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葉界,人們把綠茶比喻為不知愁滋味的輕狂少年,把紅茶比喻為豔光四射的俊俏舞娘,將烏龍茶比喻為風姿綽約的成熟貴婦,將鐵觀音比喻為剛毅果決的俠士。對於雲南普洱茶,人們稱之為「學富五車」的智者。在茶人的眼中,普洱茶是採天地之正氣,積歲月之磨練,得自然之造化始成的茶中聖品。
普洱茶主要產於我國雲南,按製作方法可分為生茶、熟茶,按外形可分為沱茶、餅茶、金瓜貢茶、磚茶等。我國生產普洱茶的歷史非常悠久,據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當時不叫普洱茶;唐朝時,普洱茶開始了大規模的種植生產,時稱普茶;至清朝時,普洱茶達到鼎盛時期並成為皇室貢茶,末代皇帝溥儀也曾說過皇宮裡「夏喝龍井,冬飲普洱」。2008年,普洱茶製作技藝(貢茶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說到普洱貢,這千年國飲不知育養了多少大國茶匠,他們世代傳承的是手藝,更是精愈求精的專業態度和敬業精神。對中華民族來說,工匠文化一脈相承,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偉大。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和把握了世界一個可觸摸的片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他們的故事。
在雲南省普洱市困鹿山下有一位60多歲的彝族老人,守著母親留下的百畝古茶園,不藉助任何機器,固執地依照古法做著他的普洱茶,這位老人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洱貢茶製作技藝傳承人李興昌。
李興昌 ,男,彝族,1954年生,普洱市寧洱縣寧洱鎮人。普洱貢茶製作技藝第八代傳人,自幼在父母的影響下,長期以家庭手工作坊的方式加工普洱茶。經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熟就了普洱貢茶製作工藝,把現代工藝融入傳統工藝。 2004年創建了第一個以普洱貢茶工藝生產茶產品的「普洱困鹿山茶場」( 2010年底更名為「寧洱困鹿山貢技茶場」)。至2012年的數年間,茶品多次榮獲國際國內茶業博覽會和中國名優茶競賽,多項金獎,銀獎和特等金獎。
多年來李興昌率弟子們分別參加第八屆中國普洱茶節貢茶開採儀式和普洱市民族文化藝術節,以及北京、雲南,天津、上海世博會,濟南等全國性展演活動,表演「普洱茶·貢茶製作技藝」。2009年12月23日,開辦了「普洱茶·貢茶製作技藝傳習所」為弘揚和宣傳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古今中外,有關普洱茶的保健養生的功能已有太多的記載,並且很多科研機構正在進行深入的研究,普洱茶是一款大眾飲品,也是當今社會最健康的飲品之一。那麼天天喝普洱茶有什麼好處呢?1、抗氧化、抗衰老2、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 3、減肥4、提高免疫性5、殺菌、抗病毒6、防輻射7、護理腸胃(熟茶相對較好)
2020年,一場慢性病毒悄然來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洱茶製作技藝傳承人李興昌大師在企業復工復產後,緊急組織生產一批,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各條戰線的逆行者們送上一杯暖心茶。因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多種維生素等多種的礦物元素,對疫後療愈有幫助,作為我們來說也想盡一份社會責任,表達一份心意。
李興昌大師自被評為非遺傳承人後,積極參加非遺活動以宣傳普洱茶文化,卻多次聽到「茶友反映,自己泡出的茶又苦又澀,喝不出感覺來。」李興昌總會笑著說,這些情況綜合下來,可能是因為投茶量過多、衝泡時間久、水溫較高等因素導致的。於是他建議茶友衝泡生普時可用90℃的水溫,熟普可以先用高水溫將其喚醒,再用90℃的水進行衝泡。而在大師看來,「最佳的喝茶溫度應該是40℃,這個溫度和人的體溫相近,喝起來比較適宜,也更容易喝出感覺來。」
而為滿足大眾物質文化需求,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因地制宜開展線上活動,為大家提供良好的欣賞機會!現珍藏於三五非遺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洱茶製作技藝代表性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李興昌大師作品敬請各位品鑑!其創作的普洱茶餅具有匠心獨運的創意之美 ,極具觀賞價值、收藏價值!注:作品數量有限!聯繫人:副館長王豔敏 聯繫方式:14784615988
2016年,老紅軍向守志上將百歲華誕。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王軍館長為了表達一位老兵對共和國將軍的崇敬之情,委託雲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洱茶的第八代傳承人李興昌大師,利用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珍藏的百位將軍書寫的福(壽),製作此「百福(百壽)茶」。以此茶為老首長祝壽,寓意深遠。
「百福百壽」茶以皇家貢茶普洱為原料,李興昌大師採用傳統皇家貢手工製作技藝製作而成, 向守志上將題寫的福(壽)位列中央,四周為99位將軍的福(壽),茶餅直徑80cm,總高1.5米,茶重18公斤。
百將百壽 正面 80cm,重18公斤 普洱茶
百將百壽 背面 80cm,重18公斤 普洱茶百將百壽」 皇家普洱貢茶 收藏證書百將百福 正面 80cm,重18公斤 普洱茶百將百福 背面 80cm,重18公斤 普洱茶
「百將百福」 皇家普洱貢茶 收藏證書
百將百龍 正面 80cm,重18公斤 普洱茶百將百龍 背面 80cm,重18公斤 普洱茶皇家普洱貢茶茶餅 李興昌大師作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李興昌大師創作重70斤,同時也是35公斤(象徵 三五集團)的皇家普洱貢茶茶餅捐贈給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永久珍藏。
茶餅直徑56釐米,代表56個中華民族的大團結,高35釐米,也代表三五集團,具有十分美好的象徵意義。
普洱貢茶三餐茶(早茶、午茶、晚茶)
三餐茶(早茶、午茶、晚茶):聚天地之靈氣、匯日月之精華,讓你喝到皇帝享受的味。
三餐茶(早茶、午茶、晚茶):是根據人體生理特徵、順應自然規律。採用普洱茶青,承襲傳統普洱茶·貢茶製作技藝精工製作而成,攜帶使用方便適合各類人群。
李興昌大師與王軍館長合影(普洱貢茶)
王軍館長與非遺大師們進行文化交流併合影留念王軍簡介:1951年11月出生於哈爾濱阿城,1969年12月參軍成為空降兵部隊戰士,1971年7月調空軍某高炮部隊援老抗美,出國作戰15個月,1972年11月完成使命回國,1974年1月退役回鄉務農,工廠當過工人,做會計,任廠長,1985年被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授予哈爾濱市首屆鄉鎮企業家。1987年阿城市政府錄用為國家幹部,1990年調阿城市鄉鎮企業局建材公司工作,1991年辭職創辦民營三五味業。2005年成立三五味業集團。2006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2008年當選第十屆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哈爾濱三五味業集團董事長
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館長
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館長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老湯精配製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感動哈爾濱年度人物
2018年黑龍江省國防教育先進個人
2019首屆黑龍江最美退役軍人
一段刻骨銘心的從軍經歷,所以脫下軍裝40多年的他一直在用心觸及文化,深化了解文化,創辦的哈爾濱三五非物質文化遺博覽館填補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博覽館行業的一個空白。
彈指一揮間,轉眼古稀年。
企業管理生涯四十周年,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完成一位軍人的使命和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延川大街758號,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它是黑龍江省唯一的一座非遺博覽館,也是全國首家民營企業創辦的非遺博覽館。館內設有三五百遺園、奇石藝術館、非遺傳習所、中華非遺堂、傳世老湯館等對社會開放,向世人呈現來自全國各地精彩紛呈、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哈爾濱三五非遺館薈萃了具有傳統工藝美術特色紡染織繡、服飾製作、編織扎制、雕刻塑造、金屬加工、剪紙刻繪、陶瓷燒造、文房製作、漆器髹飾、食品製作、器具製作等共計十一大類非遺保護項目,共計305位國家級、省市級非遺傳承人非遺作品共4830餘件。其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205位(91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遺藏品總計1775件,省市級非遺傳承人100位,非遺藏品總計3055件,非遺藝術品總計21072件,堪稱全國工匠大師匠心獨運,絕藝薈萃,藝術風格爭奇,瑰寶魅力爭奇。
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現珍藏眾多非遺傳承人作品均由王軍館長親自登門拜訪各位傳承人並選購,附傳承人合影照片與作品收藏證書,收藏價值極高!如果您喜歡或想要收藏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藝術品,可直接與我們聯繫,聯繫人副館長王豔敏,電話14784615988.
同時,想欣賞更多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敬請關注三五藝術品商城、三五百遺薈萃公眾號、快手搜索關注「百遺薈」、抖音搜索關注「黑龍江百遺薈」等線上展示平臺,更多精彩為您奉上!
三五藝術品商城:
三五百遺薈萃公眾號:
快手搜索關注「百遺薈」
抖音搜索關注「黑龍江百遺薈」
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具體定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