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將至!這幾支極具特色的傣族舞蹈也超驚豔!

2020-12-26 騰訊網

4月13日—4月16日,這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天,泰國、寮國、斯裡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家及中國雲南傣族共同慶祝這個節日,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在這麼一個辭舊迎新的日子,也彰顯了傣族地區所獨有的人文魅力,而提到傣族,更多人想到的就是楊麗萍老師所展示的「孔雀舞」。

(圖源:雀之靈;如侵刪)

她將對自然和生活的理解以舞表達,體現出傣族地區的生活習俗和人文秉性,也讓這份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被更多人傳承下去。

現如今,傣族舞也已突破了傣族人民表達感情的意義,更是反映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標誌之一。

不如今天就和舞林君一起來品品這些各具特色的傣族舞吧~總有一支適合你!

傣族舞《月亮》

在韓紅宛如少女般溫柔的歌聲下,周帆女神以舞為大家描繪了一幅場景:

泰嶺深處,微涼的風,篝火正旺,氛圍正好,穿著傣族服飾的姑娘們,正在草叢邊翩翩起舞。

這支舞輕柔曼妙,似乎只需一片土地就能翩翩起舞,似乎溫柔了歲月。

傣族舞《花兒》

作為第九屆桃李杯劇目作品,金晨老師曾表演過這支舞,在當時驚豔全場。

這次,趙珂琪老師也演繹了這支舞,將傣族舞的三道彎和古典舞的平轉等花樣技巧結合,盡顯舞者的身段。

婀娜多姿的舞者體態,引人入勝的舞蹈情境,都感覺如夢如幻,整支舞蹈看起來十分飽滿。

傣族舞《傣家小妹》

將傣族舞的基礎動作進行組合,猶如少女充滿靈氣,又充滿自然的氣息,這種淳樸之感讓人感到乾淨美好。

還有傣族舞《彩雲之南》、《竹林深處》,如涓涓細流,舞姿溫柔細膩,讓我們看到了傣族人民的勤勞勇敢、溫柔善良。

在欣賞這些傣族舞的過程中,時間仿佛停滯了,娓娓道來地訴說這支舞背後的故事,讓大家去感受不同地區文化的魅力。

傣族舞,以獨有的三道彎呈現出雕塑美,展現出女子曼妙的身材和絕佳的氣質。

如果你喜歡傣族舞的話,不如來學習一支,跳出你自己獨有的風格來。

以上這些傣族舞均附完整教學課程,屬於中國舞龐大體系,中國舞會員和年卡會員包含以上傣族舞課程。

如果你還想學習更多中國舞,舞林一分鐘的線上中國舞專欄,擁有相對完整的基訓體系,即便零基礎也能掌握。

從零基礎的基本功、軟開度開始,逐步進階到身韻組合,再到成品舞教學,一步步地幫助你從舞蹈小白蛻變為中國舞達人,在舞蹈世界萬種風情。

古典舞身韻組合

三期身韻小組合講解,總共28集,中國舞愛好者的入門必修課。

芭蕾形體氣質提升

二期芭蕾形體課程,從基礎形體手位腳位到進階基本功練習,以及零基礎就能學的芭蕾塑形課,打造氣質女神。

古風古韻成品舞學習

內含超過20支熱門古典舞成品舞教學,每支舞蹈含4—13集不等的分解教學,視頻字幕重點標註,鏡面分解動作細緻,剪輯音頻免費送。

熱門優質舞蹈搶先學

舞蹈風格多樣,如古典舞《繁花》、《琵琶行》、《桃花笑》、《初見》,漢唐舞《禮儀之邦》、現代舞《煙火裡的塵埃》等超過30支成品舞,讓你一次性學會。

民族舞入門首選傣族舞

精選多支傣族舞蹈,如《彩雲之南》、《竹林深處》、《傣家小妹》、《花兒》、《月亮》等不僅是你興趣愛好的選擇,更是眾多藝考生拿高分的劇目法寶

相關焦點

  • 關於傣族「潑水節」的神話傳說和由來
    潑水節,傣語稱「多桑利」。是居住在瀾滄江邊的傣族、布朗、阿昌、德昂等族的傳統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時間在傣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公曆四月間)。相傳最初的潑水活動,傣族人民有著這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居住的地方,有個很大的惡魔,它做盡了壞事,百姓都很恨它。它還霸佔了7個美麗的姑娘做它的妻子,7個姑娘決心為民除害。 一天,在惡魔酒醉的時候,用話套出了殺死惡魔的秘訣,趁惡魔熟睡的時候,殺死了惡魔。不料,惡魔的頭一落地,大地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只有把惡魔的頭舉起來,大火才會熄滅。
  • 傣族的潑水節並非只有傣族才有,是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
    說起潑水節,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我們的少數民族傣族。但實際上,潑水節不是傣族一個民族的節日,而是其他民族共同的節日。潑水習俗原本起源於印度,是婆羅門教的古老宗教儀式之一,後來被佛教吸收,成為佛教儀式。之後經過緬甸傳到雲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潑水的儀式逐漸成為了「潑水節」。目前,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也在舉行「潑水節」。傣族的「潑水節」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悠久、最熱鬧、影響力最大的。
  • 傣族潑水節的風俗具體有哪些?
    傣族的潑水節是雲南省傣族人民的特定節日,這個節目的寓意特別的好,代表著福,已被我國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一般是在4月的中旬左右舉行,誰身上的水最多,那麼就代表誰最受歡迎。當地人特別重視這個節日,到時也會有非常多的風俗活動。
  • 傣族潑水節的由來
    精品貨 推薦 每天發布精品翡翠一口價商品 關注加入微信:①號微信why740249967 ②號微信H18145751幫你找到真正的一手翡翠貨源!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把友情傳給四面八方的朋友。傳統活動還有丟包求偶、跳孔雀舞和雄壯瀟灑的象腳鼓舞、文藝表演、體育競賽、商貿交易、物資交流等。國內外許多貴賓與遊人都曾到此與傣家人共度歡樂的潑水節並結下了長存的友情。一般在旅遊勝地景洪縣曼飛龍佛塔和勐海縣景真八角亭前歡度這一盛大節日。
  • 不能玩水狂歡的潑水節,我們能幹嘛!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又稱為「尚罕」和「尚鍵」,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是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這也是傣族特有的紀年法,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公曆四月中旬(2020年傣族潑水節為
  •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知識點梳理,體會總理和傣族人民深情厚誼
    圍繞教學目標,可以這樣展開教學:圖片激趣,談話導入課件出示關於潑水節的圖片。圖上的人們在幹什麼?你們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活動嗎?(板書「潑水節」)識記「潑」。關於潑水節,你們都知道什麼?1961年,傣族人民過了一個特別難忘的潑水節一一(補全課題)。認讀生字,感知大意這一年的潑水節為什麼令傣族人民難忘?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
  • 西雙版納兩個被熟知的傣族村子,一個天天潑水節,一個因綜藝爆紅
    西雙版納是一個傣族自治州,也是雲南省八個自治州之一,境內有許多傣族村落。在小學的教科書中,我們學習了關於西山班納水掛祭,多多少少調查西山班納塔族的風俗,如果想感受多姿多彩的泰國風情的話,就需要真正的泰國文化,直接感受西山班納西山班那質樸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自然村寨傣族搞一天傣族族,體驗他們的生活、習慣、韓國樸素、自然、熱情傣家生活。
  • 對於傣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西雙版納每年過潑水節的時候,傣族群眾都要在瀾滄江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賽,賽後就將龍船拆散放進佛寺的竹樓裡保管,待第二年潑水節到來之前,再把拆散的龍船拼裝起來,拼裝龍舟就稱之為「旱黑」。《傣族》68cmX68cm傣族的歌舞音樂包括孔雀歌、打鼓調、十二馬調、依拉恢、喊扎等。在年節、趕擺、喜慶時演唱,多用象腳鼓等打擊樂器伴奏。
  • 潑水節的來歷:民間傳說有很多,也有說是跟佛教有關係的
    導語:潑水節是歡快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年節……時間在傣歷的六月(公曆4月中旬),每次舉行三~五天,前幾天是送舊,最後一天就是迎新。在節日裡還進行放高升(用竹筒裝入火藥的大爆竹)、賽龍舟等盛大慶祝活動。
  • 湖南衛視「妻子的浪漫旅行」西雙版納站,穿上傣族服飾的明星們
    節目介紹了哈尼族的撞屁股、傣族的丟香包、趕擺、傣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貝葉經、潑水節、妻子們和金瀚還體驗了傣族傳統服飾,下面讓我們一睹她們傣族服飾裝扮的風採吧~在西雙版納體驗潑水大戰,好嗨呀~身著水粉色章芭傣服飾的吉娜愛麗絲,那個「巴掌腰」有種盈盈一握的即視感,又美又俏,一顰一笑好似芙蓉嬌花
  • 傣族的音樂舞蹈
    傣族的音樂舞蹈     傣族的音樂是通過贊哈演唱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贊哈唱的調子一般是"12356"五個音階,通常稱為"贊哈調"。傣族的樂器主要是類似笛子的"必".類似二胡的"丁",以及硭鑼、鐃鈸、象腳鼓、長鼓、大鼓等。     傣族的舞蹈比起音樂來,更為豐富多彩,孔雀舞、象腳鼓舞、魚舞、刀舞、蠟條舞、長甲舞等,巳為人們所熟知。
  • 攝影:學會潑水節如何保護相機,拍驚豔的照片!
    美麗的西雙版納,、婀娜多姿的傣女,歡快的潑水節、迷人的村寨、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都是攝影家們魂牽夢繞的拍攝題材。潑水節即傣歷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一般為三到四天,潑水是潑水節最重要的傳統活動,人們相互潑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說「一年一度潑水節,看得起誰就潑誰。」潑水錶達人們相互間的祝福,聖潔的水把人們一年的辛勞、煩惱、憂傷衝得乾乾淨淨。
  • 難忘的潑水節
    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1961年的潑水節,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他接過一隻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清清的水,潑啊,灑啊!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麼開心!
  • 孔雀舞是男人的舞蹈!?
    說到傣族舞,人們自然想到的一定是「孔雀舞」,楊麗萍的「雀之靈」將孔雀舞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殊不知在傣族,最初的孔雀舞都只能由男性藝人來表演,而且表演形式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也大不相同。想想這也不奇怪,在自然界裡,會開屏的美麗孔雀,是雄性的還是雌性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下,這迷人的傣族舞蹈。
  • 一襲傳統「納蘭裝」驚豔,宛如我國傣族少女
    一襲傳統「納蘭裝」驚豔,宛如我國傣族少女泰國後宮女人數不勝數,全部都是瑪哈·哇集拉隆功的妻子,只不過名分上有高低之分。蘇提達是正宮娘娘,其他基本上都是妾,就連詩妮娜也只能屈居眾妃之首。三十五歲詩妮娜真水靈,一襲傳統「納蘭裝」驚豔,宛如我國傣族少女。
  • 《妻子的浪漫旅行》熱播,吉娜主導西雙版納行,潑水節歡樂暢玩
    伴隨著綜藝節目的不斷出新,在近期的綜藝節目中《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四季正在火熱的播放當中,這檔節目是以夫妻情感觀察旅行真人秀為主題,並且邀請到了謝娜和金瀚擔任團長和小助手。而且邀請到了張晉蔡少芬,吉娜郎朗,沙溢胡可,張歆藝袁弘這四對夫婦,並且在近期妻子們仍在持續的遊玩階段,而由妻子輪流主導旅遊也成為了新一季的亮點。
  • 澤·版納|西雙版納傣族園
    園林學家說:傣族園是庭院園林的典範;歷史學家說:傣族園是一座活著的民族歷史博物館;植物學家說:傣族園是植物王國的基因庫;文學家說:傣族園是遠離鬧市的人間仙境,是一處理想的世外桃源……西雙版納傣族園,坐落在橄欖壩,南傍瀾滄江,北依龍得湖,是版納之魂,也是現實中的「時光機」。
  • 中國最美民族 女人腰圍不超1尺8,揭開纖細小腰練成之秘密!
    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所以在她們生活的地方,孔雀,大象隨處可見,城市街頭,建築設計,舞蹈等也多這兩種元素。在西雙版納,有著名的孔雀宴,非常美味而獨特。提起傣族,許多來此地人的,無不羨慕這裡腰肢纖細的傣家女人。
  • 跨越國際的「年」:人神共娛的「潑水節」,為何如此「歡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西雙版納與傣族,多會聯想到潑水節,但殊不知傣族的潑水節就是傣族的新年。不但傣族人過潑水節,中國的德昂族,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地也過潑水節,只是彼此的對其稱呼不一樣,泰國稱為「宋幹節」、緬甸則稱之為「浴佛節」。潑水節的發展根植於雲南南部以及中南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本土的創世文化,同時又受到了外來宗教的影響。
  • 上允潑水節,溼身的誘惑
    ,溼身的誘惑           在北方的天氣還有些微寒的時候,南方的炎炎夏季已經到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誘惑著人們前往。西雙版納潑水節世界聞名,但是一個字:擠!飛機擠、住宿擠、人群擠,受不了擁擠的筆者從未想過去嘗試,而且版納潑水節時間也不夠長,沒有假期的小夥伴沒辦法參與。在普洱,有那麼一個地方,滿足了筆者所有的要求,潑水節7天,每天活動各不同,趣味、好玩、盡興又原生態。        抵擋不住溼身的誘惑,周末便前往瀾滄縣上允鎮過潑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