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他在我們的眼裡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到底是什麼

2020-12-14 獨立寒秋1961

【一】在我眼裡的阿Q哥

在我11歲那年,第一次接觸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還是從小學語文課本上《一件小事》開始。說來也巧,到今年為止,整整30年。這30年以來,我還真的是第一次聽說阿Q也有可貴之處,真讓人詫異。難道說阿Q哥改邪歸正,徹底反轉啦?

於是,我翻箱倒櫃找資料、上百度,鋪天蓋地,折騰了一個可知禮也,終於發現了到處都是忝列著阿Q哥種種豐功偉績的文章。

(一)阿Q他的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產者,可問題是他又曾經「擁有」過。

(二)阿Q他質樸、善良和率直,但是又有一點點狡黠和無賴。

(三)阿Q他妄自尊大,不過又經常自己欺騙自己,外強中乾,欺軟怕硬。

(四)阿Q他既霸道又敏感奴性十足,整天麻木不仁,一點自信都沒有。

(五)阿Q他思想頑固,但盲目隨從,儘管接受新鮮事物很快,但常常畫虎不成反類犬。

怎麼得了,這就是傳說中的阿Q先生嗎?你們從那裡感覺到他可貴呢?

【二】阿Q你的暱稱就是醜陋的中國人嗎?

如果,有人對我非常肯定的說阿Q還是有很多可貴之處的,那麼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人無完人,也許我們從他身上還真的能夠找到那麼一點點可貴的地方。

首先,我們應該肯定的是魯迅先生對當時的社會不僅一目了然,入木三分。而且切中時弊,一句話就是非常透徹。否則,我們今天也不會看到如此偉大的不朽之作。可惜的是,阿Q的命運他完全掌握在魯迅先生的筆下,而我們的命運呢,是漂浮在現實社會的滾滾激流中。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我們把阿Q從魯迅先生的手裡解放出來,然後,讓他活靈活現的置身於當今社會之中,其結果又會怎樣呢?

這兩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當今社會,是我們需要阿Q呢,還是阿Q需要我們呢?突然之間,我的眼前出現了美國作家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在一反一正中讓我頓開茅塞,難怪臺灣作家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反反覆覆再版,原來我們需要阿Q,阿Q也需要我們。

時過境遷,阿Q雖然從魯迅先生的筆下悄悄的離開了我們,但是,我總覺得他就活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他之所稱為經典,它之所以受到我們大家的歡迎,那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我們的體貌特徵,是他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高度的概括了所有中國人的特徵。因此,當你在現實生活中,再一次遇到了類似阿Q的其人或者其事,可千萬別少見多怪。權當又重溫了一次《醜陋的中國人》吧。

【三】冷眼看阿Q他到底貴在何處

大家都在異口同聲地指責阿Q,群情激憤,口誅筆伐的聲討著他的「精神勝利法」。他的無能和愚昧,他的妄自尊大而又自輕自賤,似乎在告訴著我們,他的可憐,他的幽默,但我從來沒有聽過他在向我訴說著自己是多麼的可悲。

我記得西漢博陽侯炳吉曾經說過;"一個人最大的優點往往就是他的最大缺點"。反其道而行之,一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他最大的優點。所以我覺得,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條件下,阿Q賴以生存的"精神勝利"法就是他有別於常人的地方,同時也是他最可愛和可貴的地方。

說到可貴,就讓我們從以下五個方面去細數一二吧。

(一)阿Q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的悲劇猶如一面鏡子,讓我們在借鑑中,感到無地自容。

(二)阿Q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對美好生活的執著和追求。這是一種精神。這是一種想往。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缺少的就是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和想往。

(三)阿Q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能隨遇而安。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直面人生。

(四)阿Q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的質樸和率性而為。他的憨厚和樸實不僅僅代表了整整一個時代的農民形象,時至今日,阿Q的名字你依然隨處可尋,甚至遍布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由阿Q而引起的思考永遠是一個不老的主題。

(五)阿Q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死要面子活受罪。尊嚴這倆個字就是背在他肩上的一個包袱。整整拖累了他一輩子。為了甩掉這個包袱,直到他臨死前,還在為之而抗爭,讓我們從中看到了他的個性。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尊嚴。

【四】羅曼·羅蘭曾經說過:就讓這可憐的阿Q的慘象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裡吧。

《阿Q正傳》這部傑出的作品已經誕生了八十多年啦。他是魯迅先生小說中最著名的文章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說。最初連載發表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北京《晨報副鐫》上。後來被收入到第一部故事集《吶喊》中。

我們真應該好好感謝一下魯迅先生,是他讓我們大家認識了阿Q,同時也徹底的認識了自己。我敢說,看了魯迅的《阿Q正傳》以後,沒有一個人想做阿Q。但是現實終歸是現實。你是無法改變的。當我們冷靜下來,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很有可能就和阿Q一樣。所以,我們應該辯證的去看待阿Q,在批評他的同時修正自己。

我們應該感謝阿Q,是他以自己的生存方式,給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最大啟迪。其實,現代人是否需要一個可以供自己「療傷」的心理港灣和精神家園呢,不必懷疑自己是否有「阿Q的嫌疑」。今天,當你置身於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扮演著阿Q的角色,只是有的人敢於承認,有的人卻不敢承認而己。

你有沒有想過,在我們日常生活和言行舉止中,是否也常常用精神勝利法來聊以自慰?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你是否也會常常對自己說,明天會更好。此吋此刻你還在否認自己不是精神勝利法的忠實擁護者嗎?至少我不會否認。

要記住,不管到什麼時候阿Q都需要我們,我們更需要阿Q。

【完】

相關焦點

  • 《阿Q正傳》:為什麼阿Q沒有女人?
    要說到盧先生哪一篇文章比較厲害,那就是阿q正傳在裡面,阿q是一個非常窮的人,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並不覺得自己窮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反而是引以為豪,就像一個地痞流氓一樣,但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喜歡自我安慰。比如別人打了一巴掌,他就說自己兒子打了一巴掌,這個像極了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碰到了硬茬子卻沒有辦法反抗,只有在心理安慰自己,通過在心裡辱罵別人來得到自我安慰。
  • 《阿Q正傳》:背後映射的中國精神
    不單單以刻畫鄉下無賴漢為能事,阿q是中國人各種劣根性的結晶體,是每個中國人,卻不是任何的個人。魯迅是有意識地要指出中國民族性的弱點。影射中國民族普遍的劣根性。《阿q正傳》不單單讓人笑,其中包蘊著一種嚴肅的意義。阿q是已經蛻化了的社會敗類,他身上體現的各種毛病都是集中了我們全民的劣根性。
  • 在墨子書院讀《阿q正傳》有感
    眾所周知,魯迅的小說以思想深刻、技巧精練而聞名,《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典型也是最著名的一篇,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重要的傑作。它寫於1921年,最初分章發表於《晨報副鐫》,後收入《吶喊》。阿q這個形象,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阿q正傳》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歷史的縮影。阿Q是一個一無所有,靠短工度日的貧苦農民。儘管他「真能做」,但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存的危機,受盡欺凌。
  • 《阿Q正傳》:阿Q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無知
    在趙太爺的眼中,阿Q和他根本是不同階層的人,他也根本瞧不起阿Q,他們的眼中只有利益。但是當阿q發財之後,趙太爺又派人再一次請阿Q來府上,並且全家人陪著笑臉,問阿Q要有沒有價格便宜的,實際上很值錢的衣物了。當阿Q說沒有了,以後也沒有了的時候,他們又迅速變臉。趙太爺的妻子趕緊吹了煤油燈,並說了一句,白費油了。
  • 阿Q與陳奐生之「精神勝利法」對比
    二是:阿q和陳奐生的不同點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國民性有無變化?《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描述的是一個一貧如洗,無家無業,甚至連名字也沒有,住在未莊的土谷祠,只能給人家做短工,飢一頓飽一頓的農民形象。
  • 【塔羅】佔卜你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哪裡
    情侶因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看著對方,你知道在他的眼中,自己哪個地方最吸引人嗎?
  • 信任難能可貴,謊言傷人最深!
    人和人打交道,難能可貴的品質就是信任,讓人受傷最深的就是欺騙。讓你信任一個人需要一定時間的考驗,可你如果想傷害一個人只需要一句謊言。信任可以成就你同樣可以傷害你,它就像一把雙刃劍,看對方如何使用。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情場,在我們看來信任更像是一場不知道輸贏的賭博,一份信任賭上了江山,一份感情賭上了真心。每個人都願意賭,可是誰又想輕易的輸!去信任一個人很難,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了解這個人品性。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有信任的基礎才會走得更遠,如果沒有互相的信任只能成為人生旅途中的過客。
  • 來一部經典看電影《阿q正傳》
    阿q正傳《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作者魯迅下面說說咱們的主人公阿Q,他很卑怯,他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了。
  • 漸漸的,我們都活成了魯迅筆下的阿Q
    魯迅先生的偉大,在于震聾發聵的筆鋒,即在於思想的深刻,也在於文筆的凝練;在於在他筆下的那些可有可無、可憎可鄙、冷清麻木、瑣碎悲戚的每一個小人物身上,都能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就是讀懂了魯迅,才讀懂了人生!莫言先生曾說,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傳》。
  • 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說平凡難能可貴
    最讓我不堪的是,女朋友跟我分手,居然也引用了這首《從前慢》。只因當初為了靠近她,我對她身邊的一個朋友撒了個小謊。於是我最終的下場是,打了N遍電話她都不接,她只冷冷地在朋友圈發了幾句話:「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我知道,她在怪我不夠誠懇。可我只想說,真是夠了,什麼誠不誠懇,都是狗屁理由,不愛才是真。
  • 大羅和梅西C羅比,他最出眾的地方到底是什麼?難以想像的實力
    確實,要不是受傷和體質的問題,他創造的輝煌成績可不止於此。足壇得多少年才能出一個這種層次的巨星,就衝這速度和爆發力,現役的球星沒有人能達到相應的水準。現在是梅西和C羅絕代雙驕的時代,那麼當年同時期的大羅和兩人相比,最出眾的地方到底是什麼呢?
  • 魯迅《阿Q正傳》中的阿Q到底叫什麼名字?
    他在趙莊本來就不被任何人看得起,被好多人都欺負。而阿Q卻只能用精神上的幻想來彌補安慰自己在現實之中受到的不公。其中的趙老太爺便是阿Q最嫉妒的人。最終阿Q在一片革命的浪潮之中想要將這種幻想變成現實,結果卻身陷牢籠丟了腦袋,成了時代的犧牲品。
  • 【非遺傳承】洛邑古城:比手藝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什麼?是「守」藝人!
    【非遺傳承】洛邑古城:比手藝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什麼?是「守」藝人!他說,「一生一件事,我只做好毛筆。這一管小小的毛筆,承載了太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足足114字的《沁園春·雪》、人物肖像、花鳥魚蟲、大好山河,都被他雕刻在米粒之上。一顆米粒,不足指尖大小,但在他手中,於方寸之間,卻刻畫了一個世界,書繪了四十多年來,他對米雕藝術近乎執拗的堅守。
  • 《權力的遊戲》小惡魔提利昂到底依靠什麼生存到最後?
    《權力的遊戲》小惡魔提利昂到底依靠什麼生存到最後?很多觀眾感到好奇的是,沒有任何戰鬥力,家族也衰落的提利昂到底憑藉什麼,生存到最後,而且幾乎在全劇終幾乎一直身居高位,不曾失敗,今天小編橙子就來帶大家盤點一下小惡魔提利昂獨特的生存法則,也許對大家觀影帶來一些別樣的體驗。
  • 在女人眼裡,男人身高多少才是最帥的標準呢?
    導語:在女人眼裡,男人身高多少才是最帥的標準呢?閨蜜前幾天約我出去吃飯,在路上看見個帥哥,悄悄扯著袖子跟我說:「快看,那裡有個好帥的小哥哥。」我順著她指的地方望過去,之間有個皮膚白皙,眼睛很大,眉目清秀的白衣男人正坐在咖啡廳裡。
  • 塔羅佔卜 他看不上我什麼地方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好很優秀了,但是在喜歡的人眼裡,他們依然會覺得你很平庸,不是他們喜歡的類型。
  • 初心,難能可貴
    2021年的開始好像一切都不那麼盡如人意,同樣也拉開了距實習結束百米衝刺的序幕,我們從一開始的鬥志昂揚到毫無激情   輪轉了一個又一個的科室,也感受了不同科室的氛圍以及帶教,可以說學有所成也嘆為觀止,每一個護理工作者都必然經過了我們正處的這個過程才能走上崗位並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們會被你們精湛的靜脈穿刺技術所徵服,會因為你的信任而越發努力,會因為你不經意的一句話而感動好久;我們像極了才剛剛張開翅膀的雛鷹,可能我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摸爬滾打才有資格和您們在同一片天空下翱翔,這些都沒有關係
  • 為何我總希望在他的眼裡,自己是最特別的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會在父母面前儘量表現自己來獲得他們的認同。不論是大哭來博得關注,還是在學校得了100分回到家裡跟父母炫耀。若能獲得他們的一句「你真棒」,「你是我的驕傲」,會讓身為孩子的我們高興一整天。而這樣的「被獎賞」,就慢慢成為了一種習慣。
  • 文景:兒童眼裡——畢卡索、米羅兒童畫
    ,這也丟不開,那也放不下,兒童作畫時才不管這些,只要給我一支筆,沒有什麼我畫不出來,所以小學的課本上有讓兒童畫音樂,讓兒童畫味覺等內容。米羅作品我們細細品讀兒童的作品時,不難發現其之所以得心應手的秘密。一、 兒童眼裡,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平面的世界,如同一張畫紙一樣,這就將我們這個三維甚至四維的世界簡化得足夠單純了,在駕駛線條的馬車四處漫步時,什麼前後關係、遮擋關係、透視關係、統統放在一邊,丟得開,才畫得快活。
  • 阿Q精神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阿Q正傳》告訴你
    然而一面又鄙薄城裡人,城裡人把長凳叫條凳,煎魚不用蔥葉而用蔥絲,他認為「這是錯的,可笑。」這樣,阿Q又在精神上獲得了滿足。在這種卑瑣陋劣的生活方式下,阿Q處於可憐的境地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生活下去。他身上最明顯的舊中國的國民劣根性便是精神勝利法和奴隸根性。劇中的阿Q是一種自欺欺人、欺軟怕硬、自尊自大的人,由此衍生出的阿Q精神也是自嘲、自解,用精神勝利法進行自我安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