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德紅 王常紅
今年以來,安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落實縣城建築領域安全生產、改善城鄉水環境、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全力打造美麗宜居、百姓安居的生活環境。
生命至上 安全生產放第一
建築領域屬於勞動密集性產業,安全事故發生率相對較高。「抓好安全生產零事故,確保人員傷亡零發生。」一直以來,安鄉縣住建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今年,安鄉縣共有受監房建工程21個,市政工程13個,建築面積達120.8萬平方米,工地分布範圍廣,監督管理難度較大。「安全生產無小事,工地不放假,我們也堅決不休息。」安鄉縣住建局副局長彭群友說。為使各工地項目監管到位,彭群友以身作則,帶領相關股室工作人員堅守在施工現場第一線,加強對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強化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規範和完善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堅決落實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為第一責任人的管理體制。「不到一年時間,彭局長已變成建築行業的專家咯!」安鄉縣住建局質安站長王陳打趣地說。
為有效確保安全生產,安鄉縣住建局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項目工地,一律開據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堅決阻止施工。據介紹,該局今年共計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149份,停工整改通知書117份,上報認定質量安全考評不合格3份,移交行政及信用處罰線索13份。在常德市季度質量安全督察中,安鄉縣建築施工領域獲得了2個第一名,1個第二名的可喜成績,全年實現建築施工人員傷亡事故零發生。
水清岸綠 增強人民幸福感
城市黑臭水體是百姓反映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不僅損害城市人居環境,也嚴重影響城市形象,百姓要求解決和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呼聲越來越大。為保證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有序推進,安鄉縣委、縣政府委託黑臭水體整治經驗豐富的湖南省建築設計院、湖南大學設計院等專業機構進行整治方案設計,確保黑臭水體整治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
安鄉縣安南路南側明渠為一條現狀明渠,位於老城區,渠底淤泥較厚,是該縣黑臭水體治理和雨汙分流的最後一段「竹節通」。該渠常年堵塞不通,黑水橫流、臭氣燻天,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形象。
「以前這裡到了夏天蚊蟲成堆,臭氣衝鼻,大人小孩都不敢出門。」居住在安南路附近的居民回憶著說。
安南路南側明渠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施工難度非常大。安鄉縣住建局適時調度縣經投公司和施工單位,採取增加施工班組及人員、增派施工機械、日夜加班、關鍵崗位人員打卡考勤的措施,保證改造項目按節點推進。
「受地域地質條件差、遷轉掃障任務重、場地狹窄施工難、建築原材料短缺、『藍天保衛』力度大等因素影響,我們採取『周調度月結帳』的方式,積極督促建設、施工、監理單位按照設計和上級規定節點加快項目推進。」安鄉縣住建局工程股長王常紅告訴筆者,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安南路南側明渠截汙主管已全線貫通,為下遊明渠生態恢復創造了條件。
安鄉大道是安鄉縣主要的標誌景觀和門戶,也是對外展現安鄉精神文化的名片。安鄉大道西側明渠黑臭水體在治理前,兩岸雜草叢生,渠內黑水或深或淺、汙泥深厚、寸草不生。治理中,安鄉縣住建局同步沿渠道建設生態駁岸、線型公園、慢行林蔭道等景觀,讓明渠周邊的綠地「會呼吸」,留住部分雨水,防止城市內澇發生。同時,在黑臭水體整治工程中融入了湯家崗遺址、碼頭文化、漁家文化、農耕文化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打造了一條極具安鄉特色的文化景觀走廊,營造了一個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環境。
截至目前,安鄉縣城區9條15公裡的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全部完成;縣城區16平方公裡建成區內,汙水管網總長達155公裡,基本實現雨汙分流目標,形成了城區溝渠、公園水體、河道水系大循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