的吸溼性的大小。
不同保溼劑分子對水分子的作用力不同,保持水分的能力也略有差異。試驗常採用稱重法測試失水率表徵保溼劑的保水能力,從而表徵化妝品及其原料保持水分的能力大小。採用一定體積的飽和碳酸鉀溶液維持約43%的相對溼度。稱取一定量受試物溶液,均勻塗覆在貼有3M膠帶的玻璃板上,放置一段時間後(2、4、6、8h)稱量受試物的重量,計算失水率。失水率越大表示該保溼劑的保水性越差。失水率越小表示該保溼劑的保水性越強,長期保溼效果越好。
本方法適用於吸水性保溼原料或含有該類型保溼成分的保溼產品的失水率測定,油脂類保溼劑或含水量較低的膏霜類產品不宜採用該方法。
1.3吸溼穩定性
理想的保溼劑除了能在周圍環境中吸收水分,在一般溼度下保持水分外,還需要具備其吸收的水分隨著相對溼度變化較小的特點。當外界相對溼度變小時,如果保溼劑的吸收水分的能力變小將會導致皮膚乾燥。吸溼穩定性的測定一般稱取同質量的某一固定保溼劑,將其放置在不同相對溼度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後比較其各自的吸溼量。如果不同環境中的吸溼量變化不大,表明該保溼劑的吸溼穩定性好。
1.4皮脂分析
皮脂膜是由皮膚表面的皮脂與汗液和水乳化後在皮膚表面形成的乳化皮脂薄膜,覆蓋在皮膚和毛髮的表面。皮脂膜像一層無形的屏障影響皮膚的健康。皮脂膜可有效滋潤皮膚,使皮膚柔韌、潤滑、富有光澤、防止乾裂。另外,皮脂膜可防止皮膚水分過度蒸發、防止外界水分及其他物質大量進入,鎖住水分,阻止營養物質、保溼因子及水分的散失,使皮膚含水量保持正常,對皮膚鎖水功能起到重要的屏障功能。
皮膚表麵皮脂成分含量:甘油三酯約佔20-60%、蠟脂約佔23-29、角鯊烯約佔10-14、游離脂肪酸約佔5%-40%、膽固醇及膽固醇酯約佔1-5%。皮膚表面脂質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皮脂成分含量也是在一定範圍內變動。通常情況下,通過分析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含量及其比例,分析皮脂成分是否存在偏頗,可間接反應皮脂膜的健康狀態。
1.5天然保溼因子
(NaturalMoisturizingFactor,NMF)
NMF是存在於角質層內與水結合的一些低分子量物質的總稱,包括胺基酸、吡咯烷酮羧酸、乳酸、尿素、尿刊酸、離子碳水化合物、氨、多態、葡糖胺及其他未知物質,是一類皮膚自身存在的、具有吸水特性的小分子複合物。與皮膚水合作用密切相關的NMF中最具代表性的為PCA、UCA、Urea,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並保持水分不被散失。NMF作為一種低分子量水溶性的高效吸溼性分子化合物,能幫助角質細胞吸收水分,維持水合功能。
對NMF的定量測試常見的方法為:1.利用膠帶剝脫,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剝脫下的角質層細胞中UCA、PCA等成分進行分析,2.基於保溼的原理,從二維\三維細胞水平檢測與保溼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利用3D皮膚模型直接檢測皮膚角質層中PCA、UCA、Urea的含量變化,再利用相似相容原理,採用高效液相色譜對角質層PCA、UCA、Urea進行分離和檢測。
1.6皮膚屏障相關蛋白及其基因表達
人體正常的皮膚有兩方面的屏障功能:一方面抵禦外界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有害物質對皮膚的侵害,對酸、鹼、有機溶劑及物理性摩擦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對外界物質的吸收、內部物質的流失具有明顯的限制作用,可阻止體液外滲與化學物質的內滲,防止水分散失。皮膚屏障受損表觀上將會導致細胞連接鬆散、易脫落,細胞間緊密連接能力變弱,角質細胞表面TEWL升高,皮膚保水能力下降,皮膚變的敏感、脆弱。所以,皮膚屏障功能在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皮膚屏障功能主要依靠角質層的「磚牆結構」。角質層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和脂質緊密有序的排列。所以,對皮膚屏障功能的檢測可以通過測定相關蛋白的表達間接反應皮膚的水合力、保水力。與皮膚屏障直接相關的蛋白主要包含:角蛋白、絲聚合蛋白、外皮蛋白、兜甲蛋白、轉穀氨醯胺酶、緊密連接蛋白-1等。其檢測方法主要包含:定量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
(Quantitative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RT-PCR)、免疫細胞化(Immunocytochemistry,ICC)/免疫螢光(Immunofluorescence,IF)、免疫組化。
1.7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
皮膚固有的水合能力不僅由於角質細胞中NMF的存在,還依賴於皮膚內水分的運輸。AQPs是一類膜蛋白家族,可選擇性地轉運水和小分子溶質(如甘油)。
在人體皮膚中,AQP-3是AQPs家族表達最豐富的水通道蛋白亞型。其在表皮的表達量具有空間層次,主要表達於人表皮基底層,棘層、顆粒層,到角質層逐漸消失。AQP-3在基底膜帶的高表達,可以促使水,甘油及尿素的轉運,擔負著角質層甘油運輸的重要作用。AQP-3將內源性的甘油以及皮脂腺中的甘油三酯運輸進入表皮,使其直接或間接影響皮膚保溼功效。
通過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可以用螢光基團標記出表皮細胞表達的AQP3,螢光強度即對應了該蛋白的表達量,同時,通過定量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測定其mRNA的表達,從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皮膚轉運水分的能力。
2.1皮膚水分含量及其分布
皮膚水分含量的測試可以直接反應保溼產品的保溼效果。目前測試皮膚水分含量的方法主要有電化學法、光譜法。
電化學法測定水分含量多採用電容法、電阻法、電導法。主要儀器包括德國CK公司的CorneometerCM825、皮膚水分分布測試儀MoistureMapMM100、芬蘭的MoistureMeter、Biox公司的Epsilon介電成像系統、日的Skicon-200EX皮膚電導測試儀等。其中,採用電容法測定人體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含量是基於水和其他物質的介電常數差異顯著,按照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的不同,測得的皮膚的電容值不同,其參數可代表皮膚水分含量。
光譜法測定皮膚水分含量主要包括:拉曼共聚焦顯微鏡、近紅外光譜法(nearInfrared,NIR)、衰減全反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attenuatedTotalReflectionFlouriertransformedInfraredSpectroscopy)ATR-FTIR、共振頻率法(ResonanceFrequencymethod)。其中,應用較多的為拉曼共聚焦顯微鏡測定皮膚水分含量。共聚焦拉曼光譜是基於皮膚對光的拉曼散射得到光譜圖,通過檢測CH鍵(2800-3000cm-1)和OH鍵(3100-3700cm-1)的信號強度比例進而通過計算得到水分含量值。皮膚含水量越高,得到的譜圖中水分的吸收峰強度越強。其優勢是可實現在體、實時、無創測試,受試物不受其劑型限制、無需複雜的樣品預處理、可實現分子層面的逐層分析。同時,也可通過分析使用產品前後皮膚拉曼光譜的變化,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物質的經皮吸收情況。
2.2皮膚經皮水分散失
(TransepidermalWaterLoss,簡稱TEWL)
TEWL又稱透皮失水率,是指水分從真皮層經表皮層,在單位時間內流失水分的速度。TEWL對評估皮膚水分保護層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參數,在國際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皮膚生理和功能上的變化常導致皮膚屏障功能的損傷,同樣,皮膚屏障功能異常也常會導致皮膚出現生理及功能上的變化。例如:皮膚屏障受損表觀上將會導致細胞連接鬆散、易脫落,細胞間緊密連接能力變弱,角質細胞表面TEWL升高,皮膚保水能力下降,皮膚變得敏感、脆弱。TEWL是較常用的表徵皮膚水分散失的方法。皮膚屏障功能越好,TEWL的數值就越低,反之亦然。所以,評價化妝品或者化妝品原料對皮膚屏障功能的改善可以通過使用產品前後TEWL值的變化評估皮膚屏障功能。目前,檢測TEWL的儀器目前主要分為開放式探頭和封閉式探頭兩大類。分別為CK公司的皮膚水份流失測試儀TewameterTM300、Delfin公司的Vapometer和Biox公司的AquafluxAF200。
2.3皮膚鱗屑指數
皮膚缺水常導致皮膚表面鱗屑的產生。為將保溼後的效果通過科學的手段,可視、可觸、可感知的傳遞給消費者,我們常常採集皮膚鱗屑照片,通過分析皮膚鱗屑指數判斷產品的滋潤、保溼功效。常用的儀器為CK公司推出的皮膚顯微表面活性分析系統VisioscanVC98。Visioscan?VC98可以用來測試受試者使用產品後面部或其他區域的灰度參數以及SELS參數,反映皮膚的狀態(如皮膚光滑度、皺紋等)變化。其中,SEsc指標表示皮膚鱗屑指數,可表徵皮膚的滋潤程度。數值越小,角質層的鱗屑指數越小,皮膚越滋潤。
2.4角質層剝脫指數
當角質層表層細胞的橋粒消失,細胞間連接鬆動時,扁平的角質細胞就會呈鱗屑狀從皮膚表面脫落,形成皮屑,通過分析皮屑剝脫的速率和皮屑的形狀可以評估皮膚的乾燥程度和皮膚屏障的完整性。VisioscanVC98也可以用來進行角質細胞剝落的測試,分析得到的圖片參數Sesc可反映皮膚角質剝落程度,Sesc數值越小,說明皮膚角質層的剝落越小,皮膚屏障越好。
以上是為大家匯總的常用的保溼功效評價方法。目前國內對保溼功效常常採用行標QB/T4256-2011,選取24人~30人,採用電容法測定皮膚塗抹樣品後多個時間點的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另外,對保溼的功效評價,企業還可根據產品的作用機理,選擇體外、人體等試驗,更加直觀的反應產品的保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