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細胞培養肉」生產研發平臺: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獲兩千萬融資

2021-01-19 網易

2020-12-20 19:11:36 來源: 新華日報交匯點

舉報

  交匯點迅 12月20日上午,位於南京國家農高區的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000萬元融資,融資投資方為北京經緯創榮投資中心,本輪資金將用於開展細胞培養肉的開發及規模化生產,加速產品應用。

  

  今年1月,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南京國家農高區,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該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細胞培養肉」生產研發平臺。

  

  「細胞培養肉」就是通常所說的「人造肉」。隨著肉類消費量的快速增加,畜牧業帶來的資源環境等問題日益嚴峻。「人造肉」技術是一種潛在的具有解決傳統畜牧業問題新的肉類生產方式,將有效地解決肉品供求矛盾等問題,還能夠減少汙染和疫病發生。根據生命周期評估,「人造肉」可以減少7%-45%的能源消耗,降低78%-96%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99%的土地使用,減少82%-96%的用水量等。

  交匯點記者 朱泉 通訊員 金濤

  編輯: 管鵬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細胞培養肉生產研發平臺周子未來食品獲2000萬元融資
    12月22日消息,位於南京國家農高區的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000萬元融資,融資投資方為北京經緯創榮投資中心,本輪資金將用於開展細胞培養肉的開發及規模化生產,加速產品應用。
  • 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000萬元融資
    原標題: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000萬元融資   位於南京國家農高區的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
  • 周子未來食品獲得2000萬元融資
    原標題:周子未來食品獲得2000萬元融資   12月22日消息,位於南京國家農高區的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000萬元融資,融資投資方為北京經緯創榮投資中心
  • 人造肉頻獲資本青睞:「周子未來」獲2000萬元融資
    12月20日,位於南京國家農高區的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000萬元融資,融資投資方為北京經緯創榮投資中心,本輪資金將用於開展細胞培養肉的開發及規模化生產,加速產品應用。該公司是國內第一家「細胞培養肉」生產研發平臺。
  • 周子未來完成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經緯低調新聞】
    (以下簡稱周子未來)宣布獲得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周子未來作為國內第一家具有完備研發能力的細胞肉公司,擁有領先的技術和產業化布局,我們非常高興能夠支持公司,為中國細胞肉領域開創光明而嶄新的未來。」  周子未來是國內第一家專注細胞培養肉研發的科技公司,2019年12月20日在南京白馬農業高新技術園區成立。細胞培養肉是指用畜禽幹細胞經過體外培養生產出來的肉類,不需要經過動物養殖,直接用細胞培養而來。
  • 周子未來完成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經緯低調新聞】
    12月21日,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子未來)宣布獲得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 經緯中國合伙人左凌燁表示:「替代蛋白是一個改變人類蛋白質供給和生產方式的跨越,細胞培養肉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 我市「細胞培養肉」產業化進程加快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 通訊員 金濤) 昨天,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經緯創榮投資中心的籤約儀式上,周子未來食品獲經緯中國2000萬元投資, 用於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快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助力南京國家農高區未來食品產業創新技術集聚。
  • 頻獲資本青睞 人造肉市場真香嗎
    人造肉概念持續受到資本熱捧。12月21日,天眼查信息顯示,人造肉企業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子未來」)獲得2000萬元融資。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人造肉企業獲得融資。不過,在資本市場「吃香」的人造肉,卻面臨技術不成熟、尚無國家標準等問題,而這也成為人造肉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急需解決的新課題。
  • 提問2020:人造肉還會是風口嗎?
    國外的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和Impoosible Foods已經成功上市。 而在國內,今年5月,山東赫達成立子公司進軍人造肉市場;7月份,雪榕生物增資人造肉企業未食達;11月份,雙塔集團切入植物蛋白肉市場;近日周子未來食品科技也獲得經緯中國2000萬元投資。
  • 「人造肉」從科幻變成了現實:未來食品如何好吃又安全
    而細胞培養肉目前由於法律法規、技術和成本等問題,短期內很難實現面向市場。相對應的是,我國首次細胞培養肉試吃在本月才剛剛啟動。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帶領團隊使用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培養,得到重達50克的培養肉產品,其外表和真肉製品非常相似。「我們嘗試過蒸、煮、炸等方式,最終選取了蒸的方式。直接食用的味道和普通肉的體驗一致。」該團隊成員丁世傑說。
  • 全球首例「細胞培養肉」批准出售,人造肉離餐桌更近一步
    這是放入生物反應器的細胞生長和增殖生產含有脂肪和肌肉的肉,是世界上首例監管部門對細胞培養肉類的正式批准,不僅為該公司即將在新加坡小規模銷售鋪平道路,也讓人造肉距離全球消費者的餐桌都更進了一步。Eat Just表示,其培育的雞肉符合家禽肉的標準,微生物含量遠低於常規雞肉,而且清潔度更高,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
  • 植物肉真香嗎?有人半年融資三輪,有人撈一筆就走
    事實上,植物肉的商業價值絕不僅限於此,撬動資本入局的根本原因是未來動物蛋白的短缺以及人類本能無法抵制肉的誘惑。據統計,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國內針對植物基公司的投資事件多達21件,同比增長500%。在整個食品及保健品賽道佔比達10%左右。
  • 素肉、植物肉、人造肉、細胞肉,一起來了解蛋白變形記
    我們見證了跨國連鎖餐飲,以及國內龍頭餐飲企業對植物基產品的追捧和消費者的青睞——肯德基、必勝客、棒約翰、星巴克、德克士、吉祥餛飩、周黑鴨都相繼推出植物肉產品;麥德龍、盒馬鮮生、大潤發、蘇寧等商超也都開始零售植物肉。中國植物基市場從2019年起增速明顯,今年上半年增幅超過150%,且隨著健康綠色消費觀念趨勢的不斷深入,植物基市場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 專注生物製藥規模化合規生產的澳斯康獲4.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近日,澳斯康生物製藥(海門)有限公司(簡稱「澳斯康」)宣布完成了4.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籤約。本次融資由中金佳泰(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和金石投資領投,建銀國際、溫氏投資和上海華旭跟投。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無血清細胞培養基海門基地項目的建設和CDMO板塊的產能擴張。
  • 未來事務管理局獲A輪投資;蜜巢獲Pre-A輪融資
    社交蜜巢獲Pre-A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蜜巢是一家專注於社群經濟的新興網際網路公司,致力於去中心化產品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集閒散資源交易、活動組織、快消品買賣等為一體的社區交互平臺。教育Toddle獲種子輪融資,領投方為風投公司Matrix Partners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