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憂傷的網際網路大廠生存指南

2020-12-16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ravel星辰大海,ID:travelzoo_00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大廠,到了一定年齡,有些人會自動消失,至於去了哪裡,我們無從知曉,也不敢打聽。

大廠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有些是在這裡生活了多年才會發現的,而有些可能至今還沒被發現,騰訊百度網易聯想滴滴美團阿里京東...我們整理了一些大廠生活碎片,編輯了這份生存指南。

在大廠,精心打扮可能會讓你看起來像個遊客。

很多大廠人會穿文化衫——和想像中的不一樣,穿格子襯衫的大廠人沒那麼多——你會為他們文化衫的豐富種類而感到驚奇,編程馬拉松參與獎文化衫或者母校100周年校慶紀念衫。

有時候,五花八門的文化衫(還有各種背包、杯子、玩偶)是他們為大廠打過仗的證明。

業績再創新高、部門成立周年,都可以成為發文化衫的理由。穿上文化衫,就好像士兵將各種勳章驕傲地別在肩頭,況且,還能省下買衣服的錢(切記:換工作會使原勳章全部作廢)。

偶爾有打扮很入時的人出現,會引來所有人的目光。一位每天穿運動裝的程式設計師某天被迫穿了女朋友買的駝色大衣,就被同事索要了購物連結;還有一位男士,每次買衣服都要到十幾公裡外的僑福芳草地,他堅持穿西裝上班,成為那道閃亮的風景。

對於一些同事來說,好衣服的標準只是當天衣服的顏色,「如果都是很亮的顏色,他們就會誇炫酷,如果是很低調的一身搭配,哪怕牌子更好也沒人反應,因為他們都不認識」。

很多大廠都坐落在城市的邊緣地帶,邊緣到從工位望出去,能看見連綿的群山,山上還有一個塔。一些大廠人出門散步,走到不遠的地方,前面赫然是一塊菜地,村裡雞犬之聲相聞。

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對城市生活失去了感覺,比如在北京,去一趟朝陽區宛如度假旅遊。「我周末要去東邊逛逛,」有人會這樣說,其實他並不是要去北戴河,只是要去朝陽區購物。「好的,去東邊記得穿得時髦點,不要穿秋褲。」他的同事還能保持幽默。

不少大廠人陷入了沒處花錢的窘境,好在大廠本身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便利店、水果店、理髮店、咖啡館,紛紛開進大廠,但假如你想喝一杯精心調製的果汁,或者是想來一杯長島冰茶,那麼最好還是打消這個念頭。

在身邊購物困難,很多大廠人不得不網購,大廠的快遞提取處永遠人多、永遠熱鬧,是除了食堂之外最有煙火氣的場所。

在任何一個擁有共同目標、幾萬人生活在一起的人類社群(這相當於古雅典的城邦規模),都會形成一套特別的語言系統,大廠也不例外。每個大廠都有一套例行的「黑話」,外人是很難聽懂的。有一些「黑話」已經不再稀奇了,比如打法、閉環、反哺、下沉、深耕裂變。

假如一個人說,「請問這件事情的diff是什麼?」外人可能並不知道,他想表達的只是「這件事有什麼不同」(diff是different的縮寫);假如想誇一個工程師寫的代碼厲害,最好說「你的impact(影響力)很大」;但是,假如有一個團隊經常說要「擁抱變化」,那未必是件好事,有可能他們總在面臨心酸的調整,也有可能他們一直沒想清楚目標是什麼。

有時候,一個人使用「黑話」的頻率,體現了他沉浸在這個系統中的深度,新人使用「黑話」時總是會有不適配感。而一個人說話非常抽象,可能只是在掩蓋經驗不足,這時最好不要遇到洞若觀火的領導,因為領導只需要追問幾句,就知道他有沒有搞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不同的大廠,「黑話」是不同的。文化上的差異有時還會造成一些誤會。比如一個人跳槽到一家新廠,他可能要適應一段時間,不然當有老員工形容幹一件事「又猛又持久」,他可能會誤認為那是言語騷擾。

在所有的詞中,最叫人介意的一個詞是package,即入職時公司開出的工資和股票組合;而最悲傷的一個詞是「優化」,當一個人聽到這個詞的時候,那意味著他可能要被裁掉了。

大廠有許多熱愛生活的人。格子間密密麻麻,但並不總是雷同的。假如你在大廠轉一圈,就會發現,這些工位的主人,從來不缺乏醉心塑料小人兒的人、熱衷養殖的人、有收集癖的人,以及走遍世界的人。

一位員工修習日本劍道多年,打壞若干柄竹劍,全部都插在顯示屏後面,每次路過他的工位都感受到「一股肅殺之氣」;一個人的工位上擺滿了沒拆盒的汽車模型,層層疊疊宛如立體停車場,一眼望去看不見人坐在哪裡;還有人的工位,整個被書籍霸佔了,甚至地上都堆滿了書,它的主人可能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有從事創意工作的員工,工位上不僅有多肉植物,還有一大塊上水石盆景,彰顯著巨大的存在感。

還有特別幸運的員工,工位在一個視野開闊的地帶,就把整個客廳都搬了過來,全套真皮沙發、抱枕和盆景。

但是切記,不要真把工位當成自己的家,因為隨時都可能有行政姐姐拿著新發的「安全須知」,來把你的加溼器、小風扇、按摩儀、寵物(魚)和收藏品(竹劍)拿走。

一般在大廠工作一個月,就會發現自己有開不完的會。有些會是必須的,比如腦暴會、選題會,有些會議是為了刷臉,有些會議是為了匯報,還有些會議是為了「對齊」。

當有人跟你說我們拉齊、拉通、對焦、復盤時,都是開會的意思。如果涉及到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對接,往往考驗一個人對語言的領悟能力,「這個需求很簡單」可能意味著「明天上線且怎麼實現我不管」,「你這個需求不清晰」有時候相當於說「我不想做」。

在一些「對齊」的會上,雖然工作時用一套話語,但此時將用另一套,儘管你根本不是這麼想的。因為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這場會議就永遠無法「對齊」。

很多人都認識到了會議過於繁瑣,但這個問題似乎不可能得到解決。有時會議的組織者搞不清楚到底該邀請哪些部門參會,就總是會有人被莫名其妙地拉進一個和他無關的會議。

對於一些業務部門來說,如果不組織會議,就無法發現他們的存在,這可能也是他們組織開會的原因。

哪怕已經在此工作半年,在大廠裡行走仍有可能迷路。這不僅是因為樓層面積過大且每個方向的裝修風格都趨於一致,也是因為昨天還是空地的地方,今天可能就突然冒出了工位,而且迅速有新同事填上。

一些公司大到佔領了整片園區,需要手機導航才能找到會議室,一不小心,走著走著眼前可能驚現一片湖;還有些會議室相當文藝,比如一家公司的會議室名稱叫做「燈月輝映」,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那是在路燈和月亮交相輝映的地方。

為了解決迷路的問題,有些大廠每層樓的路標上都附帶二維碼,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路痴員工「鬼打牆」的症狀。開會時為避免遲到,最好提前20分鐘開始找會議室(但因為領導自己也是路痴,所以不用太緊張)。

大廠有很多隱秘的角落,這些角落背陰避光,冬暖夏涼,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擺滿了一排排行軍床,你可能會在推開一扇防火門時突然撞到。有些床上甚至自然生長出了抱枕、毯子、暖水袋等具有個人特色的物品,另外有些床上的東西看起來很久沒人拿走了。

為保護床主人的隱私,路過時最好不要多看,不要拍照,以免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還有些行軍床會在不知道什麼地方突然出現,多到叫行政的人員感到頭痛,他們經常提醒,注意不要阻擋消防通道,有時候還威脅說如果不收拾起來就沒收。

每天中午,從高處俯瞰過去,人們以各種姿勢蜷縮在一起,就像國際航班深夜的航站樓,你以為一覺醒來,他們要飛往舊金山或法蘭克福,其實只是回到桌子前繼續工作。

在大廠,無論一個人的工作是什麼,最終可能都要寫作。有的公司崇尚文檔管理,在開會前,每個人把要講的內容提前寫在文檔裡,所有人共享。如果某個關鍵詞需要解釋,寫作者的選擇通常不是在下方展開,而是附上連結,指向一個新的文檔。

在新的文檔裡,又可以點進新的文檔,一環套一環,形成了一個「文檔套娃」。而有些公司,每到周末都是痛苦的寫作周報時間,他們把這個過程叫「創作周報」,即使一個人想要逛街或者休閒,最後也不得不回到電腦前。

有人要花半天的時間,才能想清楚這一周幹了什麼。而有的人非常擅長創作周報,總會寫幾千字。最痛苦的是那些項目周期很長的部門,由於本周沒有內容可以寫,就只能努力湊字數,把一件事拆成十件來寫。

周報的字數取決於小組leader的興趣,但有時候leader也身不由己,因為leader的leader喜歡看周報。在這裡,一位leader的核心技能可能是「合併周報」。

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會有自己的圖書館或書店。最顯眼的地方永遠是關於大廠自己的書,還有創始人傳記、激蕩xx年。這些書往往賣得最好,因為總會有到訪的遊客買來當紀念品。

賣得第二好的書不是技術類,而是「如何管理下屬」和「如何讓錢生錢」,前者關係到職場發展,後者關係到物質生活的幸福。有些書是在員工的建議下進貨的,比如最近大受歡迎的《增長黑客》和《投資是最重要的事》。

在科技圈,流行的哲學是安·蘭德的客觀主義,她的《源泉》構成了一個時期最時髦的哲學。但所有哲學都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比如以前資本對創業感到樂觀的時代,很多人會讀凱文·凱利,後來對人類前途感到悲觀了,開始讀尤瓦爾·赫拉利。

最近兩年,這些名字被提到的次數沒那麼多了。但有一陣子,達裡奧突然大受歡迎,他的《原則》告訴我們,為了得到你想要的生活,你必須面對現實,特別是那些殘酷的現實。很多書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

和任何地方的人一樣,大廠的人對小道消息也非常敏感,而且他們有國際視野。假如你想知道任何關於科技公司的最新八卦,那麼網絡上的匿名社區是個不錯的去處。

這裡不乏幽默感,有人發帖,表示谷歌招了曾在某大廠被打過低績效的員工,評論回復,「低績效說明不會被PUA,是正常人類,正常公司當然要了。」有時候,刷著帖子,你會產生一種自危感:A公司即將開始996,B公司要大小周了,C公司今天正式開始軟性裁員,D公司資金鍊斷裂了,E公司樓下又停了輛救護車。

偶爾會出現一些唏噓和心酸的帖子,一位自稱是前大廠員工的人發帖,說自己即將離職,這幾年得到了過硬的技術、年薪100多萬、不錯的社會地位、車子、房子和票子。但付出的代價是:得了痔瘡、視力由200度上漲到400度、頭髮少了一半。但評論區沒有同情,而是嘲諷:社會地位你可真想多了。

有時候,看著看著,會叫人感到羞愧,總有人深諳凡爾賽文學,用不經意地語氣炫耀自己的成功:A公司現在給錢這麼摳了嗎,X的職級,130W的年包,是正常水平嗎?

網際網路公司有很多規矩,其中一條是不問同事的工資。有時候,做同一份工作的人拿的薪水差別是巨大的。而入職的時機和談判的技巧,都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薪水。

表面上看,大家對別人的薪水並不介意,但還是會有人私下打聽,他們往往會根據一些外圍特徵來判斷,比如辦公軟體上的職級和入職時間。出於那些人們能理解的感情,他們也只是想確定自己的位置。不過,知道太多人的薪資有時是一種負擔。

樓內是絕對禁止抽菸的。但大廠也有很多抽菸的人。有獨立辦公室的老菸民,可能會偷偷抽上兩根,只要不被抓到就萬事大吉,還有一些女士會轉向電子菸,開會時趁人不備,或者下意識地來一口。對他們來說,煙霧可以叫一個人的神經放鬆。

偶爾會看到這樣的實名通告——xxx和xxx在樓道裡抽菸被逮到,他們大概連下樓的兩分鐘都無法忍受了。一些公司會設立抽菸的地點,一般在樓外,有的在樓頂。有些地點是約定俗成的,菸民們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大家很沉默地站在那裡,一般不會互相說話,就像是在進行俄耳普斯教的秘儀。

偶爾會在這些人中出現一個打扮特別漂亮的女士,烈焰紅唇,手裡的菸嘴上沾著口紅,不知道是什麼來路。還有大風的天氣,某個時間會看到西二旗一座樓頂有兩個人站在那裡,一邊瑟瑟發抖,一邊吞雲吐霧。

有時還可以在抽菸的地方碰到邊抽菸邊讀書的人,隨身帶著一本《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或者多麗絲·萊辛的《金色筆記》,不過這種人現在已經不多見了。

在很多公司,廁所是一個沒有職級的地方。但是要想快樂地如廁並不容易。不知道為什麼,一家公司為員工貼心地安裝了智能馬桶蓋,牆上卻貼著告示:為了你的健康,請專心如廁,此處通訊信號已屏蔽;還有的公司安裝了智能坑位顯示系統,人的如廁時間暴露無遺,具體到秒的計時器時刻在提醒人:該回去工作了。

有時候,在廁所會遇到一些叫人挺為難的事,一些快速擴張的公司,廁所永遠需要排很長的隊,比如來自一家市值千億公司的員工在網際網路上爆料——有人在小便池裡大便。原諒那個人吧,他可能就是忍不住了。

廁所還是公司文宣的重要陣地,小廣告會放置在蹲下正好能看到的高度,四格漫畫告訴你,不要什麼事情都拖到DDL結束時才開始做;忽視版權,你可能會為公司帶來上千萬的損失。

在有的公司,廁所的文宣欄非常搶手,一些部門會爭取在上面展示自己的業績,因為老闆可能不會有耐心看完郵件匯報,但是他一定會如廁。不過,為了避免尷尬,在廁所遇到老闆,有的人會躲著走。

一般大廠都配有多個食堂,風格各異,從需要等待20分鐘才能吃上的麻辣燙,到拿了就走人的「敏捷餐線」。不知道為什麼,有些食堂會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吃完之後會叫人昏昏欲睡。還有的大廠早晚餐是免費的,有人吃完之後會再打包兩份烤鴨蘸醬,也有人(實習生)中午在各個檔口徘徊,默默記下想吃又不捨得買的貴菜,晚上再有的放矢。減肥餐會限量供應,晚到是沒有的。還有的公司每到周五下班,三明治的窗口前會排起很長的隊,他們可能只是想給周末準備免費早餐。

不要責備他們,那些一口氣點了很多菜的人啊,只是為了打包給家中等待的伴侶和孩子。但單純從有人提前15分鐘下樓吃烤魚這點來判斷,也許還是有工作不飽和的大廠人存在的。對此,一些矽谷的網際網路公司員工表示,「晚飯不是回家吃的嗎?」他們5點下班。

大廠員工的流動性很高。辦理離職入職手續的窗口前永遠需要排隊,一邊是交出工作電腦,一邊是發放全新工牌。離職的人和入職的人不會互相問候,但在目光短暫撞到的瞬間,他們會交換一個好奇的眼神。

走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認為,拿完第一波股票就可以走了,也有人認為,如果5年都沒有晉升,那再留下也沒什麼意思了。

在大廠工作,如果你不努力晉升,總有一天會發現,那些原來職級比你低的人現在成了你的leader。晉升失敗,一些公司為了安撫員工,會為他們頒發一些鼓勵性質的獎品,例如Apple Watch,但這有時候安慰不了一顆受傷的心靈。

很少能見到中年的程式設計師,到了一定年齡他們會自動消失,至於去了哪裡,我們無從知曉,也不敢打聽。

有的人想進來,有的人想出去,而這,就是大廠。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大廠新人生存現狀:畢業年薪20萬 撐不了6個月
    年初爺爺因肺癌去世,相戀5年的女友提出分手,在大廠工作不過半年,他累出了肩周炎、脊椎病以及心率不齊,5月份結束遠程辦公回到公司,劉傑已經有了輕微抑鬱傾向,心理諮詢師告訴他,需要做長期心理幹預。劉傑安慰自己,2020年就業環境差,有一份工作餬口,能「活著」就不錯了。但很快,他被動失業,轉行碰上不靠譜公司,工作了1個多月,沒拿到一毛錢工資。
  • 網際網路大廠的女人們|百家故事
    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聚集了最聰明的頭腦,盛產雄心與強人,也常流傳著女性的財富與權力的故事。在這裡,能生存下來的女性往往都有共通之處,她們信奉經濟獨立、理性、自省,且有著強大的自我驅動力,換來的是體面的薪水,以及大廠光環下的資源與尊重。但故事往往有另外一面。
  • 中國網際網路大廠的女性困境
    光鮮的數據表象,對比小範與小張所面臨的女性職場困境,呈現出的是國內網際網路大廠令人擔憂的複雜矛盾性。性別平等也絕非一場簡單的數字遊戲。數據表明,像字節跳動,百度,滴滴這樣的網際網路大廠,都至少有四成女性員工。相比之下,美國五大科技公司的女性員工比例,僅在28%到42%之間。在印度,女性科技從業者的比例佔34%,英國則為19%。
  • 「從網際網路大廠離職後,病就全好了」
    12月5日這個周六,丁一和另外十幾位不同身份、立場的朋友發起了一場關於職場人的Storytelling Workshop,「你為什麼離開網際網路大廠?」他們之中有在大廠工作了將近10年的「老人兒」,有今年剛剛通過校招進入大廠,做了幾個月就累得心臟疼的歸國留學生,有網際網路雙職工,戲稱自己的孩子是「網際網路孤兒」。
  • 2019網際網路大廠中秋月餅圖鑑
    又是一年中秋節每年網際網路大廠都在月餅禮盒上費盡心思今年也不例外臨近中秋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發布了中秋月餅禮盒開啟今年的月餅大戰阿里巴巴馬爸爸雖然退休了但各位的花唄該還還是要還的嗶哩嗶哩b站今年走太空風直接搬出了飛船陌陌陌陌採用「花好月圓」的主題oppooppo走精緻風封面是兔子和月亮的款式知乎知乎今年是登月主題攜程攜程同樣走太空風格為啥要搞月餅禮盒大戰月餅禮盒大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早在網際網路發展之前
  • 新「血汗工廠」網際網路大廠,和流水線上的打工人
    當加班文化成為網際網路大廠的通行證、潛規則,如何才能跳出這場瘋狂內卷的遊戲?「按時下班是格格不入的」:KPI大山下的加班文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當資本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滴著骯髒的血。這句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加班猝死類新聞下的評論中。2020年年底,網傳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47歲員工在健身房外猝死。
  • 「從網際網路大廠離職後,病就全好了」-虎嗅網
    12月5日這個周六,丁一和另外十幾位不同身份、立場的朋友發起了一場關於職場人的Storytelling Workshop,「你為什麼離開網際網路大廠?」他們之中有在大廠工作了將近10年的「老人兒」,有今年剛剛通過校招進入大廠,做了幾個月就累得心臟疼的歸國留學生,有網際網路雙職工,戲稱自己的孩子是「網際網路孤兒」。
  • 大廠光環與內卷:有人用工牌在酒吧泡妞,有人在這裡被用命換錢
    它終究是一個屬於競爭者們的遊戲——適者生存,弱者淘汰。來源 | 和牛財經(ID:heniucaijing)作者 | 林格木編輯 | 牛爺頭圖 | 視覺中國拼多多23歲的女員工猝死、拼多多員工自殺去世……2021年剛開始,一系列的突發新聞,將人們的注意力帶到了大廠員工身上,「逃離大廠」成為2021年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重要關鍵詞。
  • 職場心情/「提了離職之後,病就全好了」,逃出網際網路大廠
    他們之中有在大廠工作了將近10年的「老人兒」,有今年剛剛通過校招進入大廠,做了幾個月就累得心臟疼的歸國留學生,有網際網路雙職工,戲稱自己的孩子是「網際網路孤兒」。這些想要離開或已經離開網際網路大廠的朋友,以極大的真誠和坦蕩,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關於他們為什麼想離開或徹底離開網際網路大廠。以下是其中的幾則。
  • 網際網路大廠孤獨的年輕人:100個人加你 卻還是找不到對象
    原標題:網際網路大廠孤獨的年輕人:100個人加你,卻還是找不到對象 摘要 【網際網路大廠孤獨的年輕人:100個人加你 卻還是找不到對象】網際網路大廠是熱鬧的,在大廠工作的年輕人卻正在經歷孤獨
  • 網際網路大廠孤獨的年輕人:100個人加你,卻還是找不到對象
    網際網路大廠是熱鬧的,在大廠工作的年輕人卻正在經歷孤獨。  「孤獨,我覺得應該是我們大部分大廠單身青年遇到的一個問題吧,因為工作,很多人就是公司和家兩點一線。」一名騰訊員工表示。  讓人感到孤獨的原因很複雜。從心理學上來講,當人的某種社會關係需求得不到滿足、或是這種需求與實際所擁有的產生差距時,就會感到孤獨。
  • 網際網路大廠孤獨的年輕人:100個人加你卻還是找不到對象
    網際網路大廠是熱鬧的,在大廠工作的年輕人卻正在經歷孤獨。「孤獨,我覺得應該是我們大部分大廠單身青年遇到的一個問題吧,因為工作,很多人就是公司和家兩點一線。」一名騰訊員工表示。讓人感到孤獨的原因很複雜。在網際網路公司,這樣的心理感受在各處積聚成淵。下班還能看到太陽?今年的一天,李彤所在的網際網路大廠全樓停電,她破天荒地在下午五點被迫離開工位,下班回家。
  • 網際網路大廠的年輕人,有沒有被房子「壓碎」夢想?
    在看這篇文章的網際網路人們啊,你們是選擇買房,還是租房?是選擇996後走路回家睡覺,還是每天「極端通勤」,住在80平米的「豪宅」裡?是咬著牙留下來,還是回到老家繼續為房子掙扎?因為沒多餘的錢再付一份房租,她只能在北京的高中同學宿舍裡「黑」了下來:正值疫情期間,她拿了同學舍友的學生證每天「矇混過關」,去學生宿舍蹭住。已經是12月初了,距離實習結束還有1個月,而她的高中同學也快要放寒假了。時間剛剛好。小李和小江都是幸運的,差不多就在同一時間,廣州的一個年輕的蛋殼租戶於凌晨把房子點燃,然後從18樓跳了下去。
  • 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
    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布局,迅速覆蓋全國多個省份,並呈現出繼續向下沉市場發展的趨勢。主打低價方便、基於鄰裡關係的社區團購為何能迎來「第二春」?社區團購正在如何改變居民生活?社區團購好在哪兒?
  • 一份宿舍飲食生存指南
    2 | 生存必須肉肉肉馬上就要天氣就要冷了,難道還不開始養膘行動麼3 | 附加做肉指南可喜可賀可樂雞翅購買指南排骨之類的肉要去Chinatown買,調料,米麵都比較便宜
  • 想成為大廠的設計師?大內高手讓你順利過關
    想要在逆風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很多企業開始進行變化和改革,不僅需要削減各項成本支出,對用人的標註逐漸提升,且越來越多維度。此前,麥肯錫發布的一份職業報告中也指出:在社會人工智慧、機器化的前提下,企業對人才職業能力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雖然每一個企業都有它選才用人的標準,行業的不同標準往往也有所差異。
  • 「提了離職之後,病就全好了」 ,他們選擇「逃出」網際網路大廠 |三明治x脈脈
    他們之中有在大廠工作了將近10年的「老人兒」,有今年剛剛通過校招進入大廠,做了幾個月就累得心臟疼的歸國留學生,有網際網路雙職工,戲稱自己的孩子是「網際網路孤兒」。這些想要離開或已經離開網際網路大廠的朋友,以極大的真誠和坦蕩,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關於他們為什麼想離開或徹底離開網際網路大廠。以下是其中的幾則。為了保護他們的隱私,我們對具體大廠名全部做了模糊處理。
  • 直通網際網路大廠絕對不虧
    今年雙十二,騰訊課堂將聯合羅永浩,在微信、微博、抖音多平臺開啟一場史上最「硬」的直播帶貨,不賣手機,不賣電腦,而是賣一塊實實在在的職場「敲門磚」,助力正處轉行迷茫期的你,勇敢敲開網際網路大廠的就業門。為此,騰訊課堂為所有對網際網路行業感興趣的年輕人打造網際網路「敲門磚」,即網際網路就業班,藉助平臺在網際網路行業的課程優勢,為用戶提供從IT技能學習到就業推薦的全流程服務,助力年輕人突破就業瓶頸,敲開網際網路大廠之門。而這其中,「三硬」為這塊敲門磚的最大特點,即課程硬、品牌硬、路子硬,多角度解決用戶網際網路就業難題。
  • 「特寫」網際網路大廠孤獨的年輕人:100個人加你,卻還是找不到對象|...
    記者|伍洋宇採訪|伍洋宇 姜菁玲 周伊雪 佘曉晨 林北辰 陸柯言編輯|文姝琪網際網路大廠是熱鬧的,在大廠工作的年輕人卻正在經歷孤獨。在網際網路公司,這樣的心理感受在各處積聚成淵。下班還能看到太陽?今年的一天,李彤所在的網際網路大廠全樓停電,她破天荒地在下午五點被迫離開工位,下班回家。
  • JAVA工程師想入職網際網路大廠?達內IT學院沙龍將給你最優解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入職網際網路大廠,是很多IT工程師的職業夢想,畢竟在更高的平臺,才容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一些工程師並不知道,非科班出身能否入職網際網路大廠?新手面試阿里,需要必備哪些技能呢?12月26日,達內IT學院將舉辦「大內高手」系列沙龍之《大廠Java攻城獅的職業之路》主題線下活動,解開你進入大廠的所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