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手記(3)——百會灸的操作方法

2021-03-05 腸治灸安

Q & A

Q1:所有人都可以做百會灸嘛?需要看醫生嘛?

A:百會灸畢竟是會造成一些皮膚損壞的,屬於一種醫療手段。雖然可以自己操作,在第一次做之前還是要找專業的針灸科醫生看一下是不是合適自己的體質哦!

Q2:頭髮會著火嗎?我灸完會不會禿了???

A:只要施灸者保證把點燃線香或者牙籤的明火吹滅再點燃艾絨,頭髮就不會燒著。灸的過程中難免會燙掉幾根穴位上的頭髮,沒關係很快就會想出來噠!當然,要全程注意用火安全哦!

Q3:只要一次治療灸3下嗎?能不能多灸幾次?

A:灸的次數應該按照病情和疾病的性質決定。總的來說,病情越重的病人,需要灸的次數越多。古人在處理昏迷急救的病人的時候,甚至有「灸百壯」的。3壯是一個最安全的基礎量。大家第一次嘗試的時候都可以從這個量開始,再逐漸調整。不過也需要注意,對於體虛的病人來說,刺激量太大的話,也會產生「瀉」的效果,反而不太理想。所以不要貪多,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Q4:灸完以後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嘛?

A:灸完的當天是禁止洗頭的!第二天下午開始可以洗頭。

Q5:灸完以後沒幾天頭上出現了一個痂,請問怎麼處理?可以摳掉嘛?

A:這個痂在中醫術語中叫做「灸瘡」,是百會灸起效的標誌之一。不要隨便摳掉它,等它自動脫落就好。最講究的話,艾灸完以後需要讓受灸者吃一些「發物」,如韭菜,蝦等。這能讓灸瘡產生輕微化膿的效果,可以達到最高療效。不過對於治療失眠或者保健來說,不用刻意去這麼做。

Q6:第二次百會灸可以在第一次的灸瘡上繼續做嘛?

A:如果不追求大刺激量的話,一般不推薦這麼做。可以在原來的灸瘡上下找完好的頭皮做第二次。

Q7:被灸的人覺得燙的特別快,需要讓他堅持一下嘛?

A:這也是關係到刺激量的問題。如果是需要補而不瀉的話,可以囑咐受灸者,感到溫熱即說「燙」,這樣就可以提早按壓熄滅艾絨。

Q8:為什麼每次都要告訴受灸者「我點上艾絨」?

A:如果不說的話,突如其來的燙往往會驚嚇到受灸者。這尤其對於一些腹瀉的病人,或者是精神緊張的病人,是很不好的。而且受灸者嚇一跳,施灸者會同時被嚇到,可能發生一些難以預見的事。切記謹慎啊!

相關焦點

  • 百會 ---三陽五會 ,昇陽舉陷
    3.可動即對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以「靜」、衰退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疾患,選用百會穴具有使「靜者可動」之功效。百會又名天滿(《針灸資生經》)。天,天部;滿,充盛也。天滿意指穴內精氣為充盛之狀。由於本穴位於腦部巔頂處,內應於腦。
  • 百會穴你了解多少
    人體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而且頭部的穴位不但重要而且複雜,百會穴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大家對於百會穴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 清朝江西名醫黃子厚灸百會三四十壯治彌年洩瀉醫案研讀
    【醫案】黃子厚灸百會三四十壯治彌年洩瀉案黃子厚治一富翁,病洩瀉彌年,禮致子厚,不效,子厚曰:予未得其說,求歸。一日讀易至乾卦天行健,朱子有曰:天之氣運行不息,故閣得地在中間,如人弄碗珠,只運動不住,故在空中不墜,少有息,則墜矣。
  • 國醫大師呂景山:百會—隱白對穴臨床應用
    百會,又名三陽、五會、嶺上、維會、天滿、巔上、泥九宮。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圖1),為督脈經腧穴。頭為諸陽之會,本穴又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之交會穴,又可主治百病,故名百會。本穴具有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回陽固脫、平肝息風、昇陽舉陷之功。
  • B開頭身體穴位-不得不說的「天穴」 百會穴!
    配復溜、行間,可育陰潛陽、疏風止痛,主治頭痛、眩暈;主治耳鳴;配太衝、豐隆,可疏肝滌痰、開竅醒神,治療中風;配合谷、足三裡、天樞,可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治久瀉久痢;灸百會穴是源於大夫的一句話:如果是氣虛引起的便秘,可以點按百會穴。我以前有便秘的毛病,倍受其苦。古語講:百會之所以叫百會,就有一穴開百穴開的功能。為使艾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便嘗試艾灸百會穴。
  • 【灸出健康來】體質燥熱灸法、失眠調理法 第八集
    大胖子能灸嘛,自古以來很多人對艾灸有很多誤解,到底熱症能不能灸,放心去灸。日本人有一個渡夏的奇招,艾灸百會,百會是巔頂,是陽氣會聚的地方,暑熱之氣,我們一中暑就會暈,頭蒙蒙的,胸蒙蒙的,開天窗,把百會穴灸一下,熱氣就會從百會穴宣洩出去了,就像洗澡,就像是洗熱水澡,一熱汗就出來了,汗一出來,從心裡就會覺得涼,洗個涼水澡,只是追求一時的痛快,但是,十分鐘之後,渾身燥熱。
  • 哪種情況適用於隨身灸艾灸盒?隨身灸操作使用說明
    大家從這一「灸」字,就會想到治病或健康養生都需用用艾火長期地燻烤,那麼假如您治病,有些人每日需用2-3鐘頭,乃至更長期的艾炙,沒有艾灸器具是不行的。若要醫好病症,艾灸工具的相互配合運用同樣是十分重要的。 什麼情況下適合用隨身灸?
  • 堅持灸8穴,他活到一百多歲
    此灸法是韓國艾灸第一人金南洙先生創立的一套保健灸法,施灸方法上並無玄妙特別之處,但是配穴上選取巧妙,值得一讀。先生善用灸法治病與養生,一生活人無數,享年105歲。在此向金先生致敬!今天,就為大家揭開「無極保養灸」的神秘面紗~——下文綜合自金南洙先生的《灸治百病》金南洙先生運用宇宙生成和運行的原理,把人體看做一個「小宇宙」,根據人體生理與病理的規律,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為目的,獨創了一種需要持續長久操作的保健灸法——無極保養灸。患有特殊疾病的時候則選擇特殊穴位進行施灸,健康人可以選擇這「無極保養灸」的穴位來持續施灸。
  • 直接灸方法與作用
    直接灸的要領主要是對準孔穴,用艾火直接燒灼,造成輕重不同的燒傷,以延長其作用而收效。也可以短暫作用而收效,常用的直接灸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化膿灸※   由於在灸瘡癒合之後,多有瘢痕形成,故亦稱瘢痕灸。這是最早與最古的灸法,後世的各種方法,都是由此派生和衍進而來的。
  • 實踐專題|刮頭、拍百會、拍腹股溝(視力篇)
    分享一下近日拍百會刮頭的感受:1.拍百會眼晴亮了,沒有眼皮內紅的跡象了。2.印堂川子紋變線了,臉色不黃了。3.氣不虛了上樓不喘了。四、鼻子不幹了。總之效果顯著,一定堅持。謝謝宣賓老師!一個月的體驗,刮頭拍百會拍打腹股溝,感受是:第一跪坐刮頭40多分鐘,後背發熱,頭髮掉的比以前少,眼睛明亮多了,頭也蠻清醒的。
  • 艾灸盒(隨身灸)的使用方法視頻與圖解
    艾灸盒(隨身灸)的使用方法: 1、打開艾灸盒上的蓋子。
  • 發泡灸、疤痕灸和灸泡
    發泡灸治病,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薊」(芥子泥)敷「中顛」(百會)發泡,以治療毒蛇咬傷的記載。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所載以藥物貼敷穴位使之發泡以治病的驗方很多,如該書卷三「治寒熱諸瘧方第十六」就有「臨發時,搗大附子下篩,以苦酒和之,塗背上」以發抱截瘧的記述。
  • 疤痕灸=發泡灸嗎?NO!千萬別搞錯,發泡灸最全描述在這裡!
    本文僅以發泡灸論之。1、發泡灸源流發泡灸治病,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薊」(芥子泥)敷「中顛」(百會)發泡,以治療毒蛇咬傷的記載。各家醫籍中載有不少發泡灸療法的方劑,內容豐富多彩,方法多種多樣。晚清時代的外治專家吳師機《理瀹駢文》一書中所述的發泡方劑有膏、丹、丸、散、餅、栓、泥等多種劑型;所載的發泡驗方不勝枚舉。並且,吳氏在臨實踐中以發泡治療內、外、婦、兒、五官、皮科等疾病,擴大了應用範圍。吳氏還對發泡灸的治病原理、藥物選擇、賦形基質、用法用量、操作方法及適應證等方面,均作了精闢的論述。
  • 馬氏溫灸法:近視、散光、白內障、青光眼......都這樣灸!
    治療:從1967年8月開始,自按馬少群早年寫的資料溫灸研究與實驗」上所載灸法灸治。1日,中脘、足三裡各灸30分鐘;2日,期門30分鐘,太衝25分鐘;3日,肝俞25分鐘,命門30分鐘,丘墟20分鐘;4日,風池、合谷各25分鐘。以上4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鐘。連灸3個月,視力顯著好轉,以前照鏡子從未看見自己左眼旁有一黑痣,現已看清,遠望能看清200米以外建築上的門、窗等物。
  • 直接灸的要訣與技巧
    用直接灸法則取固定穴位不變,以免多處灸成疤痕。 取穴宜精簡,以治病主穴為主,配穴少用。如胃病取胃俞、中脘為主穴,配足三裡穴,僅此 5 個點。一般以 3~7 個點為宜。每穴灸 5~9 個艾炷,每次總數以30~60 個而已,操作熟練不過 10分鐘左右。 直接灸不能用粗艾絨、新艾絨,它含揮髮油多,不易點燃,不易滅,燒得時間長,痛苦較大。
  • 王執中用灸特點及其灸技
    如灸癆法、四花穴灸、灸痔法、灸腸風、膏肓俞灸法、秦承祖灸鬼魅法、孫真人腳氣八穴灸、《良方》咳逆灸、癰疽隔蒜灸、隔附子餅灸、小兒雀目灸、神闕防老灸、黃帝療鬼邪的唇裡穴灸、灸陰毒傷寒法、蔥熨法、各種隔物灸法。
  • 17種常見病的艾灸方案(灸友們都收藏了)
    2~ 3穴, 每穴灸3~5壯, 可預防中風。二、咳嗽灸法:大凡虛實咳嗽,均可艾炷灸陶道穴,新發者灸3-7壯,慢性咳嗽者灸5-7壯,每天灸1次,10 次為1療程。三、嘔吐灸法:尤對頑固性神經性嘔吐,可以艾炷灸羶中、氣海、內關、胃俞、三陰交,每穴灸5-7壯,備用穴:天鼎、中魁、膽俞、合谷。
  • 溫和灸溫暖你的心窩!
    現代,應用範圍有較大的擴展。【功效】溫通經絡,散寒除溼,行氣活血,宣痺鎮痛。【適應症】用於慢性氣管炎、冠心病、疝氣、胎位不正及其他多種慢性病症。還常用於保健灸。【灸材準備】艾條,火柴或打火機,灰盒等。【施灸方法】在艾條的一端點燃後,相對固定在需灸部位的上方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