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戰爭:海上馬車夫崛起的前奏

2020-12-10 騰訊網

由於中世紀的王朝婚姻關係和王位繼承,在16世紀初尼德蘭地區(今荷蘭與比利時)成為了西班牙王國的屬地。

當時西班牙在尼德蘭橫徵暴斂,其國庫近一半的收入都來自尼德蘭。此外西班牙人還大肆迫害尼德蘭地區的新教徒。最終尼德蘭各城市在1568年聯合起來,反抗西班牙的統治,揭開了荷蘭獨立戰爭的序幕,由於這場戰爭一共持續了八十年,因此也被稱為「八十年戰爭」。

綠色為西班牙王國控制範圍,淺綠色為尼德蘭

力量對比:實力懸殊的強弱對抗

在戰爭爆發前,雙方在軍事力量上的對比可謂懸殊。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在陸上,其步兵方陣聞名歐洲,其創立的長槍方陣與火槍手相互配合掩護的戰術,是歐洲各國步兵效仿的對象;在海上其龐大的無敵艦隊同樣令人望而生畏,西班牙憑藉強大的海軍艦隊與陸軍士兵,在地球上的各個大洲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因此無論地球如何自轉,西班牙總有一部分國土位於陽光之下,因此西班牙也被譽為「日不落帝國」。

而尼德蘭地區,雖然經濟發達,但密集的水網也令當地並未建立統一的政權,而是分散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城市,各城市都無力供養大規模的常備軍,其軍事力量相比西班牙可謂是微不足道。

稱霸歐洲的西班牙大方陣

1568年,雙方在海利赫萊首次交戰,尼德蘭人大獲全勝,但2個月後的赫明根戰役中,西班牙人便殲滅了尼德蘭人的主力。之後尼德蘭人在海上與陸上同時展開遊擊戰,持續騷擾、襲擊西班牙軍隊,令西班牙人苦不堪言。

1572年,尼德蘭人解放了多個城市,令起義軍聲勢大振。但西班牙人很快也發動了猛烈的反撲,經過八個月的艱苦圍攻,西班牙人終於攻克了哈勒姆城。此次圍城戰如此曠日持久,令西班牙人大為震驚,從軍60年的主將阿爾巴公爵在給國王的信中寫到「這是一場我從未目睹或耳聞過的戰爭」。破城之後,西班牙人屠殺了城內的軍民,作為抵抗西班牙長達八個月的報復。

之後西班牙開始圍攻阿爾克馬爾城,當地居民寧願掘開堤壩製造洪水,也不肯投降,最終西班牙人被迫撤退。

歐洲當時最先進的城防布置稜堡,堡壘可以保證在任意方向都能布置兩面城牆的火炮進行轟擊,除了圍困幾乎無法攻克

之後西班牙人轉而去圍攻萊頓,但由於軍隊欠薪太久,部隊發生了譁變,圍城戰也半途而廢。直到1574年5月,付清工資的西班牙軍隊才重新開始圍攻萊頓。城中軍民由於戰前準備不足,因此很快陷入了食物短缺的境地,好在10月尼德蘭船隊突破封鎖,把補給運進了城。眼見圍困無望的西班牙人被迫撤退。

暫時的和平: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獲得承認

1575年,由於最主要的稅收來源尼德蘭仍未平定,在多條戰線開戰的西班牙王國財政崩潰,宣布國家破產。

1577年,西班牙軍隊再度發動攻勢,西班牙的總督法爾內塞利用尼德蘭南北文化的差異,挑撥離間,拉攏了信仰天主教的南部各省,組成了效忠西班牙的阿拉斯同盟(今比利時前身),之後數年他都在拔除起義軍在尼德蘭南部的據點。

1579年不願屈服的北方諸省組成了「烏得勒支同盟」(尼德蘭共和國前身),並在1581年發表了脫離西班牙的獨立宣言。

之後的數年,雙方進行了一系列圍城與反圍城的戰役,西班牙軍隊由於同時陷入與英國和法國的作戰,在尼德蘭的兵力大減,尼德蘭人乘機反攻,取得了眾多勝利。心力交瘁的西班牙被迫在1609年與尼德蘭人籤訂十二年(1609一1621年)停戰協定。西班牙在事實上承認了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獨立。

八十年戰爭令尼德蘭與比利時分道揚鑣,北部的尼德蘭今俗稱荷蘭,後文為行文流暢,統稱荷蘭

戰端重啟:尼德蘭的最終勝利

1618年,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新教徒開始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宗教壓迫,結果這次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很快演變成了全歐洲參與的大規模國際戰爭。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為了支援同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室,也參與其中。

1621年西班牙與荷蘭的停戰協議到齊,雙方未能就再度停戰達成一致,於是戰端再起,荷蘭加入新教聯軍,對抗哈布斯堡王朝。荷蘭獨立戰爭也成為三十年戰爭的一部分。

戰爭初期,西班牙攻佔了荷蘭許多城市,特別是1625年西班牙軍隊通過11個月的艱苦圍城,兩度挫敗新教援軍,攻克了荷蘭南部重鎮布雷達,令西班牙聲威大震。但隨後幾年,荷蘭軍隊展開反攻,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在1636年法國也加入反哈布斯堡聯軍,吸引西班牙主力後,荷蘭人收復了布雷達,並趁機攻入西班牙控制下的荷蘭南部,但直到戰爭結束,荷蘭人也未能在陸地上取得突破。

相比之下,荷蘭海軍則是碩果纍纍,1628年在馬坦薩斯港(今古巴)俘獲一支西班牙珍寶船隊,重創西班牙財政;1631年荷蘭艦隊趁夜突襲安特衛普港內的西班牙艦隊,摧毀了港內的西班牙海軍,瓦解了西班牙海陸並進進攻荷蘭的企圖。

1639年西班牙孤注一擲,用龐大的艦隊運輸一支精銳陸軍,試圖從海上登陸荷蘭。9月16日西班牙艦隊遭到了只有13條戰艦的荷蘭海軍的奇襲,被打得潰不成軍,倉皇之下,退入中立的英國港口唐斯。10月21日獲得援兵的荷蘭艦隊突入唐斯,重創了港口內的西班牙海軍,西班牙海軍最後的精華毀於一旦。

唐斯海戰

荷蘭在海上痛擊西班牙,法國在陸上也取得了諸多勝利,西班牙國內,加泰隆尼亞和葡萄牙也掀起了反抗西班牙起義的暴動。最終山窮水盡的哈布斯堡王朝於1648年締結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三十年戰爭,同時籤訂了《荷西和約》。根據和約,西班牙承認荷蘭聯省共和國獨立,荷蘭人民八十年的抗爭終於以勝利落幕。

戰爭影響

荷蘭的獨立令西班牙的財政急劇惡化,是西班牙盛極而衰的直接原因。勝利的荷蘭成為歐洲最早的資本主義共和國和新一代的海上霸主,極大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世界政治經濟均有重大意義,

由於雙方的戰鬥多以圍城和反圍城為主,攻城與守城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此外荷蘭軍事家拿騷的莫裡斯還對荷蘭軍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開創的射擊模式雖然未能在荷蘭戰場得到檢驗,卻啟發了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他吸收莫裡斯的思想後,改革瑞典軍隊,在三十年戰爭中的大放異彩,令之前歐洲最先進的西班牙式方陣就此被淘汰,開啟了歐洲新一輪的戰術變革。

A為莫裡斯開創的射擊模式,這種模式雖然相對薄弱,但擁有更寬廣的正面陣線,火力也更強

(素材源於:https://www.allhistory.com/article/5ec5fc34d47fa20001ce1c9c;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海上馬車夫」荷蘭:興於經濟,也亡於經濟,最終成為附庸
    風景優美的荷蘭 在公元1648年,荷蘭才正式成立,獨立建國。短短50年以後,荷蘭就迅速崛起,在17世紀中葉,成為了全球霸主。當時的荷蘭的貿易量佔據全球總額的一半,坐擁商船1.5萬艘,比歐洲諸國加起來還要多,懸掛著三色旗的荷蘭商船遊弋於全球各地,為這個西歐國家帶來驚人的財富,因此荷蘭也獲得了「海上馬車夫」的稱號。可是成敗就在轉瞬間,荷蘭在17世紀末期迅速衰敗。根據相關資料顯示,1781年在波羅的海的松德海峽,荷蘭商船一年通過的記錄只有11艘。要知道在17世紀初的通過記錄可是4000艘以上!
  • 海上馬車夫荷蘭,在17世紀的實力有多強?曾一度壓制英國
    當時荷蘭的人均GDP是英國的1.7倍,是世界其他國家的2倍以上,被譽為「海上馬車夫」。現在,荷蘭的成功經驗仍然具有借鑑意義。 上圖_ 荷蘭獨立戰爭 油畫 工農業:馬車夫的實力
  • 「海上馬車夫」荷蘭:經濟繁榮,但在經濟中亡,終成為附庸
    僅僅後,荷蘭迅速崛起,並在17世紀中葉成為全球霸主。當時,荷蘭的貿易量佔全球總量的一半,有15000艘坐擁商船,超過歐洲諸國的總和,擁有三色旗的荷蘭商船遊弋遍布全球,為這個西歐國家帶來了驚人的財富,因此荷蘭也獲得了「海上馬車夫」的稱號。然而成功或失敗只是曇花一現,荷蘭在17世紀末迅速衰落。據有關資料顯示,波羅的海年內只有11艘商船通過松德海峽。你知道,在17世紀初,有4000多艘船經過!
  • 荷蘭是海上馬車夫,為什麼比利時卻不願意留下非得獨立?
    尼德蘭可沒管這些,開始了推翻西班牙統治的戰爭,可沒想到這場戰爭持續了80年。不過辛苦沒有白費,北方七省成立了荷蘭共和國。 建國後的荷蘭經濟發展迅速,如日中天,也開始在各地建立殖民地,很快取代西班牙成為了世界的霸主,一度成為「海上馬車夫」。
  • 高考熱點——海上馬車夫——荷蘭
    海上馬車夫——荷蘭1、荷蘭能夠成為世界範圍內殖民帝國的條件:1)優越的地理位置。4)1581年,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2、荷蘭建立殖民帝國的過程:1)組建壟斷性的貿易公司,參與殖民競爭。2)襲擊葡萄牙、西班牙船隻,搶掠財物。3)探索新的航路,搶佔殖民地。
  • 西班牙霸權主義下的尼德蘭革命,海上馬車夫的前世之戰!
    在西班牙霸權主義壓迫以及國內矛盾交織下,尼德蘭爆發了反抗西班牙求獨立的革命,這次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革命造就了海上馬車夫王國——荷蘭的誕生。時勢造英雄——「祖國之父」的誕生說起尼德蘭革命,不得不想到威廉一世。
  • 臭成「生化武器」照樣值錢:荷蘭人如何靠鯡魚罐頭成為「海上馬車夫」
    鯡魚業使荷蘭賺到了海上事業的第一桶金,它也因此擁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得以稱雄歐洲。「騎」著魚的「海上馬車夫」鯡魚業對荷蘭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容小覷,荷蘭的國庫收入大多由此獲得。 鯡魚業是荷蘭17世紀經濟繁榮的基礎條件之一,荷蘭政府更是宣稱:「漁業是共和國的一座金礦」。依靠海上的鯡魚貿易,荷蘭積累了第一桶金,而資金的支持也進一步促進了鯡魚產業的進步。
  • 大國崛起中「海上馬車夫」荷蘭商人如是說!
    在為葡萄牙和西班牙運輸香料、絲綢、黃金到歐洲各地,返航時,為這兩金主運去波羅的海的小麥,瑞典的鐵器,芬蘭的木材這項海運生意中,為了從與英國商人的競爭中取得優勢,使本該流向英國人兜裡的錢流到自己兜裡,聰明的荷蘭人計製造了造價更加低廉的船隻,只保留了船隻的運輸功能,削弱了船隻的海上戰鬥能力
  • 盞間閒談|那些年紅茶挑起的戰爭之英國vs荷蘭!
    英荷矛盾的開端荷蘭原是西班牙的屬地,1609年才徹底獨立。獨立後的荷蘭利用西班牙衰落和英國忙於內戰之機,迅速發展經濟,並壟斷了世界貿易。那個時代,世界各國間的貿易交往主要是靠海上交通實現,而荷蘭造船業極負盛名。
  • 控制東南亞海域,海上馬車夫荷蘭也得低頭
    從實力上來說,鄭芝龍當然要比鄭成功更加出色,這哥們最強盛的時期,擁有3000條戰船,和20萬帶甲之兵,與日本和南亞諸國都有往來,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海盜,就連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船隊路過東南亞的時候,都需要給鄭芝龍交保護費。
  • 近代戰爭6 大北方戰爭,俄羅斯帝國的崛起之戰,瑞典慘成墊腳石
    大北方戰爭,俄羅斯帝國的崛起之戰。1700年至1721年之間,這場發生在東北歐地區的以俄國、瑞典、波蘭為主的三國爭霸,三國爭霸大戰的焦點是「波羅的海」的出海口。這場戰爭前前後後共持續了二十餘年,瑞典共計出動了約25萬的兵力,而俄國也前後動員了約23萬人,波蘭-薩克森前後也共出動了至少10萬的兵力。這場戰爭和同時期的西班牙王位繼承繼承戰爭一樣,一東一西徹底改變了歐洲大陸的大國格局。在這場戰爭之前,瑞典是貴為北歐霸主,掌握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並還同時壓制著俄國、波蘭-薩克森、丹麥-挪威等北歐、東歐幾個歐洲勁旅。
  • 海上之盟,從作繭自縛開始,到自我陶醉結束,宋金戰爭一觸即發
    北宋末年,長期受遼朝統治的女真族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接著便以摧枯拉朽之勢向遼展開了進攻 宋、遼之間雖然已經有長達120年的和平,然燕雲十六州未復,一直都是宋朝廷的一塊心病,女真人的崛起,又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海上之盟,便是宋、金聯合滅遼的盟約,然而這次盟約,
  • 《權力的遊戲》攸倫·葛雷喬伊,他是海上的霸主,後期崛起的英雄
    引言:《權力的遊戲》攸倫·葛雷喬伊,他是海上的霸主,後期崛起的英雄文/長駿撩影視《權力的遊戲》是一部大型的史詩級巨作,劇中人物眾多,人物關係也是錯綜複雜。整部劇中的人物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塑造得都很完美,第八季也將在本年度的四月中旬上映,真是讓人期待不已啊!
  • 三十年戰爭中迅速崛起,瑞典如何解決國家實力要素方面的問題
    倫德譯:汪楓瑞典是位於斯堪迪納維亞半島的一個小國,人口有限、資源缺乏,然而在17世紀,僅憑藉尚武國王的軍事才能,在三十年戰爭中迅速崛起為歐洲的軍事強國,並一度成為歐洲大陸的主導力量,直至與龐大的俄國進行較量後走向毀滅。而這100年是歐洲歷史上一段極度複雜和混亂的時代,政治地圖與今天大相逕庭。
  • 海上爭霸︱中世紀英國為什麼不重視海軍
    地理大發現之後,海權和海洋戰略成為近代歐洲國家崛起的關鍵動因。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抓住機遇,建立起海上霸權,然而這些國家的成功只是曇花一現。英國後來居上,「日不落帝國」興盛兩百多年,深刻形塑了全球政治格局與文明演進,強大的皇家海軍在這一過程中居功至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國海軍發展的歷史也源遠曲折。
  • 美潛艇失蹤75年,在我國東海被發現,美國:禁止任何人打撈
    美國在二戰期間就派了大量的潛艇用於作戰,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美國海軍也因此而得名,但當時的潛艇完全是為了戰爭需求,所以在設計上相對粗糙,這也就導致安全性能沒有保障,有許多潛艇都在海上被擊沉。美國作為一個人道主義的國家,這些戰損潛艇都會想辦法打撈,但是有一艘美國潛艇失蹤75年後,才在我國東海海底被找到,美國在確認消息後卻要求禁止任何人打撈,這是為什麼呢?
  • 軍工崛起!無人機戰爭來了
    如果說發生在2020年的阿亞戰爭,是第一場無人機的國際戰爭; 那麼發生在2019年的利比亞戰爭,則是第一場無人機內戰。 非洲大陸北部,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死後的第九個年頭,內戰仍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