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線上課堂】第六講:兒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知多少?

2020-12-14 澎湃新聞

【家庭教育線上課堂】第六講:兒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知多少?

2020-08-20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觀看視頻

大家好!我是家教基地的姝月。今天我們來了解孩子人際關係的敏感期。

在孩子5歲左右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這樣的狀況:媽媽,我要和我們班一位女小朋友結婚;還有的女寶寶會說:媽媽跟爸爸結婚,我長大也要跟爸爸結婚。許多家長會認為孩子是不是「早熟」了,會不會有心理健康問題等各種不安與迷惑。面對這樣的情景,父母不要嘲笑譏諷,其實「結婚」只是孩子們表達愛和喜歡的一種方式,他們也會因為某種情感得不到滿足而痛苦,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 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下面我們從人際關係的敏感期來解讀孩子的「情感」心路歷程。

人際交往敏感期

人際交往敏感期,是兒童成長和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需求。我們生活在關係裡,我們的各種問題就是關係導致的,很多成人以為,兒童生活在一個集體環境中,自然就學會了人際關係,事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關係是在跟某個人產生連接的過程中發生的。

孩子之間的關係最開始是通過分享食物來產生的,他們認為彼此分享了食物,就是好朋友。但是過了幾個月後,他們發現隨著食物分享結束後,關係也就結束了,於是他們開始轉換一個不會結束的物品來代替這段感情,通常他們會選擇自己心愛的玩具來升級這段關係,逐漸他們發現當彼此對玩具不再感興趣之後,關係也會結束。後來,他們開始發現新的關係,比如,在同一個興趣班裡,他們可以維持一段很久的關係,他們發現有同一話題和興趣的夥伴,可以跟自己交往很久。在不斷的探索和變化中,他們最終發現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知趣相同、彼此關愛、彼此理解和相互傾聽的基礎上的,於是他們開始探索如何快速而長久的維持這段關係,他們開始向身邊的人學習,他們最直接的老師是父母,因此在此時,大多數孩子會問:爸爸媽媽,你們是什麼時候結婚的?為什麼要結婚?如果他們特別依戀某一個人,他們就會產生我也要和他結婚,或者說等我長大了,也要和某人結婚的想法。

因此,父母在孩子交往敏感期時,不要以大人的成見看待孩子的行為,也不要總感覺孩子被哪個孩子欺負了,去為他們強出頭。我們要正確的引導他們,給他們自己消化這段情緒和感情的時間,給予足夠的精神支柱,這樣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會越來越好,內心的自我形象就會日益強大。

正確引導,善於溝通

孩子們會在交往過程中進一步升級自己的能力,隨著社交圈的擴大,他們開始逐漸發展除父母之外的依戀關係,他們也學會了一些技巧來贏得愛慕的小夥伴,但是他們也知道了不再勉強他人,不會因為失去一個食物或玩具痛苦不堪,他們開始懂得了兩個血緣關係的異性是可以結婚的,此時他們會樂意當「紅娘」,並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為同伴配對,比如,他們會把自己喜歡的同學配對在一起,如果他們不喜歡某個人,他們就會給這個人配個他們認為的「醜八怪」。如果孩子在「婚姻」敏感期沒有恰當的引導,而是在被嘲笑被杜絕不被理解的情況下度過,那麼,他們在下一個人格獨立的青春期裡,就會固著這種期待和意識,出現各種因情緒或人際交往中的情感問題,影響學習和生活,調整時就不像孩子時期那麼容易了。孩童時代不被理解的孩子,長大後就更難被成人理解,嚴重的情況下,別人會認為他們是問題孩子,讓大人和孩子都很苦惱,這種情緒情感的不成熟也將會導致孩子道德問題的發生。

家庭和婚姻是陪伴我們大半生的內容,所以父母們要重視孩子這一發展階段,幫助孩子健全他的情感,健全他的家庭,健全他的婚姻,及時傳達正確的婚姻觀念。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更要注意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可面對孩子喋喋不休,有厭煩情緒,只要大人用科學的態度跟孩子溝通這一話題,他們都是願意接受建議的。少部分有情緒的孩子和特殊的家庭,家長也可以通過專業的引導和諮詢度過這一時期。

今天就到這裡,下次將為大家分享孩子對自己身份的確認,藉助對偶像的迷念來塑造孩子的人生觀。再見!

教育是一種修行

最好的成長是陪伴

讓我們通過與孩子的密切交流和陪伴

帶著科學的生命成長規律

一起來「修補」愛吧

原標題:《【家庭教育線上課堂】第六講:兒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知多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兒童繪畫敏感期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家庭教育100講「28」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昨天我們分享了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三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兒童與生俱來的一種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那就是繪畫敏感期。
  • 家長應注意,孩子進入了人際關係敏感期!
    孩子在4到6歲會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這個時候孩子會特別喜歡交朋友,也比較樂於參與群體活動。最容易出現跟朋友交換玩具,或直接贈送玩具的行為,這些行為背後的潛意思就是:我送給你東西,咱們兩個就是好朋友。這個時候孩子交朋友也是比較直接單純的。 有研究表明:人際交往的敏感期,是兒童成長和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需求。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蒙特梭利在20世紀初提出了兒童「9大敏感期」的概念。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有助於抓住兒童健康成長的生命發展規律。如果家長能夠了解並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就能激發孩子內在生命力;如果家長錯過了孩子的敏感期,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心靈和人格的發展。每一個敏感期來臨,都是一次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一開始就做對,勝過後期最努力的彌補!
  • 「人際關係敏感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能力
    浩宇的這種行為,正是人際關係敏感期的表現,而浩宇媽媽這種不強行介入、保持傾聽的態度,讓孩子自由發展,有助於孩子順利度過人際關係敏感期。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提到:要讓兒童把人際關係的敏感期發展好,就要讓他自己完成這樣一個周期。在這個周期中,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直到孩子需要成人才介入。
  • 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她傷心地跟我講,不想和那個同學玩了。跟最好的朋友鬧翻了,這兩天女兒始終高興不起來。到了第三天,我見她還是這樣,便聯繫了對方的家長,要求他們給個說法,卻遭到了拒絕,因為對方的孩子也被女兒抓傷了。最後,在幼兒園老師的協調下,孩子之間的矛盾才解決。
  • 捕捉兒童敏感期 捕捉兒童敏感期第三章讀書心得
    捕捉兒童敏感期兒童敏感期是指:由於兒童在這一階段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一段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範等一系列的敏感情況,而這一時期被稱為兒童敏感期。一、空間敏感期從2歲起孩子開始進入空間敏感期。
  • 別再做無知父母了,了解孩子的兒童敏感期,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指出,孩子的發展是存在敏感期的,在某些特定時期孩子就在發展特殊的能力,對於特定的事物高度集中,這些都是孩子發展的重要時期。例如,在孩子七八個月的時候,孩子主要是集中在肢體運動上,像是爬行、左立等,這個時候家長要集中精力讓孩子多去練習,而不是一直讓孩子練習聽聲音之類,這樣子捨本逐末,自然就無法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做得最多都只能是無用功。
  • 家長質疑:孩子到底有沒有敏感期?5000字長文給你講清楚蒙氏教育
    這是由他們這個階段的特點所決定的:蒙臺梭利博士在了解孩子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反覆觀察和實證摸索,提出了"兒童敏感期」的概念"。本文側重介紹的是感官敏感期。她認為兒童從出生至五歲是感覺發展的敏感期。因此,蒙臺梭利感官教學法,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感官的訓練。這種模式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 孩子不是笨,而是過了「兒童敏感期」,家長可以這樣補救
    家長們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錯過這種敏感期,那麼就應該先提前了解好孩子敏感期發展的階段和特點兒童的7個敏感期:1.感官敏感期孩子在零到六歲的時候是他們的感官敏感期。3.語言敏感期這個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一般發生在零到六歲。在這一時期內,孩子會從模仿大人的說話口型開始,然後在發出一些比較基礎的聲音。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一門語言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所以家長們也應該抓住這個敏感期,幫助孩子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 別急,「人際關係敏感期」先了解一下
    我家小米,最近去小區涼亭玩的時候,一定會要求帶上自己喜愛的玩具。 但是,帶上玩具的他,基本上很少自己會玩。他帶去的玩具要麼是主動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玩,要麼就是以自己的玩具換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來玩。
  • 育嬰房(育兒)——最全最清晰的兒童敏感期列表
    不要錯過寶寶眼睛受光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 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和觸覺的過程。一般是在0-1歲出現。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不斷練習使用牙齒,使用舌頭。據觀察,兒童敏感期因為蓋子年齡大而不會再出現,但有的敏感期卻總要出現,如口腔敏感期。
  • 紅​石榴•空中親子課堂|家長課堂:小中大班孩子都會有哪些...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們表現出來各種蠻不講理、語出驚人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那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的表現。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在兒童內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
  • 可能是過了「兒童敏感期」,家長應這樣補救
    可能是過了「兒童敏感期」林俊傑是著名的歌手,在音樂領域他的表現非常出眾。可是在他小時候,父母一度覺得他腦子有點笨。因為當別的孩子都在妙語連珠時,他卻常常是沉默不語的。家長看到其他的同齡孩子都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而他卻一副呆呆的樣子時,著實有些發愁。不過,當父母把他扔進琴房的時候,他的天賦卻被激發了出來。雖然不善言辭,但是卻在表達音樂時十分優秀。
  • 孫瑞雪老師講敏感期(錄音+文字合集收藏版)
    圍繞著這個自我,兒童有情緒、有心理、有心智,這些東西也在漫長的童年期形成。但是很多家長在這個鏈條中可能沒有辦法把它串在一起,原因是很多家長在生下自己的孩子以後,只能觀察到當下孩子出現了什麼,並不能夠知道兒童0—6歲這一段時間內生命狀態是什麼。所以,可能會經常出現很大的茫然區。
  • 「秩序敏感期」是存在的,家長別再責怪小朋友,這並非無理取鬧
    直到晚上小宇在刷手機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才恍然大悟,上午閨女的之所以會那樣,原來都是秩序敏感期搗的鬼。秩序敏感期的表現1.執念於各種排隊兒童在秩序敏感期會特別執念於排隊,不管是家裡的人、還是家裡的物品、家裡的玩具等。
  • 【青少年安全自護微課堂①】網絡安全知多少?
    【青少年安全自護微課堂①】網絡安全知多少?講述青少年安全自護教育的知識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期——網絡安全知多少?有些正規網吧設置了專門給未成年人上網的綠色專區,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上網。但未成年人切記不得進入黑網吧上網。黑網吧大多環境惡劣,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給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4、要注意保護隱私。不在交談或個人資料中輕易洩露真實姓名、個人照片、身份證號碼、家庭電話和學校名稱等任何能夠識別身份的信息;對包含上述資料的個人網站(如微博、QQ)應設置訪問密碼。
  • 孫瑞雪微課 第一期關於兒童敏感期微課實錄
    因此,你經常會觀察到幾乎兒童在這個年齡階段,2歲左右,或早或晚會出現這種敏感期的特徵。    生命最主要的功能是依靠兒童自己創造一個自我。圍繞著這個自我,兒童有情緒、有心理、有心智,這些東西也在漫長的童年期形成。但是很多家長在這個鏈條中可能沒有辦法把它串在一起,原因是很多家長在生下自己的孩子以後,只能觀察到當下孩子出現了什麼,並不能夠知道兒童0—6歲這一段時間內生命狀態是什麼。
  • 讓孩子成功度過人際關係的敏感期,從交換分享、開始
    大寶今年四歲了,開始經歷人際關係的敏感期,他會很明確的表示我喜歡和誰玩,我不喜歡和誰玩。他甚至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拉攏喜歡的小朋友和自己一起玩。並且,當他每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時,總是能很快的融入進去,和不認識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 正處於「人際關係敏感期」的孩子,要如何引導
    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擔憂,那就是在孩子交往敏感期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有關人際關係的問題。上過一段幼兒園之後,表姐發現曾經活潑開朗的孩子,越來越內向、不愛說話,甚至變得唯唯諾諾不想與人交流,表姐跟幼兒園的老師詢問過情況之後,才知道是因為幼兒園裡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自閉,這就讓表姐很苦惱
  • 【優咪早教時刻】你不可不知的兒童藝術啟蒙敏感期
    是的,在每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無數個敏感期,作為家長,更好的了解兒童成長中的這些密碼,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但什麼是敏感期呢?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且在某段短暫的時間裡,對某種藝術、知識或某些作品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受以及創作的欲望。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某個領域突然有了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