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歡逛各地菜市場,去新都橋菜市場買點犛牛肉和蔬菜回家

2020-12-23 微時區

新都橋的餐館不少,到的時候天色已晚,不想折騰,就在酒店附近找了家最近的。

除了我倆,餐館只有另外一桌。毛毛點了個湯鍋,還有一份魚香茄子。湯鍋也還罷了,魚香茄子讓我驚喜,豆瓣醬和其它調料用的恰到好處,未掩蓋茄子本味。

第二天中午,我們又去了,點了幾份炒菜,其中有我最喜歡的蒜苗炒臘肉,仍然驚喜。餐館除了我們,還有幾桌,陸續吃完走了。毛毛還在細嚼慢咽,我已經吃完,見老闆出來收拾碗筷,就問他:「老闆,是你自己下廚,還是另外有廚子?」老闆說:「是我老婆下廚。」

老闆娘正在吧檯收拾,聽見我們對話,走過來問:「是不是菜有什麼不對?」見她一臉忐忑,應該是誤會了,我趕緊說:「沒什麼不對,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蒜苗臘肉。」我這話顯然是誇張了,但這種情況,覺得誇張一點也沒啥不對。老闆娘卻是很誠懇,說:「現在淡季,廚師前幾天放假了,我手藝不行,要是有什麼不對儘管說。」我也誠心誠意的說:「真的好吃。現在館子都喜歡放各種調料,吃不出食物本來味道,你這個剛剛好,而且火候也好,所有菜都很香。」

兩口子放鬆下來,客氣一番,各自去收拾。一邊收拾一邊和我閒聊,哪裡來哪裡去之類,我也大概得知,兩口子本來已經歇業了,前兩天過來換大門口的招牌,沒想到有客人,只好開門迎客。老闆說:「客人進來,總不好趕人走,只是廚師還有配菜的,都放假了,我們兩個忙不過來。」

餐館的牆壁上有張廣告畫,是一道菜,寫著「紙包魚」。我問老闆:「這菜有沒有?」老闆說:「現在沒有魚,我問問。」說完馬上掏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然後告訴我:「有兩條,你要吃的話,我下午去拿一條。」結帳時,我想付紙包魚的定金,老闆堅決沒要。他說:「你們出去玩,不一定晚上在哪裡吃飯,魚給你準備好,能趕回來就吃,趕不回來也沒關係。」

晚上七點多回來,剛到餐館門口就驚了,竟然停滿了車。新都橋已經沒啥遊客,這場面像是所有人都來了。我們進到餐館,廳內八九張大小桌子已坐滿,只留下一張兩人位的小桌,我對老闆說:「生意越來越好啊,看來你們暫時是回不去了。」老闆喜憂參半的樣子,連連說:「忙不過來忙不過來,只能找幾個朋友幫忙。」老闆的幾個朋友是藏族同胞,站在廳裡,臉上都是喜氣洋洋,卻又都是手足無措,像是不知道該幹嘛。

紙包魚很快端了上來,一大盆,佔了半張小桌。極嫩,極鮮,極辣,我吃了三碗米飯,被辣得酣暢淋漓,滿頭大汗。

毛毛喜歡逛各地菜市場,臨走時,她說要去新都橋菜市場買點犛牛肉和蔬菜回家。我們去到餐館,問老闆菜市場在哪。老闆連比帶劃說了,又告訴毛毛,不要買蔬菜,蔬菜是外地來的,犛牛肉是真的不錯,可以買。我們告辭出門,老闆兩口子又追出來,告訴我在哪裡停車,最後又說,市場門口路面有結冰,要小心。

我留意看了,菜市場門口果然有暗冰,灰塵覆蓋後暗沉沉,不留神還真看不出來,若不小心,極有可能滑倒。我看著暗冰,伸腳踩了幾下,對毛毛說:「我喜歡新都橋,明年秋天,咱們一定要再來。」

在旅途中到達一個城鎮,就像人海中偶遇一個人,是否喜歡,其實很容易片面,而且偶然。短短的幾天,不可能對一個城鎮了解詳盡,或許換一個酒店住,換一家餐館吃,對一個小鎮或是城市就會是另外一種印象。這一次到新都橋,殘雪未覆蓋的地方已是滿目枯黃蕭瑟,風景談不上有多驚人,但我喜歡這裡的人。

這裡的人,其實也僅限那家餐館和入住的酒店。

冥冥中像是有回應。回家的途中,酒店管家打來電話道歉,他說那個陶罐收費搞錯了,要退我錢。

那隻陶罐是黑陶,擺放在房間茶几上,被我不小心摔碎了。退房時,我向工作人員道歉,問他需要賠多少錢。

工作人員是個藏族小夥子,住了幾天比較熟了。他和酒店其他工作人員一樣,是本性中的熱情,不是被訓練過的專業禮儀,還挺喜歡開玩笑。他不確定賠償金額,打了個電話,忽然變得侷促,很不好意思,竟然連連向我道歉。說這個陶罐有點貴,因為是定製的,上面有logo,解釋了一堆。我說是我不好意思,該向你們道歉,為緩和氣氛,我對他說:「下次我再來,就先把這罐子給收起來放好。」他才笑了,說:「下次你再來,我替你收好。」我問他怎麼付錢,小夥子帶我去到前臺,將賠付款轉入他們酒店帳戶。

我收到管家紅包,退了一半。

我到現在也不清楚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多收以後又退回,但能理解這心態。有些人處事,向來不是根據他人的反應或是利於信息不對稱來作調整,而是基於事實和自身的價值觀。而且我真的認為,這些其實和民族還有信仰無關。

相關焦點

  • 周末逛菜市場才是正經事
    國內菜市場文化也各有各趣。粵語中的「抵」字,相當於「物有所值」,可算是嶺南財富觀的精髓。香港人不愛充大頭鬼,喜愛回家做飯,著名的九龍市場,總能看到大明星食家親自來買菜,周潤發就常來買豬肺回家煲湯。 前幾年崇文門菜市場拆遷,引來北京老菜市場的懷舊潮。「不是美術館」陸陸續續推出菜市場藝術展,今年的「吃了嗎?菜市場藝術雙日展」 獲得「北京國際設計周最受大眾歡迎項目。」而童年回憶中的上海更是把菜市場暱稱為「小菜場」。記得得當時弄堂裡有對老夫妻,秋季天天去菜市買兩隻蟹,中秋前吃雌,中秋後吃雄,吃足一個月,也不貪食多。
  • 小軌遛彎|逛翻大理菜市場,人間有味是清歡
    ⏫每次都去買她家的包子,笑容滿分 ⏫奶奶自家種的蒜和一把瓜尖,連秤重都是旁人幫忙秤,雖然我吃不了那麼一大把,還是買完了,希望她早點回家。  ⏫萌萌噠的小鴨子,除此之外,還有小雞,兔子,小貓小狗待售 還喜歡拎兩捆新鮮蔬菜回家三月街的蔬菜瓜果大多比菜市場便宜重要的是新鮮當然,也不放過每次必吃的豌豆涼粉
  • 逛菜市場,人生一大樂事
    但當你去往菜市場,你仿佛就可以卸下身上的偽裝,攤販才不管你是千萬家產的富豪還是口袋裡幾個銅板也掏不出的窮鬼,他們只會問你「買點兒什麼不!都新鮮著哩!」。攤販們不會因為你富有而諂媚,也不會因為你清貧而輕蔑,對他們來說自己的瓜果蔬菜才是全部。若是你在同一菜販裡買過幾回菜,那麼你就算是他的熟人了。
  • 逛不完的菜市場之南瓜糯米飯
    我喜歡衣著寬鬆,素著一張潤膚油都不擦的臉,每天清晨流連於菜市場。每去一個新地方,最想逛的只有超市和菜市場。
  • 愛逛菜市場的人,是不會垮的
    一路上經不住小販的吆喝,他買了一條魚,還有各類新鮮蔬果,回家簡簡單單做了一頓飯,當熱騰騰的飯菜擺上桌,原來覺得冰冷的房間,似乎也多了點生機,吃一口親手做的飯菜,一股暖流,從嘴裡流進心裡。「那一刻,我覺得我活過來了,覺得不管遇到什麼事,我都能自己走下去了。」朋友說。
  • 你喜歡逛菜市場嗎?如果某天它消失了,在巨頭擠壓之下……
    而那些在菜市場裡擺攤的商販們,可能也很難想像這件事——自己賺的幾塊幾毛的生意,早已被人暗中標明了價碼。他們照例天不亮就去市場拉貨,回到菜市場擺上攤位,用噴壺灑上看起來新鮮的「露水」,然而人流量卻越來越少。
  • 不逛菜市場的人生多無趣啊
    他說,寇靜很喜歡吃這道菜,婚後,他手把手教了她好幾遍,可是寇靜怎麼都學不會.後來才知道,寇靜是故意裝的學不會,就想讓張亮做給她吃。黃磊 柏邦妮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作家,她寫的影評、小散文我都很棒,但我最饞的還是她寫的關於吃的文字,特別靈動、舒服、有趣。 掃帚苗
  • 南方人逛北方菜市場,100塊錢能買到什麼菜?買完後愛上北方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最能體現家長裡短的場所就是在去菜市場的路上了,碰上鄰居和朋友難免寒暄幾句,買了點啥菜?怎麼吃好吃?放點什麼調料?走吧,上我家吃上一頓吧!就這麼熱熱鬧鬧的生活也是很令人豔羨的。有一個外國老頭,年過八旬,卻喜歡在國內一個小城市的菜市場定期閒逛,因為他喜歡那裡的煙火氣和人們之前和諧自在的交流方式。我們懷揣這一百元錢也去西安的建國門菜市場去逛一逛,看能帶回家些什麼好東西?!讓人意外的是來到門口看到肉攤上擺的十分顯眼的竟然是南方比較常見的臘肉和臘腸。
  • 有味 逛遍全世界的菜市場,才知什麼是生活
    古龍說: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
  • 逛遍中國菜市場,自駕、野炊、露營,是一種什麼體驗
    當你決定了用自駕的方式走過2021,每到一地,就去當地的菜市場,買當地的菜,學當地的做法,在野外做飯,在野外露營,這將是一種什麼體驗?因為我喜歡逛菜市場,從小就喜歡,我喜歡那份真實的人間煙火。我去過全國一百多個城市,最喜歡去的就是菜市場。那些熱鬧的場面和鮮活的風物,那些土味的方言和淳樸的笑臉。讓人過目難忘……
  • 逛逛菜市場
    作者 ▏平叔我喜歡逛菜市場。那裡新鮮,齊全,有煙火氣,還有人情味。所有的生鮮都各就各位,各自呆在自己應該呆的攤位上,沒有錯位,不會亂套。踏入菜市場的我,是很喜歡動手動腳的,一點也不安分。我會用手去抓一把蔬菜,旋轉一刀肉,觸碰一條魚。
  • 能治癒一切裝逼的是逛清晨菜市場
    菜市場是一個最寬容的地方。每到一座城市,就先去當地菜市場,一定很有收穫。在昆明的菜市場,幾元錢一斤的人參果,只有當地買才吃的新鮮,雖然在這兩年承蒙線上購買迅猛發展,幾千公裡之外也能包郵,但是口感迥然不同。如果有機會,人真的會願意趁出差還是什麼時機再尋到記憶裡那個攤點去再次嘗嘗那個味道。
  • 在長沙這幾個菜市場,別和老闆聊網際網路!
    以前每天不去菜市場溜達一圈就不舒服的親戚,開始使用小程序買菜,平時根本不想做飯的媽媽,開始用團購給家裡添購各種五花八門的小物和食品,我們的生活方式,在不斷地被網際網路改變著。團長已經很久沒去菜市場了,趁著年末,我和家人再一次走進菜市場,看看菜市場,現在怎麼樣了?大家對公交新村熟悉,一定是因為出名的公交新村粉店。公交新村是公交車的樞紐總站,這裡人流量很大,大家坐公交車在這裡下車後,要麼來粉店嗦碗粉,要麼就來這個菜市場買菜帶回家。
  • 逛什麼街啊,逛菜市場才是正經事!
    最美不過菜市場,那些最值得去的一逛的地方。一反性冷淡常態,MUJI也開始食起人間煙火。就在上個月,MUJI全球最大菜市場正式在大阪府堺市開業!據介紹,這家「豪華」菜市場佔地4300平方米,相當於6個標準籃球場大小。
  • 這屆年輕人,又開始逛菜市場了!星巴克那樣的
    看來大家都不去菜市場了,怪不得傳統菜市場正在逐年消失。若是在同一個攤販那裡買過幾回菜,就算熟人了,下次你再來,買幾個西紅柿和雞蛋,他便會順手塞給你幾顆小蔥,倘若你想要的菜售罄了,隔天給你留最新鮮的,甚至還會免費幫你清理雞鴨魚肉的內臟。
  • 一個人走投無路,就放他去菜市場
    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看來又是一個不能回家的年了,一個人被困頓在冷冷清清的城市中。冬天的街道也是光禿禿、灰濛濛的。這個晦暗的冬日,我們該去哪裡尋找藉慰呢?大吃貨汪曾祺老爺子曾經說過:「到了一個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
  • 菜市場裡的人間煙火
    也許熱愛和信仰都是排它的,你信了藝術,就不太接受菜市場——因為它很容易搶奪信仰的位置。你一旦開始畫它,就會愛上它,浸入人間煙火之後,大概就沒心思搞藝術了。我有個習慣,或者叫愛好,就是每到一個新地方,只要有機會,喜歡到當地的菜市場去轉一下。其實出門在外,自己做菜的機會差不多為零,但並不影響逛菜市場的熱情,因為總會看到一些特別新奇的東西。
  • 心情不爽,去逛逛菜市場
    陰差陽錯的,她就來到了菜市場。哇塞,簡直是吃貨的福利。她異常興奮的看到的新鮮無比的各色水果,各種速食現做的美食,還有各種各樣超級屌絲價格的網紅美味,在人來人往的小空間裡,她連拍視頻落腳的地都沒有。大腦昏昏沉沉的,不料眼前一亮,煎餅果子、現做鍋包肉、辣條三明治、孜然土豆、臺式大烤腸、烤地瓜……看見這各種各樣的美食,簡直是太有食慾了。苟小紅心情一下子360度大翻轉。
  • 拿著100塊和北方婆婆逛菜市場,看看都買了啥,朋友:物有所值!
    拿著100塊和北方婆婆逛菜市場,看看都買了啥,朋友:物有所值!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前段時間,趁著假期,回了趟婆家--山西。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跟著婆婆去菜市場,都別笑話,每到一座城市,我最喜歡去的都是當地的菜市場。在菜市場裡,你除了能感受比對到物價的不一之外,北方一些特色的瓜果蔬菜更讓我欣喜,現在物流也很方便,看好了可以直接下單,讓攤主把你想買的食材,用快遞的方式寄到家裡,人還沒到家,買的東西早已抵達。話不多說,兜裡揣上100元現金,和婆婆到菜市場,看看這100塊到底能買些啥?
  • 劉小一:菜市場,讓人一夜長大
    問單價只是個形式,只關心最後的總價;不比價,看哪個菜販姑娘好看就買誰家的。這是個一千平米的大倉庫,裡面擠滿了全國各地的小商販。蔬菜、乾貨、肉類,一應俱全。人聲鼎沸,千種嗅覺。在蔬菜區的任何一個「小鋪子」裡,我都能一次買齊所有想吃的蔬菜。同質性,就是競爭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