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人體要靠天地之氣提供的物質條件而獲得生存,還要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才能發育成長。
有這樣一個食物,《本草經百種錄》說它「得土之正味,乃脾腎之藥也」,得到最好的「土氣」,擅長補益脾腎。而且補腎效果強於山藥,祛溼效果優於薏米,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
進入毒五月後,天氣潮溼悶熱,這個時候身體內部陽氣又是最虛弱的時候,最適合吃它。
水中人參——芡實
這個食物就是芡實,是《神農本草》中記載的上品藥材之一。
上品是指無毒的,具有補養作用,可以久服,使人延年益壽,可以久吃的藥,現在屬於藥食同源,也是食物。
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仁,和蓮藕、茭白、荸薺等8種植物並稱為「水八仙」,並有著「水中人參」的美名,在南方是一種常見的食物。
因為它的果實很像雞頭,所以又稱「雞頭米」。
芡實吸取了天地的精華,必須具備陽光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這三個條件,才能長出完美的芡實。
古藥書中說它有「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效。
《紅樓夢》裡有一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說賈寶玉讓人給史湘雲送吃的,其中有兩樣時鮮貨,一是紅菱,另一樣就是芡實。
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對芡實就「情有獨鍾」!蘇東坡是宋代大文豪,又是美食家兼食療專家,直到晚年仍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他對食療養生頗有研究,著有《蘇東坡養生集》傳世。
他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就是吃芡實,吃法頗為奇異:時不時取剛煮熟的芡實1粒,放入口中,緩緩含嚼,直至津液滿口,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
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實10-30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據說蘇東坡還極喜愛吃用芡實煮成的「雞頭米粥」,並稱之「粥即快養,粥後一覺,妙不可言」。
古人為什麼喜歡芡實?
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止瀉、益腎固精、除溼止帶。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不僅是女人的「不老米」,也是男人的「長壽米」。
芡實入脾、腎經,既能益腎固精,又能健脾祛溼,而且補的力度溫和不容易上火,能預防陰液受傷導致的乾燥而且不會滋膩生溼氣。
1、防乾燥最明顯的就是皮膚好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芡實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無機鹽及多種活性物質,經常食用有利於保持皮膚的水分和彈性,讓皮膚更加美麗動人。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所謂的「黃臉婆」,其實就是脾虛造成的。
2、健脾祛溼最強
芡實既能健脾,又能除溼。補益脾胃,讓它獲得動力;同時去除體內溼氣,溼氣沒了,氣血動起來沒有累贅,人就會輕鬆,消除睏倦。
現在的天氣溼熱交雜,這時候身體內陽氣又弱。脾胃弱的人容易腹脹,消化不良,沒胃口,吃東西沒味道,大便不成型的問題。
如果還溼氣重容易感覺頭蒙,如同裹著東西,拉肚子,大便粘廁所,肉軟軟的胖,四肢沉重乏力,溼疹,嚴重的還會引發脂肪肝、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
不少女子白帶多其實就是身體溼重的表現,對於脾虛溼氣重的人可以芡實、白朮、茯苓一起吃,如茯苓芡實粥、芡實山藥粥等。
提到祛溼,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而芡實的祛溼功效比赤小豆、薏米更強,而且薏米屬微寒性,長時間吃胃受不了。
芡實與山藥:均具有補脾止瀉的功效,補益效果相似,但芡實之固澀腎精,更有甚於山藥。
而且溼氣重堵住中焦的人不能用山藥,從某種程度上看山藥是不祛溼的,山藥的強項在於補脾肺之氣,益肺腎之陰。
如果是陰虛體質的,但又溼氣偏重,就可以芡實+山藥。尤其老人,孩子,孕婦,夏天用一點芡實與山藥炒熟後,弄成粉末,每天和粥調服,可以祛溼補脾,同時補脾肺腎之陰。
3、男女的不老米
《神農本草經》認為芡實「主溼痺,腰脊膝痛,補中,益精氣,強志,使人耳聰目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
芡實還能祛溼氣導致的氣血不通的疼痛,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祛病強身,讓人才思敏捷,耳目功能強,延年益壽。
芡實益腎固精,而腎精是身體的根本,人的自然成長和衰老都是腎精調控。
芡實能把平常熬夜、長時間玩手機、各種欲望等消耗的腎精固攝在體內,腎精充足人的五臟功能就強,不容易衰老。
也可以調理腰膝酸軟、聽力下降,耳朵總有聲音、腰痛、尿頻總想上廁所等問題。男性腎虛不固的遺精問題,平常可以與核桃、紅棗等一同食用。
芡實是脾腎同補的,補腎且能祛溼,同時做到這兩點的很少。因為脾怕溼、腎怕燥,很多補腎的藥用多了會助溼,很多祛溼的藥又傷腎,芡實甘淡,又可以當食物吃,這麼安全強大不用起來就虧了。
注意:芡實長時間吃雖有延年益壽的功用,但小兒不宜多食。
由於芡實的固澀功效較強,大小便不利的人群不要食用,食滯不化的人群也應慎食。
芡實和它們更配
芡實的最佳搭檔是:蓮子、燕窩、銀耳、山藥、白扁豆、百合之類的白色食物。這些食物都是女人常用的美膚、健脾之物,尤其是白扁豆,不僅健脾,還可祛溼。
它們和芡實一同食用,可以聯手加強健脾補腎的作用,還可以增加潤肺護膚的功效,比較簡單的有以下5種搭配:
1. 芡實粥
芡實的食用方法以芡實粥為最佳,取芡實30克、粳米100克,將芡實洗淨、泡軟、蒸熟,再與粳米同煮至熟軟。
芡實粥味道甜美可口,健脾祛溼的同時,常食有延年益壽之功效,夏天可以加入適量的蓮子、枸杞、桂圓肉提升滋養作用。
由於芡實較硬,需要長時間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2. 百合芡實湯
取百合30克、芡實50克,加水煮熟,加糖調味,有養心安神、補腎固精的作用。
這個湯是採取滋陰補腎、健脾和胃、調和氣血的方法,由內而外讓面色白嫩潤澤,防止早衰。
長皺紋、乾澀,皮膚黑,一般都是氣血失調、腎虛所致。
3、芡實+蓮子
芡實最好的搭配就是蓮子,蓮子補脾的同時,可入心經,能補益心氣安神,可治心虛失眠,而且性平和。
芡實和蓮子搭配增強健脾祛溼的同時,還能補益心腎,改善失眠,夏天脾虛溼重可以調,心神虛導致的失眠、心慌也可以調。
如果有慢性腹瀉的毛病,肚子裡有水流動的聲音,舌體胖大有齒痕,還有吃的少沒食慾,頭暈,四肢酸懶無力,心慌,夜尿多,大便不成型,或腹瀉長期不愈。
就可以用芡實和蓮子,再加上白扁豆各15g,搭配小米煮粥喝。
也可以用商城裡搭配好的芡實蓮子粉,裡面除了經典的芡實+蓮子組合還有:
白扁豆:被稱作「脾之谷」,妥妥地健脾豆子。健脾祛溼消水腫,改善大便溏洩,白帶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