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

2020-12-12 海外網

社區團購團長李麗(右)正在與橙心優選市場推廣員核對商品清單。橙心優選供圖

江西省廬山市消費扶貧生活館通過「零售+團購+配送」的銷售運營模式,實現全市貧困戶扶貧產品應銷盡銷。圖為10月16日,顧客正在消費扶貧生活館選購農副產品。  韓俊烜攝(人民視覺)

小店店主李文杰(右)與客戶核對訂單。橙心優選供圖

今年上半年抗疫期間,許多人習慣了線上購買生鮮和日用品,新需求帶來了新商機。

兩年前曾「火」過一陣的社區團購捲土重來。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布局,迅速覆蓋全國多個省份,並呈現出繼續向下沉市場發展的趨勢。

主打低價方便、基於鄰裡關係的社區團購為何能迎來「第二春」?社區團購正在如何改變居民生活?

社區團購好在哪兒?

——居民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更好的商品;社區團購團長成為就業新選擇

早上7點,家住廣西南寧的李麗已經起床,餵孩子吃過早飯後,她來到了自己在小區裡租的店鋪,等著司機送來客戶們昨天訂的商品。「貨已經到店啦,大家隨時來取!」分揀完,李麗在微信群裡發出了今天的第一條通知。

「經朋友介紹,我加入橙心優選成為一名團長,我把小區裡認識的鄰居都拉進一個群裡,每天為大家分享平臺上的新鮮優惠商品。」每天上午,李麗在店裡一邊等著客戶來取貨,一邊在微信群裡更新著當日優惠信息。「每天都要保持微信群的活躍度,因為每個人手機裡都有很多微信群,如果不活躍,我的群就會沉下去,進而影響銷量。」

像李麗一樣的「寶媽」,是社區拼團的主力,其中不少人兼職做團長。「寶媽的帶貨能力一點也不輸網紅!而且大家都是鄰居,信任感更強一些。」張阿姨是李麗同一個小區的鄰居,現在日常買菜全都在李麗那裡團購,又方便又省錢。「橙心優選的蔬菜水果都非常新鮮,比菜市場還優惠,大家買起來也很方便。頭一天手機下單,第二天就送到我這裡了。商品也比較齊全,有水果蔬菜、飲料零食和日用百貨。每天還有很多秒殺商品,價格非常划算!」李麗說。

低價、方便,是社區團購的兩大亮點。滴滴橙心優選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橙心優選的初心是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更加快捷便利的購物體驗。讓用戶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更好的商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在橙心優選平臺上,1.58元能買到4枚雞蛋和1斤土豆;超市裡賣19.8元的五花肉,這裡賣9.9元……每天有多場價格低至0.99元的秒殺活動,首單還可享受最低新人價0.01元,低價是社區團購吸引用戶最關鍵的因素。

每天零點到23點之間,用戶在小程序下單,次日即可在選定的自提點提貨。有的團長像李麗一樣在小區裡租一間商鋪作為自提點,也有的將自家小超市作為自提點,用戶根據方便程度自行選擇。「很多上班族在我這裡買菜買水果,因為他們下班比較晚,來不及逛超市。每天晚上六七點鐘的時候,會有一批上班族來提貨。」李麗說,她的店鋪每天晚上10點關門,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隨時來取貨,非常方便。

社區團購,不僅方便了社區居民生活,也為不少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和穩定收入。

26歲的陳峰去年從老家來到成都尋找工作機會,在武侯區租了一間房子。「我發現小區有3000多住戶,但是周邊2公裡內很難買菜、購物。於是,我有了做社區團購的想法。」今年,他成為橙心優選的一名頭部團長,一個月大約能掙2萬元。「我手機裡有4個微信群,一共1000多人,每天大約能賣800多件商品,銷售額在3000元至5000元左右。」陳峰說,他每天從早上8點就開始下貨、分貨,一直到傍晚為客戶送貨上門,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

李麗告訴記者:「現在平均每天有三四百單,最高時候能有七八百單,這樣下來一個月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比起收入增加,生活的豐富更令她開心:「我現在認識的人更多啦!像我對門的鄰居,就是有一次她下單後我看到地址,才發現原來就住對門!樓上樓下的鄰居也都是通過社區團購認識的,現在交流也多了,大家熟絡了,整個社區更有家的氛圍了。」

社區團購為啥又火了?

——疫情催生新需求;生鮮市場龐大,線上滲透率卻不夠;符合下沉市場用戶習慣

2年前,十薈團、你我您、食享會、松鼠拼拼、考拉精選等社區團購項目曾打響過一輪「團購大戰」。2年後,號角為何再次吹響?

疫情催生了需求。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令出門買菜變得不方便,線上下單、附近提貨的模式正好滿足了疫情期間的特殊需求。推出「多多買菜」的拼多多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看到了疫情催生出的新需求,人們需要線上訂購生鮮,且又快又好拿到手中。現在人們完全習慣了線上購買衣服,以後會習慣線上購買生鮮食品。」今年9月,艾媒諮詢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指出,在防疫背景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

生鮮市場潛力大。布瑞克中國農業大數據發布《2020中國生鮮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1821.2億元,同比增長137.6%,超過2019年全年。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線上滲透率約為7.9%。兩組數據正說明了線上生鮮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

「我們看到市場上的生鮮需求非常強烈,這是一個市場潛力巨大的賽道。4月,我們在湖南調研時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實現規模化、達到極高用戶滲透率的商業切口。」經過調研,滴滴於6月上線橙心優選小程序,正式布局社區團購。隨後,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企業相繼推出社區團購小程序。

網際網路大廠紛紛駛入社區團購新賽道,與社區團購自身特點息息相關。

沒有選擇一線城市,而是將二三線城市作為主陣地。截至12月1日,橙心優選已在四川、陝西、山東、廣西、貴州、雲南、河南、江西、福建、浙江、河北、廣東、湖南、湖北、安徽、山西、海南等20個省份上線。「主要從人口密度、收入水平、網際網路使用程度等多個維度的數據考慮。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使用習慣和社區電商『今日下單,明日自提』模式有所不同,而且對價格沒有那麼敏感,所以不在上線的優先序列裡。」橙心優選負責人表示。

基於鄰裡關係的信任,社區團購的用戶越來越多。社區團購具有一定社交屬性,作為中間紐帶的團長對於用戶而言不是陌生人,用戶的信任感更強。李麗說:「都是一個小區的鄰居,大家對我很信任,我也會本著對大家負責的態度去做這件事。」

社區團購能帶來什麼?

——幫助線下小店應對新業態衝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激活下沉市場消費

李文杰在杭州文一西路雅仕苑門口開了一家小賣鋪。「開店之後才發現,不容易吶!每年光房租就30餘萬元,不光要和大超市競爭,還有線上超市,內心挺焦慮的。」

怎麼辦?李文杰所在的小區不算新,老人孩子不少,平時上門送貨的頻次比較高,時間久了,顧客的微信越加越多。「後來我就萌生了做社區團購的想法。社區團購一般是賣水果、蔬菜,跟店裡的產品並不衝突。一般當天下單、第二天到貨,到了之後大家來店裡自己取,這不也是給店裡引流嘛!」

作為一名小賣鋪店主,社區團購對李文杰最大的意義就是守住了客戶。「昨天李阿姨的女兒在橙心優選上買了菜,今天李阿姨來我店裡取,順手又從我這裡買了兩袋大米。」

團長中,不乏小店店主和便利店老闆。在網際網路時代,他們的生存壓力不小。橙心優選負責人表示:「新興業態對線下小店的衝擊很大,但是很多店主有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和資源來提升店鋪經營效率的意識。」加入社區團購,對線下小店店主來說,既可以增收又可以提升自家店鋪銷量,一舉兩得。

作為新業態,社區團購對地區經濟發展同樣起到了推動作用。

幫助農產品走出田野。11月16日,農業農村部與滴滴橙心優選合作,共同推動農民合作社產品直達社區,帶動農產品「源頭觸網」銷售。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尹成傑認為,加快建立蔬菜流通體系,須線上線下各類主體協同,進一步優化蔬菜供給側。後疫情時代,電商平臺不僅涉入農產品流通領域,更是對生產、營銷乃至農戶等經營主體的成長都起到了助推作用。

未來,隨著社區團購不斷下沉,為了讓商品從區域倉到城市倉、分撥中心倉,再到村口小賣部,社區團購將逐步建起到村一級的基礎設施,釋放出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同時,社區團購還將激活下沉市場消費。「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方式將成主流。社區團購可以根據社區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訴求等展開更有針對性的營銷,精準滿足消費者需求,提高消費體量和滿意度,有望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一種重要渠道。」橙心優選負責人表示。(記者 徐佩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10日   第 04 版)

責編:陳亞楠

31934937,.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2020-12-10 06:52:36,.204309,.陳亞楠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白刃戰」:網際網路大廠圍獵賽道,創業公司如何突圍?
    R e t n e w s | 第 589 期「社區團購的規模隨著巨頭入局不斷擴大,而到底誰能分得這塊蛋糕還看接下來的下沉之戰。綜合各家的數據來看,按照社區團購企業普遍20元-30元的客單價來算,此次雙11社區團購交易規模在10.28億元~13.38億元之間。1巨頭下場分食社區團購賽道今年下半年變得很熱鬧,美團、滴滴、拼多多、阿里等網際網路公司紛紛下場。
  • 社區團購,一地雞毛?
    網傳阿里、美團、拼多多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隨即又集體出來闢謠;同時,有報導稱,多家供應商已表示斷供社區團購。就在「看空」社區團購的風口浪尖,京東豪擲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社區團購被認為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後一座「金礦」,因此,大廠們荷槍實彈而來,這本無可厚非。而零售君更關心的是,在這場博弈背後,入局者們的競爭是要速度,還是要深度?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記者 葉菁)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另有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 供應商斷供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這門好生意是怎麼被做砸的
    供應商向網際網路巨頭開炮誰也沒想到,社區團購大戰中率先奮起反擊的是供應商——前幾日,供應商正式向網際網路巨頭開炮:不要太囂張!先是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點燃了戰火。仔細調查才發現,原來是隔壁的一家超市承接了多個網際網路大廠平臺的團長身份,每天不要錢一樣往外送水果,吸引了大批的消費者。這樣的降維打擊對於普通的超市來說是毫無招架之力的。
  • 巨頭掘金的網際網路醫療,會是下一個社區團購嗎?
    [圖片]文/張釗來源:科技新知(ID:kejixinzhi)近日,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少人都信以為真,但很快大廠們紛紛站出來闢謠,「這消息沒頭沒尾的」。
  • 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入局 社區團購大戰「一觸即發」
    日前,有消息稱一直在社區團購方面遲遲未見動作的京東,也計劃通過重金收購的方式入局,讓社區團購在這個冬天火上澆了一把油,而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先後「落位」,社區團購的「百團大戰」似乎也正「一觸即發」。社區團購劉強東要帶隊親自下場?久未露面的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日前因為社區團購又站上新聞頭條。
  • 燒錢大戰與搶人大賽: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文/盧思葉編輯/莊怡小區門口的便利店、彩票店、餐飲店都變成了社區團購的自提站點,老闆們有了新的稱謂:團長。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今年以來,社區團購頭部企業獲得多輪大額投資,圖源:申萬宏源報告資本加持下,各平臺擴張瘋狂。
  • 巨頭圍剿社區團購,中小平臺、連鎖店打價格戰有戲嗎?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動作頻頻,這也讓場內一眾中小生鮮電商平臺、社區生鮮團購創企「瑟瑟發抖」。11月3日,滴滴CEO程維在全員會上宣布「橙心優選」的發展計劃:投入不計上限,力爭市場第一,意味著這個共享出行大鱷正式在社區生鮮領域「發起衝刺」,並將與早先入局社區生鮮團購的阿里、拼多多、美團等一爭高下。
  • 網際網路巨頭與新貴圍獵社區團購 上市公司也追風口
    天眼查專業版近期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內地地區有近200家涉及社區團購、社區生鮮相關業務的企業。此外,今年我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已累計發生十餘次融資,金額達百億元,這足以說明社區團購獲得風投資本的青睞,成為目前火熱的投資賽道之一。
  • 為了社區團購 美團又燒了多少錢?
    天津北方網訊:網際網路行業近期有兩件大事,一件是市場監管總局因壟斷對阿里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分別處以50萬元的處罰,另一件就是社區團購的是是非非。美團作為以股票市值計算國內的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餐飲配送業務未來是否會走向壟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在社區團購這一新興業務上,美團已經擠進第一梯隊。
  • 被拼多多盯上的社區團購
    「流量焦慮」正成為網際網路大廠的心病,沒有之一。業內人士認為,流量型網際網路企業,在用戶增長到達一定階段後,必須尋找新的流量增長點。集聚大量用戶的社區成了「流量新大陸」,針對社區人群的便利店、生鮮電商、前置倉等各種業態此消彼長,最近,社區團購再度成為了主戰場。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社區團購是當下競爭態勢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
  • 中國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科技公司忙著社區團購 央視:看看星辰大海
    最近幾年,網際網路風口一直在變,從以美團、滴滴為代表的O2O模式到小黃車共享模式,網際網路風口的持續變化催生了一大批資本雄厚的網際網路企業。而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現在正在把目光瞄向新的網際網路風口——社區團購。目前滴滴、美團、阿里、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這些巨頭企業通過猛燒錢、撒紅包的 「老套路」,憑藉供應鏈的優勢,將資本瘋狂傾瀉,深入社區拼搶生鮮團購用戶。在市場的衝擊下,路邊小攤販們前途未卜。
  • 主編有態度|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為什麼讓人們反感?
    從未像今天這樣,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風口之舉,遭遇如此多質疑。連人民日報也看不下去,奉勸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其中的背景是,以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巨頭們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作為國內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美團的新靴子是什麼?社區團購?
    2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駐社區團購突然一夜之間,網際網路大牛紛紛入駐社區團購,賣起了菜。從兩大巨頭阿里投資十薈團,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和食享會,到拼多多自建多多買菜和快團團,滴滴自建了橙心優選,字節跳動、京東也在蠢蠢欲動,準備分一杯羹,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是在賣菜就是在賣菜的路上。社區團購,成為了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們的必爭之地。
  • 社區團購起死回生,網際網路巨頭「打群架」,京東、快手悄悄布局
    在2020年初,社區團購還只是一個快要被拋棄的賽道,松鼠拼拼、你我您等明星項目,都沒撐過上一個冬天。然而,短短一年的時間,社區團購就已經起死回生,甚至炮火比以往更猛烈。那麼,什麼是社區團購呢?顧名思義,社區團購就是處於同一個社區中的居民,可以通過團購的模式來實現最低的購物價格,加之平臺的大力度補貼,大多平臺的商品,僅是線下的1/3。不同於以往的社區產品零售模式,社區團購先採買、再供貨。
  • 直擊「七寸」,南京對社區團購出手,網際網路巨頭這下該收斂了
    近段時間,從社區團購與菜販搶飯碗的爭論,到人民日報喊話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再到此次南京發布告知書,種種跡象都表明,社區團購市場,正在迎來嚴監管時代。此前,網際網路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狂奔,通過燒錢、低價搶佔市場,如今可能要緩一緩腳步了。
  • 社區團購只剩下一種模式 網際網路巨頭沒有放慢腳步
    也就是說,攜著資本,用虧損換規模,然後快速決出市場前三名,網際網路這套通用的打法,在社區團購行不通了。但社區團購的發展,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網際網路巨頭的腳步,也沒有調整放緩的跡象。燃財經獲悉,根據一位美團買菜BD的說法,「過段時間,可能就在12月,美團優選將挺進北京,但如何與美團買菜業務相結合,還在等總部通知。」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網際網路巨頭不能搞壟斷協議
    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為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會議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大數據殺熟、壟斷市場、哄抬價格等的大眾關心的問題均得到了限制。
  •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