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估值泡沫被刺破 挽回投資者和消費者成難題

2021-01-08 網易財經

2018年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一則醬油產品試驗報告顯示,在對120個樣品進行抽查中,有29個存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問題。其中海天味業、李錦記、華鳳伊俐家、廣祥泰等企業均被點名。

但不幸的是,只有海天味業和李錦記成為輿論焦點,二者各有一款產品分別因「鈉含量明示數值與檢測數值不符」和「營養成分表中蛋白質NRV%值計算有誤」登上「黑榜」。

對此,海天味業於2018年10月16日發布澄清公告稱,自己的產品質量屬於正常指標:「按照公式可計算出該瓶生抽蛋白質NRV%=0.9(實測蛋白質含量)÷60(NRV參考值)×100%=1.5%。而公司在該瓶生抽標籤中把蛋白質NRV%僅標識為1%,因為標示值低於了計算值,所以被點名了。」

海天味業的快速回應,似並未挽回公眾的芳心,反而讓諸多問題一股腦浮出水面。

一方面,因為公司市值虛高問題遭到各大媒體發文質疑。同時,在被捲入醬油風波後,海天味業的股價也開始下滑,並在10月29日一度出現跌停,跌幅達10%,截至2018年11月2日,海天味業的收盤價為68.20元,相比2018年6月8日其股價的最高點83.83元,如今市值已縮水400多億元。

另一方面,網友紛紛吐槽:「連一個正視自己錯誤的態度都沒有,對海天很失望。」「海天我要與你說拜拜。」也有網友反駁:「現在部分競品同行發布混淆是非的內容,個別媒體也跟著帶節奏誤導,誤傷了整個醬油行業。」

一位不願具名的華南知名券商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對《投資者報》研究員稱:「近幾年,海天味業的業績狀況一直很好,除了多次陷入質量風波以外,也面臨著終端動銷不及預期、品類擴張緩慢、原材料成本上漲過快等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投資者報》研究員致電致函海天味業董秘張欣,但截至發稿日,並未得到任何相關回復。

醬油問題屢發不止

2017年,海天味業營業收入為127.1億元,醬油營收達88.36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為60.58%。而在醬油的質量問題上,海天味業已經不止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早在2015年,海天味業就被消費者舉報其生產的兒童醬油中富含的營養成分存在欺詐行為。

《投資者報》研究員通過企查查發現,2016年,海天味業針對此事還進行了上訴,但以敗訴告終,法院認定:海天味業將含有「鐵」強化營養成分的「高鹽稀態發酵醬油」標示為「兒童醬油」的行為雖然未涉及食品安全質量問題,但屬於欺騙、誤導消費者行為,責令海天味業立即停頓整理,並處罰款15萬元。

然而,這樣的判決似乎並未讓海天味業做出改變。就在2018年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試驗報告不合格的名單中,該產品再次上榜,報告顯示:「由佛山市海天(高明)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媽愛寶寶釀造醬油,除了鐵營養強化之外,其他指標與普通醬油沒有太大差異。」

資金利用率低 市值呈泡沫?

「醬油門」事件頻頻爆發的同時,海天味業也面臨著相對資金利用率低、市值虛高等問題。

其中,過高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一方面反映了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都較強勢,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資金運用率低。2018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3.31、3.12,均大幅高於正常水平,這與其過高的流動資產和貨幣資金有關。

自2014年開始,海天味業的貨幣資金開始逐年走高,2013~2017年的貨幣資金分別為22.65億元、51.18億元、45.19億元、51.97億元、56.13億元,分別佔總資產為33.71%、46.53%、39.31%、38.61%、34.35%,均高於15%~25%的正常水平;與此同時,2018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的流動資產為106.5億元,整體偏高。

坦率地講,近幾年海天味業的業績狀況堪稱優異。2018年上半年與2017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分別為87.2億元、74.38億元,同比增長17.24%、20.57%,淨利潤同比增長23.30%、22.70%。

但自2014年海天味業在A股上市以來,該公司股價一直呈現大幅上漲,從而導致該企業市值一路攀升。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其市值從上市時的497億元飆升至1744億元。僅僅4年的時間,海天味業的市值就翻了3倍,這無疑成為食品行業的翹楚。不過,由於受到「醬油門」等事件的影響,股價開始反轉掉頭,近兩個月一直呈現下降趨勢,估值泡沫被刺破。(思維財經作品)

本文來源:投資者報 作者:王境涵 責任編輯: 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調味股龍頭擠泡沫 海天味業市值半月蒸發千億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公開報導發現,僅2017年,在江西便有4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被曝光;2013年、2014年、2016年也有消費者投訴;2018年7月,海天味業還就「生蛆」事件發布「海天醬油安全合格,請放心購買使用」聲明。
  • 市值3289億的海天味業,高估值或面臨挑戰!
    天風證券也認為,疫情期間對海天味業餐飲端銷量將有所影響,但家庭端消費不受影響。 事實上,海天味業流通及餐飲端佔比大概5至6成,疫情無疑會帶來衝擊。海天味業也承認,由於流通及餐飲端佔比較高,疫情期間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但總體影響在可控範圍內」。 公司表示,疫情期間,無論是生產供給端,還是銷售端,海天味業都積極採取了措施。
  • 《2020胡潤中國十強食品飲料企業》發布 海天味業名列榜首
    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日報記者李嘉雯報導:昨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十強食品飲料企業》,佛山企業海天味業以總市值4700億元排名首位。 醬油及其他調味品是消費者的必需品,也是投資者在後疫情時代的關注方向——剛性需求。
  • 醬油「打翻了」,海天味業屢現食品安全事件,市值蒸發超千億!
    張欣還表示,晚一些時候海天味業將對此事發布一份說明。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海天醬油發現蛆蟲事件的爭議點在於蛆蟲產生的原因和方式。「目前消費者和商家觀點各異,從法律角度看,責任歸屬只能根據第三方鑑定機構對蛆蟲來源進行分析判斷。
  • 6500億市值,海天味業的天花板在哪裡?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海天味業是調味品領域的龍頭企業,業績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小,且海天味業近幾年持續保持著較高的速度增長,和未來繼續發展的潛力,因而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公司業績持續穩定增長,是獲得高估值、股價持續上漲的關鍵。從公司上市以來的財報來看,2014年至2019年,海天味業的營收和利潤均保持持續穩步增長,增速分別在15%左右和20%左右。
  • 海天味業|兩天縮水900億市值,樓真的要塌了?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中報,海天味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0.57%、17.24%和16.51%,2020年中報降至14.12%;同期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2.7%、23.3%和22.34%,今年中報降至18.33%。整體回落幅度有限,加之年初遭遇疫情衝擊,能有這樣的業績實屬不易!
  • 醬油屢次被曝生蛆,海天味業市值蒸發超千億
    其背後的海天味業更有超千億市值的底氣,據Wind資料庫發布的2020半年度中國上市企業500強榜單中,大食品消費企業有34家上榜,總體市值約5.6萬億元,海天味業位居食品類企業市值榜首。但近日,海天醬油產品多次被曝光生出蛆蟲,讓不少消費者大吃一驚;更讓消費者不滿的是,海天味業聲稱,消費者開瓶後科學保存就不會出現蛆蟲,生蛆蟲與產品品控無關。在資本市場,海天味業股價一路下滑,市值縮水約20%。
  • 海天味業白馬不白?食安紅線VS成長焦慮
    消費端陷蛆蟲、蝙蝠事件,被輿論長槍短炮頻批;資本端市值縮水千億、股價回調,泡沫質疑聲起伏。喧囂中,投資者、消費者的情緒被撕來扯去。不禁發問:安心打個醬油很難嗎?醬油一哥這是什麼了?6500億的神話能否再現?01蛆蟲到蝙蝠 黑化論?
  • 海天味業刷新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消費、醫藥、科技「三劍客」中的部分股票收益明顯,因為更貼近日常生活、對投資者更加友好,近期消費股中的細分食品飲料板塊備受青睞。白酒、牛奶、醬油、榨菜、酵母、火腿腸等,都誕生了不少牛股。展望年末,「吃喝」板塊還暗藏多少驚喜?有哪些優質標的值得投資者關注?
  • 市值蒸發千億再遇「醬油生蟲」,海天味業股價能hold住嗎?
    9月18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與海天味業取得聯繫,對方表示,針對此事,「公司正在走內部的核查流程」,「一旦有結果,將會在兩微發布」。據媒體報導,海天味業董秘張欣,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目前,海天味業市值已經從9月初的高點蒸發了超千億,股價較最高點203元下跌超過20%。被曝醬油生蟲後的最近兩個交易日(9月16日和17日)海天味業均收盤下跌。
  • 海天味業進軍複合調味品有多大空間?還能繼續上漲嗎?
    近三年來,海天味業醬油收入增速放緩,佔營收比重亦有所下滑,且2020年前三季度存貨增幅顯著高於營收漲幅海天味業(603288.SH)還能繼續上漲嗎?截至12月28日,相較於前三季度20.94%的利潤增速,海天味業滾動PE已達105倍,按照彼得·林奇的PEG估值法(即估值要與業績增長匹配),目前已明顯高估。
  • 科技企業估值猛增 美股再迎IPO狂熱潮 投資者瘋了嗎?
    隨著送餐應用DoorDash和民宿短租平臺Airbnb上市,IPO變得更狂熱,矽谷的創業狂潮衝得更高。極客網·極客觀察12月10日 實時在線活動平臺Hopin是一家位於英國倫敦的創業公司,它只有7名員工,但年初時公司的估值達到3800萬美元。
  • PLUG股票估值存泡沫,投資者為何還「蜂擁而至」?
    我猜,投資者覺得Plug Power公司的股票估值超前了。是的。今年4月,我公司到 2024 年的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充滿了期待,認為它在3美元左右就可以買入,而在3美元以下就便宜了。現在它的價格已經漲到了10美元,不那麼便宜了。儘管它的估值很高,我仍然認為值得買進,這是為什麼。
  • 是王者歸來還是泡沫再現?
    價值與使命:在證券投資的組合配置領域中,用科學的數據,邏輯與人性常識來思考分析,幫助一般的投資者來實現穩健的複利收益。 定位與希望:提供有價值接地氣的研究思考信息分析供市場參考探討,希望能讓非專業投資者少走彎路。
  • 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
    來源:第一財經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作者: 後歆桐[ 今年美股IPO的首日平均收益也創出網際網路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IPO發行熱堪比網際網路泡沫時期借著這股「東風」上市的企業均表現驚人,投資了相關股票的投資者也賺得盆滿缽滿。房屋租賃公司愛彼迎(Airbnb)在12月初以68美元的價格上市後,首日開盤即飆升至146美元,上漲逾一倍,使其估值達到了1000億美元。
  • PAC創始人廖明:為什麼投資者要警惕網際網路的高估值?
    由於國內缺乏可比較的公司,通常的做法是採用海外大型的、信譽良好的可比公司的估值倍數。將這個倍數應用於一家運營歷史較短、尚未證明其商業模式可行性的本地初創企業,其結果就是人為地抬高了估值。大多數初創企業聲稱他們提供網際網路服務,應該被定位為網際網路公司,因此使用日常活躍用戶(DAU)和總商品價值(GMV)作為估值矩陣。
  • 食品飲料「去泡沫」,有哪些新機會不能錯過?
    作者:齊永超來源:雪球今年以來,貴州茅臺、海天味業等食品飲料龍頭股價創新高成了「家常便飯」。不過,進入9月,在一片看好共識聲中,這些龍頭卻迅速回調,消化掉了近半個月的漲幅。那麼,食品飲料板塊的行情接下來會如何演繹?
  • 消費股「承包」A股市值前三名 海天味業股價衝擊200元 成為茅臺...
    以海天味業為代表的消費股,當前估值已高高在上,市場分歧也更為激烈。日前,更有券商直言「不為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讚歌」。張亮表示,消費股作為兩市的熱門板塊,不斷吸引資金湧入,在業績和資金的雙重疊加下,海天的上漲也是在預料之中的。  今年6月初,《紅周刊》曾發文統計二季度北向資金增持標的,海天味業即為百元股中北向資金增持最多的標的。
  • A股醬油界三寶「中考」交卷:海天味業營收淨利一騎絕塵,中炬高新和...
    不知從何時起,海天味業的一騎絕塵成了資本圈的熱點。一瓶醬油碾壓房地產,一瓶醬油掀翻了一桶石油,市值越過房地產龍頭萬科,近日更是超中石化追中石油,9月1日,海天味業股價再創新高,總市值突破6000億元.......一邊是業績增長穩定、資金充裕,另一邊則是高市盈率引發的泡沫質疑……海天味業這棵大樹屢屢引發著資本市場的話題。
  • 深度解析四大長牛邏輯,估值高出國際巨頭數倍...
    然而隨著食品飲料和醫藥行業的估值持續抬升,圍繞兩大板塊是否到頂的話題引發投資者普遍關注,證券時報·數據寶試圖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消費股長牛邏輯及當前形勢、未來機會等,以供讀者參考。  A股歷來存在一種現象,以食品、醫藥為首的消費股似乎有一種「魔力」,不論在牛熊市都能脫穎而出,取得不錯投資收益,機構和資金樂此不疲。即便滬指在3400點附近躊躇不前的節點,消費龍頭股的猛烈攻勢再次驚豔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