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都在↑↑↑↑↑↑
這是一款風味十足的小點心。
奶酪香味濃鬱,帶著淡淡的鹹味兒,營養豐富,口感酥脆,作為小零食是再好不過了。
之所以叫它奶酪球,是因為加入了大量的安文達奶酪。
說起安文達奶酪,沒吃過的親們對它應該不會陌生,動畫片《貓和老鼠》裡,小老鼠傑瑞最愛的奶酪就是它。英文名Emmental,又叫瑞士大孔奶酪,在大型超市裡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安文達奶酪(瑞士大孔),香味濃鬱卻又不過於強烈,非常容易讓人接受。
在常用的奶酪中,香味的比例大致是這樣的:
瑞士大孔>切達>馬蘇裡拉
奶酪是比較鹹的食物,上訴奶酪的鹹度大致如下:
瑞士大孔鹹度:++
切達鹹度:+++++
馬蘇裡拉鹹度:+++
親們可以根據上訴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安文達的替代品。在選擇的時候,要酌情考慮減少相應的鹽的用量。例如切達奶酪鹹度就比安文達大一倍多,鹽一定要減半。
不過,我不建議親們更換奶酪品種。試過用安佳原味奶酪片做,鹽用的是2克,成品的口感上要略微遜色些。
食譜裡直接用的是奶酪絲,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如果是塊狀的奶酪,可以用插絲器插成絲來做,如果是片狀的,可以在奶酪片上蘸一些麵粉,疊起來切成絲(這樣不會粘在一起),再切成小丁也是可以的。
只是手工切的必定顆粒要大些,在高溫烘烤的時候,奶酪會有稍微的焦化,在奶酪球的表面會有深色的斑點,屬正常現象,不影響口感的。
奶酪本身有鹹味,不喜歡成品太鹹的話,鹽的用量可以酌情減少;
烤好的奶酪球,冷卻以後內外都是酥脆的。如果冷卻後以後內心發軟,說明烘烤的火候不夠,可以放回烤箱繼續烤幾分鐘。
不同的烤箱、不同的奶酪球大小都會導致烘烤條件的不同,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食譜中所給的食材可以做出30個奶酪球。製作時每個小麵團的重量是10~11克/個,建議親們製作奶酪球時,不要超過12克,因為太大不容易烤脆。
囉嗦了這麼多,來看看具體做法吧,感覺這款奶酪球沒有太大的難度,在過程圖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有強調。
奶 酪 球
食材:低筋粉150克、黃油70克、雞蛋30克、安文達奶酪絲70克、糖粉10克、鹽3克
(所給食材可以做出30個奶酪球)
做法:
1、準備好所需的食材;
2、將70克黃油室溫軟化;
3、在黃油中加入3克鹽和10克糖粉,先用刮刀將鹽、糖粉和黃油拌勻;
4、在用打蛋器打發至顏色變淺,體積蓬鬆;
5、分三次加入打散的30克雞蛋液;
6、每一次都要攪打均勻;加完雞蛋打發好的黃油,應該是蓬鬆、細膩的狀態;
7、將150克低筋粉篩入打發好黃油中;
8、用刮刀邊壓邊拌,使麵粉和黃油完全混合,這一步也可以倒入保鮮袋,更方便捏成團(拌到沒有乾麵粉的狀態就可以了,不要反覆拌的太長時間);
9、加入70克安文達奶酪絲;
10、用手抓勻,使奶酪絲均勻混入麵團裡;
11、在案板上將麵團搓成長條,然後切成大約10~11克左右的小麵團(不要超過12克),然後再用手搓成小圓球;
12、放在鋪了油紙的烤盤上,每個小球之間留出足夠的距離;
13、放入預熱好的180度烤箱裡,中層,烤20分鐘左右,直到小球表面金黃即可出爐。(烤好的奶酪球,冷卻以後內外都是酥脆的,如果冷卻後以後內心發軟,說明烘烤的火候不夠,可以放回烤箱繼續烤幾分鐘。不同的烤箱、不同的奶酪球大小都會導致烘烤條件的不同,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小貼士:
1、安文達奶酪又叫瑞士大孔奶酪,奶味濃鬱卻不過於強烈;如果用其它奶酪的代替,鹽的分量要相應減少,例如車達奶酪鹹度就比安文達大一倍,鹽要減半。奶酪本身有鹹味,不喜歡陳品太鹹的話,鹽的用量可以酌情減少;
2、雖然這是一款鹹的餅乾,但為了提升口感,食譜中加入了10克糖粉;如果追求完全無糖,可以將糖粉省略;
3、烤好的奶酪球,冷卻以後內外都是酥脆的,如果冷卻後以後內心發軟,說明烘烤的火候不夠,可以放回烤箱繼續烤幾分鐘。不同的烤箱、不同的奶酪球大小都會導致烘烤條件的不同,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文章來自好豆App
作者:九九味
關注好豆君,在公眾號內回復「關鍵詞」,就能找到菜譜!
關注「好豆」回復以下內容試試:
孕婦 / 備孕/嬰兒/老人/兒童/糖尿病
戳「閱讀原文」下載好豆菜譜App,愛美食愛自己,好豆君永遠陪伴最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