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灸的要訣與技巧

2021-02-12 新經絡
沒有關注的朋友,點擊上方 藍字 即可快速添加本公眾號作者:謝錫亮,裴毓,楊佔榮

灸法是我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治病方法之一,有幾千年歷史。本人 1953 年師承針灸大師承淡安,在灸法方面得到他的真傳。從醫 60 多年來一直為灸法的保存和發揚光大努力。下面就灸法講幾點要訣和技巧。 

1、以人為本做好思想工作 

首先是醫生之醫德,醫乃仁術,醫天下人之疾苦是為天職,勿貪婪財物而敗德。《靈樞·官能》:「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針艾。」可見,對針灸醫生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其次是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灸法雖無多大痛苦,但用火在人肉體上點燃,不免有恐懼心理。所以耐心講清道理,讓人相信灸法,樂意接受灸法,雙方配合好,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2 、適應證選擇 

灸法治病廣泛,不論男女老幼,各科都有適應證。即使無明顯病症,也可以養生保健,舉凡身體虛弱,風、寒、溼之慢性病,無不適應;對急性病也可選擇應用;尤其對難治性疾病及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調或缺陷,中西藥難以取效的疾病最為適宜。如病毒性B型肝炎、慢性腎炎(尿毒症)、慢性氣管炎、哮喘、肺結核、肺門淋巴結核、慢性結腸炎、橋本氏甲狀腺炎(慢性甲狀腺炎)、各種腫瘤、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皮症、愛滋病、反覆感冒、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近些年又提倡對惡性腫瘤使用灸法,不論早期或中晚期,或用中藥治療,或用外科手術,或放化療前後間歇期都可以加入灸法,對患者無害,對其他各種療法也無妨礙,至少可以作為輔助療法,尤其對手術後恢復期,減輕解除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均有良好的效果。 

3、施灸的部位 

直接灸法經長期施灸會落下疤痕,為了不妨礙美容,應儘量避免在顏面部及明顯外露部位施灸,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脈脈艾灸提醒您因為這些部位肌肉豐滿肥厚,又不常外露,即便有個小疤痕也無妨礙。臟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腹背,正好兩全其美。 

4、 取穴要準確,方法要輕巧 

取穴要先講姿勢,或坐位,或臥位,必須自然放鬆,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穩妥舒適,能夠持久,然後點穴施灸。 

穴位是按骨度法取的,固定不變。敏感點也叫阿是穴,或熱敏點,或嗜熱點,會隨病情改變而轉移或消失。用直接灸法則取固定穴位不變,以免多處灸成疤痕。 

取穴宜精簡,以治病主穴為主,配穴少用。如胃病取胃俞、中脘為主穴,配足三裡穴,僅此 5 個點。一般以 3~7 個點為宜。每穴灸 5~9 個艾炷,每次總數以30~60 個而已,操作熟練不過 10分鐘左右。 

直接灸不能用粗艾絨、新艾絨,它含揮髮油多,不易點燃,不易滅,燒得時間長,痛苦較大。用極細之艾絨、陳艾絨,顏色土黃,綿軟,無雜質,無油性,易燃易滅,知痛時已滅了,無甚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初用直接灸法,一定要用小艾炷,寧可多灸幾壯,這也和用藥一樣「寧可再劑,不可重劑」。古人多用大艾炷,一二次灸成,要求化膿成灸瘡,每天清洗,一個月以上才能痊癒,非常痛苦,而且麻煩,雖然療效好,但現代人多難以接受。

所以,用小艾炷輕灸、多灸、長灸同樣有效,這也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結果。況且人體產生免疫力,調整內分泌,改善體質,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慢慢形成的,不必要求速效。艾炷要做成寶塔型,下平上尖,不松不緊,太松易散,太緊燃燒時間長,灼痛重,必須講究。 

直接灸法古稱化膿灸,現在改進之後多不化膿,長期灸叫做重直接灸,臨時灸幾次叫輕直接灸。用這種方法可以減少灼痛,所以要講究操作技巧。

安排好體位點準穴位之後,用 75%乙醇棉球消毒皮膚,把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細線香點燃尖端使之均勻向下燃燒。

初灸階段燃至一半知熱即捏起或壓滅,術者要用自己的拇食二指迅速大膽操作,眼明手快不會疼,這樣患者才能立即止疼;再灸燃至大半知大熱時,捏起或壓滅;重複灸燃燒將盡時捏起或壓滅,脈脈艾灸提醒您次數一多就無甚痛苦了,耐心灸下去待結痂之後就不怕痛了。時間久了有的會出現感傳,還會感覺舒服,就像一種溫熱享受。 

如果痂下有分泌物照常施灸。萬一感染化膿,用外科換藥方法很快就會痊癒,接著再灸,不要間斷,免得再打基礎。內衣如乾淨一般不會化膿,有的連灸數月至一二年也平安無事。至於輕直接灸更不必考慮,或者僅起一個小水泡,很快就吸收了。 

灸字,從久從火,必須長期耐心灸下去,日久見功。尤其慢性病及疑難病,可以灸數月至數年,對老年人養生保健更應常灸。若病情穩定或其他原因如天氣酷熱等可以適當休息一段時間再灸。 

5、 注意事項 

5.1 注意室溫的調節 

在避免風吹患者的情況下,施灸時可以開窗調換空氣,應特別注意室內外的溫差,尤其在冬季嚴寒和夏季酷暑之際,更應注意使患者舒適。 

5.2 灸法與消毒 

在皮膚上施灸,一般對消毒要求不太嚴格。不過直接灸時,應用 75%乙醇棉球消毒,擦拭乾淨,面積要大些,以防灸後皮膚破潰,繼發感染。至於灸的原料,只要將艾絨曬乾,生薑用時洗淨即可。 

5.3 暈灸的防治 

暈灸者不多見,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勞、恐懼、體弱、姿勢不當、艾炷過大、刺激過重等因素。一經發現,要立即停灸,讓患者平臥,一般無甚危險。在施灸中要不斷留心觀察,爭取早發現、早處理,防止暈灸為好。 

5.4施灸與保養 

灸後要注意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精心調養,戒色慾,勿過勞,清淡素食等以助療效。 

5.5施灸的程序 

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以此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如果不講次序,往往有面熱、咽幹、口燥的後遺症或不舒服之感覺。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循序不亂,不會遺忘。而免得患者反覆改變姿勢,省事省時間了。

5.6施灸的時間 

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避忌,失眠症可在臨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隨時灸之。止血後,還應繼續施灸一段時間,以免復發。 

5.7 施灸的副反應 

由於體質和症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熱、疲倦、口乾、全身不適等反應,但一般不需要顧慮,繼續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時可以拉長間隔時間,如出現口渴、便秘、尿黃等症狀,可以服中藥加味增液湯。藥用生地 15 g,麥冬 15 g,玄參 15 g,肉蓯蓉 15 g,水煎服。

5.8 關於灸後洗澡問題 

凡非化膿灸(輕直接灸),可以正常洗澡。如有灸瘡,則應避開瘡面,當心不要洗脫灸痂,勿多浸泡。或用創可貼蓋上再洗,或用消炎膏抹上一層保護灸面等方法。總之,可以洗澡。 

5.9 注意掌握刺激量 

一般原則是其壯數先少後多,其艾炷先小後大,逐漸增加,不可突然大劑量施灸。 

6、 難治性疾病取穴處方簡介 

按中醫臟腑經脈辨證,選用循經或局部、俞募、原絡、下合穴等配方取穴。 

病毒性B型肝炎,主穴取肝俞、脾俞、足三裡,配穴取期門、太衝、內關。

慢性腎炎(尿毒症),主穴取腎俞、脾俞、命門、大椎、關元,配穴取三陰交、水分、足三裡、築賓、三焦俞。

慢性氣管炎,主穴取肺俞、中府、足三裡、羶中,配穴取豐隆、魚際。

哮喘,主穴取定喘、大椎、肺俞、羶中、足三裡,配穴取豐隆、中脘、內關。

肺結核,主穴取肺俞、膏肓、足三裡、脾俞,配穴取中府、豐隆、大椎、曲池。

肺門淋巴結核,主穴取身柱、肺俞(或只灸身柱),配穴取中脘、足三裡。

慢性結腸炎,主穴取脾俞、大腸俞、天樞,配穴取足三裡、上巨虛。

橋本氏甲狀腺炎(慢性甲狀腺炎),主穴取人迎、大椎、足三裡,配穴取合谷、中脘。

食道癌(各種腫瘤),主穴在胸腹部病灶直上相應的體表上取穴,新經絡公眾號提示也可在敏感點上取穴,配穴在病灶背部相對應處取穴,或身柱、靈臺、中脘及足三裡、內關。

白血病,主穴取膈俞(血會)、大椎、關元,配穴取足三裡、中脘、曲池。

系統性紅斑狼瘡,主穴取大椎、關元、足三裡、血海,配穴取中脘、內關、三陰交、陰陵泉、百會、風池。

系統性硬皮症,主穴取大椎、腎俞、足三裡、肺俞,配穴取關元、中脘。

愛滋病,主穴取大椎、肝俞、肺俞、脾俞、腎俞、關元,配穴取中脘、內關、足三裡、天樞、大腸俞。

經常感冒,主穴取風門、肺俞、大椎、關元,配穴取足三裡、外關。

類風溼關節炎,主穴取大杼(骨會)、大椎、腎俞、命門,配穴取關元、中脘、足三裡、絕骨(髓會)。

強直性脊柱炎,主穴取大椎、身柱、靈臺、病灶兩側華佗夾脊穴,配穴取腎俞、絕骨(髓會)、太溪、三陰交。

養生保健灸,可取足三裡、大椎、中脘、神闕、關元、三陰交,選 1~2 穴。或單灸足三裡,就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小兒可獨取身柱穴,能促進發育,強壯身體。

7、病例介紹

7.1 功能性子宮出血

患者,女,30 歲。近兩三個月以來,月經過多,這個月淋漓不斷,時多時少,頗以為苦。曾去大醫院婦科,經 B 超、婦科檢查,診斷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經多種方法治療無效。全身乏力,頭暈眼黑,上樓氣短。用小艾炷直接灸雙側隱白穴各 3 壯。次日上午,患者來述出血少了,又各灸 3 壯,第三日再各灸 3 壯,患者痊癒。

7.2 B型肝炎

患者,男,40 歲,2003 年 3 月 19 日初診。3 年前健康檢查示B肝表面抗原、核心抗體陽性,沒症狀,未經治療,但精神上常有負擔,因兩個兄長均死於肝癌。年底在廣州進貨時出現納差、噁心、腹瀉,經中西醫多種方法治療均無效,心理負擔極重,幾乎不能自持,談病色變,悲傷欲哭,由其親戚陪同來我所就診。症見面色發黃,晦暗無色澤,眼球青黃,口甜,沒有食慾,腹脹痛,納差,噁心,厭油肉,疲乏,急躁,頭暈頭悶,消瘦,體重下降 7.5 kg,小便深黃色,大便每日 1~2 次。肝區叩痛,脾區不舒,脈弦,舌苔厚,質紅。3 月 21 日,侯馬市人民醫院化驗谷丙轉氨酶583 µmol/L,穀草轉氨酶 268µmol/L,谷醯轉酞酶230 µmol/L, 總膽紅素 129.7µmol/L,直接膽紅素90.1 µmol/L,甲胎球蛋白≥25 µg/L。

治療方法用直接麥粒灸,灸足三裡、肝俞穴,每日 1~2 次,先在本所灸,然後教會其妻在家自灸,每穴灸 7~9 壯,每日上午7~11 點(巳時脾經值時),疤痕控制在黃豆大小,輔以中藥湯劑,清熱解毒,清肝利膽,臨時用藥數日,而後改用B肝Ⅲ號,健脾益胃。

4 月 3 日施灸治療 12 d,複查谷丙轉氨酶 81 µmol/L,穀草轉氨酶 51 µmol/L,谷醯轉酞酶 148µmol/L,總膽紅素 47.0 µmol/L,直接膽紅素 24.8 µmol/L,甲胎球蛋白≥20 µg/L。有食慾,餘諸症均好轉,夫妻二人對治療充滿了信心,按治療方案繼續治療。

4 月 25 日,複查谷丙轉氨酶 36 µmol/L,穀草轉氨酶 3 µmol/L,谷醯轉酞酶 7 µmol/L,總膽紅素7.4 µmol/L,甲胎球蛋白<20 µg/L,全家心中如釋重負,繼續配合治療。

10 月 13 日複診時,患者精力充沛,症狀消失,飲食恢復,一切情況如同正常人,患者要求停止治療。

11 月 10 日,複查B肝表面抗原、e 抗體、核心抗體陽性,但無任何自覺症狀。2004 年 2 月 22 日春節,患者情況一切均好,體重 85 kg。囑患者勿過勞,節飲食,去煩惱,以防復發。

明天精彩繼續……
 

  該公眾號能夠讓你迅速掌握「簡單實用、一看就會、一用就靈」的各種中醫養生理療小絕招,
 

第二個是「潛意識點穴」
  本公眾號主要幫你破譯「潛意識」種種神奇奧秘,任何人只要識破「潛意識」的奧妙,就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的一帆風順. 

掛一個專家號只能看一個病人,而一篇好的醫療或養生文章能惠及成千上萬的人,「頭版健康」所做的就是後者.

有2種方法:
1、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圖片,其次點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最後點擊「關注」即可添加。

(「新經絡」二維碼圖片)
「潛意識點穴」二維碼圖片

 
 

「頭版健康」二維碼圖片


2、打開手機微信上的二維碼掃描,對準以上這張圖片,掃一掃,就可關注.

相關焦點

  • 艾灸基礎篇:直接灸的要訣與技巧,一定要注意這10個事項
    每穴灸5~7或7~9個艾炷,每次總數30~60個而已,操作熟練,10分鐘左右。直接灸不能用粗艾絨、新艾絨,因其含揮髮油多,不易點燃,不易滅,燒的時間長,痛苦較大。用極細之陳艾絨,顏色土黃,綿軟,無雜質,無油性,易燃易滅,知痛時已滅,不甚痛苦,人們樂於接受。
  • 古今艾灸法多樣:直接灸、隔物灸、艾條灸、艾包灸、無煙灸……(附語音)
    (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在古代艾灸治病,古人多數是採用直接灸這種方法。直接灸什麼意思?就是把艾絨或者艾柱,點燃了之後直接放在皮膚上,慢慢的燒,燒到底部的時候,皮膚這塊就燙傷了,特別疼,還很熱——我自己也嘗試過直接灸的辦法,第一柱艾柱燃燒完了之後再放一柱,再放一柱放幾柱就是灸幾壯的意思。因為艾柱比較大,壯數也比較多,這是最早的艾灸的方法。
  • 針灸要訣(五)
    【第89條】婦人無乳補少澤,合谷列缺灸羶中。[釋義]婦女產後乳汁偏少,可以補益少澤、合谷、列缺穴,灸羶中穴,以理氣和血,通絡下乳。【第90條】乳癰羶中或大陵,委中少澤俞府針。【第92條】如若膿瘍成敗血,騎竹馬穴灸奏功。[釋義]中醫外科治療癰疽惡瘡及皮膚潰瘍化膿者,採用特殊之體位,使用一根軟竹棍,兩手助手抬著,患者騎在竹竿上,選取督脈兩旁的膈俞和肝俞之間的阿是穴進行直接化膿灸,以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 針灸要訣(四)
    【第65條】大便洩瀉補中脘,針補中極灸中樞。[釋義]大便洩瀉採用補法針刺胃之募穴中脘、膀胱募穴中極,並溫灸中樞,以溫運脾陽,健脾止瀉。[釋義]髒毒:吳謙《醫宗金鑑·雜病心法要訣》:「便血二證,腸風,髒毒。其本皆熱傷陰絡,熱與風合為腸風,下血多清;熱與溼合為髒毒,下血多濁。」究其病因,乃由風熱或溼熱壅遏大腸血分,損傷陰絡,而下血。針刺督脈,並艾灸脾俞、精宮穴,以疏風清熱,解毒止血,療效顯著。
  • 直接灸方法與作用
    近日我在感受和分享古法直接灸,很多朋友對此非常陌生,今天有幸給大家科普一下直接灸,望大家不吝賜教!
  • 被遺忘的直接灸,被遺忘的強力效果!
    而人們遺忘了直接灸,也遺忘了直接灸的強力效果。由於現代人愈來愈走向文明,大家都是不喜直接灸的,疼痛、不雅、不便、、、直接灸這一方法,不論使用的人還是介紹的資料越來越少,這是十分可惜的。要知道直接灸的效果是大大強於間接灸的!
  • 正安文化成都公開課|灸調陰陽——王譽博老師講溫和灸和直接灸
    那艾灸在現在的考證來看,甚至出現在針之前,還有說它所出現的時期比原始時代還要早,只是說我們現在的這種艾灸,現在溫和灸的發展,拿一根艾條這樣隔著皮膚一定距離灸,是從明清時期才開始出現的,所以明清時期之前都是直接灸的方式在進行施灸,那我們現在的醫學典籍普遍都是涉及到艾灸的,很多一部分都是明清之前的典籍,所以你看像《針灸大成》上邊,涉及到施灸的內容,它講的是壯數,一壯兩壯還是三壯,沒有分鐘,
  • 艾條的使用方法與技巧—直接灸法
    很開心今天能夠給眾多用艾條進行艾灸養生保健的朋友們分享艾灸中很重要的一種艾條的使用方法與技巧,那就是直接灸。
  • 灸法要訣與技巧(精簡收藏篇)
    直接灸法經長期施灸會落下疤痕,為了不妨礙美容,應儘量避免在顏面部及明顯外露部位施灸,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因為這些部位肌肉豐滿肥厚,又不常外露,即便有個小疤痕也無妨礙。取穴要先講姿勢,或坐位,或臥位,必須自然放鬆,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穩妥舒適,能夠持久,然後點穴施灸。 穴位是按骨度法取的,固定不變。敏感點也叫阿是穴,或熱敏點,或嗜熱點,會隨病情改變而轉移或消失。
  • 【遊泳技巧】四種常見泳姿技巧圖解和要訣
    自由式、蛙泳、仰泳、蝶泳四大泳姿的遊泳技巧圖解和要訣:自由式
  • 遊泳姿勢技巧圖解和要訣,收好!
    今天為那些不會遊泳的小夥伴搜集了一些遊泳技巧,你可要認真收藏了 !仰泳身體姿勢:兩耳剛好放在水中,臀部剛好在水面下,雙腳剛好露出水面,頭保持穩定。臂部動作:入水、抱水、向下劃、向後劃,第二次下劃、復位、移臂。打腿:雙腿靠攏上下交替打腿,膝部可彎曲但不能露出水面。
  • 關於直接灸足三裡穴的一些問題解析
    針對近日一些網友提出的直接灸足三裡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現作一簡單解析如下:灸後幾天卻未化膿。
  • 中醫艾灸用灸盒和直接灸效果一樣嗎
    大家都把「養生」掛在嘴巴,冬天不少人三不五時拿起艾灸自己燻一頓,或者在美容院、保健中心美容、沐足後順便灸一下,卻不知邁入了多少誤區。你知道嗎?艾灸使用的不同艾條、手法甚至有煙無煙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若選錯還有可能起負面效果。灸療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
  • 這種古老的火灸療法幾近失傳,百歲老人把要訣傳給了女兒
    來源:鳳凰中醫視頻丨廣西衛視  文字丨百度百科燈草灸是灸法之一
  • 白粹昭《純粹中醫》連載 (61) - 親歷直接灸
    直接灸,效專力宏!2008年7月17日,我直接灸腿部足三裡、上巨虛,左右腿共四穴。腿放平,選定穴位,用筆劃直徑1釐米的小圈,用金艾絨(細棉艾絨)捏搓約黃豆大小,置於穴位, 線香點燃,每穴灸10壯。第①壯,隨著艾絨燒至皮膚,一股灼痛透入穴位深處,似乎影響整個身心,連著頭腦,心情很平靜,口中不由輕噓,感嘆直接灸的力量深透。豆大的艾絨,一分鐘的時間,整個身體有一種通透的感覺。
  • 「炒股乾貨」五大要訣全面剖析股票做T技巧
    股票做T技巧五大要訣:上圖中不難看出,小九是一直持股不動,小陽在較低位買入較高位賣出成功做T,收盤後有效降低成本,並且在本日股價下跌了0.14元跌幅1.4%的情況下還能盈利。要訣1:果斷、敢於買賣貪婪和恐懼,是每個操盤手必須跨過的第一個門檻。到了日內高位是該賣出就賣出,低位時該買入就買入。除了3和4的指標外,另外還會出現兩種較為常見的獨立行情,突然放量上漲後的滯漲和放量下跌後的低位盤整。
  • 讓隔姜灸容易起來的 神器------隔灸寶
    生薑用刀直接切姜塊即可     適合於各種隔姜灸,比如:灸神闕,灸命門,灸中脘也可以小技巧        即日起,凡投稿本平臺,文章被編發就贈送隔灸寶兩個,多發多得可累計,封頂最多可得10個。       即日起,凡轉發本文章積攢100個,即可獲贈隔灸寶兩個,每人僅限領取一次。贈送隔灸寶活動計劃贈送50個,送完為止。獲得者需支付快遞費用。
  • 發泡灸、疤痕灸和灸泡
    通過學習古人對發泡灸和疤痕灸的論述,正確的認識灸泡。
  • 四種常見泳姿技巧圖解、四字要訣和動圖,建議收藏!
    自由式、蛙泳、仰泳、蝶泳四大泳姿的遊泳技巧圖解、四字要訣和動圖:
  • 灸瘡的處理與灸後調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艾灸養生,普遍用艾條進行溫和灸。艾灸後皮膚有紅暈灼熱感,但沒有灸痕,被艾灸的人群所接受選用。若用艾柱直接灸後可能會產生化膿、水泡現象。此時,應當注意灸瘡護理,同時艾灸後也應從飲食起居方面加以調理。用艾灸之後局部出現水泡。水泡小時,切不可挑破,一般在1-2個星期左右自然吸收。