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首飾之女子髮飾(學問很多,圖片很美)

2021-02-08 飾迦



簪 zhan簪是笄的發展,同樣起固定髮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花草)、動物(鳳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並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工藝也愈發豐富,有鏨花、鏤花及盤花等。


釵 chai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釵用來綰住頭髮,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髮上。 髮釵的安插有多種方法,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數量也不盡一致,既可安插兩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數支,視髮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兩鬢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




步搖 buyao步搖是在頂部掛珠玉垂飾的簪或釵,是古代婦女插於鬢髮之側以作裝飾之物,同時也有固定髮髻的作用。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旒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



鈿 diàn鈿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1、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器物上作裝飾。2、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簪釵是用來綰住頭髮的,而花鈿直接插入綰好的髮髻起裝飾的作用。



扁方扁方是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形制與作用與漢人婦女髻上的扁簪類似。清代貴族婦女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連接真、假髮髻之中「梁」的作用。裝飾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控制髮髻使其不散落下來。




梳篦 shū bì古代簡稱「櫛」,與簪、髻、釵、步搖等並稱為中國古代八大髮飾之一,昔為宮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宮梳名篦」之譽。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的髮飾,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華勝華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為華麗的首飾,華麗的頭飾。



抹額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漢族服飾,明代較盛行。婦女包於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


花鈿 (diàn)  花鈿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珥璫 ěr dāng】耳墜,俗稱耳環,古代稱它為「珥」、「璫」等。耳墜是國人佩戴歷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一種飾物,至今長盛不衰。



玉玦 yù jué玉珏是我國最古老的玉制裝飾品,為環形形狀,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據說古人飾玉有兩個含義:一是表示有決斷性;二是用玉玦表示斷絕之意。



項圈頸飾是原始社會就很普遍的裝飾,春秋戰國時代的頸飾出土不少,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頸飾,其中一件系由許多不同形狀的〓組成,其餘為〓形器及一小系璧。



瓔珞 yīng luò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瓔珞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它形制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



胸飾佩戴一枚胸針,常可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尤其當衣服的設計比較簡單或顏色比較樸素時,別上一枚色彩鮮豔的胸針,就會立即使整套裝飾活潑起來,並具有動感。


清 翡翠蝴蝶胸針


項鍊


腰飾主要包括玉佩、帶鉤、帶環、帶板及其它腰間攜掛物。材料一般以貴金屬鑲寶石或玉石居多。 我國早期的腰飾主要是玉佩,即掛系腰間的玉石裝飾物。玉佩在古代是貴族或做官之人的必佩之物。



【禁步】古代的一種飾品。將各種不同形狀玉佩,以彩線穿組合成一串系在腰間,最初用於壓住裙擺。佩戴行步之時,發出的聲音緩急有度,輕重得當。如果節奏雜亂,會被認為是失禮,古人對此是十分注重的。



【臂釧 bì chuàn】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戴在手腕處的叫手鐲,佩戴在臂上的叫釧。

羯摩三鈷杵紋銀臂釧

其中一種臂釧,又稱纏臂金,跳脫。


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


手鐲手鐲是一種套在手腕上的環形飾品。按結構,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封閉形圓環,以玉石材料為多;二是有埠或數個鏈片,以金屬材料居多。按製作材料,可分為金手鐲、銀手鐲、玉手鐲、鑲寶石手鐲等。


清 珊瑚壽字手鐲


戒指我國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據現存文獻記載,它有「手記」、「約指」、「驅環」、「代指」、「指環」等諸多異名。而這些異名中數「指環」使用的頻率最高,使用的時間最長。直到明代以後,戒指的稱呼才漸漸多起來。



指甲套指甲套,護甲套、護指套。早就已出現。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只是到了清朝。後宮嬪妃用的就非常普遍了,樣式也繁密了許多。

中國古代婦女蓄指及飾戴護指套的傳統由來已久,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護指套是吉林省老河深地區出土的漢代金護指。它是由薄薄的金片捲曲而成,呈螺旋狀向上延伸,粗細長短可任意調節,簡練而實用。


花絲鑲寶指甲套

相關焦點

  • 古代女子裝扮頭髮都會用什麼髮飾?
    古人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道理,通常都不會去剪頭髮,頭髮也就越來越長。男子一般都是把頭髮豎起來,並不需要帶什麼髮飾,女子則不同,在不同朝代會梳不同的髮型,髮飾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通常的髮飾有:笄、簪、釵、櫛、步搖、華勝、點翠、鳳冠等。
  •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
    中國古代女子的髮飾,是中華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古代髮飾的起源,來自於勞動、禦寒遮羞、裝飾悅目,也來自於模仿和傳感,它的類型有許多,簪、簪花,釵、梳釵、華勝、步搖、篦、花鈿、珠花、抹額……髮簪由笄發展而來,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或冠的長針,頂端多加以珠寶裝飾。
  •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古代文獻中記載女子髮式多到浩如煙海,同樣,髮飾也是美發的重要部分,梳好的髮髻要用花和寶鈿花釵來裝飾。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髮飾,而一般小戶人家只能戴荊釵,「拙荊」 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的謙詞。1、 笄,簪,釵,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髮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
  • 知識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古代文獻中記載女子髮式多到浩如煙海,同樣,髮飾也是美發的重要部分,梳好的髮髻要用花和寶鈿花釵來裝飾。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髮飾,而一般小戶人家只能戴荊釵,「拙荊」 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的謙詞。1、 笄,簪,釵,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髮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
  • 髮飾:配合髮型的重要「零件」(古代女子的頭飾)
    可以想像,古代女子的髮型要想保持住精心設計的「千姿百態」,最重要的的一點就是如何「加固」的問題,而且,聰明的古代女子,也當然能想得到在髮型上添加一些點綴的飾物,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所以,髮飾也就成了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 古代髮飾
    古代髮飾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
  • 明朝女子的髮飾都是怎樣的?
    其中髮飾是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伴隨古代女子一生的首飾。這些髮飾形式多樣,看似花裡胡哨,其實內藏乾坤。明朝的手工藝產業經過發展,在頭飾製作方面比前朝更加精美,選材範圍也更廣,製作出了不少髮飾工藝品傑作。我們結合歷史記錄和文物,來了解一下明朝女子的髮飾都是怎樣的。古代女子的頭飾經歷了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這和不同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有直接關係。
  • 美不勝收,古代髮飾原來這麼優雅
    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 有笄、簪、釵、環、步搖、鳳冠等。
  • 文化古代首飾配飾之(一)頭飾
  • 16張圖,帶你一睹古代經典首飾之美
    有利於增加美感的首飾,在遠古時期即已出現。最初,「首飾」指裝飾頭部的物品,慢慢地演變為女性裝飾物的統稱。我們都有體會,精心打扮之後出門會增加自信,當前如此,古代更甚。戰國宋玉《風賦》中說「主人之女,垂珠步搖」,意即女性佩戴首飾後可以「移步生風」。
  • 從古代女子的頭飾可以看出,她們對於美的追求非常高
    古代女子的頭飾很美觀,但同時也很複雜,常常讓人分不清它們都有些什麼構造。比如分心和挑心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它們卻起到了女性盤發的關鍵作用。但是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是,在明朝時,女子需要出席重要場合的時候就會好好整理自己的頭髮,使用多種首飾把頭髮都隱藏起來,展現出美觀的髮飾。但由於用的髮簪太多,就給它們起了不同的名字。挑心的起名是因為它是自下而上用著挑的方式簪戴於髮髻之外的頂髻的正面的中間,所以起了一個有含義的名字。
  • 看了那麼多古裝劇,你對古代女子的髮飾了解多少,真是萬種風情
    在中國古代,除了有各式各樣的髮型,還有各類精美的髮飾簪釵。隨著中國女性髮型的改變,傳統的簪釵漸行漸遠。流傳下來的中國古代婦女的髮飾簪釵,都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中國古代女性的髮飾簪釵。笄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釵的鼻祖。
  • 雲髻鳳釵,流光瀲灩——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古代文獻中記載女子髮式多到浩如煙海,同樣,髮飾也是美發的重要部分,梳好的髮髻要用花和寶鈿花釵來裝飾。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髮飾,而一般小戶人家只能戴荊釵,「拙荊」 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的謙詞。1、 笄,簪,釵,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古
  • 雲髻鳳釵,中國古典女子髮飾之美!
    ——《竹枝詞》傳說漢武帝第一次見到衛子夫,就被她的秀髮吸引住了,「上見其美發,悅之,遂納於宮中。」 可見,頭髮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載體,青絲,即情絲,可見頭髮在中國古代的地位。古代髮式▲清朝大拉翅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梳蓖等。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談談古代女性髮飾的發展
    古代女性的髮型也展現一種典雅的美感,隨著時代的變遷,髮型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這也體現出中國對於美麗的追求從未停息,所以對於髮型上的審美,也在不斷進步。一、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古代女性髮飾多樣,不同的髮型也適合不同的髮飾,女性天生愛美的內心,更是十分看重髮型的重要性。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談談古代女性髮飾的發展
    古代女性的髮型也展現一種典雅的美感,隨著時代的變遷,髮型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這也體現出中國對於美麗的追求從未停息,所以對於髮型上的審美,也在不斷進步。一、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古代女性髮飾多樣,不同的髮型也適合不同的髮飾,女性天生愛美的內心,更是十分看重髮型的重要性。
  • 中國古代髮飾,美哭了!​這周日上課的學員,請勿遲到!
    中國古代女子的髮飾,是中華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中國女性髮型的改變,傳統的簪釵漸行漸遠。留傳下來的中國古代婦女的髮飾簪釵,都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在古代,女子插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到時候還必須舉行一種儀式,即「笄禮」。行過笄禮的女子,即被視為成人。因此女子的笄禮和男子的冠禮是相應的一種禮俗。笄禮產生於周代,《儀禮·士昏禮》稱:「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
  • 歷史館 | 雲鬢斜簪,萬種風情:古代女子髮簪最全解密!
    近看現代,我們綁頭髮用的都是各式各樣的皮筋,雖然樣式很多,但相較於古代髮飾就顯得相形見絀。古代那些看起來相似的髮飾,實則有著不同的名稱和不同的使用場合。
  • 古代髮飾文化:女性頭戴髮釵興起於何時?聊聊古代的「髮釵」文化
    「美」是一種人生態度,跨越千年依然長盛不衰;「美」像鮮花爭奇鬥豔,四季輪迴依然馥鬱芬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美麗宣言。但歲月就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性群體,雖然社會地位較低、家庭條件有限,但卻從來沒有喪失對美的追求。
  • 精美絕倫中國古代首飾欣賞
    步搖,是中國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戴在頭上,步動則搖,故名。步搖,光聽名字,萬種風情就搖曳而來,後世的文人墨客也熱衷於以步搖來書寫女性的柔美。燒藍工藝是我國傳統的首飾工藝之一,由於這種「藍」只能燒制在銀器表面,因此也稱為「燒銀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