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油、牛油,究竟是什麼關係?關於黃油的常識,你知道幾個?

2021-02-16 貝奧烘焙

如果你只是想買一塊黃油,

卻發現產品包裝有各式名字:

『黃油』、『奶油』、『牛油』

是否會瞬間感到風中凌亂

……


不要方

它們其實

……

就是同一個品種

『黃油』

↓  ↓  ↓


黃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油脂,因此,有些地方又把它叫做『牛油』


那麼,黃油為什麼又叫『奶油』

這是因為在我國的國家標準裡,黃油就叫做奶油(請參考GB 5415-1999)。而黃油,我們可以理解為民間的叫法,並非為官方認可的。


『奶油』這個名稱,造成認知混亂,因為在我們大家通俗的說法裡,「奶油」指的是裱花奶油,比如生日蛋糕上塗抹的那種,在我們的概念裡,才叫做「奶油」。

但實際上,這種裱花用的「奶油」在國家標準裡叫做「稀奶油」、「淡奶油」,有的產品包裝上還叫做「鮮奶油」


雖然覺得很無語,但是只要配方或產品包裝上寫的『奶油』,不用懷疑,它就是指『黃油』!

為了不讓我們再度風中凌亂——學會看包裝上的英文名字。

黃油——Butter

稀奶油——Cream



一般在烘焙中使用的都是無鹽黃油,如果使用含鹽黃油,需要相應減少配方中鹽的用量。但是,因為不同的含鹽黃油產品裡的鹽含量並不一致,而且,根據黃油用量的多少還有計算上的麻煩,所以不推薦在烘焙中使用含鹽黃油


黃油在冷藏的狀態下是比較堅硬的固體,而在28°C左右,會變得非常軟,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攪打使其裹入空氣,體積變得膨大,俗稱『打發』在34°C以上,黃油會溶化成液態


植物黃油的中文名稱也是多得讓人很方,比如人工奶油、人造黃油,以及音譯的瑪琪琳、麥琪林等等。

還是那句認清英文名字

植物黃油——Margarine

植物黃油是將植物油部分氫化後,加入人工香料模仿黃油的味道製成的黃油代替品。

它擁有很靈活的熔點。根據不同的品種,有的冷藏也能保持軟化狀態,這類植物黃油適合用來塗抹麵包;有的在28°C仍非常硬,這類植物黃油適合用來製作千層酥皮,會比黃油要容易操作。

植物黃油看上去好處多多,卻是一種不健康的原料,還有兩個致命弱點

弱點1

香味和口感差

人工香料又怎麼能比得上黃油的天然香味?而且,植物黃油的口感吃起來讓人覺得不舒服。

弱點2

含有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經過氫化後,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早期人們對反式脂肪酸認識不夠,所以植物黃油應用比較廣泛。但隨著現在研究的深入,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越來越被認識到,尤其對心血管的危害極大。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即可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黃油、牛油、奶油,它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黃油(butter),臺灣稱之為奶油,香港稱之為牛油。根據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與butter對應的是黃油或者奶油,而與cream對應的是稀奶油。說起來,黃油也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食品。最早關於黃油的記載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的一塊石灰巖上,上面以圖畫的形式表現了當時黃油的生產過程。除了作為食品,由於當時黃油的珍稀以及給人的純淨感,在許多文化中,它都曾被用於一些宗教儀式。
  • 黃油、牛油、奶油,到底是什麼關係?99%的人不知道!
    然而,有不少人還不知道黃油其實是一種乳製品。黃油(butter),臺灣稱之為奶油,香港稱之為牛油。根據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與butter對應的是黃油或者奶油,而與cream對應的是稀奶油。說起來,黃油也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食品。最早關於黃油的記載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的一塊石灰巖上,上面以圖畫的形式表現了當時黃油的生產過程。除了作為食品,由於當時黃油的珍稀以及給人的純淨感,在許多文化中,它都曾被用於一些宗教儀式。
  • 奶油、黃油、牛油的區別
    奶油、黃油、牛油的區別
  • 奶油、黃油和牛油的區別!
    、黃油和牛油可以這樣來區分……  現在好多人分不清楚奶油、黃油和牛油的區別,也不很清楚這三種油有什麼不同,那麼今天讓我們來區分一下這三種油的不同之處吧,然後正確的去選擇,吃得好還健康!奶油分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兩種,天然奶油就是提取的牛奶裡的脂肪,來源是天然的沒有脫脂的牛奶。把沒有脫脂過的牛奶靜靜的放置一段時間以後,由於脂肪比重的差異,牛奶上面就會出浮現一層略帶淺黃色的油分,這就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奶油。
  • 黃油、奶油你們到底啥關係?
    喜愛甜點的人,大概沒有幾個可以抵擋住美味奶油蛋糕的誘惑,在烘焙的世界裡,奶油是賦予各式糕點迷人香味和多變造型的秘密武器。而黃油,也是烘焙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一塊簡單的黃油聞著有濃鬱的奶香,經烘焙後傳出的香味就更不用提了,飄香四溢。那麼奶油和黃油都是奶做的,它們有什麼區別?蛋糕外層的奶油(cream),脂肪含量在 12~38% 左右,更像是脂肪濃縮了的牛奶。
  • 奶油、黃油、牛油,學蛋糕的你分清了嗎?
  • 黃油、奶油、植物黃油的區別製作蛋糕時的作用解析
    有時候有同學問我問題,一起分析,什麼原因都想過了,卻還是失敗,實在沒轍的時候,才發現,她把黃油當淡奶油了——這是不是就叫:輸在了起跑線上?  這類教訓多了以後,再有同學遇到問題,我總不忘先問問她所使用的配料。然後我發現,對各種各樣的原料分不清楚,是有很多新手遇到的一個普遍問題。咱們既然要烘焙,就得弄得個明明白白,所以,關於原料的一些基礎知識,還是有必要好好介紹介紹的。
  • 奶酪、奶油、奶油、芝士、牛油、黃油、酥油的區別
    他們早先將鮮牛奶存放在牛皮背囊中,但往往幾天後牛奶就發酵變酸。後來他們發現,變酸的牛奶在涼爽溼潤的氣候下經過數日,會結成塊狀,變成極好吃的奶酪,於是這種保存牛奶的方法得以流傳。奶酪也一直是這些遊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 牛油(動物性奶油butter) 奶油俗稱牛油,意為從牛奶中提取的油脂,此指butter fat而言。
  • 奶酪、奶油、芝士、牛油、黃油和酥油的區別介紹
    奶酪(其中一類也叫乾酪)是一種發酵的牛製品,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製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每公斤奶酪製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純天然的食品
  • Butter 黃油、牛油還是白脫
    比如搭配多士時,牛油有時也指beet tallow,不同於butter從牛奶中提煉,它是從牛的脂肪組織中提取出來的油脂(雖然牛油多士也很贊就是了啦!)。不過由於牛油熔點一般在40℃-46℃,高於體溫,不易被消化,所以不宜直接食用,通常在製作糕點時當作起酥劑使用。當然,像放在多士中或米飯上被融化了的牛油就大丈夫啦。
  • 黃油是什麼,你知道嘛?就吃?!——關於五個品牌黃油的吃貨報告
    優質黃油色澤淺黃,質地均勻、細膩,切面無水分滲出,氣味芬芳。公元前5世紀,中國的蒙古人就已經因為以牧業為主,奶製品各種製作技術成熟並傳播國內外。外國人稱為黃油,就是中國人稱為奶油的奶中煉製食用油品。蒙古人是世界上最早加工食用工黃油的民族。
  • 【漲知識】奶油、黃油、麥淇淋、牛油和芝士的區別
    奶油和黃油國家標準有淡奶油和奶油(黃油),對應的英文是cream和butter。奶淡奶油本身沒有甜味,可以加糖一起打發,來代替「甜奶油」,用來做蛋糕裝飾,但顏色偏黃,賣相和穩定程度不及甜奶油好,而且用來擠花的花紋不及甜奶油的擠花線條明顯。淡奶油用途廣泛,主要用於製作蛋糕、甜品。甜奶油(植物性鮮奶油、鮮奶油)甜奶油其實是人造鮮奶油,主要成分為棕櫚油、玉米糖漿及其他氫化物,適合食素人士,可以從包裝的成分說明是否為植物性奶油。植物性奶油通常是已經加糖的。
  • 【專業焙烤】奶油、黃油、麥淇淋、牛油和芝士的區別
    奶油和黃油國家標準有淡奶油和奶油(黃油),對應的英文是cream和butter。奶油就是cream的音譯。淡奶油(奶油,cream)的脂肪含量一般為35-40%;奶油(黃油,butter)脂肪含量一般83%。
  • 奶油、黃油、牛油和芝士,你了解多少?
    生產工藝主要成分營養價值主要用途奶油對全脂奶進行分離後,牛奶中的脂肪因為比重的不同,質量輕的脂肪球就會浮在上層,成為奶油脂肪含量為全脂牛奶的20%—30%介於全脂牛奶和黃油之間添加於咖啡和茶中,也可用來製作甜點和糖果黃油對牛奶或稀奶油劇烈攪動,使乳脂肪球蛋白質膜發生破裂,乳脂肪從小球中流出。
  • 奶油和黃油有什麼區別?為啥植物奶油、植物黃油絕對不能吃?
    這些脂肪球非常小,大的直徑只有幾微米,小的甚至可以直接穿過小腸黏膜,所以人體很容易吸收牛奶中的脂肪。如果喝牛奶會腹瀉、腹脹,那可能是因為你有乳糖不耐症,這種情況下最好喝乳糖水解牛奶或是酸奶。北歐人認為食用黃油可以預防腎臟和膀胱結石。英國也有個古老的習俗,就是送給新婚夫婦一壇黃油,以祝福他們多子多福。最初在歐洲,黃油被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視為野蠻人才吃的東西。直到十五世紀以後,黃油才慢慢地來了一次華麗的轉身,變成了財富與奢華的象徵。
  • 奶油、黃油、牛油和芝士的區別
    生產工藝主要成分營養價值主要用途奶油對全脂奶進行分離後,牛奶中的脂肪因為比重的不同,質量輕的脂肪球就會浮在上層,成為奶油脂肪含量為全脂牛奶的20%—30%介於全脂牛奶和黃油之間添加於咖啡和茶中,也可用來製作甜點和糖果黃油對牛奶或稀奶油劇烈攪動,使乳脂肪球蛋白質膜發生破裂,乳脂肪從小球中流出。
  • 奶油、黃油、牛油,90%的人都以為是同一樣東西
    奶油、黃油和牛油是烘焙中經常用到的材料,而我們卻經常把它們給弄混淆了,常以為牛油就是黃油,或者牛油就是奶油,
  • 牛油和黃油的區別
    常會看到不同的雜誌和美食文章裡都會提到黃油和牛油,那麼它們以同一樣東西,還是兩回事呢?一般書裡提到的我們用來抹麵包的都是BUTTER,是專業翻譯方面的誤差,在西餐烹飪行業當中,大陸的西餐行業叫黃油,香港、臺灣地區的廚師叫牛油。在國外牛油、奶油、黃油有專業的名稱:cream-奶油butter-黃油提煉出來的,步驟:牛奶→奶油→黃油beef fat-牛油,在日常西餐烹調當中一般不會單獨使用奶油的脂肪顆粒很小,而且熔點低、消化率高。
  • Butter是指「黃油」還是「牛油」?
    最近,Joseph老師發現Sammy在往Jeff身上「塗黃油」,原因居然只是為了借Jeff的遊戲機一玩,大家知道Butter somebody up是什麼意思嗎?
  • 黃油、奶油、人造奶油,究竟有啥區別?
    稀奶油和黃油產量都比較稀少。通常,生產1千克黃油,需要大約20升牛奶。太金貴了,普通老百姓只能望而卻步。這才有了人造奶油。現在我們隨處都可看到人造奶油的身影,饞了隨時可以犒勞一下自己,價格也不貴,除了吃太多會長胖,基本沒啥其他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