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木》可能沒有那麼美好 但絕對很「特別」

2021-02-15 遊民星空

  從公布到發售,質疑和批評的聲音就一直伴隨著《莎木3》,有人說它固步自封,有人說它無聊到連「雲」一眼都覺得多餘。我們可以理解這樣的現象——對於當今的時代而言,《莎木3》的諸多設計都顯得陳舊而落伍,極其緩慢的遊戲節奏更是和這個時代的主流背道而馳。

  但有趣的是,在這些批評和質疑聲的另一面,我們又看到了一群玩家、毫不吝嗇的為這款遊戲傾注著自己的愛——《莎木3》首次公布時,E3現場山呼海嘯般的歡呼甚至不輸當時剛剛亮相的《最終幻想7重製版》;在Kickstarter開啟眾籌後,《莎木3》更是短短一個小時就拿下了100萬美元的成績,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許多老玩家在聽到《莎木》悠揚的主旋律響起時就已經泣不成聲……


粉絲們用照片牆來感謝《莎木》的「復生」

  不難看出,《莎木》在粉絲的心中,的確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至於18年的分別都沒能消減粉絲們對它的熱情。那麼究竟是怎樣的情懷,才能讓這個系列如此深入人心呢?

「失敗的傑作」

  上世紀90年代,鈴木裕打造的格鬥遊戲《VR戰士》讓SEGA在街機平臺賺的盆滿缽滿,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借著原作的熱度打造一款《VR戰士》RPG,《莎木》就應運而生了。

  為了讓《莎木》也能取得像《VR戰士》那樣的成功,並成為日後主機大戰中的致勝籌碼,SEGA不惜投入巨額開發成本。有的說法稱SEGA為《莎木》投入了70億日元,也有的說法是1億5000萬美元,具體的數字我們已無從考據,不過可以得知的是,DC主機和《莎木》雙雙失利,直接導致了SEGA連續4年的財政赤字,迫使其退出了遊戲機硬體市場。也正因此,《莎木》仿佛與SEGA的失敗捆綁在了一起,鈴木裕再未受到過重用,他對《莎木》的龐大構思僅僅呈現了冰川一角,就跟著DC一起沉入了深淵。


比起《莎木》,DC顯然要為SEGA跌下神壇承擔更大的責任

  不過把SEGA的失敗歸咎於《莎木》,顯然也是有失偏頗的。儘管沒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可《莎木》在玩家群體中的口碑十分良好,屬於叫好不叫座的典型。而且《莎木》諸多超前的理念和設計,都對遊戲行業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可以稱得上「開放世界」類型的作品,不過要說哪部作品真正定義了「開放世界」,毫無疑問正是《莎木》——你可以自由出入虛擬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感受這個世界動態的時間和天氣;也可以擺脫主線的束縛,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有NPC都保持著獨特的生活習慣、大街小巷的事物統統可以互動……你或許會想,這不就是當今很多「開放世界」遊戲都具備的基礎元素嗎?沒錯,正是《莎木》首次將這些元素囊括到一起,告訴了業界,原來「開放世界」該是這般模樣。


20年前,《莎木》真正定義了「開放世界」

  鈴木裕和《莎木》的另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QTE(Quick Time Event)的概念。這一玩法如今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種類型的遊戲。可當玩家們盯著屏幕彈出的提示、瘋狂敲擊按鍵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想到作為QTE鼻祖的《莎木》呢?


QTE的概念也是由《莎木》最早確定下來的

「打磨至極致」

  不論是從玩法、設定還是遊戲本身的遊玩節奏而言,《莎木3》都非常還原20年前的前作。遊戲發售後,有很多人批評《莎木3》落後於時代,不過也有很多對本作能夠重現系列魅力的不吝讚美。

  這個魅力並不是什麼獨有的技術或創新的玩法,而是《莎木》的世界本身——一個將細節打磨至極致、真實而又豐富多彩的世界,也是《莎木》的粉絲們至今仍對其充滿熱情的原因。

  在當今諸多開放世界遊戲中,NPC具有一定的智能,並能夠根據玩家的行動進行回饋,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大多數時候這些NPC依然都很機械化,我們很難在他們身上感受到太多情感。


雖然現今的開放世界遊戲都有著形形色色的NPC,但大多數都是非常機械化的行為模式

  然而鈴木裕讓《莎木》中的NPC們都「活」了過來——在多數RPG中,我們反覆與同一個NPC對話的結果,就是他們會重複一句話打發你走、或是乾脆拒絕對話。而《莎木》中並非如此,你始終會覺得NPC們還有100個話題等著你來聊——小到家長裡短、大到文化歷史,他們總能樂此不疲的向你分享著自己的興趣見聞。更有趣的是,當世界的動態出現變化,例如某個村民被惡霸抓走、或是男女主角一同出行時,幾乎每一位NPC的聊天內容都會因此而發生變化。


有位大嬸每次見面都企圖撮合涼和莎花成為情侶

  由於《莎木3》有多達400餘位NPC,而且是全對話配音,你可以想像一下這背後的工作量要有多大。事實上我們很難做到隔一段時間就跑去和每一位NPC聊天,因此有大量的對話是我們自始至終都聽不到的,但是對於鈴木裕來說,這些東西必須要有,因為這對塑造世界的真實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在追求真實感上,鈴木裕已經達到了一種偏執。遊戲中我們幾乎可以打開所有的抽屜柜子,然而其中大部分都只是裝了毫無用途的物件,可鈴木裕把它們通通都做了出來,理由也很簡單:現實世界就是如此!


幾乎每一個抽屜、櫃門都能打開

  有些玩家會覺得這樣的設定很無聊,但也有些玩家樂忠於翻遍每一處角落,尋找著不同尋常的新奇物件,同時聽著主角芭月涼呆萌的吐槽,細細地品味著其中的樂趣。鈴木裕在訪談中曾提到,「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遊戲才顯得真實。」至於玩家們能不能從這些真實中收穫樂趣,恐怕要因人而異了。

  此外,鈴木裕對遊戲中鄉鎮的刻畫,也足夠深入人心。當你走在鳥舞或白鹿村(《莎木3》的主舞臺)的街市中時,能夠看到諸多充滿了中國文化氣息的商鋪,他們販售的商品也都五花八門——有各式各樣的小吃店,有堆滿了佛像的宗教用品店,也有風格各異的服裝店等等。我們可以在多達70幾家的店鋪中任意挑選自己喜好的商品——即便有些只是和紀念品一樣,對冒險毫無用途。有時我們去店鋪中詢問有關任務的線索時,「黑心」商人還會擺出一副「不買勿問」的態度,可以說是非常真實了。


細節豐富的商店街

「遊戲中的遊戲」

  每次說起《莎木》,都很難不提到那些形形色色的小遊戲——和沉迷於打牌的獵魔人、沉迷於賽鳥的光之戰士一樣,芭月涼也常常把為父報仇的事兒拋在腦後,跑到街機廳、賭場去耍上兩把。不過你要說芭月涼不務正業,那可能還真有些冤枉他了,事實上遠赴異國他鄉的芭月涼沒什麼積蓄,他必須找到能夠填飽肚子的方法。可打工效率又慢,那麼搏一搏或許真的就有「摩託」了。

  這些豐富的小遊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莎木》一直以來被人詬病的「遊戲性」缺失。尤其是對於喜歡街機的玩家來說,你可能真的會和芭月涼一起沉迷在街機廳中,徹底忘記替父尋仇這麼一回事。


《莎木》的特色——在遊戲中玩經典街機

  而在《莎木3》中,鈴木裕也很巧妙的將各種小遊戲同主線故事聯繫到了一起,讓我們在體驗故事之餘也能去感受下這些別樣的樂趣。比如當我們因為沒錢而卡主線時,就可以跑去港口開叉車運貨賺錢(致敬《莎木1》的經典橋段),有時倉庫裡會刷出可搬運的街機,當我們把街機運回去後,隔日再去遊戲廳就能夠看到這些新街機已經被擺上了臺面。這些玩家行為能夠影響到世界動態的小細節,也使遊戲十分有沉浸感。


在《莎木3》中,我們又可以繼續開叉車運貨了

「牽絆」

  無數粉絲身陷於《莎木》的故事不能自拔,但這並不意味它有多麼精彩。事實上《莎木》的故事很單純,也沒有太多的伏筆或轉折,不過鈴木裕對角色個性的把控和人物關係的處理都十分細膩,使得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愛上《莎木》的角色們,從而沉浸於故事中。

  在《莎木3》中,當芭月涼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去休息時,總是會和女主角莎花先聊上幾句再睡覺。於是兩個人的交流就從最開始比較淺薄的相互了解、逐漸深入到探討對方的過去,後來二人還經常一起玩猜拳遊戲,可愛的莎花會趁機取笑芭月涼。從其中的點點滴滴,我們都能夠感受到角色情感的不斷升溫,你會越來越期待二人的後續發展,也會愈發有繼續玩下去的動力。


當涼聽說莎花準備的晚飯是胡蘿蔔時的表情……

  《莎木3》依然保留了「打電話」的系統,允許玩家們和前作的主角們通電話,雖然已不必手動按鍵撥號,但是情懷的分量卻絲毫沒有縮水——即使身處異地,芭月涼和朋友們還是互相牽掛著彼此。哪怕是沒有玩過前作的玩家,在這個環節也可以通過他們的對話感受到角色之間微妙的情感關係;而芭月涼僅僅是和朋友們輕描淡寫地敘述著過去發生的故事,就足以令老玩家的回憶和眼淚一併噴湧而出。


相信仍然有很多老玩家還牽掛著前作的主角們

  或許芭月涼到底最終會用怎樣的方式替父報仇,對於粉絲來說已經無所謂了,只要還能再次看到芭月涼和莎花、和朋友們一同踏上冒險的旅途,就是對粉絲最大的慰藉。

「真實」與「遊戲性」

  鈴木裕在訪談時曾自嘲道,「如今世界上估計沒有比這(指《莎木3》)更無聊的遊戲了。」不過似乎是意識到不應該這樣說自己的遊戲後,他改口稱《莎木》依然是最「單純」的遊戲。

  那麼《莎木》真的無聊嗎?如果單純從遊戲性上來說,你追求一款遊戲擁有多樣的玩法、或是出色的戰鬥系統、亦或是波瀾起伏的劇情,那麼《莎木》對你來說可能的確有些無聊。但是如果你肯耐下心來,融入到《莎木》的世界,細細品味那些獨到的設計,那麼你也能夠領會它的美麗之處。


莎木的世界雖然不大,但是細節非常豐富

  在20年前就有很多玩家稱《莎木》過於追逐真實導致了遊戲性的缺失,但這意味著「真實」成為了遊戲的缺陷嗎?我們無法斷定,因為「擬真性」和「遊戲性」對於不同的玩家群體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反恐精英》的玩家來說,高度的競技性保證了它的「遊戲性」;而對於《武裝突襲》的玩家來說,「擬真性」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口味的差異才導致了玩家們選擇的差異。所以當我們開口批評一款遊戲前,或許更該思考一下:究竟是遊戲質量不過關、還是人各有所好罷了。

  在我看來,《莎木》並沒有那麼無聊,因為我專注於角色之間的細膩情感,不停地發掘著鈴木裕藏在這個世界中的奇妙彩蛋,同時我也期待著芭月涼這個「鋼鐵直男」,能夠和溫柔又堅強的莎花,一起走向更奇幻、也更溫暖的未來。


粉絲們依然珍愛著這款「過時」的老遊戲

  目前《莎木3》的首個DLC已經推出,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嘗試一下本作。Epic商城的遊戲本體和季票現在都有著7折折扣,還可以疊加使用之前假日大促的10美金優惠券(如果還沒使用的話)。

  它或許並不是一款適合所有人的遊戲,卻足夠獨特而細膩。

結語:

  這就是《莎木》,20年的光陰已經讓它看上去陳舊、過時。然而喜歡著《莎木》的玩家們,卻依然把它緊緊的攥在手中——即使「遊戲性」上無法讓多數人滿意,可《莎木》所獨有的那份對真實的執著、對細節的極致打磨、以及對人物的細膩刻畫,都是其他作品所無法復刻的。

相關焦點

  • 「我的一切100%由《莎木》組成」:日本IGN的《莎木》鐵粉編輯會給《莎木3》打幾分?
    城市的哪個部分比較美好?便利店是什麼?通過看似無聊的對話,兩個角色逐漸加深了對彼此的理解。玩家從對話中出現的選項中決定涼的臺詞,並傾聽莎花的話。這與在前作《莎木II》的結尾,涼與莎花在山路上對話的經歷非常相似。
  • 《莎木3》將是一款「暖心」的遊戲
    這不禁讓我好奇,時隔多年再出續作的《莎木》,在開發過程中是否會研究、學習這些頗受好評的開放世界作品呢?實際上,沒有。原因也很簡單 —— 沒有時間。鈴木裕先生表示,《莎木3》的開發工作密度和強度都很大,時間很緊,他沒有時間去研究其他作品。那麼如果沒有研究其他的作品,鈴木裕先生會不會擔心本作「跟不上時代」?難以被新生代玩家所接受?
  • 玩家 | 莎木,你好
    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得很緊湊,上午去號稱全中國最美校園之一的廈門大學逛了逛。不知道是水土不服還是受了涼,伊伊鬧肚子,弄髒了兩條外褲,妻子從包裡拿出毯子裹住她。維笑身上的那件白色T恤也被弄髒,在水龍頭前搓了半天。
  • 《莎木3》8.5分:你的情懷還在保質期嗎?|3DM評測
    97年生人的我自然不會在二十年前接觸「莎木」的故事,雖然為了這篇評測我在前段時間體驗了《莎木1+2》的重製版,但這和二十多年的感情沉澱顯然不同,所以本篇評測會儘量站在新玩家的立場上去評價,儘可能為讀者還原《莎木3》的體驗,並在此基礎上嘗試從更多角度去理解「莎木」系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莎木3》評測:在爭議中延續下去的經典之作
    因為在不同玩家的眼裡,《莎木3》可能是素質截然不同的遊戲。對於老玩家來說,它所承載的意義遠遠超越了遊戲本身,但對於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沒有這份情懷的玩家(這部分玩家還佔了大多數),本作可能不過是一款跟不上時代的落後作品。
  • 我終於玩到了莎木系列新作——《莎木3》!
    可能有些年輕的遊友們對《莎木》系列不了解。它的製作人鈴木裕可是大手筆燒錢的代表人物,為了塑造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細節的遊戲世界,莎木曾消耗了70億的開發成本,一舉成為史上耗費成本最高的遊戲。我個人對《莎木3》一直都很感興趣但在EPIC上一直猶猶豫豫,上架steam後的特惠價打消了我最後一層顧慮,我終於也體驗上了白鹿村的養老生活!
  • 《莎木3》好玩嗎?試玩體驗心得分享
    莎木三的畫面當然並沒有真的到頂級的程度。一方面設計上它是走卡通帶有一點滑稽風格的設計。一方面是它是最適合莎木的風格,如果今天莎木變成臉部動態補捉的真實感,整個玩起來我反而覺得有點怪怪的。  老人、小孩做得很好。老人的皺紋、小孩的可愛感與肉肉感覺都做得很好。不過中年人就比較差了一點。
  • 還原「莎木」:走過二十年的爭議作
    包括莎木的粉絲群在內,為這部作品捐款的死忠們,對這款遊戲的期待也是忽高忽低。那麼,《莎木》系列在當年的價值究竟幾何,這些年外界對這款遊戲的描述到底是否言過其實?三言兩語說不清,所以我們這次特推出這篇長文,探尋關於《莎木》這一系列的歷史背景,所承載的複雜情感,並還原遊戲純粹的面目。要說《莎木》的歷史,必須先回到上世紀90年代後半。
  • 人間有情,莎花飄香——《莎木3》評測
    對於老玩家來說,《莎木3》就像是一份穿越時空的禮物按照我原本的主觀想像,《莎木3》有可能如曾經《VR戰士3》到《VR戰士4》的進化那樣,在保留原有類型化核心玩法和人設的情況下,通過對作品整體遊玩節奏提速,利用先進圖像技術加入時下符合大眾口味的視覺元素
  • 睽違18年、口碑兩極分化:《莎木3》不止是一款遊戲
    為了做到原汁原味的體驗,《莎木3》在遊戲內對前兩代做了大量高真實度的還原,比如玩家會經常缺錢,因此需要不斷打工、玩小遊戲,導致遊戲節奏較慢。雖然慢節奏的遊戲進度可能不是當下最能被接受的形式,但為了打造高擬真生態、給玩家帶來最真實的代入感,《莎木3》選擇了「不隨大流」的方式,最大程度照顧老玩家的情感需求。這,或許正是鈴木裕老先生的「固執」之處,也體現了他對於第三代續作的重視。
  • 《莎木3》通關了,痛並快樂著丨觸樂
    《莎木3》中,NPC有各自的性格、愛好與故事,通過與主角的對話交流體現出來。這不僅影響著支線劇情,還能讓玩家也一步步地「了解」他們——遊戲中的任務大多只告訴你目標,並沒有明確說出從哪裡能獲得目標的信息。
  • 綠洲遊戲《莎木 3》試玩會:原汁原味,還是那個「莎木」
    《莎木》的故事的確讓人等了太久。由於 DC 銷量沒有達到預期,《莎木》兩部作品的開發成本也高的驚人,幾乎間接導致世嘉公司退出硬體市場,鈴木裕先生沒能在《莎木 2》中講完的故事,一下子擱置了十多年。直到2015 年 E3,有人在場館外發現了一輛叉車,還看到鈴木裕的身影,於是便猜想是不是那個在 DC 上留下傳奇的《莎木》系列要有新動向,結果還真說中了。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莎木2》在日本發售
    《莎木2》如果不是《莎木3》發售在即的話,那麼無論是《莎木》這個系列本身還是Dreamcast都是值得一聊的懷舊話題,而現在鈴木裕帶著《莎木3》回來了,說句實話,我既期待又沒那麼期待。,可這也並沒能拯救《莎木2》的銷售成績,Dreamcast與Xbox版本合計也就賣出去五十萬份,更是讓世嘉再次遭受了重擊,至此,鈴木裕隱退,《莎木》系列也被雪藏。
  • 鈴木裕與《莎木3》之間不得不講的歷史故事
    哦,甚至比約翰卡馬克還要早那麼一丟丟。即使現在看起來這種粗狂的畫面絕對談不上精美,即使它的細緻程度遠遠比不上同時代二維畫面,但真正的三維圖形,依然博得了無數玩家的青睞。為了在街機遊戲領域佔穩先機,鈴木裕不僅率先在遊戲上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甚至還在1994年推出了光槍射擊遊戲VR特警。首次把光槍射擊與三維遊戲進行了結合,製造了不小的轟動。
  • 【玩客斟茶】《莎木》打武術,誰也攔不住
    莎木的詠春拳那是最好的對於喜歡莎木的朋友來說,莎木遊戲的持續曝光是玩家無比期待的事情。
  • 《莎木3》又是個消費玩家情懷的遊戲?
    雖說高投資高製作的《莎木》在當時並沒有得到主流市場的積極反饋。鈴木裕在《莎木》中打造出了一個自由度極高的宏大世界,主角們在進行主線劇情之外,還可以與多個NPC自由互動,後來的沙盒類遊戲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莎木》的影響。
  • 《莎木3》免安裝試玩版下載
    遊戲介紹《莎木3(Shenmue 3)》是《莎木》系列遊戲的最新作,由Ys Net
  • 《寶可夢 劍/盾》《莎木3》......《死亡擱淺》竟然翻車了?
    跟前作不同的是,這個遊戲中將沒有氪金開箱和微交易系統,這樣看起來,真得不錯的樣子。當時,同時代的GTA2還是個2D遊戲,而這個遊戲已經玩起了3D開放世界,遊戲中的NPC已經不是略顯弱智的存在,而是自由的活在了遊戲中,比現在的許多開放世界遊戲都早了好多年....它首次使用了時間、天氣轉變系統,可以說是沙盒遊戲的鼻主,在當時絕對是超時代的理念、超時代的遊戲品質。
  • 《莎木3》已成為Kickstarter史上籌款最多遊戲
    不過這個記錄沒有保持得太久,今天,遊戲《莎木3(Shenmue 3)》取代之成為Kickstarter有史以來籌款最多的遊戲。《莎木3》的首度出現是在索尼E3主題演講中,隨後其眾籌項目火速開始,在不到9小時的時間裡就籌得超過200萬美元。此系列遊戲初版發佈於Dreamcast平臺,成為了不少人的最愛。這個系列值得一提的特色在於為玩家探索呈現出大型3D開放世界。
  • 《莎木3》最新截圖 男、女主角登場,中國長城亮相
    導 讀 日前,《莎木3》官方發布公告,指定Deep Silver負責《莎木3》的全球發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