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才出現鐵鍋,之前的時代,古人要怎麼來做飯炒菜?

2021-01-12 子曰上下好多年

有點生活經歷的人,應該都拿鐵鍋炒過菜,也清楚現在的料理離不開鐵鍋,但是古代,有很長一段時間,根本就沒有鐵鍋,古人又該怎麼做菜呢?

我們時常為中國古老的飲食文化自豪,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的料理也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而來,秦漢時候,即便是達官貴人吃的東西,味道可能都沒有現在的普通人吃得好。

做飯工具上,鼎食才是主流。

在宋代有鐵鍋出現之前,根本就沒有什麼炒菜的身影,不管是公侯卿相還是尋常百姓,吃飯都是拿鼎或陶瓷來煮。古代之所以把大戶人家稱作是鐘鳴鼎食,就是因為能夠用得起鼎吃飯的人家,肯定富裕,百姓們都只能以陶瓷作為吃飯的工具。

很長時間裡,鼎來煮食物就是古人生活吃飯的主要工具,

不止如此,古人吃飯可不像如今,色香味俱全,真的不要做夢了,鹽巴都要省著灑,胡椒之類的調味料,根本想都不要想。在很長的時間裡,胡椒之類的調味料,與黃金等價,珍貴無比,普通的百姓別說吃了,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胡椒長什麼樣子。

其他的調味料雖然不少,但是古代的料理技術也要逐步發展,總的說來,秦漢時候的人的飯菜,現代人多半難以下咽。

雖然在我們現在看來,吃飯炒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在宋朝,用鐵鍋炒菜可是個新鮮的玩意兒,相比起以前的菜餚來說,也要鮮美不少。

料理的繁榮其實和商貿的發展乃至於市民階層的興起脫不開關係,正所謂倉稟足而知禮儀,連溫飽都沒能滿足的情況下,估計也沒誰會想著研究料理。宋朝的時候,居住在城市之中,脫離農耕的市民已經存在,而不為溫飽愁苦的市民,自然就要鑽研起食物的料理,於是煎炒烹炸燜溜熬燉等多樣的烹飪方式也就逐步出現了。

明清時候,東南沿海商貿繁榮,勾欄瓦肆之地興盛,食宿之類的產業有了市場,為了競爭,自然就出現了種種美味的菜餚。

不過漢唐時候,因為兵農一體的緣故,對商業有相當的抑制,主要目的是為了重農,作為重要的兵源,雖然良家子在上馬徵戰上面是一把好手,可是投身商業的話,多半是雞飛蛋打,落得破產的下場,因此對坊市有了不小的限制,沒了顧客,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食宿產業。

漢唐的時候,料理的味道肯定比不上宋明,大家都是自己在自家做飯燒菜,技術參差不齊,也沒有個關於廚藝的講解和傳承,口味自然就落了下乘。因此,不要看漢唐風光無盡,但是吃的東西不要說和現代比,連宋明都差之遠矣。時代總是逐步發展,沒有前人對廚藝的鑽研,也就沒有如今種類繁多的中國美食。

如果想要穿越到古代的話,估計不止要解決廁紙問題,還要帶好烹飪工具,因為宋以前,不止是沒有鐵鍋,很多烹飪手段所需的工具都沒有。

你覺得古人的飯菜味道如何?

相關焦點

  • 宋朝時期才出現鐵鍋,之前的古人怎麼做飯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美食的製造不僅需要好的材料,也需要好的工具,例如一口好鍋,但宋朝以前是沒有鐵鍋的,那麼古人是怎麼做飯的呢? 宋朝之前人們怎麼做飯 先來看看中國歷史上炊具的演變。
  • 宋朝時期才出現的鐵鍋,在此之前的兩千年,古人是如何做飯的呢?
    現代餐飲廚具發展得非常配套完備,廚具形式多樣化,關於製作廚具的材料也是多種多樣,尤其是現代技術的發展研製出了具有獨特優勢的不鏽鋼廚具,大家習慣了現代先進的廚具,若是讓大家一下子說出古代人用的廚具是什麼,可能大家會啞然失聲,對呀,古代人是用什麼作為餐飲廚具的,什麼樣的材料能夠耐高溫用於古人炒菜煮飯呢
  • 宋朝之前還沒有鐵鍋,古人用什麼做飯?
    石器時代 石器時代的人是不可能懂得用鍋做飯的,但他們懂得用火來燒烤食物的時候,先前是等著自然的恩賜—雷火,森林著火動物被燒熟後,便去找動物屍體吃
  • 宋朝以前沒有鐵鍋,那古人是怎麼做飯的呢?
    這一切得力於一個簡單的炊具:鐵鍋。鐵鍋這個廚房器具,早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因為存在感極低,人們都習慣了它的存在,反而從來沒人會考慮,如果世上沒有鍋人們該怎麼做飯?是的,我們習以為常的鍋,在宋代以前,是並沒有出現的。
  • 宋朝之前還沒有鐵鍋,那古人是怎麼做飯的?看完後明白了!
    除了「鐵鍋」,古人做飯的炊具有很多,石器、陶器、青銅器、鐵器,應有盡有。 下面就分時代闡述: 一、石器時代 可以說,自從數十萬年前人類發明了取火的方式後,「鍋」就隨之誕生了。
  • 宋朝以前沒有鐵鍋,古人是用什麼做飯的呢?佩服古人的智慧
    對於現代人來講做飯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我們有各種做飯炊具可以使用。炒菜的炒鍋,攤餅的平底鍋,還有很多不怎麼需要我們動手就能簡單操作的電飯鍋、電磁爐、微波爐、烤箱等。不過炒菜多半都是用鐵鍋,但在宋朝以前是沒有鐵鍋的,更沒有其他高科技的炊具那麼古人是怎麼做飯的呢?
  • 都說埋鍋造飯,可北宋才普及鐵鍋做飯,之前的人用什麼炒菜?
    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清朝,描寫的是行軍的時候在地上挖坑置鍋用來做飯。吃完飯就可以即刻啟程趕路。而用在平民百姓身上一般指安家落戶,開始過上了平穩日子。可見,一般提到鍋,就會想到飯,想到飯就想到家。而吃飽一直是歷來統治者最重視的民生問題。但是,其實大規模的使用鐵鍋做飯是出現在北宋時期,那麼在北宋之前,人們又是如何做飯炒菜的呢?
  • 宋代以前沒有鐵鍋就不能做飯?網友:古人比我們聰明
    但是我也產生了一個疑問,在宋代以前是沒有鐵鍋的,那當時的人是怎麼做飯的呢?現在,請各位讀者朋友和可可一起對這一問題一探究竟。古人云,「民以食為天」,中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現在看炒菜非常的簡單方便,然而在宋朝誕生鐵鍋之前,人們實際上不能進行炒烹調方法,換句話說,宋朝之前的人們是吃不到炒出來的菜的。
  • 宋朝鐵鍋還沒有普及,那古人是怎麼做飯的?
    鐵鍋是在北宋初期開始在老百姓家中普及的,根本原因是北宋時期冶鐵技術得到了較大發展,據歷史記載,到宋徽宗(1082年——1135年)時期,全國人口將近1.3億,鐵的年產量達到了
  • 我國宋代之前鐵鍋還沒有誕生,那古人又是如何做飯的?
    鐵鍋遠在宋朝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掌握了冶鐵技術,但那時的冶鐵技術很落後,鐵產量非常少,物以稀為貴,以至於鐵比金、銀、銅的價格還貴。所以,普通老百姓不可能用得起鐵器,僅有少量鐵器在皇族和貴族之間使用。
  • 中國人從哪個朝代才開始「炒菜」?
    來吃飯聽完之後,吩咐小二哥,讓廚子做幾個拿手好菜。 可是問題來了,一些根本不講究歷史的古裝劇,不論魏晉,不論隋唐,不論五代與十國,張口就要炒菜。卻不知在那些年代,根本就沒有炒菜。
  • 宋代以前,沒有鐵鍋,古人用什麼做飯?欣賞古老的智慧
    烹飪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炊具要用。還有很多電飯鍋、電磁爐、微波爐、烤箱等都不需要我們的手來操作。大部分的烹調都是用鐵鍋做的,但是在宋代以前,沒有鐵鍋,更不用說其他的高科技炊具了,古人是怎麼做飯的?
  • 吃著團圓飯喝著小酒,可想知道中國古人什麼時候才開始吃上炒菜?
    今天大年初三,你吃著美味佳餚,喝著小酒,可有興趣了解一下古人什麼時候才吃上炒菜的? 炒菜是中餐特有的烹飪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烹飪方式。有統計表明,中餐菜餚裡有80%左右都是炒菜,以至於外國人認為「炒菜是中國菜之所以豐富的原因」。
  • 鐵鍋沒有出現以前中國人如何吃飯?古人:大鼎是個好東西
    西方是海洋文明,耕地少,海貨多,所以在中國看來是不祥之器、野蠻落後的刀叉才會出現在餐桌上;而中國屬於大河文明或者叫農耕文明,物產豐富,品類多樣,所以就產生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樣的飲食麵貌。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能想像的到沒有鐵鍋的時代,人們是怎麼吃飯(準確的說是做菜)的嗎?一個是用鼎或者釜來蒸煮,再一個就是用陶器來蒸煮或者燉。鐵器出現的還是比較早的,但是因為冶鐵技術的不成熟也只是少數人能用得起的,並且鹽鐵都是被國家所壟斷的。而陶罐就比較普遍了,中國的制陶技術非常發達,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能用得上。我們現在吃的一些罈子雞、砂鍋燉雞、砂鍋燉肉等等,其實都還屬於這個範疇的遺留。
  • 只有鐵鍋才能炒菜?鐵鍋沒有普及的宋代之前,老百姓沒吃過炒菜?
    但是隨著青銅器的大量使用,人們發現青銅器具擁有一定的毒性,在鐵器出現之後,逐漸將青銅器淘汰。鐵器應該說是中國古代的第二次金屬技術革命,鐵的熔點更高,更堅硬,韌性更高,造價更加低廉,大約在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用鐵器作為炊具,等到秦漢時期,基本完全進入鐵器炊具時代,但是這只能說是鐵炊具的早期。
  • 博物館觀宋代鐵鍋:中國人吃炒菜不到千年,再早只會燒烤和亂燉
    我在這裡發現了一口鍋,就是尋找了很久的「宋代鐵鍋」。看到這裡有人可能笑了:鐵鍋有什麼?才千年的東西,我們使用青銅器有5000多年歷史,那些鼎啊、釜啊、甚至銅鍋啊,多了去了,比這個簡單的鐵器,不精美多了?確實是這樣,這口鐵鍋太普通了,如果丟在大街上,除了撿破爛,都沒有人要。
  • 中國歷史上第一道炒菜是什麼?很多人愛吃,你可能也會做
    在外國蔬菜傳入我國之前,古人能吃到的菜少得可憐。先秦有荇菜,漢朝也只有五種主要蔬菜:葵、韭、藿、薤[xiè]、蔥。如果不特殊說明,可能很多人只認得韭和蔥。此外還有菲——大蘿蔔、菘——小白菜等。而大白菜是雜交品種,明清時才開始出現。
  • 我國什麼朝代才有炒菜的
    中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現在炒菜非常簡單方便,其實炒菜的出現還是比較晚的,它是受到工具——炊具的制約。中國飲食是隨著炊具演變而發生變化的。人類在剛開始學會用火的時候,是將食物插在樹枝上烤熟再食用,人類第一代的炊具「燒烤架」就這樣誕生了。
  • 宋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冬天睡覺蓋什麼保暖?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中國現如今是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在中國使用棉花被取暖的家庭更不在少數,但其實,棉花可是宋朝才傳入中國的。棉花的原產地在印度和阿拉伯,在宋朝之前,中國甚至都沒有棉這個字。此前只有帶絲字旁的綿,到了宋書中,木字旁的棉開始出現。
  • 最是溫柔煙火氣:從炒菜的烈火烹油品味宋朝三百年的風流蘊藉
    宋代鐵器的大規模使用,解決了炒菜器具的難題要讓炒菜真正進入百姓家,鐵鍋和刀具是必須要解決的最大難題。這兩樣器具在擁有現代冶煉技術的當下,是極為普通的廚房用具,但在生產力極端低下的古代,卻經歷了漫長的的「進化」過程,這兩樣不起眼的廚房用具,卻代表著封建時代人類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