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是常識,可總有些人會心存僥倖,甚至在網上還熱傳這一種「解酒飲料」,賣家宣稱:喝了這種飲料不僅能快速醒酒,還能躲過酒精測試儀的測試。
網絡視頻顯示,一名女子喝下了一大杯白酒,而後進行酒精檢測。吹氣檢測顯示 580mg/100ml,這就屬於醉駕了,隨後,這名女子打開了一罐「解酒飲料」,一飲而盡。十分鐘以後,再來測試,數字顯示是0,視頻還提示,喝完這個解酒飲料後,一定要等待10-15分鐘效果最佳。
視頻顯示,不一會兒功夫,該女子的酒精含量就從580mg/100ml下降到了0mg/100ml。搜索電商平臺,記者發現售賣「解酒飲料」的還真不少,其中多數宣稱採用中草藥配方,能讓飲用者「提升酒量立竿見影」,甚至還有商家直接用上了交警查酒駕的圖片。網絡賣家甚至還告訴記者:親,我們經過眾多試驗證明,喝酒前20分鐘飲用,酒量可提升1倍,喝酒後飲用,5分鐘開始起效,10分鐘內可馬上降低體內的酒量含量。這個是針對乙醇的,我們測試過無數遍,乙醇酒的情況下是沒問題的。
網絡賣家說,測試過無數次了,一定沒問題。一罐16塊錢的「解酒飲料」就能搞定酒精測試儀?記者決定通過一組實驗來進行驗證。記者來到交警支隊,請出了刁警官來做這次的酒精測試。
交警支隊民警刁瑋禕告訴記者:在實驗開始前,我們先來測試一下,他們現在體內的酒精含量,數值顯示為零。
實驗中,記者作為實驗員和另一名實驗員分別喝下二兩45度的白酒和一罐啤酒,民警隨即通過吹氣的方式對他們進行酒精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對不起您喝酒了」,數值大於550mg/100ml,已經屬於醉駕的範疇。而另一位實驗員,測試結果也是喝酒了,體內酒精含量達到了146mg/100ml。
隨後,兩位實驗員按照網絡視頻中的方法,喝下一罐「解酒飲料」。飲料有一股涼茶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口感不錯。
十分鐘後,民警再次對兩人進行了測試。喝白酒的實驗員測試出來的數值是51mg/100ml,喝啤酒的實驗員測試出來的數值是44mg/100ml。數值發生了明顯下降。
這種變化究竟是不是解酒飲料的功效呢?交警支隊民警刁瑋禕說:正常的喝完酒之後,30秒就進行酒精測試一般是不切實際的,在我們進行第二組實驗模擬正常醒酒30分鐘之後的酒精含量,在第二組實驗中,另外兩位實驗者分別喝了三兩45度白酒和一罐啤酒再接受測試。
喝白酒的實驗員測試結果為體內的酒精含量是大於550mg/100ml;喝啤酒的實驗員測試結果是體內的酒精含量是172mg/100ml。隨後,我們讓兩位實驗者自然醒酒30分鐘之後,在不喝解酒飲料的情況下再進行測試。
喝白酒的實驗員數值是72mg/100ml;喝啤酒的實驗員數值是13mg/100ml。
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否飲用解酒飲料,等待一段時間後,人體內的酒精含量都會有所下降。而如果喝二兩以上白酒,不管怎麼解酒,都是測的出來的,開車的話,一定是被判定為酒駕的。
究竟有沒有一種「神器」可以快速分解酒精呢?生活中大家都會用什麼醒酒的方法呢?有市民告訴記者:自己一般會喝茶,也不叫有用,都是一個傳一個。
也有市民表示:喝點兒醋、蜂蜜水之類的。
據了解,人體肝臟內有兩種酶,可以把乙醇分解成乙醛,再把乙醛氧化成乙酸。這兩種酶數量的多少,也決定了個體酒量的高低。網絡售賣的「解酒飲料」宣稱含有多種中草藥成分,它們又是否具有解酒功效呢?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劉茜
一些解表的、滋陰的藥,還有一些果汁等這類比較甜的加速代謝的主要成分。「解酒飲料」中含有的葛根、金銀花、羅漢果、蒲公英等中草藥都具有「解表」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能幫助人體發汗解毒,加速體內循環代謝。這些成分可以通過加速排尿、加快排汗的方式「散酒」,但卻不能從根源上「解酒」。這些東西沒有那麼神奇,如果你真的大量喝酒了,如果只能靠這一點兒中藥,頂多幫你醒醒神,來逃避酒駕檢測,我覺得不科學。
大學化學化工系副教授 景崤壁
如果有一個東西喝進去很快地能把乙醇分解掉,這就是強氧化劑,但這種氧化劑人類都不能喝,我們喝下去要把乙醇消耗掉的,又必須是氧化劑,所以這就是矛盾的,因此我們判斷這種物質在化學上不應該存在。
其實,解酒飲料就只是飲料而已,別指望它真有什麼神奇的解酒效果,更不要奢望拿它來應付酒駕。所以好這一口的朋友,千萬不要被一些網絡視頻的表象所迷惑了。還是記住這句老話: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記得轉發和擴散給身邊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