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星巴克Q4財報:營收超預期,賽道擁堵加劇咖啡巨頭還能笑多久

2021-01-21 驅動中國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小謙   2019-10-31/17:59

10月31日,星巴克公布了其2019財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星巴克第四季度營收67.47億美元,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期內,淨利潤為8.029以美元,每股攤薄收益0.41美元,兩項數據均高於去年同期。調整後的每股收益為0.70美元,同比增長13%,符合分析師預期。

Q4財務數據,進一步彰顯了其作為咖啡市場頭部企業的魅力,基於財報的較好表現,星巴克盤後股價漲超2%,扭轉了近日來股價持續飄綠的態勢。截止發稿時間報84.19美元,總市值1007.75億美元。

星巴克作為咖啡界的大佬,在行業內的地位有目共睹。從全球視角來看,栽培咖啡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咖啡產業持續增長近500年。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約有超過1.2億從事咖啡生產相關工作的工作者,咖啡產業正成為全世界受眾範圍和從業範圍最大的餐飲品類之一。

可想而知,龐大的咖啡消費市場也潛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正因為空間的巨大,這一賽道的格局也正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習慣的變遷等因素的影響,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即使是行業大佬,也逃避不了相應的挑戰,而在中國地區這一挑戰尤為明顯。美股研究社將通過這份最新財報來解讀其未來的一些挑戰和機遇。

營收超預期運營利潤同比增長13% 美國銷售額的增長提振業績

從營收來看,該季度星巴克營收67.47億美元,同比增長7%,高於分析師預期的66.8億美元。其中,美洲地區營收同比增長9%至46.51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4%,其中美國通電銷售額則增長6%,成本季度業績得以提振的主要功臣。國際業務同比增長6%至15.72億美元。全球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5%,國際業務同店銷售額增長3%,中國同店銷售額增長4%。

從利潤方面來看,該季度,運營利潤同比增長13%至10.83億美元;運營利潤率達16.1%,上年同期為15.2%。淨利潤延續了上個季度的增長態勢,當季為8.029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7.588億美元。合每股收益0.67美元,同樣高於去年同期的0.36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0.70美元,同比增長13%,符合分析師預期。

從新開門店數量來看,該季度,星巴克新開了630家門店(淨值),截至季度末為止門店總數同比增長7%至31256家。向股東返還了120億美元的現金之外,還宣布將季度股息調高14%至每股0.41美元。

同時,財報還表示,預計2020財年營收增長率預計在6%到8%之間;運營利潤增長率預計將在8%到10%之間。按公認會計準則計每股收益將達2.84-2.89美元,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的每股收益將達3.00美元到3.05美元。全球同店銷售額將增長3%到4%。預計全球新開門店數量(淨值)將達2000家左右,其中中國地區增長率將在10%到19%區間的中段。資本支出將達約18億美元。

綜上來看,星巴克新一季的財報表現尚佳,盤後股價的上漲亦可窺得資本市場對其持有的樂觀態度。當然,星巴克面臨的一些挑戰仍然也不能忽視的。

咖啡賽道越來越擠 星巴克面臨的挑戰仍在加劇

星巴克目前面臨的競爭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雖然財報顯示中國同店銷售額在Q4錄得4%的增速,但未來的增長速度仍存挑戰。另一方面,便是來自多方對手的競爭。

1、目前中國同店銷售額雖增長4% 但未來銷售額的增速仍存挑戰

最新財報顯示,星巴克在中國同店的銷售額增長4%。在對未來的展望中,星巴克對中國地區的新開門店數量的增長率為10%至19%,這是一個不小的比重,也表明了星巴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同時,上一期的財報顯示,截至當季的報告期內,星巴克全球門店20626家,比去年同比增加7%,有近三分之一的新店都開在中國。這也進一步表明中國市場在其業務中的關鍵性。

但對於中國地區銷售量的增長,星巴克實際上是背負著一定壓力的。

事實上,星巴克亞太地區的同店銷售額在2011年以來就一直處於放緩的狀態,到2018年甚至已經接近為零。據公開數據顯示,從同店銷售增長的數據來看,2018年Q2、Q3的全球營收環比增速均為0,2018年Q3中國區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是9年來第一次下降,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從營業利潤率數據來看,亞太地區營業利潤率自2018年Q2以來也在顯著下滑。

中國區是星巴克在美國市場外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屬於星巴克的基本盤之一。基本盤一旦出現問題,對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區出現問題,很大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競爭太過激烈。新模式、新門店層出不窮,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咖啡機咖啡、便利店咖啡、外賣咖啡、快餐咖啡以及專業咖啡館咖啡這些不同的模式、產品相互交融。

雖然在2018年Q4星巴克的同店銷售額逐漸觸底反彈。今年二季度,這一數據也回復增長到了5%,本季度的最新財報也有較好的表現。但對於處於專業咖啡館咖啡這個模式頂端的星巴克,也架不住競爭對手在其他維度的市場對星巴克產生不同程度的衝擊。

隨著這一市場未來競爭的不斷加劇,這一挑戰仍會繼續。中國地區銷售額能否持續增長,還有待觀察。

2、中小競爭對手扎堆布局 進一步瓜分星巴克市場份額

據《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即飲咖啡近十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5%,預測到2021年,中國即飲咖啡的市場容量將達到149億元。正是嗅到即飲咖啡市場強大的增長潛力,2018年開始,新勢力崛起,老品牌發力,各大品牌紛紛角逐即飲咖啡市場。

星巴克在進入中國的19年裡,始終不乏挑戰者。無論是英國Costa還是香港太平洋、韓國漫咖啡,都不過是讓星巴克的位置愈發鞏固。但後起之秀的瑞幸咖啡,僅用半年的時間就在全國13個城市布局了809家店,銷售出1800餘萬杯咖啡,而且還帶動了一大批新零售咖啡的誕生。除了瑞幸咖啡,還有中石化易捷、OYO蘇寧小店等等都在布局咖啡業務。這讓星巴克不得不警惕起來。

畢竟,在星巴克的這份最新財報中可以看出,在2020財年中國地區新開門店數量將達2000家左右,增長率會在10%至19%的中斷區間。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可以看出星巴克存在的焦慮。

一方面,低價衝擊某種意義上也會影響星巴克的潛在消費者人群。另一方面,對手的快速增長也會搶去部分市場份額。

據相關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在15個月內,銷量9000萬杯、復購率54%。並且,獲客成本已經從最初的103.5元降至2019年一季度的16.9元。

雖然目前的瑞幸處於虧損階段,但高復購率和逐漸降低的獲客成本給投資人打了一劑強心劑。而且短期的虧損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虧損的前提下各類指標是否成一個增長趨勢。早期Uber、谷歌雖然虧損,但可以不斷開闢疆土,找到屬於自身的康莊大道,以至於支撐起其龐大的市值,便是很好的前車之鑑。

此外,截至今年3月31日,18個月以來,瑞幸咖啡在中國28個城市拓展了2370家門店,積累了1680多萬用戶。並計劃到年底,將門店數擴張到4500家,成為中國咖啡連鎖門店數最多的品牌。這意味著,瑞幸咖啡的目標是2019年中國店面數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體量上中國咖啡連鎖的冠軍。

瑞幸咖啡野心不小,星巴克自然不會很輕鬆。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瑞幸咖啡便已經佔據了超過2%的中國咖啡市場份額,而做到這一成績,瑞幸僅用了半年時間。

數位化轉型及金融消費 帶給星巴克的想像空間到底有多大?

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空間也是各家爭相角逐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諮詢公司預測,2017-2025年間,中國咖啡店市場的銷售額將以15%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1000多億元,咖啡店的門店數量預計將達到8-10萬家。

而這也是星巴克積極打"本土"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1、星巴克牽手阿里巴巴 但瑞幸背後也有騰訊做支撐

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星巴克在中國咖啡連鎖店市場佔據了80%的份額,可以說戰鬥力強勁。但鑑於中國消費市場的千變萬化,即使是咖啡界的大佬也要在市場規律面前低頭。

在中國市場作為星巴克基本盤的情況下,積極適應新零售市場的變化,才是星巴克解決問題的關鍵。過去已經有無數企業證明,忽視中國市場接地氣的打法最終會遭受本土企業的顛覆。星巴克主動去適應外賣市場、到家市場,甚至還展開數位化改造,本土化能力的確有所展現。

去年8月份,聯合阿里巴巴展開一系列接地氣的數位化轉型。線上線下的融合,和餓了麼展開合作,"數位化升級"為星巴克注入能量,切入了生活服務領域的全新賽道,成為了行業領先的創新者。這已經在上個季度的財報中得以體現,上個季度,星巴克中國/亞太地區實現營收13億美元,同比增長9%,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5%。星巴克股價也一路上揚,升至86美元左右。而這個季度中國區同店銷售額增長4%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但中國市場主打網際網路咖啡的瑞幸發展勢頭不賴。隨著星巴克站隊阿里巴巴,瑞幸也就順理成章的牽手了騰訊。去年9月份騰訊便已經與瑞幸達成了戰略合作。依仗騰訊的流量,希望通過流量、技術、場景以及經營管理的多方面助力,共同建立起良好的行業生態。

據市場調研機構英敏特最新發布的報告,隨手可得的即飲咖啡本身能更快捷地讓年輕一代感覺到放鬆與清醒,這也正是瑞幸咖啡的優勢。此外,還有一大批新零售咖啡,以及Costa等大牌。這樣看來,中國咖啡市場未來究竟會呈現一個怎樣的競爭格局,依然有待觀察。

2、 虛擬貨幣消費APP 會否為星巴克創造更多營收?

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積極適應新零售市場的變化,實現數位化轉型。對自身行動支付的搗鼓也沒有落下。

據悉,星巴克要與美國洲際交易所於明年上半年推出一個用虛擬貨幣消費的APP,旨在讓消費者和商家可以在一個全球性的網絡上無縫購買、出售、存儲和消費數字資產,雙方已經醞釀這項合作有一年之久。

做咖啡生意的星巴克是要開始玩金融了嗎?

據星巴克透露,這款虛擬貨幣APP並不是指可以直接使用虛擬貨幣交易,而是需要用戶將類似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轉換成美元後,再購買星巴克店內的產品。也就是說,星巴克的這一舉措,是為了將咖啡生意做得更好而推出的。

事實上,這也不是星巴克第一次跨界做金融了。早在2009年,星巴克就推出了自己的行動支付系統,甚至在2018年時成為了美國行動支付的"一哥"。但這項行動支付軟體只能在其店內使用,使得其增長潛力變得十分有限。這次的虛擬貨幣消費APP,可以理解為是其在這一領域的新探索,但能否通過這一APP賺回自己的市場份額仍然難說。何況,目前來講這個新的平臺能不能如期上市,也還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

綜合來看,星巴克這一季的新財報表現尚佳,但也有大大小小的絆腳石。在國內網際網路咖啡瑞幸咖啡的衝擊下,星巴克也正在不斷的改變。當然,咖啡市場想要留住顧客,歸根結底還是要做到迎合消費者口味以及順應時代消費習慣的變遷。如此,才能獲得最根本的增長動力。對於未來星巴克在咖啡市場的走勢,美股研究社也將持續關注它的下一步發展。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

相關焦點

  • 星巴克Q3營收腰斬,「美人魚」還能一直美下去嗎?
    7月28日美股盤後,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NASDAQ:SBUX)公布了其2020年第三財季的業績報告。財報發布後,其盤後漲逾6%至79.18美元。截至發稿時,股價收於76.64美元,跌幅達1.01%。
  • Q2營收超預期,後疫情時代的星巴克做好咖啡生意有多難?
    文丨美股研究社美東時間4月28日,咖啡巨頭星巴克公布了其2020財年Q2財報。數據顯示,季度內,星巴克營收60億美元,同比下降5%,不過仍超出市場預期的58.9億美元;淨利潤為3.284億美元,同比下滑50.5%,不及市場預期的4.06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營收雖然超出了市場預期,但由於考慮到疫情的影響,星巴克在此前早已下調市場預期。這意味著,疫情對星巴克營收造成了明顯的影響。
  • 咖啡巨頭星巴克的「寒冬」來得有點早 公司預計第三財報季營收淨利...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張敏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
  • 星巴克2020財年Q4財報:營收62億美元,同比下降8.1%
    美股研究社(meigushe)消息,10月30日,星巴克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星巴克第四季度營收62.03億美元,同比降低8.1%。淨利潤為3.93億美元,同比降低51.1%。其中美洲地區營收為42.33億美元,同比降低9%;國際地區營收14.92億美元,同比降低5%;渠道開發部門營收4.64億美元,同比降低9%。其他數據方面,星巴克全年營收為235.18億美元,同比降低11.3%。總營業支出為222.79億美元,同比降低2%。
  • 解讀FacebookQ4財報:淨利潤下滑嚴重,營收超預期背後危機重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美股研究社北京時間1月30日,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根據美股研究社的報導顯示,Facebook 2019年全年營收706.97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70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558億美元;Facebook 2019年全年淨利潤184.85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187.6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221億美元。由於淨利潤下滑嚴重,遠遠低於市場的預期。Facebook財報一經發布,盤活股價便迅猛下跌。
  • 星巴克第三財季全球同店下銷售滑40%,但中國市場復甦速度遠超預期
    受到疫情影響,咖啡巨頭星巴克也有些「吃不消」了。7月29日,星巴克公布了第三財季(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星巴克三財季淨營收42億美元,市場預期40.59億美元,去年同期68億美元,同比下降38.2%。其中,全球同店銷售下降40%,中國同店銷售下降19%。
  • 財報前瞻 | 餐飲行業反彈跡象顯露 市場預計星巴克(SBUX.US)Q4同比...
    財報前瞻 | 餐飲行業反彈跡象顯露 市場預計星巴克(SBUX.US)Q4同比降幅收窄至11%
  • Q4營收同比僅增1.8%不及市場預期,塔吉特拿什麼跟沃爾瑪「鬥」
    投稿來源:美股研究社3月3日美股盤前,美國零售巨頭塔吉特公布了其2019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期內營收234億美元,同比增長1.8%,比Zack的預期低0.32%。要知道,在過去的四個季度裡,塔吉特已經三次超過了普遍預期的收入。
  • 探秘星巴克發展史,咖啡帝國還能興盛多久?(上)
    STARBUCKS,這個品牌曾一度成為咖啡時尚的代名詞。過往幾十年,星巴克隨著咖啡潮流的興起而在全球迅速擴張,截止目前,星巴克全球擁有近3萬家咖啡門店,其中有超過3500家門店分布在大陸的148座城市,牢牢佔據著中國連鎖咖啡市場的半壁江山,是大陸乃至全球咖啡市場名副其實的巨頭。本文共有上、下兩篇,歡迎關注【小T雜談】,期待文章姊妹篇。
  • 國際咖啡業巨頭星巴克,緣何「加碼」中國市場?
    中國地區成星巴克救命稻草 近日,星巴克發布第四季度財報,據財報顯示,今年第四財季總營收為62.03億美元2020全年營收為235.18億美元,同比降低11.3%,全年淨利潤為9.23億美元,同比降低74.2%。 再看地區成績,美洲地區的營收為42.33億美元,較去年降低9%,國際地區的營收為14.9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也降低9%。為了能持續運營,美國門店開始提供外賣及得來速等服務。
  • 富途財報點評|亞馬遜又在下跌!深度解讀財報暴露了什麼問題
    情報局敲黑板:亞馬遜周四盤後發布財報,各項指標超預期,但周五股價卻持續下跌。財報整體表現優異,但AWS雲服務增速拉低整體營收增速。財報中,持續上升的疫情相關支出、運輸成本費用和無明顯增長的AWS收入引發投資者擔憂。 周四盤後,北美科技五巨頭之一亞馬遜發布了Q3財報。
  • 咖啡市場大戰,星巴克還能憑藉「第三空間」牢牢佔據市場份額嗎?
    11月起,中國咖啡市場又火了,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正式動工,麥咖啡將開2500家麥咖啡門店,喜茶推出咖啡飲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憑藉「第三空間」牢牢佔據市場份額的星巴克,還能繼續穩坐「行業一哥」的位置嗎?產業園動工神營銷上熱搜近幾個月,星巴克的「動靜」幾乎沒停過。
  • 和咖啡巨頭組CP,這一回資本終於弱勢了!
    01   巨頭聯手,掘金中國咖啡賽道   過往一年,中國咖啡市場冰火兩重天。   交疊背景下,國際咖啡巨頭聯手本土VC高潮迭起,說到底中國咖啡市場仍然有利可圖。網際網路科技領域投資紅利日漸飽和,最熱門的大消費賽道中,咖啡子賽道吸金力在線。
  • COSTA連鎖咖啡店迎關店潮,星巴克曾宣布美洲永久閉店近400家
    COSTA咖啡成立於1971年,這一與星巴克同歲的連鎖咖啡品牌目前在全球有3000多家門店,而自從2006年進入中國,COSTA就把星巴克視作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從選址到門店擴張策略,COSTA一直都想藉助星巴克的知名度在中國打開自己的市場。
  • 營收環比增幅近50%,星巴克在經歷「劫」後重生嗎?
    上個季度,星巴克遭遇了自上市以來最慘的一個財季,營收大跳水,也經歷了罕見的淨虧損。本季度隨著線下場所的逐步恢復營業,星巴克在全球的線下門店也在逐步恢復營業。對於星巴克至關重要的中國市場,星巴克也投入了更多的資源以加速中國市場的發展,但是這其間的阻力可不少。那麼,具體到星巴克交出的這份最新的財報,投資者又該如何去看待呢?
  • 星巴克(SBUX.US)Q3財季復甦超預期 7月美國同店銷售表現積極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星巴克(SBUX.US)總裁兼執行長Kevin Johnson表示,一項關鍵銷售指標在7月份表現積極,顯示這家咖啡連鎖巨頭復甦勢頭正在增強。該股在尾盤擴大了漲幅。
  • 比咖啡還提神的「宮鬥大戰」,瑞幸咖啡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在郭謹一發出公司內部公告信沒多久,瑞幸咖啡副總裁周斌、李軍陸續發布聲明反擊稱,郭謹一不但沒有反省,反而在全體員工面前極力狡辯,混淆視聽,玷汙瑞幸,毀掉公司。
  • 投資25億,要開4000家,又一巨頭瞄準咖啡賽道!
    今年咖啡賽道熱鬧的很!瑞幸「消停」後,騰訊又投資tims咖啡,預計開4500家!而就在「人人想分一杯咖啡」的當下,麥當勞也盯上了這塊「蛋糕」,投資25億升級麥咖啡,未來3年要開4000家!從快餐到咖啡,意味著麥當勞正式放棄多年堅持的「單品牌運作」戰略,那麼這個國際巨頭是如何找到第二增長曲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 星巴克遭遇最慘財報 全球銷售額跌近40%
    星巴克早已成為咖啡的重要「標籤」。 從當年貓爪杯時徹夜排隊,到每年櫻花季限量新品深受年輕白領的追捧,這些消費場景還一直歷歷在目。 但由於今年受全球疫情的影響,第二季度全球同店銷售額跌40%。昨日(7月29日)星巴克披露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
  • 2020年中國飲品市場:星巴克向左,誰向右?
    其實夾雜在「只能熬」的宏觀背景下,包括星巴克在內,任何消費品牌的短暫「閉店潮」都委實無需過度解讀,真正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可以在疫情的窗口期,重新審視一下當前中國紛亂的飲品江湖。飲品市場的樂觀期許不久前,星巴克公布了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星巴克新一季度營收70.97億美元,同比增長7%,與市場預期相符。其中中國區營收7.45億美元,佔總營收的10%,同比增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