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寶寶抬頭很重要,但是時間不對,方法不當,會嚴重傷害寶寶

2020-12-21 硬核奶爸日記

孩子在剛出生之後,他的頸部是沒有什麼力量的,所以在抱孩子的時候家長們要託住孩子的頸部才能把孩子抱起來,否則就會造成孩子身體的傷害。但是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對孩子頸部的進行肌肉訓練,訓練孩子抬頭這個動作呢?

其實很多家長覺得,這個動作並不需要什麼特意的長時間訓練,它是一個自然而然發展的過程,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它的肌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夠抬起頭來了。

家長們的這種想法確實是正確的,這確實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如果家長對孩子抬頭這個動作進行某些強制的訓練,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去損傷孩子的肌肉,給孩子的頸部造成拉傷。

但是如果家長們的訓練方式正確的話,那麼這些動作這些方式就不僅僅能夠訓練孩子的肌肉力量了,還能夠幫助他們促進大腦的發育,也能夠增強親子之間的關係。

01、孩子頭部控制時間表

1、新生兒

孩子在剛剛出生之後,他的頸部力量是最為脆弱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是因為害怕去給孩子的頸部造成拉傷,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後,幾乎就不去抱他們,即使要抱孩子也要時間用雙手去支撐好他的頸部和頭部,保證孩子的安全。當然也只有讓孩子感覺安全和舒適的條件之下,家長與孩子之間進行眼神的交流,才能讓孩子對於父母,對於這個世界產生感情。

2、一個月

在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孩子會在俯臥的時候抬起頭來,也能夠把頭自己一個人用力量從一邊轉到另一邊。

3、兩個月

在孩子出生之後的第2個月,他們就能夠在仰臥的時候抬起頭來了,這個時候他們的頸部已經產生了足夠的支撐力,可以支撐起他們的大腦,但是這個時間不能夠太長,如果時間太長,家長就會發現孩子會搖頭晃腦的,根本坐不住。這個時候家長必須要提供一定的支撐物,才能讓孩子繼續抬起頭坐下去。

4、3~4個月

3~4個月的孩子比前兩個月的時候,他們的力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對自己的頭部控制能力也會明顯的增強,他們能夠穩定地維持伏地挺身後的抬頭,並且與地面保持垂直的狀態,他們也依舊能夠保持穩定。

5、5~6個月

一個正常的孩子,在5~6個月的時候,他們應該能夠保持直立的坐姿,從側面上看家長就能夠看到孩子的頭部的身體是保持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

02、如何訓練孩子抬頭?

1、第1個月

這是孩子剛剛出生的第1個月,這個時候嬰兒是根本沒有辦法抬起頭來的,而且他們還非常的脆弱,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所以這個時候以下的這些訓練方式只是提供給大家一個參考,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孩子不需要在這麼早的時間開始訓練,或者是害怕自己一不小心拉傷孩子的頸部等等,那就可以不進行加強的訓練,讓孩子自由的發展也是很好的。

孩子因為需要被撫育,所以他們必須要家長抱起來才能做某些行為,這個時候孩子的頸部是很容易在這一抱一放之間受到很大的力度,然後一不小心拉傷的,所以家長抱孩子的時候應當儘可能地輕微給頸部以足夠的支撐作用。

孩子在剛剛出生一個月的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每天俯臥15分鐘左右,當然在這個過程,家長一定要緊緊的待在孩子的身邊,盯著他們進行訓練,否則孩子還這麼小,他們還很難對自己提供保護,家長就要給予必要的監護措施,這樣做可以鍛鍊孩子抬頭所需要的頸部和肩膀的力量,另外連手臂和背部的力量也會鍛鍊到。

2、兩個月

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適當活動了。比如通過一些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不自覺的運動起來,孩子因為這個時候眼睛只能辨別出黑白顏色,所以家長可以拿一些黑白顏色的卡片去幫助孩子抬頭,比如說把卡片放在孩子的眼前跟眼睛持平的地方,然後慢慢的抬起卡片,讓孩子的眼睛隨著卡片一起往上動。另外家長也可以在生活當中去發出一些有趣的聲音,或播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音樂去刺激孩子的大腦等等。

兩個月的時候已經可以訓練孩子趴著這個動作了,孩子在趴著的時候他會非常想要抬頭,因為趴著是一種比較不太舒服的動作,所以他們剛開始的時候會哭,會鬧,家長這個時候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一開始的時候孩子趴一分鐘可能就會哭起來,那麼家長就讓他們趴一分鐘,然後慢慢的去增加時間,不能夠一開始就讓孩子他半小時,這樣孩子是很難適應的。

3、3~4個月

既然趴著這個動作孩子習慣之後,接下來他們就要學習爬行這個動作了。學習爬行動作的前提是孩子能夠把他們的頭抬起來,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給孩子進行相應的動作訓練,讓孩子能夠把頭抬到90度,甚至有的孩子肌肉發達,但能夠把整個胸部抬離地面。家長可以做的訓練工作就是讓孩子平躺之後,家長拿起孩子的雙手讓孩子試圖起身,這樣的狀態每次保持一兩秒鐘就可以了,時間太長的話也有可能引起肌肉的拉傷。

4、5個月

雖然因為每一個孩子發育的特點不同,他們抬頭的時間也不同,但是幾乎大部分的孩子在5個月或者是6個月的時候,他們對於頭部的控制力已經完全建立了起來,很多孩子已經能夠保持非常直立的動作了,所以這個時候對孩子運動方面的訓練就可以更難一點,更複雜一點。比如讓孩子去抓取眼前的玩具,而家長應當把玩具從孩子視線的水平面慢慢舉起來,讓孩子把頭舉得更高。

當然不管怎樣訓練發育都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家長不能夠太過於追求快,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寶寶抬頭訓練的最佳時間,太早太晚都會影響發育!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學會各種技能,抬頭就是寶寶需要學會的第一個技能,但是,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自己的規律和特性,家長不應該盲目的攀比,遵循寶寶自然發育的時間和規律才是有助於寶寶健康發育的關鍵。因為0-1月齡的寶寶肌肉力量還很小,遇到這種抬頭的情況是不多見的,就算是寶寶出現了這種抬頭的情況,也是特殊原因,並不是寶寶學會了抬頭,因為對於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實現這一行為還不太可能,家長不必過分高興。
  • 3種錯誤行為正傷害寶寶脊柱!嚴重會導致長不高,未來身高全毀了
    倘若家長們不注意自己的這些行為,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脊柱,這對孩子的形體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這種心理很好理解,但是如果長時間地抱著孩子,一天下來,家長也很累,孩子基本上都不在躺著,簡直是對家長和寶寶的雙重傷害。長時間地抱孩子,不利於寶寶脊柱的正常發育,很容易導致變形,並且也容易讓寶寶對抱產生心理依賴,以後你想放下的時候就會很難。
  • 抬頭是寶寶第一個大運動發展裡程碑,這些發育信息,父母要了解
    但是一直抱著,孩子也會有束縛感,他也需要休息。這時不妨讓寶寶練習一下抬頭,讓寶寶得到放鬆。寶寶練習抬頭的時候,肯定不能獨立練習,需要大人做好保護和幫助,還要逗引寶寶開心,寶寶會得到別樣的快樂,比單一的抱著玩有趣多了。這樣的親子互動同樣會增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 你家娃多大會抬頭?寶寶抬頭早別急著高興,可能是發育出現了異常
    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順應自然,比強求更好,太早訓練寶寶抬頭,未必是好事。寶寶多大會抬頭?太早、太晚都不是好事雲青家的寶貝剛滿月,小傢伙可懶了,每次雲青給寶寶練趴,小傢伙就懶懶地趴在床上,不管雲青怎麼逗,娃就是懶得抬頭看一眼。
  • 寶爸給寶寶換紙尿褲,常做的4個動作,會傷害到寶寶,別不當回事
    寶爸不像寶媽那麼溫柔那麼細心,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都比較暴力,覺得換好就可以了,實際上很多方面都做錯了,而且對寶寶是一種傷害。 寶爸給寶寶換紙尿褲,常做的4個動作,會傷害到寶寶,別不當回事!
  • 0-4個月寶寶,「抬頭」發展規律及訓練方法,多練習早解鎖更聰明
    在私信裡看到一個媽媽的吐槽:孩子三個月了還抬頭不好,我很焦急,怎麼辦?寶寶早產而且太胖了,頭大,一趴那練習就不願意,哭,搞得我也好煩躁。其實,雖然大部分寶寶會按著發育規律進行發育,不會偏離太多。但畢竟 寶寶存在個體差異,身體素質不一樣、家長幫助做得鍛鍊不一樣,那寶寶解鎖這項能力的時間長短也就不一樣。接下來就來說說0-4個月寶寶「抬頭」的發展規律,看不同月齡的寶寶,抬頭應該到達哪個程度,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寶寶進行鍛鍊。
  • 父母要知道:給寶寶告別紙尿褲的時間!不然對寶寶有傷害,別弄錯
    父母要知道:給寶寶告別紙尿褲的時間!不然對寶寶有傷害,別弄錯。寶寶長到18個月大到24個月齡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自主排便了,而寶寶真正熟練掌握如廁後,差不多在3歲到4歲,也就是說3到4歲的孩子可以徹底告別紙尿褲。
  • 寶寶一趴就會哭,掌握這3點,寶寶抬頭沒問題
    他們生下來就知道怎麼找媽媽吃奶;把手遞給他,他會毫不猶豫的緊緊握著;睡著的時候總仿佛有做不完的夢,臉上的小表情千奇百怪。只可惜小傢伙剛出生不久,每天需要大量的睡眠時間來長肉肉長高高,新手爸媽總想跟孩子多互動一下。
  • 寶寶坐的早會使脊椎彎曲?答案有些令人意外,訓練前看準一個信號
    對於寶寶來說,坐立的姿勢可以帶來全新的體驗,視野更加開闊,配合手部精細運動的發展,寶寶探索周邊環境的方式也更為便捷。但有些家人會擔心,什麼時候訓練寶寶坐立較為合適?如果練習得過早,會對寶寶的脊椎造成傷害嗎?為了寶寶健康成長,真實答案值得我們探尋一二。01寶寶坐得過早真的會傷害脊椎嗎?
  • 粗大動作對寶寶真的重要嗎??
    (1)豎抱抬頭:餵奶後豎起寶寶,使其頭部靠在家長肩上,輕拍幾下背部,使其打嗝以防吐奶。    (2)俯腹抬頭:寶寶空腹時將他放在母親胸腹前,並使寶寶自然地俯臥在母親的腹部,把雙手放在寶寶背部按摩,逗引寶寶抬頭。    (3)俯臥抬頭:兩次餵奶之間讓寶寶俯臥,撫摸背部,用玩具逗引寶寶抬頭,並將玩具左右側轉動,逗引寶寶轉頭。
  • 1歲前寶寶大運動發展關鍵期,從抬頭到站穩,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寶寶1歲前主要的大動作發育有哪些?★從抬頭開始寶寶大運動發育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從抬頭開始的。當寶寶俯臥在床上的時候,頸部和背部肌肉得到適當的鍛鍊,寶寶會嘗試著將頭抬起來,下頜離開床。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只能堅持幾秒,寶媽也不用太著急。平時可以讓寶寶自己趴在床上,適當的做抬頭的動作,這樣可以很好的鍛鍊到寶寶的肌肉,讓寶寶抬頭的時間越來越長。
  • 寶寶口水多 媽媽可別不當回事
    當寶寶長大到4個月左右時,他的小嘴似乎成了個關不上的「水龍頭」,口水滴滴答答不斷流出來,很快就能把衣服弄溼了,有時候稍微抱一會兒,口水能蹭得臉上脖子上衣服上到處都是。  大部分媽媽認為,寶寶流口水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不需要太緊張。但是,如果寶寶流口水比較嚴重,而媽媽不加以重視的話,危害也是蠻大的哦!一、寶寶流口水有哪些傷害?
  • 月子中心學到的嬰兒抬頭,這樣鍛鍊頸部肌肉,寶寶安全媽媽省心
    不是爬、不是走,而是能夠趴在床上抬頭看向父母。抬頭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小動作,但是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至關重要,寶寶能夠抬頭,意味著他的頸部肌肉發育正常,是個健康成長的寶寶。寶寶在脫離媽媽的子宮後,會逐漸學會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等動作,家長們一定要細心指導,進行針對訓練,為今後的運動細胞打好基礎。
  • 關於腰凳,講了很多不利寶寶發育的錯誤姿勢,卻忘了對媽媽的傷害
    眾所周知,新生兒在子宮中是蜷縮的,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睡覺時也會一直保持蜷縮的姿勢,背部呈C型,兩條腿像青蛙一樣分開。寶寶做出這個姿勢也是有道理的,此時的他們脖頸肌肉力量不夠,因此頭控不穩,這樣能緩解脊柱的壓力。
  • 如廁訓練做不好,寶寶身體和心理「雙」傷害,戒尿不溼要抓住機會
    我家孩子不到兩歲的時候,我婆婆總是催著我將孩子的尿不溼脫下去,讓我教寶寶如何上廁所,我實在是拗不過婆婆,就只能買了一個兒童座便器,但是坐便器買回來了,寶寶壓根就不願意坐在座便器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如廁訓練做不好,寶寶身體和心理「雙」傷害,對於寶寶尚未發育完全的髖關節和神經系統來說,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傷害,不利於寶寶膀胱功能的發育,長時間把尿容易導致寶寶脫肛、肛裂等現象。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指南,4個要點掌握住,寶寶越練越靈巧!
    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部分。粗大動作,像抬頭、翻身、坐等,由於其變化幅度比較大,所以更容易得到家長的關注。而相對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很多時候卻沒有得到家長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指的是手部功能的成熟。
  • 一個多月的寶寶適合做哪些運動?運動能力訓練分為兩大類
    一個多月寶寶運動能力訓練分為兩類:1、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新生兒時期寶寶的手呈握拳狀,還不會抓握。隨著他的成長,寶寶會把手放進嘴裡吮吸。滿月後,寶寶會把手放在眼前,仔細看。但此時的小手還不能主動張開。除了這些訓練方法外,還可以讓寶寶去觸摸某些物體。如抱著寶寶時,前面放一些玩具讓寶寶觸摸,以幫助寶寶進行早期的感知訓練,一段時間後寶寶就會主動抓取玩具。
  • 寶寶嗆奶第一時間怎麼做很重要,63%家長都錯了……
    ●溢奶溢奶一般是從寶寶嘴角慢慢流出,量很少,就像流口水一樣,只是流出的不是口水而是奶液。寶寶沒有任何異常反應,不痛苦,不難過,飲食、睡眠、精神都沒問題。●吐奶寶寶吐奶有輕微吐奶,有嚴重吐奶,輕微吐奶對寶寶沒什麼影響,跟溢奶差不多;但是嚴重吐奶就不一樣了,嚴重吐奶量多、呈噴射狀,而且可能會伴隨痛苦的表情。
  • 寶寶吐泡泡不要緊,護理不當會產生兩方面的副作用
    嬰兒吐泡泡的原因有很多,有時不一定是長牙。如果你知道如果你準備好了為什麼嬰兒會吐泡泡?身體開始為補充食物做準備。寶寶出生後,有很多能力是後天才開始發展和提高的,有些能力是後天才需要學習的,其中冒泡是因為寶寶的唾液腺開始發育。
  • 1-12月寶寶實操手冊,父母這樣引導更靠譜
    大運動很重要,不能忽視,也不能揠苗助長。不能忽視,關注是為了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越早幹預,越能減少孩子受到的傷害。不能揠苗助長,比如:如果寶寶還站不穩,就急著讓他學習走,對寶寶來說不僅起不到鍛鍊的作用,反而會傷害到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