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陳秋陽 記者 張英)「現在樓下有三四十個停車位,不用再像以前每天回來參加『搶車位』大戰了。」近日,家住會同縣林城鎮建設社區老人大政協小區的張美珍很滿意地對記者說。
過去的老人大政協小區,曾因停車位問題給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帶來不少困擾,又因無人管理導致問題遲遲無法解決。今年4月以來,會同縣老舊社區改造項目指揮部制定《小區業主委員會選舉辦法》《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等一系列指導文件,引導各老舊小區積極成立業主委員會。該小區在改造過程中,業主委員會經多方協調和溝通,騰出地塊建設停車位,終於為居民辦好了這件大實事。
2019年以來,會同縣認真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在實踐中探索改造路徑,取得了良好成效。老人大政協小區是改造成效的一個縮影。據統計,目前全縣實施改造的48個小區有44個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對4個小區因住戶少、居民流動性大等原因不便收取物業費的小區,採取社區託管模式進行管理,搭建起政府與小區溝通的橋梁,老舊小區「無人管」變「眾人管」。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居民「有問題先找業委會」已成共識,實效作用逐漸顯現。
項目改造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小區後續的管理中,將以業主委員會為依託,堅持「黨建引領+自治」,成立小區黨支部,引領居民開展自治。「具體來說,還會引導制定小區公約、樓棟公約,倡導樹立自覺遵守居民公約的良好風尚。」該負責人表示,也會引入物業管理公司,針對縣城老舊小區樓棟少、小區相對集中的特點,對由物業採取「1管N」的模式分片進行管理,節約管理成本。同時結合平安小區創建,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員作用,搭建起居民與政府的溝通橋梁。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需要共同締造,建立業主委員會既是管理邁入現代化,也是引導居民深入參與老舊小區的管理,也能切實提升百姓宜居水平。」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