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悶熱天氣如約而至,天津樓市的涼爽天氣也如約而至。
7月新房成交量比6月減少了23%,二手房同樣也沒有什麼好消息。
成交量雖然微漲,但成交均價掉頭下跌,下半年的「幾連跌」,可能就從7月開始了……
01
上半年,天津二手房的高峰出現在4、5月份,但也只是量的兇猛,成交均價一點都不興奮。
6月二手房成交均價微漲了0.08%,一方面來自5月的餘溫;另一方面有結構的原因。
7月,天津市區、環城二手房成交均價下跌0.62%,仿佛又看到了去年下半年的步伐。
如果接下來沒有政策的好消息,二手房價格還會持續下跌。
這幾年看下來,二手房最好的行情都出現在上半年,下半年持續陰冷。
今年第一個賣房時點已經過去,下一個關注9、10月份,如果想賣,別猶豫。
畢竟,對於二手房來說,現在談賣房,太難了。
02
根據貝殼找房、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的綜合數據,7月天津二手房成交4492套,比6月還多了2%。
7月二手房成交量回歸了樓市的正常水平,也是天津二手房市場的保底量,這也意味著,二手房開始進入平臺期。
另一方面,這個月二手房成交量扛住了,也跟成交均價下跌有關係。
這個行情下,二手房的成交量更多來自房東的退讓。
根據貝殼找房數據,7月二手房議價空間漲到了4.7%。
6月比較低,才1.5%,也是因為5月市場好,業主心氣上來了,不太接受劃價。
但市場會教育人,稍一轉冷,價格就好談了。
03
雖然7月二手房的量價都表現平平,但帶看量挺亮眼。
根據貝殼找房數據,7月日均帶看量達到3912次,比6月多了約9%,幾乎趕上4月的水平,在近兩年都算高的了。
看房的人並沒有減少,但成交量卻沒有大幅增加,看來「只看不買」的不在少數。
如今,大量二手房面對的狀況是,高總價的和新房比沒有產品力優勢,低總價的要和同類老破小拼價格……
除非「工具型」二手房,比如學區、落戶等,否則想打動買房人出手,挺難。
但二手房不像新房,說降價就降價了,業主都不會輕易割肉。
而且7月的掛牌均價竟然還漲了3%,買賣雙方還是在博弈。業主不甘心,買房人不認頭,僵持!
7月,貝殼找房平臺又新增2.9萬套房源,目前外網可看到的房源,已達到13.5萬套。
掛牌房源「生長速度」很快,天量的供應持續壓頂,稍微大一點的小區,就有近百套房源在售,能不能順利賣出,都要看「鄰居的臉色」。
天津二手房已經進入了存量殘殺的時代,很多二手房降價都賣不掉。
也難怪一直有人勸告:不要碰二手房!
看看最近一周哪些二手房降價比較狠。
能發現幾個規律,以小見大,這也是整個市場的狀態:
降價狠的都是中高總價的房源,這些房源不走量,150萬以內的房源,降幅很小;
房子有「硬傷」,降價也不見得賣的出去。
新都大廈屬於3梯6戶的大高層,但它能上南開中心小學,所以50多平米的小戶型均價3.5萬/平米能成交,像這種90多平米的,只能打折割肉。
凱德國貿也是,改善的價格,但不是改善的產品,也不是所有的房源都能上閩侯路小學。
降價狠的都在河東區、河北區、紅橋區,分化很嚴重。
比如南開區一些較新的小區,價格還是很扛的,與新房一樣,今年能扛價的大多出現在南開區、河西區。
7月,隨著報名結束,學區房溫度也降下來了。
有群友一套190萬的臺灣路小學學區房竟然賣不出去,看來只能等明年3、4月份的學區季了。
04
7月,天津市區和環城10區,二手房成交均價全部下跌,其中紅橋區、津南區跌幅較大。
特別是在環城四區中,二手房好不好賣,完全要看新房臉色。
去買二手房的人有多少,也根據新房供應量而改變。
最近有群友以2.2萬/平米的價格賣出了西青區李七莊武臺馨苑的一套房子,而且成交速度還挺快。
再看看這個小區最近的成交價格,不但扛住了,還比去年漲了一點。
最主要的原因是,李七莊板塊沒有新房供應,錦廬和藝英裡早就清盤了,又沒有土地出讓,只能選擇二手房。
房價短期漲跌,還是要看供需。
對比辛莊板塊,因為大量出讓土地,新房快速浮出水面,導致二手房相互殘殺。
首創暖山去年年底至少還能扛在1.7萬/平米,現在降了大約1000-1500元/平米。
周邊新房天津悅府15800元/平米起,美的雲熙府高層精裝19500元/平米。
二手房想活命,只能降價了。
環城二手房的命門,就是新房。
7月成交房源中,市內六區佔比高達60%,成交量最高的依舊是南開區、河西區,這兩個區常年位於榜首。
河東區、濱海新區、河北區、武清區等成交量都較高。
05
市區和環城92個板塊中,7月有72個板塊價格下跌,又擴大了。
7月哪個板塊二手房成交量最高呢?
可能閉眼都能猜出來:第一名是大港,第二名是王頂堤。
這兩個板塊已經持續霸榜很久了,大港的成交均價比6月微漲0.46%;王頂堤微跌0.28%。
華明鎮和中北鎮7月的排名掉到了後5名,取代它們的是萬新街和鹹水沽,位列2、3名。
在貝殼系統中,萬新街是指津濱大道東麗部分,匯海南裡、萬隆花園、雪蓮東裡、秋麗家園等小區7月成交了不少房源。
聚焦到具體小區,7月成交量排名第一的是,津南區天嘉湖的融創星耀五洲。
有點意外,以往都是被誠基經貿中心包攬的,7月竟然易主了。
融創星耀五洲成交均價9041元/平米,這裡面包含別墅的成交,實際上高層成交價格也就7000多/平米,甚至還有4000多/平米的,確實比新房低。
而且,融創星耀五洲最近一直在做配套,漸漸的能住下來了,也給了部分二手房業主解套的機會。
另外,河西區的「常勝將軍」蘭江新苑在7月榜單上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雲江新苑。
因為蘭江新苑有點膨脹,稍微好一點的房源總價都要200萬以上,漲了大約1000元/平米,就是這麼霸氣。
所以買房人開始轉戰雲江新苑,總價基本都在150萬左右。
誠基經貿中心、新城小區、奧城公寓、華潤橡樹灣、富力又一城等小區成交量也很高。
7月哪些小區關注度最高呢?
根據貝殼數據來看,誠基經貿中心、水郡花園、都會軒、貴都大廈、時代奧城、雲錦世家、海河大觀……的搜索量較大。
在搜索量前30名中,「優質小區」佔比很高,比如仁恆濱河灣、仁恆河濱花園、格調春天花園、仁恆海河廣場等。
這也說明,改善人群更看重品質,品質好的房子即便貴,也是「有人問津」的,保值度高。
7月,漲幅最高的板塊為:唐家口、常州道、大寺、梅江、勸業場、向陽路、鼓樓街、大營門、芥園道、桃園街,以市區板塊為主。
7月,跌幅最高的板塊為:大胡同、新梅江、小站、楊柳青、海教園、光復道、軍糧城、八裡臺鎮、西於莊、嘉陵道街,環城板塊居多。
06
今年與去年出奇的相似,7月開了兩次會,徹底定調了下半年樓市。
最近又提出了「內循環」,老百姓手裡得有錢,才能內循環起來呀。
但人民銀行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顯示,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佔到家庭總負債的75.9%。
看來這次上面是鐵了心,不想刺激房地產。
放鬆政策不用再期待了,加大落戶可能是唯一可走的路。
8月2日,天津市已經引發了通知,接下來將:
完善我市居住證積分指標體系,提高社會保險和居住指標分值,確保長期在津工作生活的群體優先落戶。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加大「學歷型、資格型、技能型、創業型、急需型」五類人才引進力度,重點保障符合我市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在津落戶。
至於其它的「口子」,就要等9、10月了,看看有沒有動作。
接下來,二手房會越來越難賣,價格也不樂觀。
還是那句話,即便行情來了,也是小波段,趕緊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