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9月21日,一輛轎車在北京安定路行駛過程中,前擋風玻璃被相鄰轎車車主潑了一窗奶茶,相關視頻在網絡流傳後引發關注。21日晚,潑奶茶的車主手寫道歉信致歉:願為此行為造成的所有損失進行賠償,接受有關部門的處罰。(據9月22日《揚子晚報》官微)
視頻在網上傳開後,大家都感到氣憤不已。涉事黑色轎車不僅突然變道,瘋狂別車,還莫名其妙地往別人車窗上潑奶茶,行為之狂妄,氣焰之囂張,仿佛整條馬路都歸他所有,其他人不配開車一般。這一杯奶茶,不僅是潑在他人車窗上,更是潑在道路交通法規的尊嚴上,潑在所有守規矩,講文明的人們的臉上。
有人說,這種狂躁無禮的攻擊性,是典型的「路怒症」的表現。「路怒症」當下的確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問題,由於私家車增長速度過快,一些不文明駕駛行為時有發生,造成城市道路比較擁堵,容易誘發駕駛員的憤怒情緒。但是,我們一般所說的「路怒症」,無非是缺乏耐心,罵幾句粗言粗語,多按幾下喇叭,雖然也是不文明行為,但如果不失控,一般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果。身而為人,應該要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任由其泛濫失控,甚至演變成劇烈、暴力的衝突。更何況,還有《道路安全法》的約束呢,遵守交通法規,難道不是開車上路的第一原則嗎?
故意朝行駛中車輛的擋風玻璃潑奶茶,這事可大可小,如果及時處理,可能就化險為夷,但如果來不及處理,對駕駛員視線形成阻礙,就有可能釀成交通事故。不僅將被潑的車主置於危險之中,更是威脅到路上其他無辜車輛和行人。無論是一時衝動、頭腦發昏,還是蓄意為之、積習難改,都是典型的藐視交通法規,威脅不特定多數人生命健康安全的行為,讓人難以容忍,必須嚴懲不貸。
「路怒症」的說法很流行,也很常用,很多開「鬥氣車」的行為都被納入其中。但是,這一說法事實上消解了駕駛員的主觀錯誤,將開車情緒失控視為一種「流行病」,甚至很多時候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所謂「路怒症」,已經成為一些文明素養不高,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規知識薄弱、心理素質不穩定的人,衝著他人宣洩情緒、肆意妄為的藉口。
如果說每個人都以「路怒症」為由,做出這種缺乏理智和素養,罔顧安全和法律的事情,馬路上豈不是分分鐘上演「生死時速」?如果真的有情緒障礙,那麼就應該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重新評估自己是否具有安全駕駛的能力;如果只是沒想過或不願克制自身情緒,就必須對自己的不當言行負責。光事後悔過是沒有用的,該自首的自首,該處理的處理,最好來一個公開執法,讓所有人都看看,不尊重他人,不尊重法律,違法開車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也算是給大家上一堂普法課,打一針「預防針」了!
危險駕駛就是危險駕駛,不能以「路怒症」這樣的流行詞彙去掩蓋錯誤,更不能因為偶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就放鬆警惕。凡是違法行為,必須嚴懲不貸,這樣才能維護道路安全秩序,讓文明禮讓成為路上最美的風景。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