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荊沙醬:
荊沙豆瓣醬(剁碎)、荊沙辣醬各1350克、老乾媽風味豆豉1100克(剁碎),阿香婆牛肉醬、辣妹子辣椒醬各1000克,麥芽酚15克,以上所有調料攪拌均勻後納盆,緩慢衝入八成熱的色拉油6千克,邊衝邊攪拌即成。
自製的荊沙醬
1.黑魚一條(重約850克)去除內臟和主骨,切成1釐米厚的魚塊,用清水衝淨。2.鍋入紅油250克燒至六成熱,下幹辣椒段40克,蒜瓣(拍破)、薑片各25克,花椒5克炸香,倒入自製荊沙醬200克翻炒幾下,撒香料粉(白蔻5顆、小茴香3克、香葉3片、八角2個、草果1個磨成粉面狀)煸出香氣,下野山椒50克將水汽炒幹,倒入魚塊大火翻炒至邊緣微卷,添高湯1000克,淋老抽15克著色,下蠔油90克、白糖15克,黑胡椒粉、十三香各10克,料酒5克,加入豆腐塊400克,淋蒸魚豉油50克,大火煮4分鐘,蓋上鍋蓋調中火燜燒3分鐘至豆腐浮起,淋恆順香醋30克,離火後加味精6克,倒入砂鍋內,撒蔥花、熟白芝麻粒即成。幹辣椒、蒜瓣、薑片等下入燒熱的紅油中炸香,倒入荊沙醬,撒香料粉煸香,下野山椒後倒入魚塊大火翻炒1.下入荊沙醬後需調中小火,此時鍋內醬多湯濃,應勤晃鍋以免糊底。2.財魚肉質較為緊實,不必擔心炒散,所以一定要將財魚入鍋炒香後再添高湯,這樣成菜的湯汁才會更加香濃。3.加入豆腐後應避免用炒勺大幅度攪動,否則會將軟嫩的豆腐攪碎。調滷湯:
淨鍋倒入筒骨湯10千克,下老薑片75克、蔥段50克、八角10個、桂皮30克,香葉、白蔻、草果各25克,幹辣椒段20克,將紅曲米75克裝進密漏,固定在鍋邊,大火燒開後,調入白糖600克(常州人口味偏甜,北方大廚在試做時可減少用量)、醬油500克,鹽、味精、雞精各適量,攪勻即成。此湯可以重複使用,時間越長香味越濃,每隔5天要補一次香料、調料,保證底味充足。
大致做法:
冰鮮大雞爪提前解凍,放細流水下衝洗20-30分鐘至顏色發白,瀝乾後直接下入滷湯當中,大火燒開,改小火㸆30分鐘至雞爪軟爛、骨肉分離,開微火保溫即可,隨用隨取。
批量預製:
1.豬肋排5000克衝去血水,改刀成4釐米長的段,加味極鮮醬油100克、老抽30克、五香粉15克,分次倒入少許蔥姜水抓勻醃製1小時。
2.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倒入肋排段炸至外焦裡嫩,起鍋備用。
3.鍋入底油燒至六成熱,下蔥段、薑片各20克,幹辣椒100克、幹青花椒50克炒香,倒入郫縣豆瓣醬100克炒出紅油,放入桂皮25克、八角20克、香葉10克,白芷、白豆蔻各8克,添清水10千克,倒入豬肋排,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
4.黃豆芽飛水,撈出過涼備用。
走菜流程:
1.鍋入底油燒熱,下辣椒、花椒各10克爆香,倒入焯水後的豆芽250克炒至成熟後鋪於盆底。
2.鍋入色拉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郫縣豆瓣醬35克,幹青花椒、幹紅花椒各10克,蔥段、薑片、蒜米各5克炒香,添原湯300克、清水150克,倒入豬肋排500克,調雞精5克,鹽、味精各3克,添清水少許,燉透後盛入墊豆芽的盆中。
將豬肋排倒入原湯中燒熱
3.鍋入紅油75克燒熱,下幹辣椒15克,幹青花椒、幹紅花椒各10克炒香,淋到豬肋排上即可。
在豬肋排上淋熱油激香
技術關鍵:
豬肋排應先炸後燉,炸後外酥裡嫩,且能使其表面蛋白質迅速凝固,鎖住肉汁。
批量預製:
1.老鵝3隻宰殺治淨,約得鵝肉9千克,將其砍成5釐米見方的大塊,入沸水(水中加少許料酒、蔥段)汆透,打掉浮沫,撈出衝洗乾淨備用。
2.鍋入菜籽油30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蔥段50克、薑片30克、幹紅辣椒段15克、八角3個、桂皮3塊煸香,倒入鵝塊翻炒至表皮收緊、色澤微黃,烹入黃酒250克去腥,淋入生抽300克、老抽30克,撒白糖50克,添高湯沒過鵝塊,加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小時至鵝肉軟爛。
3.關火晾涼,揀去蔥姜等料頭,每750克鵝肉、400克原湯為一份裝入碼鬥,入冰箱冷藏保存。
走菜流程:
1.華英牌鴨血1盒(重約300克)頂刀切成1釐米的厚片,與泡好的金錢菇50克一同入沸水焯透,撈出瀝淨水分;冬筍100克切成滾刀塊,下入四成熱油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待用。
老鵝煲鴨血的全部用料
2.鍋入少許底油燒熱,下入蔥段15克、幹紅辣椒段5克炒香,倒入一份鵝塊及原湯,下入步驟1中處理好的冬筍、鴨血、金錢菇,添少許高湯大火燒開,轉小火煨至湯汁濃稠,調入少許生抽、雞粉補味即可。
淨鍋中倒入一份提前預製好的鵝塊和原湯,下鴨血、筍塊、金錢菇等,添高湯燒開
調入少許生抽補味
製作關鍵:
1.鵝肉要用中大火煸至表皮收緊、色澤微黃,若用小火則逼不出肉裡的腥氣。
2.冬筍要提前過油,去除澀味,使其出香。
3、此菜淋入大量生抽,起到著色、提鮮、增味的作用,所以無需加鹽。
1.豬肚從中間一切為二,加少許麵粉搓洗乾淨,下入沸水(水中加適量料酒)中汆3分鐘後撈出。2.鍋入寬水燒沸,下料酒500克、薑片300克、大蔥段250克,加入汆好的豬肚15個煮約90分鐘,撈出後改成抹刀片。鍋入色拉油80克燒至五成熱,下薑絲、野山椒段各50克,蒜片、蔥段各30克炒香,添雞湯1000克,調入鹽5克,雞精、味精各3克,白胡椒粉2克,燒沸後打去料渣,依次放入泡白菜150克(白菜洗淨晾乾,放入泡菜水中泡製一周即成)、豬肚片300克燒開,煮製1分鐘後撒香蔥段30克即可起鍋。批量預製:
1.滷水老豆腐5千克改刀成大塊,放在細流水下衝30分鐘去掉豆腥味,入蒸箱蒸20分鐘,取出後改刀成長5釐米、寬4釐米、厚1釐米的大片。
2.鍋入色拉油、豬油各300克燒至五成熱,下蔥段、薑片各100克炸幹水汽,至蔥段顏色金黃、香氣逸出時,加小茴香50克、八角20克、沙薑片15克、香葉10片、桂皮2塊、羅漢果1個略炸,倒入砸斷的豬大骨1500克(提前焯水)、五花肉片250克墊底,添清水10千克,接著鋪入豆腐片,調入土醬油3袋(250克/袋)、味精80克、鹽60克大火燒開,轉微火煨4小時。
後廚上班時調好滷湯,將豆腐片放入鍋中微火煨制4小時,走菜時再入砂煲加熱即可
走菜流程:
鍋入少許底油燒熱,下蔥段、薑片各15克煸炒至顏色金黃,將其倒入小砂鍋裡,擺上煨好的豆腐400克,添原湯300克,調入少許鹽、味精補味,砂鍋上火,加蓋小火燒2分鐘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豆腐片提前入蒸箱蒸製,切塊時更易成型,否則容易散碎;蒸製時間以20分鐘為宜,倘若蒸老了,豆腐內部充滿蜂窩,口感發渣。
原料:
花鰱魚頭一隻約1000克,昂刺魚2條,泥鰍4條,蛤蜊5個,螺螄250克,河蝦5隻。
製作流程:
1.將花鰱魚頭入熱油中半煎半炸至表面金黃,撈出控油;平底鍋上火放少許底油燒熱,下入昂刺魚、泥鰍煎至金黃、出香;蛤蜊、螺螄、河蝦焯水備用。
用平底鍋煎香昂刺魚和泥鰍
2.淨鍋上火下豬油50克燒熱,撒入姜蒜粒各5克,紅小米辣段2克煸香,放入原料,倒入4千克熱魚湯,大火煮至湯色奶白,調入味精35克、雞精30克、鹽20克、白糖15克、紫蘇葉20克燒開,出鍋時再放辣椒圈30克、香菜20克、紫蘇葉絲10克即可。
鍋放豬油煸香料頭 放入半煎半炸的魚頭和煎好的小魚 衝入熱魚湯
批量預製:
取10個銅鍋,底部分別墊入白菜葉250克,再擺入炸麵筋(改刀成塊)、炸藕盒(改刀成條)、炸丸子、炸酥肉各150克,金針菇、菠菜、木耳各80克,大蝦4個(提前汆水去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白菜墊入鍋底
再擺入各式食材
走菜流程:
取一個銅鍋,澆入醬湯800克,放入引燃的炭火,在廚房燒至湯汁即將沸騰再走菜。上桌後服務員會提醒一句:「圍爐裡的食材多煮一會兒更好吃。」
醬湯製作:
鍋入色拉油7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香料200克炸香,裝進布袋製成香料包,再下入蔥段、薑片、蒜瓣(拍破)各250克炸香、炸黃,待水汽全乾,起鍋連油帶料一同倒入盛有高湯5000克的湯桶內,下入土醬油450克、散裝二鍋頭200克(提香去腥)、香料包以及適量鹽、味精,大火燒開轉小火滷30分鐘,撈出香料包,即可放入提前焯水的肉類原料醬制了。
技術關鍵:
1.這款醬湯純正香濃,但調製方法非常簡單,沒有任何增香劑、高檔醬汁等,其香味主要源自多次滷製肉類原料所積累下的天然鮮香。
2.香料包裡只有八角、香葉、花椒、桂皮、白蔻五種,其中八角、香葉、花椒的量大一些,其他香料只有八角的1/5,否則香味太濃、太雜;香料在湯裡煮30分鐘即可取出,時間過長湯裡會有苦味。
3.調製醬湯要用土醬油,其味道鹹香、顏色紅亮、質地濃稠,有一種古樸的發酵香味。
4.調醬湯前需先炸適量蔥姜蒜,連同炸料頭的油一起倒入高湯內,這種油料增香效果特別好。
5.每次滷完原料後要撇掉上面的油脂,每三天要清理一次桶底的渣子; 每醬完一次原料要根據口味適量添加炸蔥姜、醬油、鹽、高湯等調料。
Q∶為何不當著客人的面澆入湯汁,讓他們目睹其沸騰的過程不是更有就餐氣氛嗎?
A∶炭火燒湯耗時較長,如果澆入湯汁後立刻端給客人,可能需要等待七八分鐘涮鍋才會沸騰,在這期間,心急的客人會不斷催促服務員添火加炭,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批量預製:
1.將地瓜粉條放入開水鍋中煮熟,撈出瀝乾後改刀成長約2釐米的段納盆,每500克粉條中加全蛋液60克、水澱粉35克、麵粉25克攪拌均勻。
2.將粉條擠成慄子大小的丸子,下入五成熱油炸至金黃酥脆,撈出瀝油。
走菜流程:
1.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蔥絲、薑絲各5克煸香,加番茄丁100克、木耳絲10克翻炒至番茄成泥,添鮮湯800克煮沸,調入陳醋80克、料酒10克、鹽8克、白胡椒粉3克、雞粉2克,小火煮1分鐘後起鍋倒入盛器,帶炸好的粉條丸子300克、香菜1碟即可走菜。
2.上桌後,由服務員將粉條丸子倒入鍋中,點燃酒精爐,待湯再次燒開時即可食用,此時口感最佳。
技術關鍵:
1.應趁粉條溫熱時拌入蛋液、澱粉和麵粉,粘性更大,其中水澱粉可以使丸子起脆,而加入麵粉則能避免炸出的丸子太硬。
2.此菜要求酸鹹味濃,陳醋與鹽的比例應為10∶1。
原料:
酸菜絲800克,熟豬肺50克,熟肥腸50克,熟五花肉片50克,蔥、姜、辣椒絲各20克。
調料:
東古一品鮮醬油20克,老抽5克,十三香5克,雞精、味精各5克。
製作:
1.豬肺、肥腸切成小段,五花肉切成薄片,入鍋焯水後撈出。
2.酸菜絲飛水後撈出控幹,放入調底味的毛湯中煨5分鐘至入味。
3.鍋入底油燒熱,下入蔥、姜、辣椒絲煸香,加豬肺、五花肉、肥腸炒勻,倒入酸菜絲,再下所有調料,中火炒幹水分,盛在熱鐵板上,撒香蔥末即可上桌。
特點:鹹鮮酸爽。
製作關鍵:
酸菜一定要炒幹水汽、收幹湯汁,這樣才能充分吸收油脂,煎炒的酸香味也能更好地揮發出來。
金蒜子牛肉粒這道菜融合了中西餐的優點,用黃油烹製白胡椒,碰撞出了非常棒的黃油白胡椒味型,把白胡椒的香味熬了出來,搭配牛柳,非常受年輕人喜愛。
原料:牛柳400克。
調料:
黃油12克,白胡椒粒2克,蒜頭150克,料酒、雞蛋各15克,白糖30克,蠔油、美極燒燜鮮、澱粉各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
製作:1.將牛柳切丁,並用雞蛋、澱粉上漿,下入三成熱的油中滑油;蒜頭炸成金黃色。
2.起鍋上火,下入黃油、白胡椒粒煸香後,下入蠔油、白糖、燒燜鮮、料酒調味,小火炒至濃稠後,放入炸蒜頭和牛肉丁,翻炒至牛肉表面裹汁均勻即可。
香辣扇貝丁調料:幹辣椒節、花椒、香辣醬、香辣蒜香粉、姜蔥水、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香油、花椒油各適量。
製作:1、把小扇貝剔出肉,洗淨,切丁,加姜蔥水、鹽、胡椒粉碼味,待用。
2、把扇貝丁粘上香辣蒜香粉,並裹上麵包糠,入油鍋炸至顏色金黃,倒起瀝油。
3、鍋底留油,先下幹辣椒節、花椒熗香,再放西芹節、少許香辣醬翻炒數下,然後下炸好的扇貝和青紅椒節,加鹽、味精、雞精、香油、花椒油炒勻,最後撒入炸酥的花生裝盤,便可上桌。
酸爽口味魚初加工:1、取花鰱魚(草魚、桂魚等都可)1條(重約750克)洗淨,從尾巴處劃一刀,將魚放入盆內遊動5分鐘-8分鐘,撈出宰殺制淨,在魚身兩面分別打一字花刀。
2、仔姜100克切成米;鮮紅小米辣、鮮青小米辣各50克切成薄圈。
熟處理:1、客人點菜後,取一口大鍋倒入沸水5千克,放入鹽、料酒各50克,熟豬油、老陳醋各20克,白胡椒粉6克,大蔥葉、姜皮各100克大火燒開,將魚放入,蓋上蓋子,保持水似開非開,加熱約3分鐘。
2、此時另取一口炒鍋燒熱,放入菜子油200克、熟豬油8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泡姜粒、野山椒碎各25克,生蒜米30克爆香,下入泡辣椒50克炒勻,倒入鮮湯500克燒開,再下入仔姜50克和調料(鹽5克,白胡椒粉3克,味精、雞粉各15克)調味,水沸後下入紅小米辣、蠔油20克再燒開,下入青小米辣和仔姜50克燒開,用溼澱粉10克勾芡,淋入曬醋12克,關火。
3、此時魚已經成熟,關火將其撈出盛入容器內,澆上熬好的湯料,撒入蔥花20克和香菜1克即可。
三關鍵點:
1、魚一定要充分放血,做好的菜餚才能無腥味。
2、煮魚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水中一定要加入熟豬油,它可以讓魚肉更加潤滑;二是水一定要保持似開非開的狀態,否則煮後的魚肉易老。
3、魚煮到一半時開始熬製湯料,要確保魚煮好時湯料正好加工完成。
飄香乾鍋牛蛙此菜口感蛙肉細嫩爽滑,清新鮮辣,是一道很下飯的菜品,適合在各個類型的湘菜館推出。
初加工:
將牛蛙1千克(3個月的牛蛙)宰殺制淨;仔姜300克切塊;小米辣200克剁碎。
熟處理:
鍋上火,倒入花生油400克,待油溫燒至六成熱時,下入仔蛙爆炒至三成熟,下入大蒜50克炒香,加入幹辣椒、水400克,小米辣、仔姜、味精20克,蓋上蓋,小火燒制3分鐘後,下入雞精、紅椒條各20克,繼續燒30秒鐘,倒入鍋底帶有自製混合油30克的鍋中即可。
自製混合油:
將混合油500克(熟雞油、色拉油按照3:7的比例混合),燒至五成熱時,下入郫縣豆瓣醬200克,炒制2小時,過濾即可。
技術關鍵:
1、在製作時,要注意爆蛙一定要爆到三成熟時再燒制,否則蛙肉會變老,且燜制時不要開蓋,掌控好火候,不要開大火。
2、此菜使用了自製的混合油,這種混合油是用熟雞油、色拉油、郫縣豆瓣醬炒制而成的,不僅口感香濃,做出來的菜品也是紅潤香濃。
3、烹製此菜時,用了花生油來代替色拉油,因為花生油本身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所以用它炒制出來的菜品,不僅具有花生的香味,還可以增加菜品的香味,從而提高菜品的色澤,同時它比色拉油更有營養。
4、菜品出鍋前,在鍋裡塗上了混合油,是為了增加菜品的味道和色澤,使熱氣騰騰的菜品讓油香味全部揮發出來,而且菜品看起來色澤光亮。
蝦滷:
原料:炒料蔥、生薑片、圓蔥、特製十三香粉(上好的四川花椒、丁香、山楂各25克,小茴香150克,孜然100克,八角、桂皮、白芷、草果、圓香果、白豆蔻、甘草、香草各50克,良姜、陳皮各30克,以上原料小火炒香,混合後粉碎成粉)各1千克,蒜子3500克,特級青花椒150克,特級幹小米辣(磨成粉)500克,色拉油4千克。
調料:鹽2千克,白糖1250克,白醬油6瓶,味精800克,雞粉300克。
調滷:
1、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蔥、生薑片、圓蔥、蒜子,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炸幹的蔬菜料,放入青花椒、小米辣粉、十三香粉,繼續用小火炒至油色變紅,離火,將青花椒和蔬菜料用紗布包好。
2、取清水40千克放入不鏽鋼桶內,倒入熬好的油脂和料包,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1.5小時,即成饞神龍蝦滷水。
製作關鍵:
1、滷龍蝦時要勤翻動,防止龍蝦受熱不均。
2、滷水必須是每天都要調製的,因為經過一天的滷製後,滷水的味道變化很大。
3、常用的小龍蝦根據顏色的不同,有純青色、青紅色、純紅色三種,比較而言,青色殼的小龍蝦個頭比較小,但是殼比較薄。製作這道菜餚,一定要選用青殼小龍蝦,這樣才能保證龍蝦在最短的時間內充分吸收滷水的味道。
4、小龍蝦的大小不同,過油和滷製的時間也會有很大差異,烹調時不可一概而論。
小龍蝦重量:25-30克/只,滑油時間:20秒,滷製時間:12分鐘-15分鐘;
小龍蝦重量:50-60克/只,滑油時間:25秒,滷製時間:15分鐘-18分鐘;
小龍蝦重量:75克以上,滑油時間:30秒,滷製時間:20分鐘-25分鐘。
5、姜、蔥、蒜、圓蔥一定要炸幹水分,這樣熬好的滷水香味才夠濃鬱。
6、十三香下入鍋內後,一定要微火熬製,否則容易焦糊。
7、這道菜製作的技術核心還是蝦滷的調製方法。這款蝦滷就像我們平時用的滷水一樣,鹹鮮味充足,帶有比較濃鬱的辣味和花椒的麻味。
金牌烤乳鴨此菜鴨肉外脆裡嫩,鴨肉鮮香,已經熱賣6年。
批量加工:1、選700克/只的雲南宜良乳鴨殺洗乾淨,從肛門處開刀,去掉內臟,泡淨血水。
2、蔬菜汁加入檸檬片調勻,放入乳鴨浸泡醃製半小時,撈出後衝洗乾淨,內外抹勻鴨鹽,放到保鮮冰箱內醃製8小時,取出衝洗表面,掛在鉤子上。
3、將脆皮水燒開熬勻,趁熱淋在鴨身上使其表皮收緊上色,然後掛在通風處,秋冬自然風乾3-4小時,春夏風乾6-8小時。
4、處理好的乳鴨放入燜爐,大火烘烤8分鐘,轉小火繼續烤12分鐘,關火利用餘溫燜10分鐘即成,配送到各店。
走菜流程:鍋下寬油燒至七成熱,舀起熱油反覆淋在乳鴨上至色澤紅亮。上桌後服務員先為客人展示整鴨,然後剪成塊,即可食用。
鴨鹽:
淮鹽(即五香鹽)200克、味精30克、沙姜粉20克、白糖粉15克、花椒粉15克。
製作關鍵:
乳鴨肉嫩,脂肪少,因此不能大火久烤,烤定型後就要轉小火慢烤,整個烤制時間也不能太長。
大愛水煮魚製作:1、取炒鍋倒入麻辣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薑片各20克,幹辣椒節、乾花椒各10克炒香,下入麻辣底料150克-200克,炒出麻辣味。
2、倒入鯽魚湯3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30分鐘,撈出料渣,放入一條魚的魚頭和魚骨,文火煮3分鐘,用鹽調味,撈出魚骨,下入魚片煮熟即可。
麻辣底料:
1、取大鍋燒熱,放入火鍋專用牛油50千克,小火熬至牛油全部融化,下入蔥段、薑片、蒜子各1千克,小火浸炸至蔥段變成金黃色。
2、濾出小料,放入餈粑辣椒12.5千克、火鍋專用豆瓣3.5千克、紅油豆瓣2.5千克,中火慢慢煸炒至辣椒皮無水分,再放入泡好的花椒(幹青花椒和幹紅花椒按照1:1的比例混合,用水略微浸泡)和幹辣椒節各2.5千克,繼續小火煸炒出麻辣味。
3、再放入麻辣豆豉1.5千克-2.5千克,小火炒約30分鐘,最後放入自製香料粉1.5千克、冰糖500克、高度白酒250克,小火炒制15分鐘,離火倒入不鏽鋼桶內,將桶密封,存放一夜方可使用。
鯽魚湯:
鍋內放入熟豬油50克燒熱,下600克切好的鯽魚塊煎炒至魚肉魚骨焦黃,下姜米5克炒香,下沸水2.5千克,蓋上蓋子,大火煮至湯色乳白,瀝出湯(約1.5千克)。
自製香料粉:
八角、香葉、桂皮、小茴香、山柰、肉豆蔻各100克,丁香30克,孜然粒、香菜籽、砂仁、蓽撥各50克,草果8個,幹香茅草150克。
酸菜牛肉主料:牛肉250克,酸菜300克,蒜茸、青紅辣椒、泡椒碎各少許。
調料:鹽、味精、糖、料酒、鮮湯、生粉、生抽、香油、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1、牛肉切片納碗,下鹽、味精、生抽、料酒、生粉醃好,待用。
2、酸菜洗淨切碎,汆水,倒出待用;將醃製好的牛肉也略微焯下水,倒出待用。
3、鍋中下油,下蒜茸煸香,烹入料酒,下鮮湯、泡椒碎、鹽、味精、糖、生抽調好味道,再放進酸菜略煮5分鐘,然後下入牛肉、青紅椒略煮一會,即可出鍋裝盤。
莊園花雕雞這道莊園花雕雞也類似於神仙雞,但在食材的選擇、菜品的口味都要比神仙雞來得實在,關鍵是後廚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將50%的利潤分給外人,對於一個廚師團隊來說,更能體現團隊的水平。
初加工:將老雞1隻(1100克)宰殺、洗淨,去膛,放入醃料汁(鹽20克,蔥、姜各15克,純淨水1千克)中醃製,將醃好的土雞撈起洗淨,下入燒至滾燙的開水中燙兩下,再投入冷水鍋中,加熱焯制;蹄花250克剁成塊,下入燒開的水中焯至斷生;小花菇20克用溫水浸泡。
熟加工:將處理過的雞投入鍋中,下入自製花雕滷湯,蓋過原料,用大火燒開,改小火燜制1.5小時,待雞八成熟時,撈出。
走菜:將雞入煲仔爐中,入少許滷湯,用小火燜制,收汁,撒蔥花2克即可出鍋。
自製花雕滷湯:
將高湯1千克投入鋼桶中,投入蹄花,下入花雕滷湯料(花雕酒、蠔油、蔥段各25克,海天老抽、冰糖各6克,鹽5克,味精8克)調味,加入小香菇、蔥段10克,大火燒制,燒開即成。
製作關鍵:
1、鹽水醃製入味均勻
宰殺好的雞要醃製,充分入味後才能進行下一步。一般都是用傳統的方法,把鹽、蔥、姜抹在雞肉的表面,結果雞肉不易入味,只有表面有味道,而且容易流失水分,肉質發柴。而此菜則是將鹽、蔥、姜調成汁水,鹹味偏重點,用來浸泡雞肉,這樣肉質可以保持鮮嫩的口感。我們酒店一般是從中午醃到第二天早上,這樣能充分入味。
2、開水點燙皮不破
醃製好的雞,首先拎著雞脖子點入燒開的開水中,時間大概在兩三秒,迅速提出來,如此反覆三次,再下入冷水鍋,待水燒開後,焯制去淨血水,時間在5分鐘左右,這樣處理的雞皮不易破損,保存完整的形態。
4、原汁煲制口感糯
將滷至八成熟的雞放入墊有焯過水的半劈豬蹄上,倒入花雕滷湯的原汁,蓋過原料,蓋上蓋用小火煲制45分鐘,直接上桌。
注意事項:
這道菜在我們店的宴席中是桌桌必點的,於是走量很大,一般我們都是批量生產,一下子做20份,煲制好的雞待涼透時一定要包上保鮮膜,防止遇風肉變黑,只要做好預製工作,這道菜上菜只需三五分鐘,拿掉保鮮膜上爐加熱即可,減少用工,省了人力成本。
香辣蝦一道旺菜,有時候可以旺一個店,而要打造一道旺菜,就要從選料標準開始嚴格遵守每一步的執行標準,尤其像香辣蝦這種幾乎每家湘菜館都有的經典菜,要想出眾就要有高標準。
進貨標準:1、所進的蝦必須是活蝦或新鮮的鮮蝦,不能有掉頭的或頭部發黑的。
2、蝦的大小以中蝦為準,每個重約13-23克,13-15克的不能超過10%。
加工標準:1、挑出有臭味的或者蝦頭掉了、發黑的蝦。
2、用剪刀剪去蝦須,順著蝦背中間有肉的地方開一刀,從頭的一半到蝦尾1釐米的地方,刀深至蝦的1/2。
製作標準:1、配製標準:
①每斤蝦按7兩淨蝦配,每斤蝦配料頭300克(大蔥100克、長5釐米;西芹100克、長5釐米;蒜米50克;生薑50克、切0.3釐米見方長的條),配自製香辣醬75克,花椒6克,辣椒4克。
②炒2斤以上的話,每斤蝦配料頭250克(大蔥90克、長5釐米;西芹70克、長5釐米;蒜米40克;生薑50克、切0.3釐米見方長的條),配自製香辣醬60克,花椒6克,辣椒4克。
③炒1斤蝦則配筍丁(1釐米見方的丁)15克;炒2斤蝦配筍丁25克;炒3斤蝦配筍丁35克。
2、生產標準:
①每鍋炒3斤或5斤,1斤起炒最多炒5斤。
②拉油的溫度是中溫,時間為活蝦20秒,鮮蝦30秒。
③料頭中火炒3分鐘,下蝦後放米酒炒1分鐘,下醬後加啤酒再炒1分鐘,下混合香料粉後再炒10秒起鍋。
3、裝鍋標準:
1斤和2斤用32釐米的火鍋裝;3斤用34釐米的火鍋裝;4斤以上用36釐米的火鍋裝。每斤撒花生米10克,香菜8根。
保存標準:
1、殺好的蝦要放在保鮮櫃裡保存,每筐裡不要堆得太多,且上面不能放任何東西。
2、如果是進的鮮蝦必須迅速清理乾淨,進保鮮冰箱。
3、存放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
吃法:
1、上桌後直接食用,不能在爐火上加熱。2、吃完後加白湯涮鍋。
自製香辣醬:
香料:
茴香100克,八角200克,砂仁40克,草果150克,山奈50克,桂皮50克,白蔻150克,草蔻80克.白芷10克,香葉40克,丁香10克,甘松10克(一種麻辣火鍋湯料或滷菜中常用香料,形態為毛茸茸、黑褐色的根狀物氣味辛香,近似松節油),排草30克,靈草50克(火鍋香料,應似靈香草又名零陵香,有濃鬱香味),黃芷50克,當歸20克,鮮香茅草20克。
調料:
美樂香辣醬8瓶,老乾媽香辣醬3瓶,蠔油1斤,李錦記海鮮醬1瓶,餈粑辣椒500克,郫縣豆瓣醬500克.菜籽油15斤,豬油8斤,色拉油8斤。
製作方法:
1、將所有香料都打成粉,鍋入三種油.放入餈粑辣椒、豆瓣醬炒幹水汽。
2、放入香料粉,放入其餘調料,小火熬製30分鐘即可。
製作關鍵:
1、製作香辣蝦選料是要害,蝦必須新鮮,可用活明蝦或基圍蝦,也可以選用冰鮮明蝦。若選用冰鮮明蝦,要用皮薄(皮厚的發黑)、蝦腦少、肉飽滿的,因為皮厚則炸不酥,有蝦腦的頭易炸掉且太費油,而肉不飽滿的炸出來發柴。
2、選用冰鮮明蝦時,解凍不當也會影響菜的質量。不要將蝦暴露在空氣中自然解凍,否則頭部發黑。正確的方法是將蝦浸在水中,用流水小流量衝至化開。
3、選用泡椒的要肉厚、顏色紅亮,最好是子彈頭泡椒,以保證菜的口味醇厚香辣。
4、明蝦過油炸時要控制好油溫、油量。油量控制在蝦的4—5倍,油溫以六至七成熱、微冒青煙為好。因為油溫太高輕易智慧將蝦炸焦,而太低則蝦皮炸不脆。炸至蝦剛飄起來就撈出,不可時間太長。
5、熬製香辣油時,不要用過多香味太濃的香料(如草果、肉蔻),突出香茅、孜然味。
椒香油爆蝦椒香口服蝦選用肉質滑嫩有彈性的漢蝦,剝去了蝦殼,使蝦的造型更加飽滿,再用自製的香油烹製,入味十足。
材料:原料:
漢蝦(半成品,市場有售)300克,黃豆芽50克,芹菜段20克。
調料:
鮮花椒、幹辣椒各15克,鹽、美極濃縮雞汁5克,美極鮮雞粉3克,特製香油500克,清湯50克。
做法:1、將漢蝦洗淨,剝去蝦殼,留蝦尾部分,從肉中開一刀,用鹽、美極濃縮雞汁、美極鮮雞粉碼味上漿。
2、將黃豆芽、芹菜洗淨,與漢蝦一起下入熱水中焯制,裝盤,倒入熬好的清湯。
3、另起鍋加入特製香油熬至200℃,下鮮花椒、幹辣椒熗香,燒至入盤中即可。
特製香油:
將300克菜子油與600克的色拉油混合(菜子油濃度高提香),下入鍋中熬至兩成熱,再下入八角、白蔻各10克,香葉3克,香茅草、幹辣椒各20克,野山椒12克熬製,慢慢升熱油溫,至香料開始變煳時離火,蓋上蓋燜一夜,至香料的香味全部熬出來即可。
野菌濃湯桂魚野菌濃湯桂借鑑宮廷菜的做法,用醇厚的濃湯調出金湯,還滲透著乾貝汁、火腿汁的香味,魚片入口滑嫩,別具滋味。
原料:桂魚1條(重約600克),枸杞10克,法香4枝。
珍菌(滑子菇55克,老人頭菌15克,雞樅菌45克,小白菇60克)
調料:
A料(鹽、味精各5克,幹澱粉15克,蛋清1個)
B料(鹽2克,味精5克,白糖3克)
C料(鹽、白糖各3克,味精10克,雞油30克,乾貝汁、火腿汁各50克)
自製濃湯500克,溼澱粉20克。
製作:1、將鱖魚宰殺治淨,切下頭、尾,取淨肉,片成大片,加A料上漿,醃漬10分鐘,入沸水中汆熟,撈出控水。
2、將魚頭、魚尾洗淨,入沸水中汆透,撈出控水,擺拉盤中;將珍菌分別洗淨,入沸水中汆透,撈出控水。
3、鍋入自製濃湯300克燒開,入B料調味,入珍菌煨3分鐘入味,撈出放入盤內,放上魚片。
4、另起鍋,入自製濃湯200克燒開,入C料調味,用溼澱粉勾二流芡,出鍋澆在魚片上,撒上枸杞子,用法香點綴即可。
自製濃湯:
1、分別將淨老母雞2500克,淨老鴨1500克去頭、尾、爪,剁成重約200克的塊,汆淨血水,撈出放入湯桶中。
2、分別將豬腔骨2千克,去皮肘子1500克洗淨,剁成大塊,入沸水中餘透,撈出放入湯捅中,加清水25千克,小火煮6-8小時,然後大火燒開,保持沸騰狀態1.5小時,離火放涼,去掉浮油即可(約得濃湯15千克)。
幹筍牛腩煲「幹筍牛腩煲」是一款壓鍋菜,菜品上桌搭配家常餅,用卡式爐上桌,還可以加湯涮菜。菜品售價68元一份,單店平均日售50多份。
初加工:1.精選牛腩1250克(5份量)改刀成2.5釐米見方的塊,用冷水浸泡1-2小時,中間換一次水並加冰塊拔淨血水。幹筍用溫水浸泡12小時(換三次水)。
2.牛腩入涼水鍋中,加白酒10克,焯淨血沫,倒入高壓鍋內。泡好的幹筍切段。
3.鍋上火,加色拉油55克,燒至五成熱時放薑片、幹黃椒、大蔥段各50克,八角2.5克,肉豆蔻、草果、山柰、良姜、桂皮、小茴香各2克,白芷4克,砂仁1克,花椒1.5克,炒香後放李錦記柱侯醬2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30克,炒香後加水燒開,將香料全部撈出用袋子裝好放入有牛腩和幹筍的高壓鍋內,加牛肉粉、味精各10克,白胡椒粒2克,鹽30克調味,大火燒開改小火壓制15分鐘,自然散氣。
熟處理:1.冬瓜750克切5×2.2×2.2釐米的條,焯水入沙鍋墊底。
2.牛腩和幹筍及原湯倒入鍋內,加高湯300克大火燒開,加味精、牛肉粉各10克,牛肉汁15克,白胡椒粉1克調味,燒開後倒入沙鍋內,放香菜3克點綴,跟卡式爐和家常烙餅一份(300克)上桌即可。
製作關鍵:
1.選料要用新鮮、品質好的牛腩,肥瘦相間有嚼勁。
2.原料要先衝水,換水後加冰塊進行冰拔,這樣做出來的牛肉異味小。焯水時,一定要涼水下鍋,要焯透,將血汙去乾淨。
3.這道菜製作簡單、上菜快,還可批量預製,若是批量預製,可按照前文介紹的初加工方法將牛腩加工好後分份加原湯保存。
招牌牛雜鍋製作:長春肥肥小廚總廚 郭福田
這款菜在我們店裡十分熱銷,我將四種牛類原料分別加工,搭配壓入味的蘿蔔,口感酥爛,味道濃鬱,原料多樣。
材料:主料:牛腩,牛排各1.5千克,牛肚,牛筋皮各1千克,象牙蘿蔔,蔥段、薑片各10克。
調料:A料(鹽20克、白糖100克、八角4個、老抽10克、一品鮮50克、骨湯1.5千克)
B料(蔥、姜、料酒各50克,八角7個,香葉10克,桂皮2克,水2.5千克)
秘制汁25克,水400克,大豆油50克。
製作:1、象牙蘿蔔去皮,切塊,焯水,取5千克,加A料燒開,入高壓鍋壓8分鐘制熟。
2、牛腩、牛排、牛肚、牛筋皮分別切塊,焯水。
3、牛筋皮、牛腩、牛排加B料,入高壓鍋上氣壓35分鐘;牛肚加同等比例的B料上氣,單獨壓22分鐘。
4、鍋內入大豆油燒熱,放蔥段、薑片炒香,加處理好的蘿蔔500克、牛雜600克,倒入秘制汁,加水燴7—8分鐘,出鍋裝盤即可。
秘制汁:蠔油50克,東古一品鮮750克,花椒麵、雞粉各40克,牛肉粉、味素各30克,老抽10克拌勻即成。
蝦蟹一鍋香製作流程:1、基圍蝦100克治淨,螃蟹2隻去殼治淨後切塊,與菜花塊200克、玉米塊150克一起入四成熱油中拉油,至螃蟹和蝦變成金紅色後撈出。
2、鍋留底油,加自製乾鍋醬25克炒香,下所有原料中火炒約2分鐘,即可出鍋。
自製乾鍋醬:
1、幹金鉤30克、幹瑤柱30克泡發剁碎待用。
2、鍋入色拉油150克燒至三成熱,下薑末、蒜末、洋蔥碎各50克煸香,下金鉤碎、瑤柱碎炒香,調入辣妹子醬45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XO醬100克、幹紅椒碎30克、孜然粉20克、味精15克、胡椒粉10克小火翻炒約5分鐘即可。
碳火烤蛙烤魚已經流行了近10年,如今烤魚依然有市場,但是年輕食客永遠是在求新求變的,作為廚師沒有創新就沒有市場。於是,這道烤蛙應運而生。
烤蛙的製作方法和烤魚其實非常相似,需要做的就是把魚換成牛蛙,十分簡單,即可完成烤魚菜的換代更新,給年輕食客帶來新感受。
取大牛蛙1250克宰殺制淨,將其切成大塊,衝洗乾淨後加入鹽10克、生粉20克、白胡椒粉和雞粉各2克抓拌均勻,醃製3-5分鐘,放入燒至八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牛蛙肉定形。
取蓮藕、土豆、圓蔥各100克洗淨,蓮藕、土豆分別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圓蔥切成粗絲。將三種墊料放入烤魚盤內。
製作:1、鍋內放入紅油、大豆油各250克,花椒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生薑片10克、大蒜子20粒炒香,下入鮮小米椒段200克、幹青花椒和阿香婆香辣牛肉醬各50克炒出麻辣味。
2、下入四季豆(斜刀切粗條)150克,中火炒至其變色,倒入啤酒350毫升,用鹽、雞粉、味精各10克,白胡椒粉、草菇老抽各5克,白糖、辣鮮露各15克調味。
3、倒入牛蛙,翻拌均勻,出鍋前放入鮮線辣椒(斜刀切絲)150克翻拌均勻,出鍋倒入烤盤內,再淋入紅油100克,搭配燃燒的木炭上桌加熱食用。
▼
鍋內放入熟豬油、菜子油各150克,小火熬香後下入蔥段、薑片、蒜片各10克中火炒香,撈出料渣,放入提前炒香的郫縣豆瓣醬50克、餈粑辣椒30克、三五火鍋底料15克、用白酒泡製的花椒20克、香料粉15克,小火煸炒出香味,倒入啤酒350毫升,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出麻辣味,用味精、雞粉各10克,鹽、白糖各3克調味,淋入花椒油20克出鍋,澆在烤蛙上即可。
香料粉:
白豆蔻15克,八角、香葉各10克,茴香8克,草豆蔻7克,陳皮、香茅草、砂仁、桂皮各5克,白芷4克,丁香、孜然各2克放入粉碎機內,打成粉。
▼
鍋內放入熟豬油、煉香的雞油各150克,小火熬香後下入蔥段、薑片、蒜片各10克中火炒香,撈出料渣,放入陽江豆豉、永川豆豉、幹辣椒段各50克,大蒜蓉30克,中火炒出豆豉香味,倒入啤酒350毫升,大火燒開,用蒸魚豉油、生抽各20克,雞粉、味精各10克,白糖、胡椒粉、鹽各5克調味,澆在烤蛙上。
鍋內放入熟豬油100克,小火熬香後下入蔥段、薑片、蒜片各10克中火炒香,撈出料渣,放入切碎的老壇酸菜150克,切片的泡蘿蔔、子彈泡椒各30克,大蒜子20克,野山椒15克,中火煸炒出香味,倒入啤酒350毫升,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出香味,用味精、雞粉各10克調味,淋入白醋20克出鍋,澆在烤蛙上即可。
小貼士:
關於如何讓牛蛙在加熱過程中肉質不變老,有兩個方法:
一是浸炸時,一定要待油溫達到八成熱時,將鍋端離火口或者改用極小的火,放入牛蛙,快速攪拌幾秒,即可將牛蛙撈出,不需要將牛蛙浸炸至色澤金黃再撈出。
二是在烹調過程中,一定不能加水,否則在菜餚上桌後,牛蛙會吸收水分,肉質也會變老,因此只能加啤酒或者油。
剁椒野秋葵主料:鮮秋葵200克
輔料:自製剁椒醬20克
調料:
雞精2克、胡椒粉1克、辣椒油20克、醋15克。
做法:1、將鮮秋葵切去尾部相連的部分,洗淨濾幹水分後,整齊的碼入盤中備用;
2、熱鍋上少許底油,加紅剁椒略炒,關火後放入剁好的蒜末,生抽1湯匙,加入蒸魚豉油2小湯匙,白糖少許,調入雞精2克、胡椒粉1克、辣椒油20克、醋15克調成味汁;
3、將整理後的鮮秋葵碼放整齊加入拌勻後的味汁淋上即可。
自製剁椒醬:1、紅尖椒洗淨,晾曬到完全乾透沒有水氣;
2、將案板、刀、準備裝剁椒的容器,所有工具洗淨至無油,並晾曬乾,即所有工具和容器都不能留有油和生水;
3、將紅尖椒去蒂切碎,蒜瓣一起切碎,剁成均勻的碎末,分次放入準備好的容器中,分次放鹽拌勻;
4、剁椒碎裝瓶不要太滿,瓶口留出一定空間,淋入白酒,然後密封;
5、將拌好裝好的剁椒放在空氣流通的室內室溫發酵2天,然後轉到冰箱冷藏保存,醃漬7天後即可食用。
提示:
1、剁辣椒之前一定要戴好手套,避免辣椒汁對手部的不適;
2、所有器具不要沾到水和油哦,否則容易變質。
新派紅燒肉製作:1.三層下五花肉2.5千克入蒸箱蒸25-30分鐘,取出用平板壓一下定形,自然放涼,切3釐米見方的小塊。
2.鍋內入色拉油2千克,燒至八成熱,下五花肉炸至金黃色、定形,撈出控油;薑片10片、香蔥150克炒香,撈出備用。
3.將五花肉加牛奶2袋、水1500克、蔬菜(拍松的西芹、香菜根、蔥段、薑片)250克,入蒸箱蒸40分鐘。
4.鍋留底油,下冰糖80克炒糖色,下五花肉翻炒均勻,加雞飯老抽70克、生抽80克,加水沒過肉塊,下炒香的蔥段、薑片,小火燒2小時,加入花雕酒300克、蜂蜜50克,撈出蔥段、薑片,繼續小火燒1小時。
5.走菜時,取一份入蒸箱蒸熱,湯汁收濃澆在肉上,底下可以墊焯水的蔬菜解膩,搭配燒好的雞蛋即可(雞蛋與花雕酒一起下鍋,燒1小時)。
創新思路:紅燒肉幾乎是家常菜館中家家必備的菜品,但是在烹調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做出來的菜品就會非常油膩。有些廚師也會另闢蹊徑,選全瘦肉,但做出來的口感就會柴。
怎樣讓紅燒肉香而不膩、入味呢?我來分享一下經驗。
1、兩步定形
首先是蒸製定形,將三層下五花肉入蒸箱蒸25—30分鐘,蒸製的肉會收縮,自然定形;其次壓制定形,將蒸好的肉迅速放到案板上,用重物壓一下定形,還能將肉中多餘的油脂逼出,自然放涼後,切小塊。
2、兩步祛膩
第一步是高溫逼油,鍋內下油燒至八成熱,將肉塊入鍋內炸至金黃色;第二步是將五花肉加蔬菜水、牛奶,入蒸箱蒸40分鐘。蔬菜水中加入了香菜根、西芹、蔥姜,具有增香祛異的作用;而牛奶是鹼性食物,利用酸鹼平衡的原理,能中和肉的酸性,讓五花肉內的脂肪「燃燒」,降低油膩口感。
3、3小時入味
從選料到蒸製已經花了1個多小時,然後真正花費時間的環節來了,那就是入味。為了讓五花肉的味道和顏色足夠,我先用2小時給肉上色、入底味,最後1小時加入花雕酒,小火慢燒,酒慢慢揮發留下足足的香味。
金湯湘水蛙夏季將要來臨,我特意推出了這款口味濃厚的金湯湘水蛙,牛蛙肉富有彈性,調成金湯口味,小酸小辣,非常開胃,特別受80後、90後年輕人喜愛。
材料:原料:
鮮活牛蛙800克,黃豆芽菜、鮮青筍各75克,紅小米椒25克。
調料:
A料(雞蛋清20克、澱粉15克)
B料(美極鮮湯底30克,美極海鮮汁20克,白糖5克,胡椒粉3克)
蒜蓉10克,黃辣椒醬15克,鹹蛋黃醬30克,色拉油20克,藤椒油25克,二湯1千克。
製作:1.將牛蛙宰殺制淨,去皮、內臟,衝洗乾淨,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用毛巾吸乾水分,用A料上漿。
2.青筍切條;黃豆芽清洗乾淨;小米椒斜刀切段。
3.鍋上火,注清水燒沸,調至小火,下入牛蛙汆熟撈出。
4.另起鍋注水燒沸,分別下入黃豆芽、青筍條汆水斷生,撈出放在湯盆中打底。
5.鍋中下入色拉油20克燒熱,下入鹹蛋黃醬、蒜蓉、黃辣椒醬煸出香味,下入二湯,用B料調味,入汆熟的牛蛙燉3分鐘,待入味後勾芡,倒入湯盆中,撒小米椒段。
6.另起鍋,燒熱滕椒油,澆在小米椒上即可。
富貴酥丸黃瓜一般都用來做涼菜,現在我們將其擦成細絲,油炸製成丸子。別看做法簡單,但是新穎的吃法吸引了一眾食客的喜愛。
製作:1.水果黃瓜500克洗淨,擦成細絲,加入鹽5克、雞粉3克、圓蔥碎6克混合均勻,醃製20分鐘。
2.醃製好的黃瓜團成重約20克的圓球,擠幹水份後裹勻混合粉(糯米粉:生粉:麵包糠 = 1:1:0.5混合而成,約耗100克)。
3.鍋內放入花生油1千克,燒至五成熱時,下入黃瓜球小火浸炸2分鐘,撈出控油,放入盤中,配蒜泥味碟上桌蘸食。
鹽焗香茅乳鴿亮點:
這道菜品選用大量香茅烹製,焗制後入鋪有粗鹽粒的煲中,成菜在揭開蓋子的瞬間,散發出清新的香茅與焗好的乳鴿的混合香氣,香而不膩,乳鴿皮色金黃,肉質鮮嫩多汁。
原料:制淨的乳鴿1隻(300克),香茅草50克,粗鹽粒100克。
調料:
香茅汁500克,生抽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60克)。
製作:1.乳鴿放入香茅汁中,一起放入冰櫃,冷藏浸泡12小時。
2.浸泡好的乳鴿放沸水中淋燙5秒,取出放入碗中,淋生抽,塗抹均勻。
3.起鍋燒熱,放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放入乳鴿炸制30秒(不停用馬勺將熱油澆淋在乳鴿上),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4.煲中鋪粗鹽粒,入面火220℃的烤箱中焗15分鐘。
5.將乳鴿擺放在鋪有鮮香茅草的煲中,放入面火220℃的烤箱中焗20分鐘,取出斬塊,連同香茅一起擺入煲中即可。
香茅汁:
鮮香茅草500克洗淨,放入攪拌機中,加冰水500克,攪打成汁,調入雞粉30克、鹽25克、魚露15克混合均勻,即可製成香茅汁。
金蒜子牛肉粒這道菜融合了中西餐的優點,用黃油烹製白胡椒,碰撞出了非常棒的黃油白胡椒味型,把白胡椒的香味熬了出來,搭配牛柳,非常受年輕人喜愛。
原料:牛柳400克。
調料:
黃油12克,白胡椒粒2克,蒜頭150克,料酒、雞蛋各15克,白糖30克,蠔油、美極燒燜鮮、澱粉各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
製作:1.將牛柳切丁,並用雞蛋、澱粉上漿,下入三成熱的油中滑油;蒜頭炸成金黃色。
2.起鍋上火,下入黃油、白胡椒粒煸香後,下入蠔油、白糖、燒燜鮮、料酒調味,小火炒至濃稠後,放入炸蒜頭和牛肉丁,翻炒至牛肉表面裹汁均勻即可。
有味的豬腳有味的豬腳這道菜是長沙某連鎖店的特色菜,做法夠家常,味道突出,非常受食客的歡迎,現在很多餐廳都在模仿推出這道菜品。而此菜的做法很簡單,豬腳焯水後加入調料拌勻,放入高壓鍋內長時間「高壓蒸製」,做好的成品本味突出,肉質軟爛。
製作:1、生豬前蹄650克洗淨,每個豬腳剁成大小均勻的8塊,衝漂去血水,放入冷水鍋內,倒入蔥段、薑片、料酒各10克,大火燒開,撇淨浮沫。
2、將豬腳撈出,衝洗乾淨,加入瀏陽豆豉15粒,辣椒粉、紅燒醬油、黃豆醬油各10克,鹽、味精各5克拌均勻。
3、取一個高壓鍋,放入不鏽鋼架子,然後將拌勻的豬腳放入盤中,蹲在架子上,在高壓鍋內倒入適量清水,蓋上高壓鍋的蓋子,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制50分鐘左右,關火散氣,將豬腳取出,撒入蔥花即可。
奶油香煎蝦仁傳統方法做蝦仁,多是滑油、炸制,或者做成果香味的,所以我大膽創新,加入西式元素如白蘭地、奶油等,做好的蝦口感滑嫩,輕輕煎一下,保證了口感,口味融合多變。
製作:1、選用16-20型號蝦仁250克制淨,加生粉10克,白糖、鹽各5克,白胡椒粉2克,蛋清25克拌勻上漿。
2、鍋內下黃油25克燒熱,下番茄沙司、金鑽奶油各50克,白蘭地75克,熱的鮮牛奶100克燒開,加鹽4克,白糖、白醋各25克調味,用面撈勾薄芡,加熟黑芝麻10克拌勻。
3、不粘鍋內入色拉油20克燒熱,下蝦仁煎至兩面金黃色,撈出控油,裝盤,澆上做好的奶油汁30克即可。
筒子骨燴水晶包創意:
用筒子骨做菜在湖南比較常見,為了讓客人吃得更實惠,我們在烹調筒子骨時,加入了水晶包和幹豆角,做好的成品湯色潔白,口味醇香。
製作:1、筒子骨400克洗淨,剁成重約20克的塊,放入沸水中焯透,撈出控水。
2、高壓鍋內放入清水600克,倒入筒子骨,放入薑片20克,蓋上蓋子,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30分鐘,關火自然散氣。
3、泡軟的幹豆角50克洗淨,切成10釐米長的段;水晶包(即袋裝的火鍋包)10個煮熟。
4、客人點菜時,取色拉油50克放入鍋內,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薑絲10克煸香,下入豆角,小火煸炒1分鐘,放入筒子骨、水晶包、清水1千克,大火燒5分鐘,用鹽15克、味精5克、胡椒粉3克調味,淋入三花淡奶10克,出鍋放入可以加熱的容器內上桌。
黃金泉水豆腐超級實用的雞蛋豆腐做法,只需掌握關鍵一點:黃豆、雞蛋、礦泉水按照同比例搭配。
原料:
黃豆500克、礦泉水500克、雞蛋8隻。
調料:
海鮮醬油50克、鹽15克、味精10克、白糖10克。
提前預製:1、挑選圓潤飽滿的優質黃豆浸泡8小時備用。
2、撈出泡好的黃豆放入豆漿機,加入等量的礦泉水一起打成豆漿,倒入盆內。
3、在黃豆漿中加入雞蛋液調勻,放入鹽、味精、白糖攪拌均勻。
4、將調好的黃豆雞蛋漿倒入託盤內,放入蒸箱蒸16-18分鐘至熟。
走菜流程:1、把蒸熟的豆腐切成長方塊。
2、平底鍋內倒少許底油,擺入豆腐10塊煎至兩面顏色金黃、表皮微焦。
3、裝盤後淋入海鮮醬油即可。
技術關鍵:
黃豆、礦泉水、蛋液比例以1:1:1為佳,如果黃豆過多,則製成的豆腐不易凝固;如果雞蛋液過多,則豆香氣偏淡。
流氓兔乾鍋兔子、姜少許、蔥少許、蒜少許、花椒少許、八角少許、洋蔥適量、黃瓜適量、藕適量、豆瓣適量、二荊條少許。
1、兔子切小塊後用鹽醃半個小時,然後在油裡將水分炒幹。
2、兔子炒幹水分後,撈起來,炒佐料,先炒豆瓣和豆豉,等味道出來了,再加姜蔥蒜幹海椒花椒八角下去翻炒,多炒一會,味道才炒的出來。
3、下兔子進去翻炒一會,等兔子進味了,就可以放二荊條下去炒。
4、多炒一下,二荊條的辣味才炒的出來,進的到兔子裡。
5、快起鍋的時候就炒蔬菜啦,隨便炒兩下,就可以了。
主料:鮮活草魚1條(約1500克)或花鰱魚(2000克)。
輔料:豆腐300克。
調料:火鍋底料300克、郫縣豆瓣200克、泡辣椒末250克、泡姜150克、幹辣椒節15克、豆豉末35克、姜顆30克、泡酸菜100克、花椒4克、蒜片30克、蔥節100克、油酥黃豆40克、雞精20克、味精15克、白酒25克、鹽適量、白糖8克、料酒100克(或啤酒半瓶)、幹細豆粉60克、色拉油800克。
製作:1、魚宰殺後治淨,剔下兩扇淨肉,剔去腹刺,用斜刀法切成厚約2釐米的瓦塊形大片;魚骨斬成大塊,魚頭劈成4-6塊,加少許鹽、白酒碼味幾分鐘,用清水衝去魚塊上的血汙粘液,然後粘勻幹細豆粉。泡酸菜切成薄片,蔥切成6釐米的段;
2、鍋置旺火上,倒入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蒜片、花椒爆香,再下郫縣豆瓣、泡辣椒、泡姜、豆豉茸、老薑顆炒香,然後將魚骨、魚片分別放入鍋中;
3、待魚片表面凝固成形時,速加清水1500克,再放入料酒、火鍋底料、幹辣椒節、雞精、味精、精鹽、白糖、蔥節等調料,起鍋倒入火鍋盆中,最後撒入油酥黃豆即可上桌。
備註:
魚用幹油碟蘸食。幹油碟用幹辣椒麵、熟白芝麻、油酥花仁碎顆、味精、小蔥花、香菜末、火鍋原湯調製而成。
絕味乾鍋雞10隻每隻重在1000克仔雞
上菜:(一份的量)
兩根黃瓜200克
預製:花椒粒50克、幹辣椒節100克、乾鍋底料200克
上菜:青辣椒塊30克、紅辣椒塊20克、羊蔥頭塊50克、大蔥段10克
調料:嫩肉粉20克、雞精100克、味精60克、十三香20克、咖喱50克、老抽50克、鹽80克
上菜:乾鍋底料15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孜然粉20克、咖喱10克、芝麻香油5克
做法:雞的處理:
1、將10隻每隻重在1000克的去淨毛的仔雞清洗乾淨,取出內臟,用刀剁成3釐米見方的塊裝一個大盆,放入嫩肉粉20克、雞精100克、味精60克、十三香20克、咖喱50克、老抽50克、鹽80克攪拌均勻碼味10分鐘。
2、取一大鍋,燒熱先用油炙好鍋,放入乾鍋紅油或菜籽油8斤,燒熟放至六層熱時,放入碼好的雞肉,放入花椒粒50克、幹辣椒節100克、乾鍋底料200克、用中火將雞肉炒熟,炒時注意用鏟子均勻的翻動雞肉,以免沾鍋。用大的容器連油和雞肉一起裝好待用,熱天也可在放冷後入冰箱保存。
絕味乾鍋雞的製作:
1、取兩根黃瓜200克,改切成3釐米段,炒鍋放色拉油將黃瓜過油炸熟,去掉油加少許鹽味翻炒均勻後放入裝雞的盆下面墊好底。
2、炒鍋燒熱用油治好鍋,將上面炒好的雞肉和油一起取出1/10(也就一個雞的量)用大火將雞肉炒散,在放入青辣椒塊30克、紅辣椒塊20克、羊蔥頭塊50克、大蔥段10克在適當調入乾鍋底料15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孜然粉20克、咖喱10克、芝麻香油5克、翻炒兩分鐘全熟入味時就可關火倒入火鍋盆裡,上面點綴熟芝麻少許就可上桌。
提前預製:
1、新鮮牛筋、牛腩各10斤洗淨,改刀成小塊,下入清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乾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生薑片100克、蔥段10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爆香,下入牛筋、牛腩翻炒3分鐘至出香,衝入清水沒過原料,加鹽50克、料酒50克、白糖80克、老抽30克調味,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煨2小時,將原料揀出,分裝入保鮮盒中,原湯濾渣留用。
3、小麥粉500克加純淨水300克、雞蛋1個、鹽5克混合揉勻製成麵團,用剪刀剪成長約5釐米的條,下入清水鍋中汆燙3分鐘至熟,撈出瀝乾備用。
走菜流程: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薑片3克、蔥末5克、香芹碎10克、洋蔥碎10克、八角2克、桂皮2克煸炒出香,衝入燒牛肉的原湯100克燒開,下入預製好的牛筋、牛腩各200克、麵疙瘩150克,翻勻後大火收濃湯汁,起鍋盛入盤中,表面撒青椒段8克、紅椒段5克即成。
菠汁小公雞材料:原料:
小公雞1500克,菠蘿肉200克。
調料:
美人椒、小尖椒、蒜子、薑片各20克,熟豬油50克,黃酒25克,鹽5克,味精2克。
走菜:1.小公雞宰殺洗淨,砍成小塊;菠蘿入榨汁機炸成汁。
2.鍋內入熟豬油,燒至五成熱時,加入薑片、蒜子爆香,倒入雞塊,炒至金黃,加開水100克、菠蘿汁200克、鹽、味精、小火燜制5分鐘,倒入小尖椒、美人椒翻炒,出鍋裝盤即可。
味型:
酸、甜、辣口味,還帶有濃濃的菠蘿味。
菜品特點:此菜製作時加入了菠蘿汁,味道微酸微甜,炒制時加入了小尖椒、美人椒,使得菜品口味上又增添了辣味,很開胃口。
饞嘴乾鍋五味鴨材料:主料:
農家放養的土鴨1隻(重約2500克),五花肉350克。
配菜:
魔芋豆腐、鴨血、豆腐、地瓜寬粉條、豆芽、土豆等,品種、數量均由客人自定
調料:
姜塊300克,蔥段200克,料酒180克,郫縣豆瓣150克,甜麵醬25克,辣椒麵50克,胡椒粉30克,香油10克,木姜子油 2.5克,菜子油2500克,白醋20克,高湯1500克,大紅椒(對半剖開)、蒜子各50克,香菜10克。
製作:1、鴨子宰殺治淨,斬下腳(不去腳皮)、腿、頭、翅,將鴨肉斬成重約50克的大塊(為保持營養成分不散失,故不氽水)。
2、五花肉切成小手指厚的4片,連同鴨肉一起用100克蔥段、150克姜塊、150克料酒醃漬5分鐘。
3、鍋內放入菜子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醃好的鴨肉、腳、腿、頭、翅,小火浸炸2分鐘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4、鍋內留油100克,燒至六成熱時放入150克姜塊、郫縣豆瓣、甜麵醬小火翻炒1分鐘至 出香,放入炸過的鴨肉、腳、腿、頭、翅、辣椒麵、五花肉,大火煸炒出香,烹30克料酒、白醋,加高湯燒開,出鍋倒入高壓鍋內,放入鴨雜(處理的大小一致),蓋好蓋子,用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壓6分鐘後離火備用。
5、客人點菜時,將鴨肉、鴨雜和湯從高壓鍋內取出,倒入鐵鍋內,撒胡椒粉,滴香油、木姜子油,放大紅椒、蒜子、100克蔥段、香菜,跟配菜一起上桌,按照火鍋的方式食用。
特點:
肉質肥美,開胃爽口。
備註:
五味鴨是一款類似於乾鍋菜的火鍋品種。其的與眾不同在於將裝有鴨肉的鐵鍋放在燃燒木炭的土灶內,由於火力較小,所以鍋內溫度慢慢上升,不會導致煳鍋。
老成都啤酒鴨主料:新鮮鴨1隻(約重1000克)
配料:
牛肚250克、豬肉片250克 、豬肚150克、午餐肉1聽、豆腐皮250克、萵筍250克、青菜300克、藕300克、魔芋400克。
調料:
啤酒1500克、菜油200克(約耗135克)、豬油100克、豆瓣茸30克 、泡青菜400克、泡薑片30克、泡辣椒節40克 、蒜瓣10瓣、老薑50克 、花椒15克、白糖25克 、精鹽10克、味精5克 、胡椒麵3克。
製作:1、將鴨子除去 內臟、抓尖、嘴殼、去盡殘毛,洗淨,用紗布搌幹水分,放入冷水鍋中燒開,開小火煮至八成熟,撈出砍成4釐米見方的塊待用。
2、牛肚洗淨,片成約1.7釐米寬的片。
3、豬肚切下肚頭,剔去肚皮,修去油筋,用清水洗淨,剞十字花刀,再改成寬1.5釐米、長6釐米左右的條。午餐肉和豆腐皮分別切成片。青菜洗淨,去老葉,取嫩葉。藕、萵筍去皮刮洗乾淨,分別切成片。以上各料除鴨子外,均各分成兩份,對稱裝盤圍在火鍋周圍。
4、另用炒鍋置火上,下菜油燒熱,下泡薑片、泡竦椒節、豆瓣茸、老薑(拍破)炒幾下,潷去餘油,下豬油、蒜瓣、花椒等 再炒幾下,倒入啤酒1500克和少許煮鴨子的湯,煮10分鐘,下鴨塊、啤酒、白糖、鹽、味精、胡椒麵,燒開,打去浮沫。然後將湯及鴨塊等舀入火鍋中上桌,點燃火,邊吃邊煮,各種葷素菜隨意燙食。
注意:
煮鴨的湯不要一次用完,在吃的過程中,用來補充鍋內湯汁。此火鍋也可用雞湯、骨頭湯製作。若喜食辣者,可以加入植物油脂麻辣火鍋底料、幹辣椒節,其味更烈。
1、把豬蹄治淨後斬成塊,再放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沸水鍋裡汆一水,撈出來瀝乾水後,下入七成熱的油鍋裡,炸至表皮酥脆且上色時撈出來瀝油待用。
2、鍋裡留底油,投入薑片、蒜片、蔥節、八角、桂皮、山柰、香葉和白蔻炒香,再放入排骨醬和辣妹子醬炒香出色,摻入鮮湯燒沸後放入炸過的豬蹄塊並淋入料酒,調入鹽、胡椒粉、糖色、白糖、雞精和味精,加蓋開小火燜至豬蹄熟時,下入山藥塊繼續燜至軟熟,最後出鍋裝入燒熱的砂煲裡,即成。
成都火鍋芋兒雞主料:預製:(十份的量)
10隻每隻重在1000克的仔雞
上菜:(一份的量)
皮毛芋兒2200克
預製:花椒粒200克、幹辣椒節300克、火鍋底料4000克
上菜:去皮大蒜300克、老薑片30克、泡紅辣椒段20克、洋蔥頭塊50克、大蔥段10克、泡青菜段
調料:嫩肉粉20克、雞精100克、味精60克、十三香20克、咖喱50克、老抽50克、鹽80克、火鍋紅油或菜籽油8斤
上菜:火鍋底料200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咖喱10克、芝麻香油5克
做法:雞的處理:
1、將10隻每隻重在1000克的去淨毛的仔雞清洗乾淨,取出內臟,用刀剁成5釐米見方的大塊裝一個大盆,放入嫩肉粉20克、雞精100克、味精60克、十三香20克、咖喱50克、老抽50克、鹽80克攪拌均勻碼味10分鐘。
2、取一大鍋,燒熱先用油炙好鍋,放入火鍋紅油或菜籽油8斤,燒熟放至六層熱時,放入碼好的雞肉,放入花椒粒200克、幹辣椒節300克、火鍋底料4000克、用中火將雞肉炒熟,炒時注意用鏟子均勻的翻動雞肉,以免沾鍋,用大的容器連油和雞肉一起裝好待用。
成都芋兒雞的製作:
1、取去皮毛芋兒2200克,改切成5釐米見方的塊,炒鍋放菜籽油將去皮毛芋兒過油炸熟,去掉油加少許鹽味翻炒均勻後放入蒸籠內蒸熟備用。
2、炒鍋燒熱用油治好鍋,將上面炒好的雞肉和油一起取出1/10(也就一個雞的量)用大火將雞肉炒散,在放入去皮大蒜300克、老薑片30克、泡紅辣椒段20克、洋蔥頭塊50克、大蔥段10克、泡青菜段,再調入火鍋底料200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咖喱10克、芝麻香油5克、翻炒兩分鐘全熟入味時就可關火倒入墊有蒸熟的毛芋兒的火鍋盆裡,上面點綴香菜或香芹菜少許就可上桌。
備註:
毛芋兒去皮過油是為了芋兒在火鍋裡煮食時不易糊鍋渾湯,火鍋芋兒雞本身加有輔料毛芋兒,一般不用再配什麼葷素菜,而是由顧客點菜配食別的葷素食材,畢竟,現在餐飲的利潤點子薄,同時,一家成熟的品牌餐飲無需靠殺雞取卵的方法來培養什麼忠實消費者,品質和口味才是硬道理。
魚頭泡石鍋米飯「魚頭泡石鍋米飯」是一款招牌菜,單店售價是88元/份,日銷50多份。跟普通的魚頭泡飯不同,烹調時還添加了油炸後的雞爪和自製的魚丸,這樣菜餚不僅香味更濃鬱,湯汁更濃稠,而且給食客的感覺也更實惠。
初加工:1.取鮮活花鰱魚1條(重約2250克)宰殺制淨,從魚頭下方四指處切開。
2.將魚頭剖開,成連而不斷的片,挖去魚鰓洗淨,加入蔥段、薑片各20克,黃酒50克醃製15分鐘,入燒至五成熱的菜油中煎至表面金黃,撈出控油;魚身取肉,按照傳統方法製成直徑為2釐米的魚丸。
3.雞爪200克洗淨,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控水,再放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炸至金黃,撈出控油。
熟處理:1.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薑片、泰椒、黃貢椒各20克煸香,下入海天黃豆醬100克中火炒出醬香味,放入炸好的魚頭,烹入黃酒50克出香,倒入清湯1千克大火燒開,倒入炸好的雞爪和魚丸,改中火燉約20分鐘,放入調料(鹽5克,錦珍蠔油、生抽各15克,白糖、陳醋各10克)調味,再燒5分鐘,出鍋裝入可以加熱的容器內,撒入香菜段點綴。
2.在燉魚頭的同時,取泰國香米200克洗淨,放入特製容器內,倒入純淨水,煮成米飯,跟魚頭一起上桌食用。
製作關鍵:
1.魚頭一定要煎至定形後再燉,這樣做出來的菜餚不僅香味會更濃鬱,而且魚頭會更完整。
2.魚頭快要出鍋前,可以加入掰成塊的青椒一個,它可以增加菜餚的清香味。
醬滷豬肘這款引人食慾的肘子菜經過多道工序加工後色澤紅亮,香甜味濃,成菜有肥有瘦,肥的不膩,瘦的酥爛,十分熱賣。
初加工:將豬前髈1500克燒毛洗淨,改刀剖開,用A料(海天生抽、海天海鮮醬各15克,海天老抽30克,李錦記蠔油、家樂蒸魚鮮露汁、鹽、花椒、味精各5克,白糖、白酒各10克,生薑、大蔥各50克,八角2個,丁香、白芷各3克)浸泡醃製18小時以上。
熟處理:1、將醃好的豬前髈放入蒸櫃,大火蒸45分鐘至六成熟。
2、再將蒸好的豬前髈放入自製滷水中,燒開後關火浸泡90分鐘。
3、滷好的豬前髈打上十字花刀,放入底火200℃、面火150℃的烤箱中烤17分鐘,跟一碟辣椒醬上桌,即可。
自製滷水:
1、將香料包(八角、紅花椒各50克,桂皮、小茴香各30克,香葉20克,草果、黨參各10克,玉竹6克,陳皮15克,白芷8克,丁香、白蔻、香砂仁、蓽撥、枝果、當歸、甘草、良姜各5克)洗淨,用紗布包裹;
2、鍋內放入色拉油200克,放入冰糖500克小火熬化,再放入清水小火熬至湯汁起泡,離火製成糖色,放入高湯30千克,放入海鮮醬2.5千克、蠔油1千克、老抽500克、味精250克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熬製2小時,撈出香料包即可。
技術亮點:
1、要想使滷製的豬肘子透亮、有嚼勁且香脆可口,可以將豬肘子醃製後上籠蒸製,再經過滷製和烤制的工序,肘子烤制的時候可以在烤盤底部放錫紙,墊土豆片後,再放上滷好的肘子,這樣烤出的肘子香味濃鬱且表皮酥脆。
2、肘子一定要用醃料泡醃透徹,且時間一定要保證在18小時以上,才能讓肘子充分入味。
石鍋啫啫爽肉筋亮點:
豬板筋這種原料多被同行忽略,我將它作為主料,重新加工,做好的菜品十分爽口,是一款毛利非常高的家常菜。
砧板:1.取豬裡脊板筋500克,靠近肥肉一面刮掉板筋表層的油脂,靠近瘦肉一面,去掉瘦肉露出白色,切3釐米寬的長片。
2.青、紅椒各20克,圓蔥30克切三角片;生薑50克拍軟,切蒜子大小的粒。
爐頭:1.石鍋燒至200℃,下花生油30克,下生薑、蒜子50克、圓蔥丁20克,煸炒出香、呈金黃色。
2.繼續下青椒片、紅椒片、圓蔥片炒香,下板筋和煲仔醬30克、蠔油4克,用筷子快速翻炒,一邊翻炒一邊拌勻,至板筋呈金黃色、七八成熟,烹料酒10克,撒香菜10克、紅椒絲3克上桌即可。
濃湯雜菌煮魚腐亮點:
這道菜用濃雞湯煮出菌菇的鮮美,下入自製魚腐慢慢煮製,即使長時間煮製也不碎不散。魚腐吸收兩者的美味,清淡鮮美。
砧板:杏鮑菇50克切菱形片;白玉菇80克、蟹味菇20克制淨;木耳10克用水泡漲。
爐頭:1.雲南米線100克過水,撈出倒在煲仔內墊底;杏鮑菇、白玉菇、蟹味菇、木耳、蟲草花10克焯水。
2.鍋內下濃雞湯500克燒開,下幾種菌菇略燒,倒在煲仔內,放到煲仔爐上燒開,加魚腐200克,小火慢慢燒制,加鹽、雞粉各4克,廚邦原曬鮮2克調味,快燒入味時,倒入絲瓜片20克繼續燒,臨出鍋前撒西芹段10克、胡蘿蔔片5克即可。
平鍋蝴蝶蝦創意:
最近有一款鐵板蝦在湖南賣得非常火,它辣度不高,但香味非常濃鬱。受其啟發,我們也研發了這款簡單的熱銷菜。這道菜選用的是最常用的食材—基圍蝦、土豆粉,調味也不複雜,經過加熱後菜餚的香味飄滿整個大廳,吸引了眾多食客。
製作:1、土豆粉200克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取出放入平鍋內墊底。
2、去頭、去殼的基圍蝦350克洗淨,從中間片開但不要片斷,使其成一個平面,去掉沙線。
3、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辣妹子醬50克,蠔油、紅油豆瓣、阿香婆牛肉醬、小米椒段各10克,小火炒香,倒入清水500克,小火慢慢熬至湯汁變成紅色,過濾留湯。
4、鍋內放入色拉油20克,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大蒜子10克爆香,倒入熬好的湯汁、基圍蝦,放入青、紅辣椒段各10克,小火燒2分鐘,淋入蒸魚豉油、芝麻油各10克,出鍋澆在平鍋上,上桌加熱即可。
三吃魚頭蟹這道菜選用洞庭湖花鰱魚頭和陽澄湖大閘蟹,魚頭拆骨,大閘蟹拆肉,配以蟹殼、魚肉熬出的湯,既融合了淮揚菜的清鮮,又增添了魯菜的濃香。
此菜有「三吃」,一品原湯吃其鮮,骨肉相連的魚頭肉與蟹肉強強聯合,既鮮美又自然。二淋黑醋品其香,在湯內淋少許義大利黑醋,蟹黃遇到西式調料之後,碰撞出一股濃鬱的香氣,別有風味。三拌米飯吃到爽,最後在湯汁內拌入香米飯,粒粒滑潤,好吃得根本停不下來。
製作流程:1、花鰱魚頭(約1.8斤)去鱗去鰓後洗淨,將魚「脖子」處的肉切下,炸至金黃後撈出待用。
2、鍋入寬水燒開,加適量薑片、蔥段、花雕酒、鹽,下魚頭中火燒開,轉文火燉至魚頭熟透,撈出過涼後拆下魚頭肉,分裝入三個碼鬥。
3、大閘蟹3隻蒸熟,取出蟹黃與蟹肉,蟹殼留用。
4、鍋下大豆油120克燒熱,加入適量薑片炸香,下炸好的魚脖肉、拆下的蟹殼(若蟹殼太少,也可以放一隻切開的熟蟹)翻勻,用手勺砸碎,烹少許白酒祛腥,加入開水5斤大火衝滾15分鐘至濃白,濾掉渣子即得魚蟹湯。
走菜流程:1、在盛魚頭肉的碼鬥內各舀入一勺魚蟹湯至沒過魚肉,覆保鮮膜後放入蒸箱蒸7分鐘至入味。
2、取小石鍋3個上火燒熱,分別滴入少許香油。
3、另取魚蟹湯2.5斤入淨鍋燒開,調適量鹽、雞粉後勾芡,分裝到小石鍋中,放上蒸入味的魚頭肉(碼鬥內的原湯腥味太大,棄之不用),撒白胡椒粉3克,點綴煸炒過的蟹黃20克,帶義大利黑醋、掐菜、香菜、蒜苗絲以及一小碗香米飯即可上桌。服務員需提醒客人小心燙口,並講解食用方法和特點。
韓式魚頭王創意:
在湖南,幾乎每家店都製作剁椒魚頭,客人早就吃膩了。於是我將魚頭醃製後油炸,搭配辣妹子醬、自製的海鮮醬、豉油、高湯和啤酒混合燒制,做好的成品香辣適口,複合味特別濃鬱。
特別要說的是自製海鮮醬的做法,在香辣味的前提下我們加入了烤香磨碎的海鮮粉、金華火腿粉和大量的蔬菜料,使這款醬料在口味上有了更多的層次。
製作:1、雄魚頭1個(重900-1000克)從中間劈開,洗淨血水後加入蔥段、薑片、料酒各10克,鹽、味精各3克拌勻,醃製1小時。
2、魚頭裹勻混合粉(生粉和吉士粉按照1:1的比例混合)60克,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3、鍋內放入紅油3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薑末、蒜末各10克,辣妹子醬15克,幹辣椒段、自製海鮮醬各20克炒香。
4、放入魚頭,倒入啤酒50克、蒸魚豉油20克、高湯10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燜3-5分鐘,用雞粉和味精各2克調味。
5、離火,將魚頭放入韓式平鍋內,將溼澱粉5克倒入燒魚頭的鍋內,勾芡後出鍋,澆在魚頭上,撒入紅椒圈、野山椒圈各15克,蔥花5克點綴,上桌後繼續加熱食用。
自製海鮮醬:
1、鍋內放入紅油5千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末、圓蔥末各1千克,薑末400克炒香。
2、接著放入海鮮末(鹹魚、乾貝、海米各400克分別放入烤箱內烤乾水分,粉碎後混合)、金華火腿末(火腿1千克放入烤箱內烤香,粉碎)繼續用小火炒香。
3、放入辣妹子醬500克,紅油豆瓣320克,蠔油190毫升,紅辣椒粉300克,李錦記海鮮醬和李錦記柱侯醬各半瓶,繼續用小火炒香。
避風塘手撕烤羊排這款手撕烤羊排是我們店的特色菜,將西北的烤羊排用避風塘的方式烹調,口感酥脆,肉質鮮香。
製作:1.選料內蒙古羊排800克,流動水衝水去掉血水,冷水下鍋焯水去掉血沫。
2.將五香粉、小蔥、圓蔥、姜塊、蔥段、芹菜、幹辣椒各5克,孜然粒1克,京蔥10克,包裹在香料袋中。
3.湯桶內放入羊肉,加水沒過羊肉,加香料袋,加白胡椒粉2克、白酒3克、鹽100克、味精30克調味,大火燒開,小火煲2小時撈出。
4.烤箱預熱面火、底火各180℃,將羊排放入,刷蔥油5克,烤10分鐘左右取出裝盤,撒上避風塘料20克,配香菜末10克一起上桌即可。
避風塘料:
黃色麵包糠100克,瀏陽豆豉、幹辣椒碎各5克,椒鹽20克,炸好的蒜蓉50克,將以上所有調料入鍋內炒勻。
醬香牛蓋骨主料:牛膝蓋骨2斤。
配料:牛腿骨1根、黨參10克、白芷3克、八角10克、桂皮3克、草果1個、香葉3克、花椒2克、幹辣椒3克、豆蔻4克、良姜3克、大蒜、姜、蒜、香菜梗、芹菜梗各適量。
製作:1、牛蓋骨流動水衝水4小時,焯水待用。
2、牛腿骨加大料吊湯五小時以上(大料兩小時後撈起)。
3、 蔥姜蒜入鍋加菜籽油炸香,以1:1:1的比例加入辣醬、蠶豆醬、黃豆醬, 炒香後加入所有香料,加沸水,放入牛蓋骨,加腿骨湯、生抽、蠔油、胡椒、辣椒、料酒調味,大火燒開10分鐘,下火慢燉至軟糯。
4、燉好後去大骨留筋,濾湯撈去香料,收汁澆湯即可。
關鍵:
1、牛蓋骨衝水時間要長。
2、大料入湯桶2小時後一定要撈起來。
3、牛蓋骨焯水要透,燒開水後放入煮3分鐘以上,再撈出衝涼水。
紅燒獅子頭原材料:老母雞、豬肉帶皮、蔥、姜、雞蛋、大白菜
配料:姜粒、蔥白、雞蛋、醬油、料酒、鹽、白糖
製作1、帶皮豬肉、老母雞切塊用小火烹煮兩小時做湯底;
2、獅子頭的肉需要四肥六瘦,先將豬肉切絲,再切末,但不能剁太久,否則肉就爛了;
3、加入姜粒、蔥白、雞蛋、醬油、料酒、鹽、白糖開始打勁,好的獅子頭肉質要松但不能爛;
4、每隻獅子頭在60-70克,將打完成型的獅子頭逐一下鍋,放入之前熬煮的湯底中,大火燒開,小火煨3個半小時;
5、最後把湯底的浮油撇掉,拿大白菜蓋在獅子頭上面,一來去油,二來保持獅子頭原本的色澤。
原料:
淨麻鴨1000克 兒菜500克 泡薑片、泡椒節、大蒜、豆瓣醬、蔥花、鹽、料酒、白糖、味精、鮮湯、紅油、菜油各適量
製法:
1.把治淨的麻鴨斬成小塊,加鹽和料酒碼味後,再入油鍋裡過油,倒出來瀝油。另把兒菜切成塊。
2.淨鍋放油燒熱,下泡薑片、泡椒節、大蒜、豆瓣醬和鴨塊爆炒香後,摻入適量的鮮湯並加鹽、料酒、味精和白糖。待燒至鴨塊軟熟時,才加入兒菜塊,燒熟再淋少許紅油,起鍋裝碗後,撒上蔥花即成。
辣椒炒肉
原料:尖椒250克,瘦肉175克,帶皮五花肉100克。
調料:
豬油50克,拍散的蒜子10克,龍牌醬油8克,鹽6克,味精5克。
製作流程:
1、五花肉、瘦肉切成2毫米厚的片,瘦肉加龍牌醬油2克抓拌均勻待用。辣椒去籽去蒂,切滾刀塊,蒜子拍散待用。
2、淨鍋炙熱入青椒,用勺子將青椒擂炒至剛剛打蔫兒、出椒香味盛出待用。
3、鍋入豬油燒至五成熱,下入五花肉煸炒至肉片吐油、微幹,下入拍散的蒜子炒香,下瘦肉炒勻,下入擂蔫的青椒,淋入龍牌醬油,調入鹽、味精快速翻炒均勻入味即可出鍋。
紅燜牛蹄筋主料:牛蹄筋(500克)
輔料:陳皮(5克)
調料:鹽(3克)、味精(2克)、白砂糖(4克)、胡椒粉(2克)、大蒜(4克)、姜(4克)、大蔥(5克)、醬油(4克)、料酒(3克)、香油(3克)、澱粉(豌豆)(5克)、花生油(15克)、八角(3克)。
做法:1、將牛蹄筋洗乾淨,用清水煲至軟爛,撈起,切成小塊。
2、旺火熱鍋下油適量,放蒜(剁細)泥、薑末、豆醬、牛蹄筋爆香,烹米酒,下湯水,大茴香、鹽、白糖、陳皮、味精、深色醬油,蓋蓋,文火燜30分鐘,去掉大茴香、陳皮,撒胡椒麵,用溼澱粉10克(澱粉5克加水)勾芡,加芝麻油、蔥(切段)段淋明油炒勻便成。
主料:牛腩一條
輔料:白蘿蔔一個
調料:食鹽3克、醬油5克、冰糖適量、姜2片、蒜2瓣、八角2顆、花椒2克、桂皮1段、幹辣椒少許、豆瓣醬適量、番茄醬適量、蔥白1截、小蔥1小把、尖椒少許、草果1顆香葉1片、茴香籽2克、甘草3片、肉蔻少許、黃酒適量、豆豉辣醬少許
做法:1.將牛腩洗淨,清水浸泡至無血水滲出,有選擇地將牛腩上一些肥脂及黏膜部位剔除,切成3-4CM見方備用;鍋內坐水,放入拍松生薑、花椒粒,水開後將切塊牛腩放入,澆上1勺紹酒,焯煮2-3分鐘至血腥浮沫溢出,將牛腩塊撈出,溫水洗淨控水備用;
2.準備好煨燉醬料,紅油豆瓣醬及豆豉醬剁碎備用;蒜瓣剝皮,大蔥洗淨斜切成段,青紅尖椒去蒂去籽斜切成段,生薑切片,小蔥洗淨挽蔥結備用;香辛料溫水淘洗乾淨備用;
3.炒鍋燒熱注油,將蒜瓣、薑片,蔥段及香辛料下鍋以中小火煸香,將混合醬料倒入鍋中央,煸炒至紅油滲出,將牛腩倒入鍋中轉大火翻炒;鍋內淋入紹酒、醬油,將牛腩煸炒至變色表皮稍微收縮焦香時,一次性加足開水煮開鍋;
4.連肉帶湯汁一起倒入高壓鍋中(如果不趕時間的話用沙鍋來煨燉更好),中小火加蓋「壓」35分鐘左右熄火;將白蘿蔔洗淨切圓片狀鋪在陶土缽子中,將高壓鍋中的牛腩撈出鋪在蘿蔔片上,鍋內湯汁過濾掉雜質,調入大喜大牛肉粉、精鹽、冰糖拌勻,將原汁倒入缽中,灶火煮開後轉小火煨至蘿蔔綿軟入味熄火,將過油後的青紅尖椒鋪面即可上桌。
蘸水:輔料(糊辣子、切細的小蔥、芫茜和折耳根、滷腐,炒熟的芝麻、以上配料視個人口味調整。用火鍋湯衝配。
把準備好的佐料放入鍋中炒熟作火鍋底料,然後用煮豬腳的湯做底湯,再把切好的豬腳肉下鍋,酸菜放入鍋中燙開即可食用,酸菜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邊下鍋邊吃。此外還可以加適量煮熟的紅豆及紅豆湯,使湯更有一股豆香味。(各地酸菜豬腳做法不一、有偏差)
富源酸菜豬腳是富源縣的特色美食。富源酸菜豬腳是一道美味的佳餚,營養豐富,適合廣大人群,具有很多的食療作用,酸菜酸爽,加上豬腳,也不會覺得膩。
草原肚批量預製:1、新鮮毛肚5000克洗淨粘液、衝水1小時,加鹽、雞精碼味後整塊放入高壓鍋,加水浸沒毛肚,放入八角2個、蔥段、薑片各100克,上汽後小火壓20分鐘,撈出瀝乾,改刀成絲備用。
2、豆乾3000克洗淨瀝乾,整齊地碼放入盆中,倒入燒沸的紅湯浸泡2小時以便充份入味。
走菜流程:1、鍋入生菜籽油15克、雞油1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薑片10克爆香,添入混椒汁500克大火燒沸,下入毛肚絲350克、豆乾200克中火煮2分鐘,調入味精3克、白胡椒粉2克再煮1分鐘,連料帶湯盛入盆中。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青椒圈30克大火爆香,澆在毛肚上即可走菜。
混椒汁:1、鍋入豬油、色拉油各200克燒至六成熱,放入薑末、蒜末各100克、幹青花椒60克、大紅袍花椒40克爆香。
2、投入青二荊條段1000克、紅泡椒碎500克、紅美人椒段300克、野山椒段200克、泡蘿蔔丁200克、泡青菜段150克繼續煸炒5分鐘。
3、待香味逸出,添入高湯50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15分鐘,待混椒和泡菜的香味充分滲入湯中,關火去渣即成。
秘制牛蛙原料:牛蛙500克
輔料:黃瓜、金針菇各100克。
提前熬好的料湯800克,自製麻辣油30克,么麻子藤椒油20克,青美人椒段30克,花椒20克,鹽3克,味精、雞粉各2克。
製作:1、牛蛙制淨,改刀成3釐米長、1釐米寬的小塊,納盆後加溼澱粉20克、料酒15克、味精、白胡椒粉各5克、鹽2克抓勻醃製10分鐘,然後加入藤椒油5克一同拌勻。
2、黃瓜洗淨去皮,改刀成手指粗細的長條;金針菇洗淨去根。二者分別入沸水中汆熟,撈出控幹水分後擺入盤中墊底。
3、鍋入提前熬好的料湯燒開,下入牛蛙,加鹽、味精、雞粉調味,再次燒沸後改小火煮2-3分鐘,勾米湯芡,起鍋倒入墊有輔料的盤中,表面撒美人椒段、花椒。
4、鍋入自製麻辣油、藤椒油燒至七成熱,起鍋澆入盤中激香即可。
料湯製作: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海南黃貢椒醬600克、野山椒段250克、紅小米辣碎50克煸炒出香,衝入清水20斤大火燒開即可,需當餐用完。提前熬製料湯的目的是為了加快出菜速度,這樣走菜時無需現炒黃貢椒醬、野山椒等,可以直接舀湯入鍋,方便快捷。店中還有一款熱賣菜「水煮敲蝦」,也是用此湯製作而成。
自製麻辣油:1、取一不鏽鋼湯桶,下入幹辣椒段2斤、大紅袍麻椒2斤混合均勻。
2、鍋入熟菜籽油40斤燒至四成熱,下入蔥白段3斤、老薑片2斤、蒜子2斤,小火熬至蔥段漂起、微微變黃(注意不能熬得太久,否則油中蔥香味過大,會掩蓋住一部分麻辣味)時撈出,再下青花椒3斤、野山椒碎4斤慢火熬出香味,打出料頭,將油溫升至六成熱,起鍋衝入裝有辣椒段、麻椒的湯桶中,邊衝邊攪,使其受熱均勻,加蓋常溫靜置一晚,第二天打渣留油即成。
沙鍋滋補羊排土法:羊肉是進補食材的首選,此菜選用優質的山羊排來製作,不同於一般的羊肉,肉質顯得更為鮮嫩,再搭配藥膳的烹製方法,不僅有效祛除了羊肉的羶味,還令此菜增加了進補功能。
原料:鮮羊排750克,胡蘿蔔200克。
調料:A料(八角2克,桂皮、陳皮各3克,幹 辣椒6克,當歸5克),B料(豆瓣醬8克,蠔油、 米酒、 火鍋佐料各10克,味達 美 醬油 6克,味 精、 雞精各3克 ) ,色拉油30克, 蒜苗5克。
製作:1.將鮮羊排剁成塊,衝盡血水;胡蘿蔔洗淨,切成滾刀塊,煮熟。
2.將剁成 塊的羊排飛 水, 撇去泡沫,倒出後衝水約5分鐘,控水。
3.鍋入底油燒熱,放 入羊排在鍋中翻炒,炒 制約15分鐘, 待羊油溢出後,下入A料繼續翻炒,待 香味 溢出後,再入B 料炒 制均勻,加水蓋過原料,先用大火燒開,再改至中火燒約40分鐘,原料燒製成熟後,再用大火收汁,放入煮好的胡蘿蔔在一起燒,收汁 , 起鍋裝盤, 放入蒜苗即可。
紅煨牛雜
砧板:牛肚500克、牛腸250克分別洗淨,改刀成小塊。
爐頭:1、牛筋250克煮爛,切段。
2、鍋入豬骨湯500克,加入自製辣椒醬60克,下入牛肚燒開煨20分鐘,放入牛腸煨50分鐘,加入牛筋煨入味。
3、走菜時,鍋內放入植物油20克燒熱,將大蒜子10個炸至金黃色,放煨好的牛雜及湯汁,加鹽5克、青椒圈15克燒開,出鍋裝盤即可
自製辣醬:
將圓蔥500克,辣妹子辣椒醬900克,阿香婆牛肉醬60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桂皮、八角各10克,紅油500克,生薑、香蔥各100克,拌勻炒香即可。
銷售特色:
這款菜我將牛雜加入自製的辣醬先煨制入味、軟爛,然後搭配青椒燒開鍋,增加清香味,是我們店最熱銷的菜品之一。
尖椒培根炒土雞蛋
原料:培根100克,土雞蛋2個,青杭椒圈、紅尖椒圈各30克,
調料:A料(鹽、味精各5克,料酒3克,老抽2克)老乾媽豆豉5克,色拉油50克,
做法:
1、培根切成長4釐米的段,放入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表面變硬,撈出控油。
2、土雞蛋磕入碗內,攪打均勻。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雞蛋液,中火炒至雞蛋凝固成塊,將雞蛋取出,再將青杭椒圈、紅尖椒圈、老乾媽豆豉放入鍋內,中火煸炒至辣椒約八成熟,下入雞蛋塊和培根,倒入A料大火翻炒均勻,出鍋裝入容器內即可。
回鍋雞
製作流程:
1、取兩年半散養公雞一隻宰殺治淨,斬成3均勻塊狀,雞腰盛入碼鬥待用。
2、花生油、豬油下鍋燒至三成熱,放入乾花椒、薑片、蔥段中火炸香,放入幹辣椒段略炒,倒入雞塊,煸約5分鐘至雞肉顏色變成淡黃色、表皮微幹時下入炒雞料、醬油,添入高湯,下雞精,大火燒開後盛入高壓鍋,上汽後壓20分鐘離火,將雞塊揀出,原湯打掉渣滓留用。
3、另起鍋下花生油、豬油燒熱,放入鮮花椒、薑片炒出香味,下入雞塊,加入原湯,調入味精、草菇老抽、鹽,下入青、紅線椒、蔥白、蒜米翻炒均勻,放入雞腰,大火炒勻,將湯收至濃稠即可裝盤。
炒雞料:
白芷、八角、幹青花椒、山東小粒花椒、蒔蘿子、千裡香、香菜籽、肉桂、草果、桂皮、小茴香、蓽撥、香葉、沙姜、檳榔片、白豆蔻、肉豆蔻、砂仁、陳皮、丁香、辛夷混合均勻後粉碎即成。
炒雞醬:
將臨沂產花椒醬、蠔油、炒雞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即成。
川蜀花椒雞
原料:清遠雞1隻、青辣椒圈100克、鮮青花椒50克、胡蘿蔔片、洋蔥塊、西芹塊、薑片、小米椒節各少許。
調料:
鹽、辣鮮露、雞汁、鮮湯、藤椒油、色拉油各適量、白滷水一鍋。
製作:
1、鍋裡摻鮮湯,放入胡蘿蔔片、洋蔥塊、西芹塊、薑片、小米椒節,以及青花椒30克、青辣椒圈50克,熬煮半小時後濾渣,另外加入鹽、雞汁、辣鮮露和藤椒油,即成青花椒味汁。
2、把清遠雞治淨後,放到白滷水鍋裡慢慢浸熟,撈出晾涼後,剁成塊裝盤,隨後淋入青花椒味汁,最後把剩餘的鮮青花椒、青辣椒圈在油鍋裡炒香,舀在雞塊上便成。
鐵板黑椒大蝦
原料:蝦、紅辣椒。
配料:黑胡椒,洋蔥,黃油,白葡萄酒。
做法:
1、蝦去掉沙腸洗淨,擦看水份。其實留皮應該更好補鈣嘛。用鹽白葡萄酒醃漬。
2、洋蔥切絲、香蔥切末,姜切絲,紅辣椒切段。
3、鍋裡放黃油,炒洋蔥絲放在盤中待用,鐵板在火上做熱
4、鍋內放黃油,煸香蔥姜、紅椒碎,下黑胡椒碎,放入醃好的蝦炒至變色,加少許蠔油,鹽,白糖調味。
5、將洋蔥絲倒在燒熱的鐵板上,放上炒好的蝦,撒香蔥即可。
梅菜炒螺頭
原料:海螺600克,梅菜乾50克。
調料:小料(香蔥段30克,紅椒片、薑片、蒜片各5克),鹽、味精各5克,鮮湯100克,色拉油30克,薑汁酒15克。
製作:
1.梅菜用清水浸泡回軟,切成小段;炒鍋燒熱,放入梅菜,中火炒幹水分,倒入鮮湯,小火燒至入味。
2.海螺砸開,取出海螺肉,清洗乾淨,放入沸水中,加入薑汁酒,大火焯透,撈出控水。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香,放入梅乾菜、海螺肉大火翻勻,用鹽、味精調味,出鍋裝盤即可。
小炒蹄花
先把豬蹄放到川式辣滷水鍋裡,滷至剛脫骨時撈出來稍晾,剔骨斬成塊並粘上生粉後,放到油鍋裡稍炸,然後再回鍋與青紅椒、小米辣、洋蔥、青花椒等一起炒香。臨起鍋時,放一些酒鬼花生翻炒均勻。這道菜鮮辣刺激,特別適合下酒。
馬蹄炒鮮蝦
原料:馬蹄(荸薺)、鮮蝦、木耳 。
調料:糖(少許)、鹽。
做法:
1、鮮蝦去殼去頭(尾巴可以保留)後洗淨擦乾,用少許料酒、鹽和幹澱粉抓勻,醃15分鐘;
2、馬蹄洗淨,削去外皮,切成1、5cm見方的丁,泡在清水中,用之前撈出瀝乾;黃瓜洗淨切丁,可以用少許鹽醃一下,然後洗淨瀝乾;
3、鍋入油,五成熱時倒入蝦仁,翻炒至蝦身變紅後立即盛出;
4、重起鍋入油,稍熱後倒入馬蹄翻炒片刻;
5、倒入蝦仁和黃瓜,翻炒片刻後調入少許白糖和鹽,炒勻後立即關火。
清燉牛腩
砧板:
將上等牛腩600克切大片。
爐頭:
1、牛腩放入鍋中焯透,衝水洗淨。
2、燉鍋內加入礦泉水1千克,放入牛腩、八角2克、鹽8克、牛骨頭100克,燉至八成熟,將牛腩撈出,切小條,放入燉鍋中燉爛,走菜前放入剁辣椒5克、碎小米辣1克、蔥花2克即可。
銷售特色:
這款菜製作很簡單,關鍵在於選料,我們選用黃牛牛腩部位,加入礦泉水和少量調味料,經過小火慢燉將其燉爛,突出原味,走菜時加入剁辣椒、小米辣,有一種微辣清香的風味。
水豆豉炒鴨掌
原料:
鮮鴨掌500克,川東水豆豉60克,青紅椒丁40克,小米椒圈10克。
調料:
美極鮮醬油、雞精、味精、白糖、鮮露、泡椒油、花椒油、色拉油各適量、白滷水1鍋。
做法:
1、鮮鴨掌去骨後,入沸水鍋汆一水,再撈入白滷水鍋,滷至軟糯待用。
2、鍋裡放色拉油燒至四成熱,下水豆豉先炒香,再放入滷好的去骨鴨掌、青紅椒丁和小米椒圈翻炒,其間加美極鮮醬油、雞精、味精、白糖、鮮露調好味,等淋入泡椒油、花椒油時,出鍋裝盤便好。
豆豉蒸鯰魚
食材:鯰魚 約500g、香芹 1根、永川豆豉 20g、
姜 10g、鹽 5g、蒜 3瓣、
醬油30ml、香芹 1根、
油 15ml、紹酒 30ml
步驟:
1.小鯰魚去除內臟,用清水衝洗乾淨,再剁成2cm寬的小段。
2.朝天椒洗淨,切碎。姜削去外皮,與大蒜一起切末。香芹洗淨,擇去葉子切碎。
3.在鯰魚段中調入薑末、永川豆豉、鹽、蒜末、醬油、油、紹酒和朝天椒碎,混合均勻後醃製15分鐘。
4.將醃製入味的鯰魚段放入蒸鍋中,加蓋大火蒸製約8分鐘。
5.最後將蒸好的豆豉鯰魚從蒸鍋中取出,撒入香芹碎即可。
酸辣魷魚花
原料:鮮魷魚200克,酸蘿蔔粒30克,蒜薹粒20克,小米辣圈10克,姜米、蒜米各5克。
調料:辣鮮露、美極鮮醬油、生抽、鮮露、一品鮮醬油、陳醋、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
1、把鮮魷魚治淨,剞十字花刀並切成小塊以後,投入沸水鍋汆一水,撈出來瀝水待用。
2、鍋裡放色拉油燒熱,投入姜米、蒜米、小米辣圈、酸蘿蔔粒和蒜薹粒先炒香,下魷魚花翻炒的同時,加辣鮮露、美極鮮醬油、生抽、鮮露、一品鮮醬油、陳醋調好味,最後淋少許香油便可出鍋裝盤。
鹽水鵝
原料:淨鵝1隻(約1千克),泡菜200克。
調料:炒鹽100克
炒鹽:將2800克泡菜鹽與薑片、蔥段各50克,八角10枚,小茴香5克,花椒35-40克,豆蔻10個,白芷5片,香葉3片,桂皮1小塊,一起炒香即可。
製作方法:
1)將鵝洗淨,浸泡4小時左右去血水,撈出控幹水分。
2)將泡菜乾炒至出香,將其與鹽一起擦勻鵝肚子裡(嘴裡也要擦勻)醃製24小時。
3)將醃好的鵝飛水衝乾淨,肚裡放1根蔥、2個八角、5-6片生薑塞好。
4)淨桶裡加入生薑、蔥、鹽燒開,放入味精、雞精、熬的好鵝油(要將熬鵝油時加的姜、蔥、八角連渣一起放入桶裡)放入老鵝燒開,小火燒5-10分鐘燜熟,至腿骨露出(用竹籤插腿脯,無血水出)即可。
歪嘴豬手
1.把豬手斬成塊後,先在熱油鍋裡煸幹水分,出鍋裝入高壓鍋裡待用。
2.另把幹辣椒節、花椒等投熱油鍋裡熗香,隨後下入豆瓣、香辣醬、姜米、蒜米、蔥節、廣紅蘿蔔片、洋蔥塊和香料,炒香出色再摻鮮湯燒沸,等到調入鹽、味精和胡椒粉熬出味,再把湯汁濾渣後倒進高壓鍋,以淹沒原料為度,加蓋上火壓8分鐘。
3.把藕片在沸水鍋裡焯熟,撈出來放入煲仔墊底。
4.另鍋入油燒熱,先下薑片、蒜片和青紅椒節炒香,再倒入已經壓好的豬手塊,加入調味料並收濃,出鍋裝入墊有藕片的煲仔內,澆上用熱油熗香的幹辣椒和花椒(宜重用花椒),點綴些香菜即成。
韭香裡脊絲我將雞蛋煎成蛋皮,包裹用春韭菜、裡脊肉、胡蘿蔔、綠豆芽製成的餡料,油炸成菜。成菜外酥裡嫩,口感富有變化。
製作1、鍋燒熱,下入色拉油10克用鍋刷均勻塗抹於鍋中,下入攪打均勻的300克蛋液(雞蛋液250克中加入溼澱粉50克),將鍋均勻旋轉,使蛋液均勻地掛在鍋中,開火將蛋皮煎熟,攤成直徑40釐米的雞蛋皮,取出蛋皮。
2、春韭菜250克切成4釐米長的段;新鮮豬通脊肉125克切成長8-10釐米的細絲,焯水,加入春韭菜段、胡蘿蔔絲和綠豆芽各100克拌勻,用鹽4克,蠔油3克,芝麻油2克,雞粉、雞汁各1克調味成餡料。
3、蛋皮鋪在砧板上,放入拌好的餡料,壓緊成粗細均勻的卷(卷到一半時,兩頭折起來再卷),卷完後用雞蛋液粘口,再裹勻雞蛋液,包裹一層麵包糠。
4、客人點菜時,將裡脊卷放入燒至四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切成塊裝盤。
關鍵 1、雞蛋液中要加入適量溼澱粉,這樣可以使煎好的蛋皮富有彈性,否則蛋皮很容易破損。
2、卷的時候要把韭菜、肉絲、胡蘿蔔絲均勻壓緊。韭菜的用量不能太多,因為一經加熱它很容易出水,韭菜出水後麵包糠容易脫落,影響形狀。
3、生的裡脊卷必須當天賣當天做,避免長時間存放,韭菜串味。
牛腩雜2、牛骨一根(500克)燎淨餘毛、衝洗乾淨,拍破後入沸水焯淨血水和浮沫,衝淨瀝水後下入鍋中,倒入清水8斤,加蔥段、薑片各100克,大火熬煮3小時,打去渣滓後約得清湯4斤。
3、鍋入菜籽油800克、牛油20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薑片100克、桂皮、八角適量爆香,依次下入牛雜、牛腩、小米辣椒王30克,烹入白酒300克去腥,加入豆瓣醬與辣妹子各50克、百年拌神麻辣鮮100克,大火煸入顏色和香味。
4、最後添牛骨湯沒過原料,加金標生抽50克、味精30克、鹽20克、十三香少許調味後,倒入明檔處的砂鍋中,文火煨40分鐘,倒入牛血翻勻。
走菜流程:取提前預製好的牛腩雜600克盛入砂煲中,撒切好的紅尖椒20克、大蒜葉10克,帶熟米粉50克即可走菜。
製作關鍵:1、熬牛骨湯時牛骨一定要敲斷,否則骨香味出不來。
2、因此菜要放在明檔的大鍋中煨煮入味,所以牛腩煨至七成熟即可,否則會軟爛沒嚼勁。
3、牛腩、牛雜、牛血要處理乾淨,加白酒烹製去腥。
如果您對(巫山烤魚、麻辣龍蝦、燒烤、川菜、麻辣香鍋、火鍋、乾鍋火鍋、烤豬蹄、冒菜、酸辣粉等數十種餐飲特色菜品)感興趣,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或更高見解請務必聯繫我們 ,請微信關注公眾號 (名廚匯)chushi98 商務合作微信9957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